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有自杀倾向的孩子需要做到这四点

谢勇《语言暴力》

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频繁自杀?

1. 自杀的触发事件
自杀只是事件的结果。有自杀倾向的人在自杀前会发出语言、行为或情绪变化等信号,但是发出信号不代表一定会自杀,自杀还需要一个契机,也就是触发事件。
回到我们身边一个个真实而血淋淋的案例,导致青少年自杀的触发事件是什么呢?
l 手机被没收;
l 被老师批评;
l 不想写作业;
l 不想考试;
l 考试作弊被抓;
l 赖床被掀被子;
l 被关电视机;
l 感觉自己不被爱;
l 被扇耳光;
……
总之,和以上统计数据的主要原因不谋而合——孩子学业引起的各种压力是第一外界诱因。
可是,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扰和压力,纠结和迷茫,忧伤和无助,为什么青少年时期是自杀的高峰期呢?
2.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阶段正是自我认同的混乱时期。
此时,自我分成了两个:I 和 Me。
I 指主体我,被自觉意识的我;Me 指客体我,被他人看见的我。
青少年恰巧处于 I 和 Me 分裂之中。
当 Me 占优势时,就是自我扩大,表现为虚荣心强,自满、自我陶醉,喜欢炫耀、哗众取宠、突出自己、奇装异服等;
当 I 占优势时,就是自我萎缩,表现为无志气、自卑,主观上不努力克服缺点,反而找借口不做事情,强调条件不具备,自怯自怜等。
如果这一时期 I 和 Me 都强,人的内心就会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甚至体验到某种撕裂感。
伴随着内心冲突的出现:

一方面,面临本性冲动的高涨,极度想证明自己;

另一方面,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冲突,不得不依赖父母。
所以,这一阶段通常又叫“红灯期”或“危险期”。
3. 性格因素对自杀的影响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社会,更偏爱外向的孩子,所以,内向型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他们容易发展出以下几个心理特点:
(1)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记得6月的一个晚上,安徽省13岁男生朱玉(化名)在洗澡间用跳绳上吊自杀身亡,家人表示在事发前孩子神情比较低落,沉默寡言。据华商报对朱玉父亲的采访,孩子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好面子,不太喜欢说话。
表达是一种情绪的释放,未表达的情绪也不会凭空消失,它会被埋在心底,呈现出待激活的状态,在未来因为某一些事情可能被激发,也可能永远的埋在心底!
 (2)心思极度细腻、敏感。
曾经咨询过一个孩子,别人的一次皱眉、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能引起他强烈的情绪变化。
每当学校需要交各种费用时,每当他想买自己渴望看的书、想用的文具时,开口跟父母要每一分钱,对他来说都特别难受,因为需要接收来自妈妈的羞辱和指责:“天天跟我要钱,学习还那么差,你好意思吗?”妈妈的唠叨让他度日如年。
孩子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越来越敏感、自卑,曾一度想过自杀。
父母如何应对有自杀倾向的孩子?
1. 不要试图讲道理。
“你应该开心起来”、“你要勇敢走出来”、“没有过不去的坎”……
对于厌世的人来说,任何道理都是苍白、无力的。
以空洞讲道理的方式来劝阻有自杀倾向的人,就好像站在岸上看一个正溺水的人,告诉他不可以放弃,告诉他怎么游泳,告诉他人生很美好,效果是什么呢?
这些常见的劝阻方式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有可能会把有自杀倾向的人推向更深的深渊。
这个时候尽可能让对方表达,以同理心来对待他们所说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切身站在他们的立场,提供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2. 引导孩子摆脱无力感。
有自杀倾向的人基本上都有无力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当下。
作为朋友或家人,首先允许他们趴一会儿、懒一会儿,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能量已经支撑不起来沉重的躯体,给予他们耐心、陪伴和信心。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让他们渐渐获得力量感。
重点是,不是简单地用言语来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潜力,而是切实地帮助他们能看到自己身上大大小小的优点和潜力。
3. 发现内向性格的力量。
心理学家强调,文化习惯把外向的人想象为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把内向者联想为保守、压抑、退缩、不安、胆怯、不合群。
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
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通过被别人喜欢、认同来获得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人的一生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去。
4.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以家庭或者两三个朋友为单位,陪同有自杀倾向的家人或者朋友去接受心理咨询。
以团体的形式接受心理咨询,既可以减少有自杀倾向者的不安感,也可以让一同参与的人发现相处模式中的误区,更好地构建一个友爱互助的关系。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自杀倾向?
美国物质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指出,
当人们做出以下表现时,说明他们可能存在自杀风险:
1. 谈及想要去死或杀死自己;
2. 正在寻找一种结束生命的方法;
3. 谈及自己感觉没有希望,或者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4. 谈及自己感觉被困住,或是感受到无法忍受的痛苦;
5. 谈及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
6. 越来越多地饮酒甚至使用一些特殊药物;
7. 表现得很焦虑或坐立难安;甚至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莽撞;
8. 与平时比起来,睡得过多或过少;
9. 觉得孤立无援,或把自己隔绝起来;
10. 表现出暴怒或说到想要寻求复仇;
11. 表现出非常极端的情绪起伏。
自杀是结果,在社会、心理、文化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种单一的原因,更难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方法论。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谈“死”色变,对死亡的恐惧和好奇,让大众对自杀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自杀的本质是厌世和绝望,所有表面看起来的自杀都是“他杀”。青少年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请给予他们多一些理解与爱护,耐心与包容。也许,你的某一次举动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参考资料:
[1] 世界卫生组织.各种年龄的青少年和成人自杀死亡.2018,04,16/2018,11,15.
[2]《人格心理学导论》.B·R·赫根汉.[美].何瑾、冯增俊 译.海南人民出版社
[3]周玲 李莎莎.浅析自杀的原因及如何应对有自杀倾向的家人或者朋友[J].心理月刊,2019 年,14(12):13-15.
[4] 韩国统计厅.2016年死亡原因统计[M].2017.0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