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的另一面

文学大师的“另一面”

向明

在评价文学大师的作品或生平时,人们往往带有一种“高山仰止,自愧弗如”的心态,结果“过分的赞美”和“过分的夸奖”,让大师本人变成了圣贤,其作品也完美得添一笔、少一划都不行。比如,在高度评价《红楼梦》文学艺术成就时,就很少有人将曹雪芹的诗词,与唐宋诗词名篇做个比较。反之,由大师来评说大师,基本属于“平视”的角度,不容易出现“为名人讳、为尊者讳”的倾向。
  《大师笔下的大师》是牛津大学编纂的人文教育读本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收录了库切、雨果等对萨默塞特、巴尔扎克等精心描述的文章,是大师眼中的大师,大师笔下的大师。收录该作品的《自由教育丛书》因其对经典极具想象力和亲和力的解读,已成为西方知识阶层理解人类文化精髓的航标。该丛书自1984年开始出版,是专门为牛津大学学子编纂的人文教育普及读本,已印行200余种,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译成30多种文字出版。丛书主编、本书作者斯坦利·霍夫曼博士,是牛津大学教育学和西方文明史教授,《牛津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席,著有《异端的声音》、《教育的未来》、《简明西方文明史》等作品,是西方自由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这本书的确让读者有了一个理解大师及作品的新视角。在我个人看来,该书与那些“客观评价多,主观意见少”(这“客观”并非如实介绍,而是将不少事实有意忽略了)的评传书籍,确实有所不同,谨举例如下:
  其一,不为名人讳。海明威年轻时,因视力不好无法当兵。但是作为战地记者和救护队员,海明威参加了他那个时代里所有的主要战争,获得过中尉军衔,并多次荣膺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的237处伤痕。传记作家杰费里·迈耶斯充分肯定了海明威在战争中的惊人勇气和舍身救人的精神,同时也不隐瞒海明威之“男子汉”性格的另一面,他“过于欣赏战斗、欣赏杀戮”,自以为“绝对的自由就是自由地杀戮。”
  美国小说《苏菲的选择》的作者威·斯泰伦介绍威廉·福克纳时,也谈到福克纳经常被老婆打(第一任妻子埃斯特尔),以至身上常带着被打的伤痕。福克纳不善理财,妻子又崇尚奢靡,他为此负债累累,被迫在好莱坞打工写剧本。可惜其剧本的“金碧辉煌”,与当时的电影毫不相干。福克纳极其贪杯,在他死后,书房里还有一瓶喝剩的威士忌酒。
  其二,大师与大师的情谊。维克多·雨果的“巴尔扎克之死”一文,具体描述了他与巴尔扎克的“最后”两次会面,生离死别,令人扼腕。其时,病重的巴尔扎克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他的脸是紫色的,近乎黑色,往后面倾倚,胡子没有刮……眼睛睁开,目不转睛。……我掀起卧被,执着巴尔扎克的手,他满手汗珠,我紧握着这只手,但他没有回握我的手。”
  一个月前,巴尔扎克还兴致勃勃,满怀希望,相信他的病一定治得好。“他把我一直送到这座楼梯……又高声对他的夫人说:'尤其要把我的画都让雨果好好看一看。’”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法国内政部长对雨果说:“这是一个风雅人物。”雨果回应道:“这是一个天才。”送葬途中,天空“飘下几点雨,仿佛掉下几滴眼泪。”我(雨果)走在棺材前头右边,大仲马走在棺材前头左边……
  其三,大师的“憾事”。英国诗人艾略特是位典型的学者型诗人,他的诗歌以艰深晦涩著称。据说,诗人母亲——夏洛特·艾略特曾经对朋友说,她不懂儿子的作品。与此同时,有人回忆说,他(艾略特)曾经用“动人的、难以忘怀的词汇”谈论母亲,在他最成功的时刻,热切希望她能同他在一起。然而,艾略特母亲却在1929年9月,即艾略特“功成名就”之前去世了。
  福克纳的第一任妻子和他是两小无猜、一块长大的玩伴,也无论如何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一位伟大作家,她曾经将福克纳手稿从车窗扔了出去。对此,“惧内的”福克纳会有怎样的反映?不得而知。福克纳的书房有一幅小小的滑稽画,画得是一只骡子,屁股翘得老高,牙齿露着,作狂躁暴笑状。我们不妨虚构一下当时的情景:见书稿随风飘散,福克纳气极,下车逐一拣起,然后回到车上,冲着“青梅竹马”的老婆,作一个狂躁暴笑的“现代派”鬼脸……
                    《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日第11版

读后:

名人也是人,不是一般人的人。所谓不是一般人,不过是他们把与一般人相同的性情敢于表现了出来,或是表现了出来而被一般人所欣赏而已。

福克纳被老婆打。这才是很风雅的事。当然,其时,福克纳没有成名,自然也该挨打。

                                2005-9-22于河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