解放 : 上朝村

上朝村,地处荣河镇西南2.5千米处,属荣河镇政府管辖。三面环沟,交通闭塞。东临荣河村,西至南寨子,南毗周王村,北邻刘村。总面积1.15平方千米。全村282户,1132口人,耕种着1530亩土地,主产葡萄、小麦、苹果。

相传,尚姓和赵姓到该村最早,以姓氏得名上朝村。明嘉靖年间,《荣河县志》上没有“尚赵村”名,只有“上场村”。清乾隆、光绪、民国年间的《荣河县志》上,一直记为“上朝村”,相沿至今。该村老知识分子卜启法先生说,明嘉靖年间《荣河县志》上的“上场村”是一种笔误,他们村自尚赵村后一直叫“上朝”村。

后土庙

上朝村村民自豪地说,他们村子虽小,但历史却悠久,起码汉代就有了村子,这是根据后土娘娘庙建于汉代时间推算出来的,并非空穴来风。他们村古建有后土庙、观音菩萨庙、关帝庙、太阳庙、将军庙、财神庙、卜家祠堂、戏台。其中后土庙最为辉煌壮丽,建于汉代,盛于唐宋,位于村西莲花池畔,殿中塑着后土娘娘尊容及其侍神。庙前竖有铁旗杆一对,瑞兽一双,雄壮威严。每年正月十八娘娘诞辰,四邻八村百姓纷至沓来,焚香祈福。届时,村内常有社火戏曲凑兴,夜晚常放烟火。当时上朝的烟火在周围村庄小有名气。

上朝村群众对后土娘娘非常崇敬,日本鬼子那年放火烧村时,后土庙也未能逃过此劫。此后重建后土庙的心情一直在上朝村村民心中萦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村中经济稍有好转,村民就自动捐资,在原地盖了3间小庙,虽然有些简陋,但总算聊慰村民一片心意。

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经济起飞,政通人和,百业顺昌,村民积极合议,在原址西南重建后土庙。2014年,倡议一出,众人踊跃捐款20余万元,只三个月新庙竣工,巍峨庄严,气势不凡。大殿内后土娘娘和侍神峨冠锦披,雍容华贵,仪态儒雅,令人肃然起敬。

马角

上朝村的马角是黄河沿岸一种民俗活态文化,当年在荣河县很有名气,明孝宗弘治年间就露头角,距今已500余年。据说,马角要经过香老跪拜、锣鼓震起,如有人情绪异常,激动亢奋,乃至眩晕,就坐上圈椅,送入姑母庙中,聆听指教,就成为马角。从第一代姚顺玉算起现在已传承到18代。

上朝村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虽然黄河从西边滚滚而过,怎奈沟深坡陡,千百年来人们只能望河兴叹。特别是三伏天旱情严重,田禾叶枯欲燃,而老天瞪眼不雨,百姓无法,只好上马角祈雨。在当时科技落后的情况下,这也算是和大自然的一种抗争。据说,此法有时还真应验,常常马角队取水进村,雨就随之而来。

纵观上朝村的上马角,套路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只是还有几点不同,一是其他村马脚“扎锥”,而上朝村马角不“不扎锥”,所谓“扎锥”,即用一种类似筷子粗细的铁杵打磨成一头尖如针状,从马角口角穿过,犹如为马戴上爵子。二是一般村传承人用的蔴鞭都是六七尺长,而上朝村则为4米长,这非彪壮好汉、膊力过人之青壮年男子能够胜任,其他人不敢问津!

上朝人把上马角看得很神圣,马角所到之处,人们都得为他让道。卜启法为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清光绪三年,天大旱,马角郭现锋率求雨队伍到庙前渡口接雨,返回途中与当时坐着八抬大轿的荣河知县在半坡相遇,互不让道。县官说:“我乃朝廷命官,手中有皇上所赐官印,你得为我让道!”马角根本无视县官,怒目回道:“我乃姑母帐前先锋,凭手中这支霸王神鞭,你得为我让道!”说罢,将长鞭立于香案,那鞭竟直立如椽,县官大惊,急忙下轿跪拜,为马角让道。

日寇焚村

现在,离日本侵略军在上朝村烧杀掠夺已经过去了83个年头,但上朝村民每每忆起这段历史,无不咬牙切齿,痛恨不已。那一天是1938年4月16日,一个日军小头目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跑到上朝村搜集抗日自卫队情报,刚好被躲在暗处的自卫队长范克让和队员王丙玉、李四娃窥见。范克让乘鬼子勒马窥探之际,端起“老套筒”就是一枪,那战马中弹倒地,鬼子落荒而逃。日军18日纠集300多兵员包围了上朝村,用大炮轰击该村东关门,一时砖瓦椽木轰飞,烈焰腾空。鬼子兵闯进村子,欲图血洗,只是地下党得到消息让百姓进行了转移。鬼子扑了空,就破门入户,杀鸡宰牛,踏锅破灶。翌日,鬼子兵又在村内外分头搜查。发现躲藏在沟内的范舍娃等人时,先后射杀1人,又逼范舍娃交出自卫队员名单,范舍娃愤不开口,并乘机跳入沟中脱险,其他4人先后被刺刀捅死遇难。

鬼子行凶之后,又兽性大发,在村中翻箱倒柜,杀鸡宰牛,将村中的古建神庙、戏台、祠堂和民房分头点燃,一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烧了三天三夜,当时上朝村80户人家的房舍有的化为灰烬,有的烧的残缺不全,难以居住,村民哭天喊地,事后统计,共有547间建筑被焚,上朝村一度成为无房村。好多年后,因为战火连绵,村中90%的家户只能在破烂不堪的土墙土厦和茅草屋中栖息度日。

联户承包的第一村

上世纪70年代,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加上自然灾害,上朝村的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小麦亩产80余斤,除上交公粮外,人均口粮只有十几斤。每个劳动日分红仅有7分钱,靠国家的救济粮根本解决不了百姓的吃饭问题。当时新上任的党支书李庆平,是个年轻的复员军人,他看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公告和各大媒体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文章,凭一个党员的直觉,觉得50年代执行的“三自一包”政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两次在支部会上提出土地下放到农户的建议,开始遭到大部分同志的反对,但在他和几位干部的坚持下,大胆地把300亩土地下放到农户,极大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加上风调雨顺、精耕细作,1980年小麦亩产400斤,棉花由过去的亩产皮棉7.8斤增加到30斤。上朝群众笑了,李庆平却倒霉了。公社领导多次找他谈话。批评他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修正主义道路,为刘少翻案。很快,县委农工部又召他到县里,进行尖锐的批评,不过当时他们也吃不准上级的政策,只好让他回村把地收回。

到村后,群众纷纷来他家,进行安慰。他感到这是一种温暖,一种支持。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冒着风险,顶着压力,于1980年将所有的耕地一次下放到户,把牛、驴、骡、马等耕畜和各种农具全部作价分给农户,还制订了相应的制度。这样,他们提前两年解决了上朝村民温保问题,成了万荣县第一个联产承包村。据说,“全国包产到户第一人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还慕名到上朝村拜访过他。

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上朝村就家家盖起了新房和小洋楼、高门楼,普及了电器化和小汽车、面包车,还有几十户人家有高级轿车,有30多名在外搞防水建材青年,手中存款近千万元,有20多人存款三五百万元。

如今的上朝村,条条巷道硬化、美化、绿化,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人们在欢庆幸福生活的时候,无不感谢共产党领导他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大恩大德!

2021年6月18日

(0)

相关推荐

  • 坡刘村史 地理 坡刘村古代建筑

    坡刘村古代建筑 历史上,坡刘村处于古丝绸之路与南北古道的交汇点,相对繁华.所以历史上的古建筑不少.但因为各种原因,先后都遭到损毁.根据老人记忆,民国及其以后时期尚存的古建筑叙述如后. 一.庙宇等古代建 ...

  • 最美乡村,我们来啦

    --雅园乒乓球俱乐部第16届联谊活动   江南初夏,气候宜人,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在这宜于出游的好时光,雅园乒乓球俱乐部组织了第16届联谊活动,会员们参加了一次精彩的乡村一日游,参观了桐乡洲泉镇的两个 ...

  • 【长安村落】——黄良街道北仁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黄良街办西片,北距长安区新行政中心5公里,村东紧靠子午大道.南依秦岭,北临滈河.村域南部"坎上"为秦岭洪积扇上台塬地带,北 ...

  • 有这样一座似曾相识的石桥

    昌乐某村,有这样一座似曾相识的石桥.看上去普普通通,走近发现,其造型和潍城区大于河石桥十分相似,桥面也是用平整的大块青石铺就,不同的是,眼前这座石桥,样子更新一些,与大于河石桥相比,可能建造年代不是特 ...

  • 【长安村落】——马王街道大泥河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马王街道办西北3.5公里,东邻沙河村,南接黄桥村,西连新庄村.联庄村,北接高桥街办庄摆樊村.村南有108国道东西而过.3个村民小组,234户, ...

  • 【长安村落】——兴隆街道三堰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坐落于秦岭北麓洨河北岸,向东约4公里至西沣一级公路(210国道).向西约2公里与沣河相接,向北约1公里与西户路呈"丁"字形对接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一: 贺坡村:娘娘洞的传说 供奉河北磁县县令崔珏的府君庙 卖夜壶的区长张忠

    贺家坡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方向44千米处,滔河乡政府驻地西北3.5千米处,丹江河由西北向东南半环村流过.全村由贺家坡.史家湾.尹家湾三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村民930多人.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一 ...

  • 上戴村宗祠与人文历史

    上戴村宗祠与人文历史 上戴村位于兰江街道北部的厚仁片,是一个坐落于山林之中.水域丰富.四面环山的山水村落.上戴村距离兰江街道办事处11000米,属丘陵地.往东到兰江街道的厚仁村,往西到永昌街道的沈家村 ...

  • 上戴村楹联

    楹联: 传经华国: 记礼名家. 发祥柱麓金汤固: 聚族莲湖祭祀虔. 源流瀫水万年青: 派衍稽山千载秀. 望槐堂中望遥遥: 九世隐德光俱韬. 寿六公迁莲湖之祖, 两传承宗望槐之脉. 匾额:宏礼器学  进 ...

  • 上戴村家训

    家训:(录自光绪二十一年编修之谱) 一.事长上.凡为子孙弟媳,事亲必怡颜悦色,事长必谦卑巽顺.侍侧不问不言,不命之坐勿坐:应对以名,有使令则奉行而无违,有戒训则俯听而勿辩:有非礼则亦受,而勿较其是非. ...

  • 上戴村金华火腿制作技艺

    上戴村金华火腿制作技艺 金华火腿是我国的传统名特产品,也是浙江"三宝"之一.兰溪市兰江街道厚仁一带是金华火腿的主要产地,明清时就开始腌制火腿,延年不断,不仅本地各村许多人家会腌制火 ...

  • 上戴村打铁

    上戴村打铁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这种工艺,虽然原始,但很实用:虽然简单,但并不易学. 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 ...

  • 上戴村俱乐部

    上戴村俱乐部   1956年初建,活动项目以表演唱及业余体育为主.颇具影响的由戴民康负责的篮球队于1963年参加全县篮球比赛获得冠军,1964年戴彩莲等参加女埠区文艺会演,演出<王妈妈骂鸡> ...

  • 上戴村座唱班

    上戴村业余剧团   1950年后,剧团由原座唱班戴锡均等组成.由本村戴老令.戴德容做老师,人员除原座唱班外,加入戴金根.戴绍云.戴永标.戴雪仂.戴增祥.戴金娣.戴永香.戴娥春等.保留了原座唱班剧种.剧 ...

  • 实验小学许原豪《游上臧村》

    游上臧村 实验小学许原豪 早晨,车窗外的蒙蒙小雨如伞兵似的悠悠飘落,我和小伙伴们像坐在过山车似,在上下起伏的山路间摇晃着,前往风景优美的上臧村.大家在车子里嬉嬉哈哈,心情很激动. 在湖源中小的大门口, ...

  • 航拍上寮村|普宁村落

    上寮村是2012年去走访的,当时的村落景观与现状似乎没有太大区别,或者这样说,是因为日常都在这里路过,所以咯.去年一直想把普宁的市区城中村都搞一次航拍记录,上寮是计划之一,不过计划总赶上变化.近期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