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胎动不安举隅
笔者近年来运用经方治疗胎动不安,获效良好。现撷其一二,介绍如下。
1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方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中,是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的方剂。药由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组成。
黄某,40岁。2005年2月24日诊。妊娠5个月。自妊娠起一直下腹部隐痛,时作时止。2月11日以来因子宫收缩频繁,每3~5分钟1次,伴有便意而收住他院,血压145/95mmHg。经硫酸镁静脉滴注、舌下含舒喘灵片2天后,症状缓解,血压降至114/75mmHg,连续用药至今,突发子宫收缩频繁,下腹疼痛,出现便意,伴心率增快,彻夜难眠。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30次/分);频发室性早搏;ST–T段改变。纳呆,夜寐不安。来本院就诊时痛苦异常,双手紧捂下腹,呻吟不断,无法久坐。患者原有慢性心肌炎、高血压病史。生育史:1-1-2-1。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数结代。治法:通阳复脉,宁神安胎。方剂:白术散(《金匮要略》)合炙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加减:炒白术、柏子仁、阿胶(烊冲)各10g,牡蛎15g,川椒、肉桂、干姜各3g,炙甘草9g,红参(调冲)12g,炒白芍20g,大枣6个,鸡子黄(打冲)1个,2剂。二诊:服药之后,当晚子宫收缩明显减少,下腹疼痛消失,心率降至86次/分,安睡一夜。第二晚因同室产妇分娩影响睡眠,今晨心率105次/分,子宫收缩又增加,病房医师认为舒喘灵片是造成心率加速的原因,硫酸镁用量已经接近中毒剂量,均停止用药,并认为目前已到了万般无奈的地步,要家属做好自然流产的思想准备。家属前来代诉,舌苔已转薄黄。治法:养阴清热,宁神安胎。方剂:黄连阿胶汤合当归散、白术散(《金匮要略》)加味:黄连、川椒各3g,阿胶(烊冲)、炒白术各10g,鸡子黄(打冲)1个,炒白芍30g,炒黄芩、川芎各5g,当归6g,红参(调冲)12g,牡蛎15g,3剂。三诊:心率86次/分,子宫收缩正常,腹痛便意消失,黄腻苔已减少。治法:和血益气,散寒安胎。方剂:白术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白术、红参(调冲)各12g,炒白芍30g,川芎、当归各5g,川椒、砂仁(杵冲)各4g,牡蛎15g,茯苓、泽泻、莲蓬各10g,4剂。四诊:子宫收缩一直正常,心率78次/分,血压114/78mmHg,胃脘饱胀,舌脉无殊。参苓白术散加莲蓬、佛手、炒谷芽、炒麦芽各10g,鸡内金5g,5剂。药后康复出院。
按语:初诊时根据患者的苔脉,用白术散以散寒湿安胎,以炙甘草汤通阳复脉,佐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止痛,方中加鸡子黄一味,以滋阴润燥,养血安神。药症相符,用药之后诸症趋缓。二诊时因睡眠差,心火内炽,苔已转为黄,故改用清心火养心阴的黄连阿胶汤以宁心安神,合当归散和白术散以安胎。心火下降,神宁心安,气血相和,胎儿得安。由此案可见,无论是通阳复脉或是清心宁神,在治疗胎动不安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胶艾汤
胶艾汤方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中,文中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此方名芎归胶艾汤,由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白芍、生地组成。
金某,26岁。2005年2月17日诊。孕58天,劳累之后阴道少量出血20天,咖啡色,骶部坠痛,B超提示宫内活胎。生育史:0-0-0-0。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数。治法:温经和血安胎。方剂:胶艾汤加味:阿胶(烊冲)、白芍、莲蓬各10g,艾叶炭、当归、生甘草各5g,熟地12g,川芎4g,仙鹤草15g,4剂。二诊:阴道出血已净,腰酸,舌脉如上。效不更方,守上方去莲蓬,加荆芥炭10g,桑寄生15g,续服4剂而愈。
按语:胶艾汤即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甘草而成,而四物具有养血和活血的功效,似与胎动不安的出血有悖。在胎动不安之中有因为血瘀者,此正是胶艾汤之所治。方中加酒引药入血。此方生地可易熟地,艾叶可炒炭,白芍可用生,而艾叶和白芍、生地的份量变化,取决于患者的寒热程度。
3 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方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中,称“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中也语及此方,称主“妇人腹中诸疾痛”。方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组成。
沈某,26岁。2003年9月25日诊。停经52天,左下腹胀痛1月余,早孕反应明显,妊娠试验(+),B超检查见宫内2.9cm×l.3cm妊娠囊和胎心管搏动,无阴道出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和血健脾,益肾安胎。方剂:当归芍药散合寿胎丸加减:当归5g,白芍、桑寄生各15g,白术、苏梗、茯苓、泽泻各10g,菟丝子、杜仲、续断各12g,砂仁(冲)、川芎各4g,葱白4条,4剂。二诊:偶有两侧少腹疼痛,腰酸,带下。舌脉如上。守上方去苏梗、葱白,加怀山药15g,5剂而愈。
按语:当归芍药散以气血不和、脾虚有湿为组方依据,加酒则取其引药入血。原方中各 种药物的比率是归:芍:苓:术:泻:芎=3:16:4:4:8:8(或作3)。我则倾向于芎用3,与当归等量;白芍与归、芎之比大于5倍以上,以其大剂量的白芍和小剂量的归、芎配伍,既可养血止痛,又可防归、芎动血。当然,根据临症情况,药物的比率应该相应变化。砂仁、苏梗可调气安胎,而葱白能通阳散寒安胎。对于轻症的妊娠腹痛或妊娠腰痛,单用当归芍药散合寿胎丸即可。
4 白术散
方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中,文曰:“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药物组成有白术、川芎、川椒、牡蛎。
陈某,29岁。1996年3月8日诊。妊娠近2个月,下腹一直隐隐作痛,甚时胃亦痛,恶心口苦口干,身冷腰痛,大便溏软,时疏时频。舌稍淡、苔薄白,脉细。治法:温中化湿,佐清湿热。方剂:白术散合左金丸(《丹溪心法》)、香连丸(《和剂局方》)加味:川芎、砂仁(冲)、吴茱萸各3g,川椒1.5g,白术、牡蛎各10g,黄连2g,乌梅2枚,半夏、杜仲各12g,木香5g,3剂。4月4日复诊:服药期间腹痛消失,停药20来天后,每晚下腹疼痛又作,大便不畅,便后痛减,舌脉如上。原方加减:川芎、槟榔、吴茱萸各3g,川椒1.5g,白术、牡蛎各10g,白芍15g,木香6g,黄连2g,陈皮9g,3剂。二诊:服药后腹痛消失,并随访1个月,未再发作。
按语:白术散是一张“养胎”的方剂,可见此方有助于胎儿的发育,通过加减,此方还可以治疗妊娠期间腹痛等疾病。方中白术健脾,川芎和血,川椒散除寒湿,牡蛎燥湿,因此用于治疗脾虚寒湿阻滞、气血不和的妊娠腹痛,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妊娠期间医生大部分忌用川芎,然而川芎经过现代工艺成份提取,可得到一种川芎嗪的生物碱,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已经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牡蛎所含的钙可以补充妊娠期间孕妇钙的不足。这些药理作用正好印证该方具备的“养胎”功效。
发表于《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