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弥勒:体验彝族文化传承 可邑真的很“可以”
▽以下是正文
整齐绽放的花花草草,一簇簇土黄色的土坯房内却是极具小资情调的现代化装修,还有烟囱冒着缕缕青烟,懒洋洋的狸花猫在青褐色的围墙上打着盹,干净的石板路纵横交错。而在2013年前,这个叫可邑村的地方,还是一派老旧泥泞之景,村民生活困难,人畜混住,基础设施严重匮乏,连喝水都要靠水窖。如今,可邑正在变得越来越“可以”。
体验原生态彝族文化
可邑村位于红河州弥勒市北部,距弥勒城区18千米,平均海拔1780米,森林覆盖率达80%。可邑在彝族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全村268户765人,以彝族支系阿细人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8.68%,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寨。
可邑村民风淳朴、文化深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的源生之地,也是“阿细祭火”、阿细酒文化最为兴盛之地。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来,可邑村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方针,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特色小镇,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徜徉在起起伏伏的石板路上,时光是安静的,到处流淌着浓郁的彝族文化风情,我们能够体验到原生态的彝族文化生活:在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游客们在当地彝族同胞的带领下跳起欢快的舞蹈;在彝族文创店,设计师将传统彝族文化元素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具有彝族特色的书签、袋子、纪念品等伴手礼琳琅满目;在民俗传习馆,游客可以在村内艺人的帮助下,学习传统三弦乐器、吹笛、彝族舞、草编手工等,用自己的双手感受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活生生的文化传承。
旧农房焕发新生机
2013年,在弥勒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带动下,可邑村内农房得以重建或加固,也正是通过这次契机,可邑村彝族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村庄建设中。
走进一家老旧房改造成的餐馆,小射灯、小插花、地板砖、艺术壁画、小桌子等现代元素,与木质层板、方型土坯砖墙在老房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可邑村民宗专干陈芙蓉说:“土坯砖墙是专门露出来的,刷上了透明胶水,就是让游客看得到这是最真实的老房子。”
据陈芙蓉介绍,现在村里的老旧农房正在逐步改造成安全舒适的餐馆、民宿酒店、娱乐客栈、酒吧等,目前已改造好的10余套已经投入运营,接下来将陆续改造43套老农房。
看着一栋栋昏暗潮湿、灰扑扑的老土坯房被改造成亮堂堂的新房子,陈芙蓉说:“老房改造既能保护我们这一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又能让它焕发新生,在改造中传承、保护彝族文化。”
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据统计,2019年,可邑村人均收入达1.9万元,比2018年的约1.8万元增加了1000多元。“村民就近就业,减少了外流,村子也慢慢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下午5点,早上做完简单农活后,到村里接待游客,5点下班后还可以继续自己的农活,工作、农活两不误。”陈芙蓉说。
目前,可邑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旅游、种植业为主,旅游业发展直接带动了500余名村民在村内就业,有的当保安、有的做保洁、有的开餐馆,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好。2019年,可邑小镇旅游产业总收入3962.49万元,游客数达162.4万余人。特色苹果、核桃、蜂蜜、土鸡蛋、山羊等当地土特产也是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可怡心园客栈老板毕钢是可邑村原住民,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通过创业贷款20万,自筹、向亲朋借钱筹集40余万元,将自家两栋老房子改成了客栈。“刚开始,我很忐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造了我的老房子,没想到一做就尝到了甜头。”毕钢说,如今他的贷款已还完,正慢慢还着亲朋的借款,但他的客栈方兴未艾。
毕钢的客栈最多可以接待20余桌客人,主打彝族特色菜肴,忙起来的时候还要请同村人来帮忙才能照顾好所有客人。“谁能想到我们这个偏远山村还能迎来重庆、成都、贵州、广西、广东等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他说。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营业情况不佳,但对客栈的未来,毕钢说自己还是很有信心,下一步,他还将把彝族特色歌舞融入到客栈服务中,以更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招待八方游客。
(信息来源:云报客户端)
主编:吉觉佳佳
编辑:吉克伍佳 阿呷以布 张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