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不差钱的渔夫为何精准捞鱼破坏泾河生态平衡

许多东西,曾经以为是糟粕,后来认为是经典。比如早年间的几部西游的改编剧就是如此。既然有人自诩正统,自然就有人伸张异端的权利。西游改编剧最终都得了大家的平反,认为只要改的好就是好剧。

这西游改编剧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西游记后传》。评论也是两极化。一边是吐槽他是鬼畜鼻祖。另一边大家都夸编剧的奇思妙想。今日不谈别的,单谈这编剧的奇思妙想。《西游记后传》一开始就是从泾河龙王冤案开始讲的。这是第一部为泾河龙王平反昭雪的电视剧。而在这之前的港版西游记虽然更贴近佛教。但是不认为泾河龙王是冤死的。最后泾河龙王在唐僧的一番说教下。最终接受既定事实,转世投胎去了。

而看西游记的整体描述,泾河龙王之死明显是场大冤案。渔夫大肆捞鱼破坏泾河生态平衡。袁天罡每日泄露天机,让渔夫每天都能满载而归。泾河龙王不忍子民受此迫害只得去找袁天罡理论。虽然争强好胜手段不好。但是玉帝却因此小题大做将泾河龙王以欺君之罪开刀问斩。央视西游记后补十六集里。上演了袁守诚不再为渔夫算卦的一幕。原因是渔夫太贪。也算是为泾河龙王伸冤。大家整体上是认为泾河龙王是冤枉的。然而原著中是这样认为的吗?

龙王算卦事见第九回,这一回的回目是《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袁守诚是无私曲,老龙王倒是犯天条了,这哪说理去。而这渔夫也不是一般人,有名有姓的。此人和我是本家,姓张名稍。现在电视剧上演的,和部分评书说的,都说这渔夫打渔厉害。龙王这才派一个法力比较强的夜叉变成樵夫去打探消息。樵夫对此表示mmp老子有名有姓的,让你们说成鬼了。这樵夫来头也不小,姓大唐国姓李姓,名叫李定。在第九回,渔夫樵夫都是主角。而且这两人也不是过不下去才从事这一行的。书中原文写道,这二人乃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算起来这两人还是淡泊名利的隐士了。

渔樵耕读代表了人生的四大雅。然而雅者真的雅吗?一开始这渔夫倒好像很豁达的样子。还给樵夫灌人生大鸡汤。说什么:【我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来,还不如我们水秀山青,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这樵夫也是个爱嘴上占便宜的主。两人起了山清水秀之争。在那唱了一堆歪歌。最后渔夫唱不过樵夫。咒樵夫小心山上的虎狼。樵夫一听来了气,说他要被老虎吃了。渔夫也得翻了江。结果渔夫一赌气将袁守诚为他算卦的事说了出来。这时巡水夜叉在岸边听的真真的,将这事报告给了泾河龙王。这才引出后来的事。

这渔樵二人并非差钱的主。渔樵只是陶冶情操的副业。然而两人照样怄凡夫俗子的气。渔夫更是贪心,本来打渔多少对他而言无所谓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不影响他的生活。然而他非要去找袁守诚算卦精准打渔。而袁守诚是钦天监袁天罡的叔父。袁家世代干这个的,不差钱。袁守诚也不要渔夫的钱。只要他每天提供一尾金色鲤鱼就行。这渔夫是四大雅渔樵耕读之首。而袁守诚是江湖四类人金皮彩挂里的金门属于江湖术士之首。把这两人在一起凑,作者是否有什么深意呢。两个不差钱的主,为什么要合谋大肆破坏泾河的生态平衡。这背后又有什么惊天大阴谋呢?只能留待大家仔细发掘了。

俗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渔,又说浑水摸鱼。古时是泾浊渭清。现在是渭浊泾清。泾河浊的时候就是隋唐时期,浊的时候不长,偏偏就生出了大捞鱼事件。唐时的泾河为何如此神秘,只能留给后人探索发现了。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