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9

1、玉绶环明洪武十四年直径6厘米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吴良墓出土玉呈青色。素面,由扁平的玉片雕琢而成。《尔雅·释器》云∶"肉好若一谓之环。"此物应定为环。作为一种佩饰,多出现在佩绶上。

2、玉绶环明洪武三年直径6.6 厘米南京中央门外康茂才墓出土素面,系在绶上。绶为丝编成的带子。宋邢曷疏∶"系玉三组名绶,以其连系遂玉,因名其绶。"

3、金镶玉环明天启七年直径2.8 厘米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玉质呈青色,制成环状,环内用金皮镶包。

4、玉绶环明洪武十二年直径6.5厘米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吴祯墓出土玉呈青色,素面。《明会典》载,文武一品朝服……革带与佩俱用玉,绶用绿、黄、赤、紫四色丝,织成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玉。由此可知把玉环缝在绶带上,佩挂在腰部两侧。

5、念珠明周长 135 厘米征集念珠由104颗香木珠、4颗蓝料"佛头"、一颗葫芦形"佛头塔"串组而成。香木珠呈圆形,上刻松枝、松球等纹样。在念珠两边附玛瑙珠三串,每串十颗,下缀蓝料饰件,其上刻盘长纹样。玛瑙珠亦呈圆形,镂空刻出变形螭虎纹。此念珠用料丰富,纹饰精美,堪称念珠中的精品。

6、瓜形玉饰件明洪武十二年高 1.5厘米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吴祯墓出土玉呈青白色,作六棱状,中有一穿孔,备穿绳用。此瓜形玉饰件应是佩饰中的配件,穿绳之后束绳,以防另一佩饰在绳上滑动。

7、龟形金佩饰明长4.5厘米南京麒麟门外定林出土金龟,口衔一金环,四足作爬行状,尾左摆,用金片錾刻出爪及龟背。佩挂金龟在宋朝较为流行,在明朝考古中很少发现。

8、金方心云板明长9.5 厘米 宽7.3 厘米南京郊区出土由两片金片锤蝶出凤纹焊合而成,四角焊小圆圈,在佩饰中当瑀之用。金板上两凤对舞,寓意"和鸣"。

9、牡丹纹金饰件明直径 2.5厘米南京江宁龙都出土在环形金片上锤镍出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再錾刻出叶脉和花蕊。此饰件应为服装上的饰物。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10、叉形金饰件明长7.6厘米南京太平门外尧化门出土柄端作如意云头形,柄部作绞索状,金义中焊两套环。从柄端焊一圆环又套一活环可知,此叉形金饰件在明朝是一种相同于"金事件"的佩饰。

11、龙衔灵芝纹玉璧明直径 5.9厘米 高0.8厘米南京郊区出土青白玉。宝璧上浮雕 龙,伏于灵芝之中,体态优美、充满活力。背面刻勾连云纹。

12、龙纹玉带饰明长 5.7厘米 宽3.8 厘米 高 1.8 厘米南京郊区出土暗红色,椭圆形。其上浅浮雕一龙,龙独角,张口露齿,细颈,有爪,龙背有云纹,龙似遨游在云间。背面有两个圆形纽。

13、兽衔灵芝纹玉牌明长4.9 厘米 宽4.6厘米 高0.6厘米南京太平门外十月村出土青玉。略作方形,体扁平,外周有脊牙,上部饰如意云纹,中央有一小孔,可供系佩。一面饰一瑞兽,兽作回首状,张口露齿,口衔一枝灵芝,独角后伏,尾上卷,有四足,腹部刻鳞纹;另一面刻有一"福"字。

14、瓜果形玉挂件明长5.1厘米南京郊区出土青玉。圆雕成一瓜果形,其上有网格纹和似为瓜果外壳上的纹饰。一端刻叶三片,叶中有孔,可穿系。制作精巧,形象逼真。

15、兽形玉挂件征集青玉。有沁色。圆雕一兽,昂首,头较圆、短颈,突目,双耳朝后,前足直立,后足曲踞,短尾。体态矫健,充满阳刚之气。在雕琢手法上简洁洗练。删繁求简,对细部没有过多的刻画和修饰。

16、猪形玉挂件明长5厘米 高2.1厘米征集青玉。圆雕,作卧伏状,以粗线阴刻猪的耳、目和尾,整体造型生动。其雕工简练,对细部不作繁缛处理,这是明代治玉的一个特点。此玉猪两前蹄之间有孔,可穿带作佩饰。

17、螭虎纹玉璧明直径 4.9 厘米 高0.7 厘米征集白玉,有沁痕。一面浮雕一盘旋状螭虎,凸鼻长眼,双耳朝后,长尾卷曲,前腿爬行,后腿用力蹬地,雄健有力。另一面刻勾连云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