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康健主编《祁门红茶史料丛刊》八卷本出版(附前言、后记)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康健主编8卷本《祁门红茶史料丛刊》,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为康健主持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祁门红茶史料丛刊”的研究成果,全书共有300多万字,比较系统地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研究祁门红茶历史的重要研究资料。
【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首次对祁门红茶史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对涉及祁门红茶史料的近代报纸、杂志、方志、调查报告、官方档案、民间文书等资料进行地毯式查找,同时通过田野调查等途径,爬梳出300余万字,基本涵盖了各种典籍中的祁门红茶史料。
本丛书主要收录了19世纪中期至1949年之间的祁门红茶史料,由八册组成,系统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本丛书的出版填补了祁门红茶史料整理的空白,为从事历史学、茶学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徽学研究、区域史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视角;更使祁红的渊源、底蕴更为世界所了解,让祁门红茶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更是作为一种文化而享誉世界。
【作者简介】
康健,安徽祁门人。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华茶文化史、徽学研究。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担任安徽广播电视台《茶红-中国香》纪录片学术顾问。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近代祁门茶业经济研究》、《橙阳散志》(校注)、《祁门红茶史料丛刊》8册(主编)。
【前言】
祁门红茶创制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各色红茶中属于最晚出现者(滇红除外),但祁红以其独特的品质,迅速崛起,超越闽红、宁红、两湖红茶、浮红等诸多著名品牌,成为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茶叶品牌,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日益衰败的情况下,祁红成为支撑中国外销茶贸易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于祁门红茶,学界有丰硕研究成果,但仔细梳理现有的祁红研究史就会发现很多重要的问题,甚至是基本的问题,都没弄清楚、说明白。例如,祁门红茶创制于何时、祁红创始人问题、晚清祁红崛起的国际背景、祁红早期发展史、祁红在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如何、近代祁门红茶的国际贸易发展轨迹、民国时期祁红如何成为中国茶业复兴的试点等。这些关键问题不仅没有达成共识,甚至以讹传讹,不仅严重影响近代祁红历史的研究,而且也不利于近代中国茶业经济研究的发展。
众所周知,历史学是一门实证学科,占有充足、可靠的史料是从事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石。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提出的“史料即史学”就是明证。目前祁红的研究之所以存在那些问题,其最为关键原因就是史料发掘不够。管见所及,目前关于祁红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利用的是民国调查报告、近代报刊、口述史料、回忆录等二手资料,第一手的商业文书、账簿、族谱、档案、碑刻等资料发掘不够。单就近代报刊资料来说,学界利用的也十分有限,很多重要报刊资料关注不足。因此,既有的祁红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利用的资料多局限于近代报刊、调查等资料,而且这些资料的发掘也十分有限,更遑论有关祁红研究的商业文书、茶商账簿等原始资料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茶叶品牌——祁红,目前虽然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却未有集中整理祁红史料问世。这大概与祁红史料分散、搜集不易有关。笔者为祁门当地人,自小就听说很多关于祁红的掌故,对祁红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笔者自硕士阶段研究祁红,至今已十多年时间,一直想系统编辑、整理一套祁红史料。2017年,笔者出版《近代祁门茶业经济研究》一书,其中下编附录20万字的资料。该书问世后,进一步坚定笔者整理出版祁门红茶史料的信心。因此,笔者以十多年来搜集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申报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祁门红茶史料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并获得立项。
自该项目立项以来,笔者先后在祁门县、黄山、合肥、北京、上海等地馆藏单位查阅大量的报刊史料。同时,在祁门各乡村进行田野考察,搜集到不少商业文书、账簿资料。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辑整理了祁红史料8册,计305万字左右。其中,前5册为文字整理,后3册为茶商账簿、文书影印。下面对《丛刊》资料编辑情况进行说明。
第1册为晚清祁红史料。祁门红茶创制于晚清的同光之际,搜集整理祁红早期历史资料极为重要。以往的学术研究对祁红早期发展史,即晚清时期祁红发展情况涉及很少,资料发掘严重不足,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祁红早期发展史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爬梳晚清的文集、笔记、报刊、分家书、奏折、案牍等资料,首次系统搜集整理晚清时期祁红史料,编为一册。
第2册为1912-1932年的祁红史料。进入民国以后,尤其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祁门红茶获得大奖章后,极大地促进祁红的生产、贸易。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都将祁门红茶视为中国茶业复兴的重要试点,到1933年设立祁门茶业改良场,祁门红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因此,本册的时间段为1912-1932年,将这20年期间祁红的各种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第3册为1933-1935年的祁红史料。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中国茶业复兴计划,选取祁门红茶为试点,将原来的安徽模范种茶场改组为祁门茶业改良场,由此开启了祁红发展的新阶段。为有利于开展茶业复兴计划,以吴觉农、胡浩川为代表的祁门茶业改良场的茶叶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茶业调查,撰写了不少专著,如《祁门红茶复兴计划》、《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业问题》等等。本册内容集中搜集整理1933—1935年祁红的文献。
第4册为1936年的祁红史料。1936年国民政府实施贸易统制政策,祁红统制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得到政府高度关注,由此祁红发展进入统制阶段。茶业统制政策试图打破以前茶叶出口贸易中的牙行、茶栈、买办等中间环节,节约成本,将产、制、销置于皖赣红茶贸易委员会的直接管理之下,以提高祁红的出口贸易。祁红统制严重影响了茶栈的利益,引发了祁红统制纷争。因1936年为祁红统制的开端,且对祁红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本册将该年有关祁门统制的言论、资料进行汇编整理,以期对祁红统制有深入的认识。
第5册为1937-1949年的祁红史料。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祁门红茶成为换取外汇,筹集军饷的重要物资。在祁红统制政策下,抗战时期祁红仍然得到很大发展。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严重影响了祁红贸易的发展。本册集中搜集整理全面抗战时期和国共内战时期的祁红资料,以期对战时状态下祁红发展情况有深入的认识。
第6-8册为祁门红茶账簿影印资料。茶商账簿是祁门生产、贸易的原始资料,这正是以往研究中关注不够之处。因此,笔者将多年来搜集到的各种祁门茶商账簿资料影印出版,以推动近代徽州茶商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祁门奇峰郑氏茶商资料有11册,时段从清光绪十年(1884)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时间跨度长达53年。其内容丰富,既有茶叶流水账,也有誊清账和茶庄账。利用该家族的茶商账簿,可对近代祁门茶商、茶叶贸易进行深入的个案考察。因此,将祁门奇峰郑氏茶商资料编为第6册。第7册内容为《高塘约松杉茶厘会底簿》《凑会账薄、入钱总账》《收茶便登簿》《四房智字号阄书》《民国十年收茶流水账簿》等茶商分家书、账簿。第8册收集《光绪三十三年鸣岐山房红茶规款》《茶草流水》《茶草流水、红茶账薄(李锦和)》《茶草流水、红茶账簿(李怡庆堂)》《茶草流水簿》《茶庄流水账》《茶庄收茶流水账簿》《民国戊寅年茶叶便登、秋收流水(怡庆堂》《民国二十八年祁门王集芝立茶草、干茶总账》(刘伯山教授提供)。
综上所述,本丛书为首次系统整理近代祁门红茶资料,对于破解祁红的一些谜团,推进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但近代祁门红茶资料浩如烟海,且极为分散,搜集颇为不易。因此,本书虽然搜集了很多晚清、民国时期祁红的资料,但难免挂一漏万,还有很多资料未能涉及,如大量的外文资料,尤其是英文资料,在本书中较少涉及。此外,还有很多档案资料也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只好在今后的研究中再集中搜集、整理。
【后记】
本丛书虽然为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但资料搜集却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笔者2011年的硕士论文为《茶业经济与社会变迁——以晚清民国时期的祁门县为中心》,当时就搜集了不少近代祁门红茶史料。该论文于2014年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经过修改,于2017年出版《近代祁门茶业经济研究》一书。在撰写该书的中,笔者先后到广州、合肥、上海、北京等地查阅资料,同时还在祁门县进行大量田野考察,也搜集了一些民间文献。这些资料本丛书的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后,笔者在以前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多次赴屯溪、祁门、合肥、上海、北京等地查阅资料,搜集了很多报刊、调查资料和珍稀的茶商账簿、分家书资料。这些资料进一步丰富了本丛书的内容。
祁门红茶资料浩如烟海,又极为分散,因此,搜集、整理颇为不易。在十多年来的资料整理中,笔者付出很多心血,也得到很多朋友、研究生的大力帮助。祁门县的胡永久先生、支品太先生、倪群先生、马立中先生、汪胜松先生等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要么提供资料,要么陪同我一起下乡考察。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研究员无私地将其搜集的《民国二十八年祁门王集芝立茶草、干茶总账》提供给我使用。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的硕士生汪奔、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硕士生梁碧颖、王畅等整理录入不少资料。对于他们的帮助一并表示感谢。
在课题申报、图书的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奇才教授非常重视,并给予了极大支持,出版社诸多工作人员也做了很多工作。孙新文主任总体负责本丛书的策划、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吴顺安、郭行洲、谢晓博、桑国磊、祝风霞、何章艳、汪碧颖、蒋璐、李慧芳、牛佳等诸位老师为本丛书的编辑、校对付出了不少心血。在书稿校对中,恩师王世华教授对文字、标点、资料编排规范等进行全面审定,避免了很多错误,为丛书增色不少。对于他们在该书出版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本丛书为祁门红茶资料的首次系统整理,有利于推动近代祁红历史文化的研究。但资料的搜集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笔者已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但仍有很多资料,如外文资料、档案资料等涉猎不多。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只好留在今后再进行。因笔者的学识有限,本书中难免存在一些舛误,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