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终身总受益——《论语》悟读【386】

大智闲闲,小智间间。

《论语》第十五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言及道义,却喜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

【悟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语自庄子《逍遥游》,“知”通“智”,智慧之意。庄子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小智不如大智,短命不如长寿”,强调了人生的大格局,以实现逍遥之境界。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德”字,强调个人之德、社会之德和国家之德。大是大非面前,智者泾渭分明

孟子强调:“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聪明和智慧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珍宝,拥有大智慧,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顺风顺水。

大智塑造灵魂,小智透支品格;大智风轻云淡,小智咄咄逼人;大善谦和有度小善虚情假意。复杂的人生,要求世人须学会分清小智和大智,擦亮慧眼,保持心灵之宁静,不受外物诱惑及干扰,不为些许小智而沾沾自喜,迷失方向。

本章夫子揭示了生活中的这样一类人,终日无所事事,闲聊度日,言不及道义,好卖弄小聪明,此等人往往会败给自己的“小智小非”。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虚荣心强,刻意表现自己;其二,自恃才高,露锋不知内敛。

现实给这类人的回报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杨修死于自己的锋芒外露;蒋干中计,很大程度上也是自持才高。此等例子,自然界也比比皆是,墨鱼用吐出的墨来隐蔽自己,殊不知正是这些墨,给了捕鱼者指明墨鱼的踪迹。

小聪明一时或讨巧,

大智慧终身总受益。

把小智当成了大智,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不智。此等人的生命之舟,或恐万丈波涛。

敬义存中正,前程事事通;

大智无不利,不飞已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