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民间文化的一面旗帜

陈志国老师的文学创作,在镇平独树一帜。随意翻翻他的《淡淡的木樨香》一书,就能发现他创作的故事发表在《小小说月刊》《故事大王》《民间文学》《民间传奇故事》《故事会》《故事林》《今古传奇》《上海故事》《中国故事》等刊物上,这些刊物大部分都是国家级的,很多人努力了大半生,也不一定能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一篇。陈老师不但发表了,而且发表了很多,积攒起来成了一本二十多万字的书。他在这方面的创作成就,在南阳是屈指可数的,在河南也是不多见的。因此,我把陈老师称为一面旗帜,镇平民间文化的一面旗帜。

镇平的土地出产粮食,也出产故事,陈老师是被镇平的粮食和故事养育出来的,他在心田里耕种着,种出了故事,把那些故事变成了我们的粮食。关于陈老师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可以套用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这 句话,那就是“讲好镇平故事,弘扬镇平文化。”读过陈老师的故事的人,记住了镇平,知道了镇平的五垛山和赵河,了解了镇平人的生活习俗,知道了元好问曾在镇平做过县令……他用他的故事推介了镇平,让镇平在读者心里产生了诱惑,产生了向往,或许这就是陈老师民间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俗话说:“文如其人。”接触过陈老师的人,都觉得他说话沉稳、风趣,活得通透,读过他的故事的人会对沉稳、风趣和通透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感悟。读读陈老师创作的那些故事,沉醉于他沉稳的叙述方式中,沉迷于他精巧的构思中,会对故事的结局拍案惊奇,会从故事结尾的那三两句点睛之语中得到人生的感悟。

陈老师的故事中大量运用了对联和诗文,有的是从书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有的是用自己的才思凝聚成的。他创作的那些对联和诗文,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他丰饶的文化素养。陈老师在故事的叙述中,大量运用了镇平方言中的一些词语,那些词语的巧妙运用就是他的特色,换句话说,就是他借用了镇平的文化特色成就了他鲜明的艺术特色。

有人说,民间故事属于大俗的范畴,和雅字沾不上边儿,我不太赞同这种说法。在民间的视野中,那些故事或许就是流淌的河流;在学者的视野里,那些故事或许就是鲜活的教材;在诗人的视野里,那些故事或许就是古老的诗句。陈老师的创作,让我明白了大俗就是大雅,大雅就是大俗。

我们都和陈老师一样,是听着戏文和说书人的故事长大的,是听着老辈人拍的“瞎话儿”长大的,我们为啥不能以那些故事和“瞎话儿”为蓝本,创作出陈老师那样的故事来?或许是因为我们从中吸收的营养不够,或许是因为我们没在这方面下够功夫,也或许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素养和陈老师相差太大。

民间故事来自民间,是经过一代代人反反复复修改过的,是很多代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时间提炼出来的精华。这些故事经过陈老师的再次冶炼和提纯后,被打磨成了精巧的艺术品,再次回到了民间。

或许,这些故事会被我们这一辈人讲给自己的儿孙,滋养他们的童年或少年。或许很多年后这些故事会被当成“瞎话儿”拍下去,比陈老师的生命活得长久得多,我想那就是对陈老师最好的安慰。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长满青苔的日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