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要砸650亿造电动汽车?
3月30日,“旷日持久”的小米发布会来到了第二天,而就在晚上发布会开始的前夕,网上突然传出了“小米正式进军造车行业”的消息,并且还得到了雷军本人的官方确认。
小米电动汽车业务,雷军亲自带队负责该项目,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人民币超650亿元),初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雷军分享,在过去75天里,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才做出了这个小米史上最重大的决定。
此外,雷军还与多位身边的朋友进行了交流,虽然也有朋友给出了反面的意见,但是更多的朋友给出的是支持的声音;并且雷军早在2013年就拜访过马斯克,并且对认为特斯拉能够夺得当时市场的认可,有很大一部分是“智能”所带来的。
2015年,雷军曾流露出造车想法,但反馈并不乐观,没有继续推进,雷军转而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2017年,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汽车A+轮的融资。
据悉,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时任小米参谋长的王川,多次与蔚来、小鹏等中国新造车公司高层交流,了解行业情况。2019年,小米集团参与了小鹏汽车C轮的融资,投资5000万美元。
据报道,雷军在今年二月下旬会见了电动汽车创业公司蔚来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就汽车制造问题相互进行了磋商。
(小米的“第一台车”,智能家居小米房车)
根据国家专利局网站上公布的文件,自 2015 年以来,小米已经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包括巡航控制、导航、辅助驾驶和其他面向汽车的技术。小米还在 2020 年 6 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在研发方面,小米已悄然申请了多项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并积极踏入智能汽车领域。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数已达到834件,涉及车辆定速巡航、车辆操控、车辆导航、停车信息预测等内容。
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迭代之路极为相似,因此,小米等作为智能手机革命的成功者,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具备天然敏感性,这也正是其跨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IHS Markit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到60%;届时,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高出前者15个百分点。另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事实上,小米等手机厂商的核心优势在于生态建设,围绕智能汽车,覆盖驾驶场景,依托软件优势,开启设备协同,形成智能汽车完善的生态体系和信息融合,正是其所擅长的领域。
小米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以及对于智能化和AIoT原有的经验和基础,100亿美元的预期,其实已经足矣支撑小米在智能电动车业务上走一段时间了。
不过对于雷军而言,进军造车业务的决心很足、资本很够,勇气也撑得起他那句“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全力冲刺至少5-10年的准备”;但小米造车依然要面对一些困难。
如果小米做不到“性价比”,那么小米汽车如何获取所谓米粉的青睐;另外如果小米做到了“性价比”,想要走从低到高的产品形态,面临的阻力将会是巨大的。
即使小米资金储备充足,但其首款产品推出仍需数年时间。届时,市场变化叠加竞争对手逐渐做强,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这对于未获得市场前期“红利”且毫无造车相关经验的小米而言,困难不小。
“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车”,小米造车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