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名流浪歌手而作
【按】这是一篇写于13年前的随笔小文。当时我刚买了第一部单反相机,喜欢经常带着出去“扫街”。在步行街看到一位与众不同的流浪歌手,拍了一点照片。照片拍完放着,过了两个星期才转到电脑整理,并随手写了这几段文字,发在西子论坛当时的“生于70S”版(后来改名叫“致青春”版)。因为照片里他的琴盒上写有他的QQ号码,不知是谁跟他联系了,他还专门注册上来论坛交流过。如今这个版块已经停版了,想起曾经为一位陌生人有过一点小小的感动,于是再转到这里来。
前两个星期天,看到一位在步行街唱歌的流浪歌手。他与别的流浪歌手不同(因为在我住的这座小城里,流浪歌手还真不少见),他长发披肩,眼神忧郁;他与别的流浪歌手不同,他唱的歌很好听,比不少在演唱会里唱歌的歌手唱得都好;他与别的流浪歌手不同,别的流浪歌手当有人投钱的时候会停顿下来说“谢谢”,但他没有,他只顾唱歌;他与别的流浪歌手不同,他的琴盒上留着他的QQ号码。。。
他在步行街的一边摆上音箱和麦克风,调好电吉他,开始唱了起来。很快在他的前面观众自动地围了一个大圈子,这也与别的流浪歌手不同,因为这个圈子特别的大。有的人听听,走了;但又有人围了进来,那个圈子还是那么大。不时有人往他前面的琴盒里投钱,一元二元的多,五元十元的少,投了后,又退回到圈子边上去听他唱的歌。
我感觉他与一般的流浪歌手不同,他有什么故事吗?但我没有问他,所以,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来到这个城市,只是一个过客。但是不知道他要停留多久。
在这个城市里,这个世界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过客,不同的是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所以我虽然没有跟他说一句话,但在听他唱歌的时候,已经有了共鸣了。其实,我也喜欢流浪,可是我不会唱歌,也不会弹吉他。
我想,一个能够容纳流浪歌手的城市,才是一个宽容的城市。不是吗,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流浪歌手还是一道风景呢。我住的这座小城,能容纳得下吗?
我没有看时间,他大约唱了一个小时吧,这时,附近商店的一名保安员匆匆走到他的前面,把装着观众投了钱的琴盒盖上。我看见,在步行街摆卖的无牌小贩顿时鸡飞狗跳般迅速逃离——他们太有游击战的经验了。不一会,几名穿着制服的人——好象是城管——过来了,这位流浪歌手并没有象其他小贩那样逃跑,他只是慢慢地收拾他的家当。我在远远地看,不知道穿制服的人跟他说了些什么。幸运的是,那几个人没有没收他的吉他,也没有没收观众投给他的那些零钞——对了,那些零钞以一两元钱的居多,加起来估计也只有几十元钱吧,还不够买一张普通演唱会的门票。
围了一个圈子听他唱歌的人群散开了,穿制服的人走了,流浪歌手也走了,我也离开了。各奔东西。我不知道,这位流浪歌手的遭遇,与别的流浪歌手是否相同?
这个星期天,我又去了那条步行街,却没有再看到那位流浪歌手。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今晚翻看那天拍到的照片(不好意思,拍得不好),看到了他写在琴盒上面的QQ号,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用呢?如果你好奇,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去试一试。。。 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