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40 读了又读的《古文观止》
家里藏有几个版本的《古文观止》。最早收入的是吴楚材与吴调候选,由中华书局出版,辽宁人民出版社重印,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的1959年1版,1978年3月辽宁第1次印刷,分上下两册竖排版的《古文观止》。
这套《古文观止》是1978年6月,那时在铁二小当教师时买的。
我们这代人,语文最薄弱的就是古文与古诗词了。
初中高中,除了课本上少得可怜的几篇外,在那个书荒的年代,无法找到古文与古诗词作为课外阅读资料。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同学,因为家传或际遇,从小就打下了古文与古诗词的底子,或者通过地下性质的阅读着古诗词与古文。
当我遇上了这些同学,就会觉得他们的学养,高出我一截。
古文与古诗词,在我年轻时,是块与大多数同时代人一样,天生的短板。
招工当工人时,知青同宿舍的小陈,在广州司机学校读书。
我们在农村,是诗词共同的爱好者,每人都有好几本用信笺抄录下来的古代诗词与现代诗词的抄录本。
他给我寄了一本刘逸生编写的《唐代小札》,如获至宝,反复读诵。
后来,自己又买了《唐诗三百首》与同样是刘逸生编写的《宋词小札》。
年轻的时候,品读古诗词,有如饥似渴的饥渴感,有如饮甘露的幸福感。
如今熟悉的好多的诗词,都是那个时期,做成读书卡片,放在口袋里,从左边口袋的背诵不了,放到右边口袋已经背诵过了。
小说《红楼梦》里的诗词,好多都是在回家吃饭的路上背下来的。
以前读中学时,听都没有听过《古文观止》。
不怕人笑话,买到了《古文观止》,对“观止”两个字,是头一回见到,大概猜得出是什么意思,却不敢随人前,便的解答“观止”到底是什么意思。
读中学时,读过一些竖排的繁体字书。
一般小说里的繁体字,基本认识。读竖排版的书,读起来不太费劲。
可以这么说,自从买了《古文观止》,包括后面买的通译本与其他版本,从来没有从头到尾的通读过,每回读,都是选读。
好多的文章,扫读了一下,年轻时,深奥读不懂的,就放过了。
年轻大了,好些读来觉得也觉得太好,或者说文风不喜欢的,也跳了过去。
喜欢读的,时常的反复读。特别感兴趣的,下了点功夫背了下来。
几十年下来,也没知道来回读过多少回《古文观止》。
总的感觉,年轻时读得轻佻,中年读得有点显摆。直到人过了中年后,读起来才渐进平和。
老了,重新的读,渐渐的读出了文章中的意气风发,与人生进退处关键处的彰显与隐匿。
文章,既社会;文章,既历史;文章,既得失;文章,既人生;文章,既世界。
家里的书,带了非常少的一部分到陈村新家。
《古文观止》是第一批带到陈村的,且带的是1978年买的这本竖排本。
读《古文观止》,曾经好长一段时间,喜读两本比较厚的通译本,有注释,有译文对照。
如今,更加喜欢读最先买的这本《古文观止》,放在床头,睡觉前捧手里翻翻。
先翻目录,见到想读的文章,先放一放,再翻一翻,看还有没有更急切的文章,可以放在前面读。
昨天,找出了题目一样的《郑伯克于段鄢》。一篇是卷一首篇,一篇是卷之三第十五篇。以为重复,翻开来,不一样。
选读了《古文观止》(上)的几篇后,感觉比年轻时读得轻松多得多。过去,更喜欢读《古文观止》(下)。
不知不觉,读《古文观止》轻松起来,也许与读书多了一些有关,也许与前些年集中了一段时间读古代历史笔记有关。
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顺德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