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兵法》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前言
一、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我国春秋以前解释“易”的经典书籍,是华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人们所知道的《易经》有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前2部已经失传,真正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周易。连山易是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而周易是以“乾”卦为首。诸如南怀瑾这样的专家认为,堪舆、医药等方面有关易的运用,这与连山易、归藏易是分不开的。
几千年来,易经一直被人们誉为“群经之首”,这是因为易经包罗了宇宙万物产生、变化的的根本规律,其原理被无数的智者所证实并广泛得到应用,甚至所有的哲学思想,在易经里面都能找到踪迹,然而人们却无法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来全面地证明。这样,易经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人来学习研究,也无可避免地染上了迷信的内容。
易经有如此的魅力,那么易经是如何产生的呢?因年代的久远,再加上远古的人们缺乏文字,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准确考证,但通过有限的资料,以及一些远古的传说,我们大致理清了易经产生的脉络。孔子所写的《易传》告诉我们,远古人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取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易经并非天外之物,它是人们效法天地而来,用一种简单易懂的符号来揭示自然的一些法则,从而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因此,易经是非常健康的思想,其本源并不神秘,而是极其简单,所以称之为“易”。小雅甚至认为,八卦虽然是伏羲所作,但却并非他所创。这是由以往诸如有巢氏、燧人氏等长期观察所总结传承而来,伏羲将这些思想进行分析,用通俗易懂的八卦符号,使许多人们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从而得以传播,因此后人便有此误传。
二、早期易经的发展
《左传》中记载,楚文王的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国在《尚书?序》里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三皇五帝之书”即三坟、五典,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畴,是《河图》、《洛书》的理数,由此可见,易经并非上天所赐,而是和万物一样逐渐发展而来。
伏羲用八卦符号来演示易的原理,使易文化得到了飞跃发展,到了神农时代,易的应用进一步得到了很大发展。当时人们不象现在一样交通发达,人们最大的麻烦是困于大山甚至猛兽,因此,代表大山的“艮”便成了首卦。到了黄帝时代,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人们有了相对温暖的家,也开始有了积蓄,所以有了“归藏”的思想雏形。以后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变更和补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面所说的《连山易》和《归藏易》,这本经典以及后来的周易被后人并称为“三易”,至今仍以这三易为主导。
由于古代没有印刷技术,春秋战国又是兵荒马乱,人们为生存而疲于奔命,再加上秦始皇焚书,诸多原因导致《连山易》和《归藏易》的正本已经失传,但其思想及应用仍然被广泛流传。秦前的易经大多本着法天象地的原则,广泛用于祭祀、决策等国家大事。因此当时的儒者比较精通易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所下的围棋,也是易经应用的工具之一。
由于上述原因,《周易》便成了秦朝以后大多数人学习研究易经的唯一宝典。周易是文王研究易经的应用体系,所谓“文王演易、周公祖述”,也就是说,周易是由周公记录整理并形成文字传承下来的。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便是文王和周公对“卦”和“爻”的解释。由于周易原文深奥难懂,孔子晚年作《十翼》系统地对周易作了解释和说明,有人说《十翼》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孔子的学生所作。
孔子所作《十翼》对后世学习研究易经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至今仍是解释易经的最高权威,其内容已经被加到了周易原文中去,一起成为经文的一部分。《十翼》便是:①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⑥《系辞下传》、⑦《文言》、⑧《说卦传》、⑨《序卦传》、⑩《杂卦传》。因此,孔子被后世称为继伏羲、文王之后的“易更三圣”之一。
孔子将《易》列为六艺之一并以此教育学生,而孔子的学生中,专门传授易经的主要有两人即卜子夏和商瞿(qú),他们的二人为易经的传承起到了很大作用,世上留传子夏水平没有商瞿高等传言概不可信。除了孔门弟子外,世上还有许多易经研究传播者,并非只有卜商两宗。
三、后期易经的演变
自汉朝以后,易经在“理”和“术”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和完善,融合了阴阳理论、补充了五行生克、配备了天干地支、简化了占卜程序,使易经不尽用于人事、堪舆的预测,而且广泛用于政治、军事等各大领域。为了使人容易理解,在天文地理方面,配上了许多神化,这样便使易经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
首先值得一说的是西汉的焦赣(Gòng)和京房二位易学大师,都是商瞿一脉的传人,目前应用最广的“纳甲筮法”,也称为“六爻法”或“火珠琳”、“周易预测法”等,便是由焦赣将天干地支与周易相结合而发明的,着有《易林》一书。京房曾师从于杨何、焦赣等多位易学大师,博学广记多才多艺,对政治、音律、天文等多方学科都有所建树。他将老师的“纳甲筮法”加以完善补充,并发明了“八卦宫变”的方法来解释事情的本源及发展过程,让人在占卜时很容易找到世爻和应爻。
唐朝李虚中和北宋徐子平对后世影响甚大,李虚中用人的出生年月日来预测人事,无有不中,留有《李虚中命书》。徐子平在李虚中的三柱基础之上发展为年月日时四柱,一直延用至今,而四柱经典《渊海子平》则是由宋代徐大升根据李虚中、徐子平的理论整理而成。明朝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及清朝任铁樵所著《滴天髓》也都是根据李徐的理论整理出来的四柱方面的名著。
在易经的理学方面,当数北宋五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就是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并着有《太极图说》一书;邵雍(五子之首)重新安排了《周易》的64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并着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易学大作,自创“梅花易数”,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易学杰出人物;张载开创了理学中“气学”一派,着有《崇文集》十卷(已佚),《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书;程颢与程颐(二程)创立了“天理”学说,以“致知、格物、穷理”而立说。
术数方面古已有之,但到了明清以后,一些不传之秘才得以出版发行,使许多人了解到三式(太乙、奇门、六壬)、星象(紫微斗数)、堪舆等方面内容,另外还有面相手相等方面内容,不过其中不负责任的言论太多,与易经的结合大多牵强附会,而当今的书简单可以说是泛滥,他们出书并非有所心得,而是为了一个“名”或“利”,实在是无可奈何。
研究的人多了,所出的书也多了,偏离易道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许多原本和易经没有太大联系的学术或思想,也纷纷向易经靠拢,也不管是真理还是歪理,都到易经中来寻找根据。这样导致了后世对易经越来越陌生,越陌生也就越容易对易经产生误解,终于出现了“五四”、“文化革命”等事件,使得不仅是易经文化,而且是整个传统文化遭受了灭顶之灾。
四、文艺复兴的再思考
易经是华夏乃至世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至德圣人所创并演绎教化众人,经无数出类拔萃的英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而成,是一种揭示万物产生和灭亡规律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可以用来辅助人们解决疑难问题的神奇工具。二千多年前,虽然没有焚烧周易,却也损失了很多术数之类的书籍,因为焚书的起因正是始皇受了一些术士的欺骗所致,二千多年以来,易经一直是读书人必修课程之一,可是到了近代,由于政府的腐败,同时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国家濒临崩溃的边缘,国民生活水深火热,于是爆发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些国外留学回来的人,对国学本就一知半解,却错误地认为造成国家腐败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儒家文化根深蒂固,不能接受西方蓝色文明,于是采用革命的手段,砸烂一切旧思想,将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说成腐朽,将西方并不成熟的民主思想引入,这就导致了中国文化上的一场大地震,这场地震历数近百年,至今尚未拨乱反正过来。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刻地思考,为什么西方的文艺复兴引起了西方的三种复兴,一是文艺复兴,二是宗教复兴,三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复兴。为什么西方能够如此成功,而中国却是失败,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失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小雅认为,原因有三。
(一)打破了传统的伦理。
那些在国外读了几年书的“精英”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封建君主社会的长期统治造成的,而这种腐朽落后的制度为什么能长期存在,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所导致,儒家提倡“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使得愚昧的人民盲目忠于皇帝而不起来反抗压迫,所以五四运动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倒孔家店,反对封建统治”。这些“精英”所要反对的正是中华文化最宝贵、也是对人类进步最有价值的思想财富。
精英们年纪轻轻出去海外留学,其国学底子是很差的,完全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国学,有许多所谓的大师是回国后,为了找出儒家思想的弊端才去学习研究儒家思想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要做父亲的人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做国君的也要担负起国君的责任,然后才会有子女的孝和臣民的忠,这才是父慈子孝、明君忠臣之道,而这一儒家思想也同样符合易经的原理。统治阶级为了稳定国家,当然片面地宣传了“忠”的方面,这并不是儒家思想的过错,这就正如计算机同样会被孩子用来打游戏,家长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打倒计算机吧。所以五四运动是一场可笑的愚昧的运动,而直到如今,起来反对的人还很少。
正是因为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一次将国学称为“四旧”,发起了“砸烂一切,破除迷信”的运动。这一次遭殃的可不止是儒家,连同道家佛家及所有宗教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今人们仍然没有认识到,几千年来,社会稳定正是宗教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西方如果没有宗教的复兴,就不可能有文艺的复兴。当今的中国人,为什么成了世界上毫无诚信之人,这是传统思想遭受灭顶之灾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没有建立新的伦理体系
文艺复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将原有有宗教伦理捡起来,有保留地加以发展,使其完善,所以才命之为“复兴”。而五四运动则是打破了封建伦理体系,却没有建立新的伦理体系。人们几千年来的思想体系一下子被打破,这必然导致一种迷茫、一种失落。因为对于人类来说,知识是汪洋大海,而人类的认识只是水滴,失去了信仰或伦理,也就失去了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人的思想返回到一种原始的愚昧和所谓先进科学思想的漩涡之中。
任何一种漩涡必须有正反两种力量的对冲才能形成,一方面是激进的西方思想,一方面是要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直到如今仍然在旋而未定之中,一直所谓的“院士”居然会说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内的院士已经无知到什么程度了。而这样无知的话,偏偏还有无数的信众跟在后面摇旗呐喊,完全不顾几千年来中医为人类所作的贡献。
这事情本来并不可怕,完全可以当作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无知,但这儿所引发出对“迷信”一词的再思考却不能忽视。有人一提到“迷信”就立刻想到求神拜佛之类的事,这当然是迷信的一种,小雅本人也并不赞成,但这并不是我所想说的“迷信”。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迷信的定义,也就是“迷而后信”,通俗地说就是:不知其对还是不对的情况下而想信。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自称“不迷信”,不信一切菩萨神仙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迷信,因为这些人想信了神学的对立面。对于神的存在和不存在,科学技术是证明不了的。
(三)失去了人类的基本诚信
无论是西方宗教还是中国的宗教,都是在劝人为善,对人的行为有一种无形的约束,虽然是依靠了神的力量,但其作用却比任何一部法律还要有效。西方正是有这样的约束,才保持了人类的基本诚信,因为他们相信人如果不讲信用,上帝是知道的。中国的伦理道德也是同样的作用,有了这样的一种对神或宗教的信仰,上帝或神但真正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中国的道教、佛教既然属于宗教,也将自然发展的动力源泉归之于本无物质存在的神、佛,而儒家虽然也被部分人员称为宗教,其思想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体系,以道德为基础,以仁义为做人的根本,以礼仪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这并不是孔子坐而论道的空想,而是效法天地的原则,经过历代圣贤的实践出来的一套方法论。
如今人们认为治国必须依靠法律,这是很低级的想法,法律的作用很有限,而现在的人们受西方影响夸大了作用。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如同交通一样,交通规则只能是事后的一种补救处理,要解决交通还必须通过道路的规划建设、安全的思想意识等方面抓起,这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管仲说过:“国之四维,礼仪廉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治国决不是只靠法律就行,这也是大禹治水时总结的经验,即不能只用“堵”,而要用“疏”的办法对能从根本上来解决。
司马迁说得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翻译成白话就是:人类社会的万千世界,规矩则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事前就要从事仁义道德的教育,事后要用刑罚实施得失的奖励和制裁。所以德高望重者因其能服人所以要授予较高的权位,能力强的因其做事成绩而给予高薪厚禄,这是统一海内而使万民信服的总则。
五、学习易经的态度
大多数人学习易经都是因为奔着神奇的算命功能而来,这就如同学佛之人追求法力无边、学道之人追求长生不老腾云驾雾之法术一样,其结果必然是水中失之水捞月竹篮打水,不仅浪费学习者宝贵时间,也必将得到一些毫无益处的文化垃圾。所以端正学习态度是本教材的首要任务。
易经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源泉,这其中有许多内容至今人们尚未正确理解,所以,学习易经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宝库不至于流失,同时从易经中学习其中“道理”即“道”的原理。即使学习一些算命的方法,也要以研究为其原理为目的,不可一知半解地出去骗财骗钱。总而言之,心正者可学易,不正者则不可学,学则有害而无益。
学习易经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这是学习易经的人方法上的一个重要盲点。许多人学习易经为什么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掌握这样的方法,将五行八卦一看就以为懂了,而不去背一些基础知识,一味地往后加速前进,其结果必然是因其不明白之处过多而疲惫不堪,最终得出一结论:易经太难了!
小雅认为,一个正常的学习者,只要愿意按照我们的教材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去背,结果一定能事半功倍。开始时背诵一些基础知识,并牢固地掌握,不仅对学习易经有好处,而且对自己以后一生都有好处。不肯花时间背,实际上是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看懂了就以为是自己掌握了”。其实不然,这正如我们看电影,电影内容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但如果让你讲述出来却不行,充其量只能讲一些大概的情节,更不用说让你去演这个电影中的角色。
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达到自己会演这部“电影”,所以一开始就需要花时间去背一些基本概念,当然,并不是死记硬背。易经知识是很有规律的,也很好记,只要我们注意方法,多联系实际,并且将难懂的文字简单化,这样学习既轻松又快速。我们相应地也开发了一些辅助程序,帮助大家学习。总之,易经的学习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样难学。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1章 伏羲八卦
一、宇宙的产生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内所包含的一切,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现代物理学认为大约200亿年前,宇宙是由一质点爆炸开始逐步形成,而且还在继续膨胀。早在2500年之前,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对宇宙的产生和发展就有了非常完美的描述,他说宇宙经过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样一个创世说,其后的庄子在详细描述“道”这个本源时补充道,“道”的大小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中国更有一有关宇宙创生的古老传说,阴阳二气未分之时,宇宙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盘古之神乃天地之精髓,游乎混沌之中。忽一声巨响盘古九变,开天辟地,阳清之气上升成天,化为日月星辰;阴浊之气下沉为地,化为三山五岳。天地交感,云行雨施,万物始成。
古代的传说不同于现今的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纯粹是信口开河,实乃无聊之极。古之神话大多由贤人所作,为了让没有文化的人们明白圣贤道理,形象地赋予“神”的名字,以及“神”的一些功能特点,让人们很容易记忆掌握并传播。上面道家对创世的科学定义以及神州传说,后人又结合了易经的理论,形成太极阴阳学说,这一学说很好地解释了宇宙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周易的系辞中说:“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认为,盘古开天地之前,也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就是一太极(即物理学中所说“质点”),这个太极之内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相对地来说比较安静稳定的状态,这时称之为太极状态,简称太极。当内部的阴阳二气发生交融变化时,我们称之为两仪状态,简称两仪。
当阴阳两仪继续交融变化就形成了四象,所谓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可以用凌晨、中午、黄昏、夜晚来比喻。凌晨时阴阳二气大致相当,上为阳下为阴,说明天上太阳的热量尚未完全到达地面,当到了中午时分阳气最盛,所以为太阳,随后阴气渐长而阳气渐衰,至黄昏时分又大致相当,形成下面为阳上面为阴的格局,这就是少阴,等夜幕完全降临的子夜时分,阴气最盛,所以称之为太阴,此后阴衰阳长,至凌晨时阴阳又大致相当,如此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当然用春夏秋冬也同样可以说明这一现象。
四象再进一步相互交合,便产生了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八卦。易经认为,天地万物生成之后,可以将万物粗略地分为八大分类,这八个分类是:天、地、水、火、泽、山、风、雷。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这八种东西在相互作用而推动。易经将这八种现象重新命名为:
乾(qián)、坤(kūn)、坎(kǎn)、离(lí)、兑(duì)、艮(gèn)、巽(xùn)、震(zhèn)
二、阴阳的原理
易经认为万事万物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阴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点在物理学上也同样得到了证明。物理学认为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又是由比它更小的原子按一定的结构组成。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看起来一个不带电荷的物体,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对外表现出电荷,只是影响力的范围有限。
例如一个氢原子是由带一个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一个负电荷的电子组成,许多人以为正负相抵,对外表现应该为中性。其实不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离外围的电子较近,所以呈现的是负电性,而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又会呈现弱的正电性。这个道理很简单,当嫦娥三号接近月球时,当然是受月球的引力更多些,如果飞船继续向外层空间飞行,则仍然是受地球的引力更大,当超出一定距离之后,则又变为太阳引力大于地球的引力。当很多原子组合成分子,很多分子组合成其它结构(如细胞等),对外或多或少都会有电荷的呈现,并随着距离的远近而电性不一。
任何宏观物体都有引力,物理学上称之为万有引力。这个引力的本质还是众多电荷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除了万有引力还有磁场引力,其本质仍然是由电荷所引起,磁场是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电就有磁的存在,同样有磁也一定有电的存在,二者不可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仅万有引力、磁场是电的作用,人的性格、人的思想也是这一电的影响而产生的。总之,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电的作用,而这个电的正负在易经上就是阴阳。
宏观上的万物是由阴阳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微观也是如此。一个电子的内部并不是只有负电荷而没有正电荷,而是正负电荷仍然相等,只不过是表现出来为负电荷。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所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内部也同样是正负电荷相同,只不过是质子表现出来为正电荷,而中子表现出来为相对中性,但也不是绝对中性。
易经研究万事万物的方法和物理学是不一样的,物理学重点放在找出物与物之间的差别,而易经的重点是找出物与物之间的共性。所以物理学的正负可以说成易经中的阴阳,但易经中的阴阳不仅仅是物理学中的正负。易经认为一切相互对立统一的东西都可以看着阴阳,例如热为阳则冷为阴,南为阳则北为阴,高为阳则低为阴,动为阳则静为阴,刚为阳则柔为阴,男为阳则女为阴。
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物理学是将对事物的研究不断细化,所以越来越复杂;而易经是对事物不断归纳总结,将复杂的事物归类为简单的八卦。不管是物理学也好,易经的学问也好,都是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有了规律就可以预测事物的发展,所以说易经本身决不是迷信,不是伪科学,但不可否认被许多江湖术士参杂了部分不科学的内容。
我们研究宏观的星球变化规律可以促进我们对微观领域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的研究,反过来也是,从电子、核物理的研究同样推动了对星球规律的研究。研究易经和研究物理学同样也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事实上,二进制的发明就是莱布尼茨根据对周易的研究而发明的。所以小雅希望,科学工作者和易经从事者不要相互恶意攻击、贬低对方。
上面所列举的冷热、南北、高低、动静、刚柔、男女等,可不可以反过来定义,即冷为阳而热为阴,北为阳而南为阴,低为阳而高为阴,静为阳而动为阴,柔为阳而刚为阴,男为阴而女为阳?答案是不能。因为易经中的阴阳还有其它一些属性,即阳主动而阴主静,阳主刚而阴主柔,动则易于创新,同时易疲倦,所谓利益与风险同在,倦则思归、思静;静则能养、能藏,养则蓄,蓄则精力充沛,必然蠢蠢欲动。所以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
热则易动而冷则易藏,所以热为阳而冷为阴,南方热而北方冷,所以南为阳而北为阴,高处的物体易落下,而低处的东西没有外力的作用不会飞到高处,所以高为阳而低为阴,男好动而女好静,此为天性,当然男为阳而女为阴。如果是在南半球,当然也可以南为阴而北为阳;如果是性格如火的女强人与柔弱丈夫之间,也可以女为阳而男为阴。易经研究的是共性,所以用易经来预测,也会有不准的地方,这并不奇怪,片面地夸大易经的功能是不可取的。
四象中的太阳和太阴,有人说就是每天出现的太阳和月亮,这是不正确的。太阳和月亮可以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四象中的太阳和太阴,不能反过来说,四象的太阳太阴就是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前面说过的中午和子夜也是四象的太阳和太阴,夏至和冬至也可以表示为太阳和太阴,这时春分表示少阳,秋分表示少阴。少阳、少阴虽然都是阴阳平衡的状态,但少阳是由阴转阳的过程,而少阴则是由阳转阴的过程。
三、八卦排列
用四象来表示万物,即使在有巢氏、燧人氏的远古时代仍然是过于简单,到了伏羲时代,在四象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八卦的内容。八卦最初是用大自然中的最常见的八种现象来表示,这就是:天、地、水、火、泽、山、风、雷。那么为什么伏羲又将八卦命名为:乾、坤、坎、离、兑、艮、巽、震?这道理很简单,正负不能代表阴阳,因为正负是具体的电荷的属性,而阴阳是万物的属性。同样,天地水火泽山风雷是万物中有形有名的东西,而我们易经中需要的是抽象的名称。在表示大自然时,固然可以用天地水火泽山风雷来表示乾坤坎离兑艮巽震,但在其它情况下却不一定恰当,比如表示家庭时,父母表示乾坤、长男长女表示震巽、中男中女坎离、少男少女表示艮兑。
八卦是四象的进一步演化生成出来的,阴阳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而四象是天地间的四大现象,故名之为“四象”,再加上天地间人的因素,就构成了三才天地人,天地人各有阴阳,这就产生了八种排列组合。这八种组合就形成了八个卦。易经中用“
”表示阳,而用“
”表示阴,于是,太阳太阴分别表示为:“
”、“
”,少阳少阴则表示为:“
”、“
”。因人居天地之中,所以在四象的符号中间分别加上阴、阳就成了八卦:离 、坤 、艮 、震 、乾 、坎 、巽 、兑 。
古人为了方便我们记忆,已经为大家编制了形象生动的口诀,大家只要记住口诀就能记住卦象,但更重要的是记住顺序的读音。箭头所示的一对卦象,其阴阳正好相反,我们将这样的一对卦称为“反卦”,也叫“错卦”。另外,上下颠倒的2 个卦为“覆卦”,也叫“综卦”,震和艮、巽和兑是2组综卦。
伏羲所画八卦本没有排列顺序,后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编制了顺序,并赋于了相应的“数”,我们称之为“八卦数”,这个顺序就是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在此基础之上又绘制了八卦图,为了避免与文王的周易八卦混淆,一般称这个顺序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而将周易中的八卦称之为“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先天八卦顺序数形成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后人将先天八卦数绘制成一个圆图,由于受后天八卦图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书上都将这个图配备了方位,认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这实在是一个错误。先天八卦顺序在将来的预测中,一般用之起卦,而应用时则全部使用的是后天八卦的方位,许多人不明其中原因。
之所以称其为“先天”是因为这个图演示的是万物形成的过程,所以在起卦时只能用先天数,不能用后天数。当卦建立之后,表示事物已经形成,预测其以后的发展,则这时必须使用后天八卦。所以易经预测就是用易经的方法来演示事物的发展,从而把握其中的规律。关于什么是起卦、起卦的方法以等问题将在后面的章节介绍。先天八卦没有方位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事物尚未形成,方位则无从谈起,只有事物形成之后,才有方位之说,所以只有后天八卦才有方位。
四、八卦的意思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sān)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远古的圣人对大自然的许多神奇的造化虽不了解却赞叹不已,于是就用蓍草来仿效天地演绎万物,从而得到各种数据,观察其中的阴阳变化并记录这种现象,由于卦是由爻组成,事物发展变化都体现在爻上,通过爻的变化就可以遵从道德礼仪,按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行事。
上面讲述了八卦的形成原因和目的,那么这八个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一段内容古人说法各有不同,小雅认为这是用大自然的现象来粗略地解释八卦的特性。乾坤为其它六卦的父母卦,相当于天地,天地确定之后万物始成。山和泽都是以地为根,阳秀于阴而为艮
,阴秀于阳而为兑
,故有山泽通气于地。外阴内阳而为坎
,外阳内阴而为离
,水火各不相容。风雷皆源自于天,皆有通天彻地之能,阴极一阳生而成震
,雷响则电生,阳极一阴生而成巽
,风起则雨降,雨水与电火相迫。八个卦相互交叉作用,按这个规律发展则为顺,利用这个规律来改变事物的发展则为逆,易经的关键作用在利用规律来避凶化吉。
各卦自身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两段一起来看比较容易理解。“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雷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坤所藏的万物动起来,所以春雷一声万物复苏。风的最大特点是飘散,无处不入,弥满于天地之间。水的作用是滋润万物,使万物运送养分,同时水多了之后,就成了坎坷。火的作用是照亮一切,使万物绚丽多彩。山的最大特点是阻止一切通行。泽的特点是喜悦,因泽中有水,而水利万物故有喜悦之意。乾为父、为主宰,有旺盛永久的动力。坤为母、因其柔顺而包藏万物,万物化育而主生。
上面是八卦在大方面的特性,在具体预测过程中,又有许多为同的象征,较为明显的是在人伦家庭方面,乾坤为父母,由母性得第一索阳爻而象征长男,得第二索阳爻而象征中男,得第三索阳爻而象征少男。同样原理,由父性得第一索阴爻而象征长女,得第二索阴爻而象征中女,得第三索阴爻而象征少女。从这六个卦象可以看出,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在人体方面,“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在动物方面,“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这些象征性的比喻已经很难象前面一样说出一个明确的理由。更细的比喻见下表,初学者仅作参考:
五、本章学习重点
1.八卦的名称、卦象、先天八卦图、四象八卦的顺序要背熟。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和易经有什么关系。
3.八个卦的主要象征。
4.什么叫错卦?什么叫综卦?
六、常见问题
问:先天八卦图和太极图都是伏羲画的吗?为什么有的八卦图虽然位置不错,但卦象是反的?(如右图)
答:先天八卦图和太极图都不是伏羲所画,是后人根据伏羲八卦的意思所画出来的。太极图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来的,是不是他所创已经不清楚了。先天八卦图肯定要早得多。
这个画法比文章中的图要更合理一点,乾坤坎离四卦还看不出来,其它四卦就可以看出,兑与艮是面对面,震和巽是面对面,而文章中的那个图,兑与艮是背对背,震与巽也是背对背。
注意:有许多书上将这个图的方位也标出来,这是不对的。因为先天八卦演示的是事物的形成。事物完全形成之前,方位是不存在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问:离代表太阳、坎代表月亮,为什么又说坎为阳卦、离坎为阴卦?
答:离坎确实可以用来表示日月,许多人会误以为离是阳卦、坎是阴卦,这也是易经中万物类象的难点。但初学者往往忽略一关键点,万物类象与你所想要预测的对象有关,如果你要预测与天体、季节等有关内容,则用离坎来表示日月,这并没有错,但如果你所测的内容是某人的疾病,离坎表示日月就完全不对了。同样,如果你预测事情成功与否,那么离坎应表示为华丽和坎坷才对。
古人没有帮我们将万物类象表按类别分开,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情况下象征什么东西,这一点是很遗憾的,不过,世界是复杂的,即使古人也分不开,因为如果强行分,必然有更多的错误。所以这一点只能是大家去体会。
判断阳卦、阴卦的标志是看卦象中阴爻和阳爻的多少(乾坤除外),一阴二阳的卦为阴卦,一阳二阴的卦为阳卦。
问:周易和易经是同一个意思吗?
答:周易和易经不是同一个意思,但目前许多人都混为一起,已经很难分开了。
严格地说,易经包含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因连山易和归藏易的正本已经失传,但其应用却被或多或少地保存了下来,以至于现在的人很难分清某一预测方法是属于连山易还是归藏易了。更有许多不负责的人,将一些与易经本没有关系的东西,擅自与易经强拉在一起,甚至现在许多论坛中杂谈也称之为“八卦”。所以你如果将易经和周易说成同一东西,大家也都能理解,不过我个人是反对的。
问:现今诸如八字算命等都是用的周易吗?
答:现今流行的命相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四柱(八字)、六爻(火珠琳)、梅花易、六壬、奇门、太乙、紫微等,另外还有风水、面相、手相等,这些都不是周易的应用。其中梅花易算是周易的一种改进,还保留了许多周易的内容。六爻已经完全抛弃了周易的方法,有人说是连山易的改进,但这种说法缺乏可靠根据。而四柱、奇门、六壬、太乙、紫微等都是都是根据天干地支等天文知识来占断。
周易是用50根蓍草来占断的,因这种方法稍有点复杂,所以用的人也少了,不过还是有人在用。这种蓍草即使我这个农村长大的人也不认识,但在春秋时期这种草应该是常见的,而这种占断方法也是最正统的。除此之外在古代还有很多方法。
问:学习易经就是研究如何算命看风水,对吗?
答:几乎绝大多数人学习易经都是为算命而来,小雅对此感到非常痛心,这才自不量力地来编写这本教材。
易经本来的确是占卜的书,但大家要明白,古人占卜是效法天地,演示天地之道来指明心中疑团,因此古人占卜时十分庄重,事先要就要沐浴斋戒,用一颗虔诚的心占卜。而现在的人则是抱着一种邪念来占卜,算命先生更是为了谋利。
易经从周公开始到孔子,经过这二位圣人的努力,已经将占卜上升到一种哲学的高度。我们学习易经是为了明白易经中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如何看问题、分析问题。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2章 五行河图洛书
一、五行的基础知识
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尚书?洪范》,是商朝旧臣箕子向周武王解释天地之大法时其中的第一大法:“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箕子不仅说明了五行的名称,还解释了五行的作用和与五味的对应关系。
水为阳之湿气,呈阴性,“润下”即向下滋润,具有聪明善良的性格;木为阳之湿气,感于阴而舒,质柔、性暖,“曲直”即能屈能伸,具有生长、柔和、仁慈之性;金为阴之燥气,感于阳而缩,质刚、性暖,“从革”即顺从、变革,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之性;火为阴之燥气,呈阳性,“炎上”即发热向上,具有恭敬有礼、急燥向上、锻金毁物之性;土为阴阳之气均盛,“稼”即播种,“穑”即收获,具有载物藏纳之能、厚重稳健之德。
上一章讲八卦是天地万物按作用和现象所划的一种分类,这一章的五行就是按生克关系所划的另一分类。五行因其有鲜明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吉凶占断上,而真正的周易是根据爻辞判断吉凶的方法却很少有人使用了。大家不要初一看就认为自己明白了生克关系,这就算懂五行了。五行学说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大家认真掌握。
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原理,大家一定要牢记掌握。不要以为是简单的相生相克,所谓相生实际上是一种转化,生的一方必有所损。相克也是一种抑止,相克并不是简单克制,也是有易有难,金克木、土克水较易,而火克金、木克土则较难,而水火之间则是以强弱定胜负。
关于五行的顺序则有多种排列方法。一般按五行生成:水、火、木、金、土,这是根据《尚书?洪范》而来,另外周易的《系辞》、黄帝内经的《灵枢》等书中皆有印证。说明最完整的是《尚书大传·五行传》,其中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正是这个才将后面要介绍的河图与八卦联系起来。中国古代也一直用这个顺序来表示一周,这个传统在日本至今仍完好保存。
五行和八卦一样,都是由阴阳的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因此不能将某一事物当作五行之一,事实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是包涵五行的多个特性,比如说桌子,它既有木的特性,也有水的特性,更有火的特性,也有一些金和土的特性,但五种特性有主有次,其主要特性还是属于木。判断事物的五行所属,要看其大的特征,例如,春季万物复苏、百花开放,所以春的五行所属为木,夏季赤日炎炎,酷热难当,所以夏的五行所属为火,秋季风吹叶落、凋零萧杀,所以秋的五行所属为金,冬季冰天雪地、万物归藏,所以冬的五行所属为水。
关于五行配四季,木火金水分别对应春夏秋冬,那么土对应什么呢?有的书说土对应长夏,也有的书上写的是土对应四季,这儿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四季不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季节有3个月,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第三个月称为“季”,例如仲夏就是指夏季的第二个月,在古代这是常用的,我们看《吕氏春秋》就可以知道这一点。所以,这儿的四季是指四个“季月”,也就是季春、季夏、季秋、季冬这四个月。长夏是指夏季的最后18天,也有资料说是大暑到秋分这段时间。总之,土与长夏对应,这是中医的方法,土与四季对应是易经的方法。
五行对应表可以列举出很多例子,这儿我们将一些主要内容列入下表:
五行学说已经被 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中医、周易方面。另外有许多书大谈“相乘相侮”等概念,意义不大,即使命相方面应用到这些内容,理由都很牵强。大家只要明白,五行和八卦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明白为什么水本为阳却表现出阴性,而火本为阴却表现出阳的道理,也就能明白所谓相乘相侮的一些让人头晕的概念。
二、河图
《系辞》中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中也有:“河出马图”,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中多处有记载。河图是伏羲时代黄河所出现的龙马身上所负的图案,伏羲记录下来后,与八卦相结合,使八卦与五行融合在一起,相互参照使用,所以河图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八卦和五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什么河图、洛书被古人认为是上天所赐,这已经很难考证,但小雅认为伏羲一定看出了其中的道理才会被留传下来。
如何来理解这个河图呢?首先从右图可以看出,河图里有黑点和白点之分,黑点代表“阴数”(即偶数),白点代表“阳数”(即奇数)。用连线串起来的点为一组,从图上可以看出共有10组,下面两组为(1和6),上面两组(2和7),左边两组为(3和8),右边两组为(4和9),中间两组为5和10。
从这儿开始,我们要引出易经的方位(即东西南北中),大家要注意,易经的方位画在纸上正好和我们日常习惯相反。日常地图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易经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为什么会这样,小雅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远古的盘古氏是仰观天象所得,这一点后面讲二十八宿还要详细解说。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样就将五行的方位确定了下来,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间为土。本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图,后人却“悟”出了许多所谓的“道理”,引出了许多名词,什么左旋右旋,什么生数成数等,小雅认为全是梦幻泡影,并不需要掌握,因此请初学者不要被其它书籍的名词所迷惑,为了方便大家看其它书,这儿简单介绍一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一是生数、六是成数;地二生火,地七成之,所以二是生数、七是成数,同理类推得出,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那么所谓的“左旋相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从中土看起,由中土到西金,再到北水、到东木、到南火、最后回到中土,顺着这样的路线正好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河图一周,这就是“左旋相生”。生数之和1+2+3+4+5=15,成数之和6+7+8+9+10=40,这个生数与成数之和55就是“大衍之数”,用周易的蓍草法用的就是这个数。
三、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文,九文近头,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右足,八文近左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宫,中五又象太极,中一文又象一气;其形方,方象地。陈抟最初传出时,是与河图边在一起被称之为“龙图”,后人为说明方便才根据古书记载分别命名的。
洛书当然不可能真是神送来的,它同样是古人观察天形象时发现这个龟纹与九宫内容相印。九宫又称“太一九宫”,太一就是北辰星或北极星,位居天宫正中,四方四维(东南西北即四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即四维)为八个卦神所居。
将龟甲上图案规范一下就形成右图,仍然由黑点和白点通过连线分组而成,这样得到的九个数,除中宫五不用之外,其它八个与易数相关联,这样就得出了后天八卦的方位结构。后人为了便于记忆,将这些易数编成如下口诀:
九宫数在术数上被广泛使用,必须牢固掌握,九宫数既然代表天象,在应用中是转动的,例如奇门中1为乾宫,中宫不动,其它八个数按逆时针转动。这样一来,按上面口诀很难把握位置,所以建议大家记住四周的八个数就可以,我归纳为:“一留妻儿(1、6、7、2),就是三八(9、4、3、8)。”,一留下妻子儿女在家,就知道是三八妇女节到了。因为中宫“五”一直不变,所以记住这个顺序比自己去推算方便得多,只要找到1的位置就可以了。
四、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也称“后天八卦”,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因文王演绎并增加了卦辞,后人一般就认为是文王所作。这个后天八卦是以后学习的重点,在理数的推断方面基本上是用的后天八卦,所以,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要领会。先天是万物初创,后天是万物发展,所以先天数一般用于起卦,以此演示万物的生成,后天数则反映事物的变化,一般用于标注变化后的对应位置。因此先天没有方位,只有后天才有方位。
如何理解这个后天八卦图呢?我们先看四方(即南北东西)的四个卦:坎离兑震,坎为水而离为火,这两卦一南一北容易理解,因为南热北冷现象明显。震代表雷、代表木,兑代表泽、代表金,由于春雷与金秋现象也很明显,所以大家不难理解。关键是四维(即四角)的四个卦(乾坤巽艮)如何理解?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神异经》和《淮南子》等多本古书上都有记载,昆仑(即不周山)有一天柱,被共工氏撞塌,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就是日月星辰自东而西、大江河川自西向东的原因。虽然是传说,但终究会被人解密这个传说的根源,不过从这儿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为什么乾卦位于西北(天塌西北)、而巽卦位于东南(地陷东南则风入),也因此可以知道天地相交于西,所以坤位于西南,余下一个艮卦位于东北。这个理由只是小雅为了帮助大家记忆,并没有特别根据,从原理上来说,小雅更相信古人是通过对地理的观察而来,因为风水学中24山用到了天干、地支和乾坤艮巽这四个卦。
关于后天八卦的成因,邵子的讲解最为精彩,却不知为何被众多易学家所忽视。“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地之阴在南而阳在北。天之阳在南,故日处之;地之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也。”这句话解释了坎离二卦的位置,以及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原因。“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震兑始交也,故当朝夕之位。”这句是解释震东兑西的原因。
八卦也有五行,其中水:坎、木:震巽、火:离、土:艮坤、金:乾兑。坎离二卦分别属于五行中的水火,这一点比较好认同。震卦对应的是东方、春季,而东方、春季都与木相关联,所以震的五行属性为木。同样兑为西方,其五行属性为金。乾的五行属性为金,这大概是因为乾具有“刚健”的特性,但乾卦的五行属性应该不仅仅表现为金,这一点小雅翻阅了很书,也没有能找到比较信服的理由。
艮和坤的五行属性为土,这比较好理解,积土成山,而坤为地,地的主要成份当然是土,不过,和乾卦一样,坤卦也包含多种五行属性,有待于专家讨论。最后一个就民巽卦,其五行属性为什么是木,似乎没有太多的理由,难道是因为风助火势,就认为巽属木?这也太勉强了一点。总之这其中的理由小雅也不知,希望大家探讨。
后天八卦很重要,除了前面的口诀之外,用手掌是最好的方法,古人所谓“宇宙在乎手,万物由乎心”,再复杂的内容只要掐指一算便有了结果。如右图,我们可能先记住乾坤坎离四卦,离坎居正南正北于中指上,乾坤据西北西南于无名指上。然后再看正东正西为震兑,你可以说:“你讲得真对(震兑)啊”,这样就只剩下艮巽于食指上,山重而风轻,所以艮在下而巽在上,这样一理解就很容易记住了。
五、体与用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质量和能量进可以相互转化的,质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当质量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减小,反过来,当其吸收能量时,质量增加,质能总和不变。在易经中也有类似的“定律”,这就是“体用定律”。“体”是指事物的本体,“用”是指作用、应用、发展、变化等。这个概念的引入,对后面的占卜术数影响很大,尤其是梅花易。
我们前面学习了五行八卦的基础知识,有人觉得易经原来这么简单,这又错了,五行作为一门大学问,许多古人穷其一生尚未理解透彻,岂能一两天就能学完?有许多内容看上去好象明白了,但实际上你并没有明白。例如五行的生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虽然都用了同一个“生”字,但这五个相生原理都不相同,如果问你你能回答吗?相克也是一样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还要“恪物致至”,下面以火与水为例来说明休用的关系。
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相生、水火相息。水火为用,草木为体。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表现在感情之上,而体用隐藏于性情之中。这个道理就不是一般的人轻易所能体会的。火本无体,通过草木燃烧后才有体。草木燃烧前处于静的状态,尚未有用,待火燃起之后才有了用,所以凡是有体之物都可以被焚烧。
水也有体,那么水能够被燃烧吗?这儿我们要深入了解五行的特性。火的性质,遇水之后能与之对立而不能与之相随,所以火遇与水则灭;水的性质,遇火之后能与之相随而不能与之对立,所以水遇火烧煮之后而变热。这就是世上有热水而没有凉火的原因。火以用为始,以体为终,所以火是动态的;水以体为始,而以用为终,所以水是静态的。这样说来,火也有体,水也有用,二者既相济又相息。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世界上许多矛盾的东西都可以化害为利,就看人如何去应用。
古人为什么不将这些道理写出来告诉后人呢?任何事情如果不思考,问题就会简单化,办事就容易。只有通过思考体会才能掌握事物的本性。通过语言传授,只能得到事物的外在表现;通过眼睛观察,只能得到事物的形状;通过数量计算,只能得到事物的多少。万物的奥妙只能通过意会而不能言传。这就是世上圣人的儿子并不一定也成为圣人,圣人也就不可能是父亲或师傅所能教出来的。
六、本章学习重点
1. 五行的相生相克要背熟。
2. 洛书所示的九宫要背熟,当“1”转到“震宫”时你还能熟练地填写出其它数字吗?
3. 熟练画出后天八卦图,同时标出方位、数、五行。
4. 什么是生数、大衍数?
七、常见问题
问:九宫数有什么好方法吗?只能背口诀吗?
答:九宫数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而且也不难,这种方法可扩展到5×5、7×7等奇数平方个格子。
问:什么叫起卦?既然起卦是用先天数,为什么还要后天数?
答:在易经应用于算命方面,首先要确定一个卦象,也就是说,你所要测算的事情是用哪一个卦来解答。确定这个卦的方法称为起卦。起卦的方法多种多样,四柱是用生辰八字来起卦,六爻是用三个硬币来起卦古代周易是用50根蓍草来抽取等,所有这些方法都或明或暗地转化为数。六爻、梅花、蓍草等以周易为中心的术数,就是将这个数与先天数对应,从而确定卦象。
后天数只是用于与方位相对应,在式盘、风水等方面使用。对于易经来说,一切都可以用数来表示,而不仅仅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所以中国文化才是典型的符号文化、数字化文化。
问:动静、阴阳、刚柔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天生于动而地生于静,所以天近于纯阳而是地近于纯阴;动静相交乃天地之道。
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阴阳相交乃天之用。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刚柔相交乃地之用。
动之大者为太阳(日),静之大者为太阴(月);动之小者为少阳(星),静之小者为少阴(辰)。日月星辰相交乃天之体。
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相交乃地之体。
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暑寒昼夜相交替乃天之变。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雨风露雷相交乃地之化。
【修正日志】
2014.12.24 网友“唐僧爱吃肉”将“水:坎、木:震巽、火:离、土:艮山、金:乾兑”更正为“水:坎、木:震巽、火:离、土:艮坤、金:乾兑”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3章 六十四别卦
一、经卦与别卦
前面所学的八个卦是万物的大分类,用来演示的事情就显得力不从心,毕竟太粗略了一点。于是圣人便将这八个卦上下相重、两两组合,这样就形成64个卦出来了。用这64个卦来演示万物,其效果如何呢?用系辞的一句话来说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为了与前面所讲的三画表示的卦相区别,我们称三画表示的卦 为“单卦”或“经卦”,而组合出来的六画的卦称之为“重卦”或“别卦”。重卦中的上卦又被称为外卦,下卦被称作内卦。
代表阴阳的每一画称之为“爻”,一个重卦有6个爻,从下往上数,分别叫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习惯上称一爻为初爻、六爻称为上爻)。当爻为阴爻时,这一个爻又用“六”来称呼,为阳爻时则用“九”来称呼,例如下图中的随卦,初爻为阳爻,所以爻辞中写的是“初九”,二爻是阴爻,爻辞则写为“六二”。另外,卦象是从下往上看,而爻辞是按正常看书的习惯是从上往下看的,所以一般书上文字部分与卦象顺序相反。当然也有的书上将爻辞的顺序倒一下,与卦象一一对应起来。
理解一下爻,《说文解字》上说,爻就是“交”的意思。是什么和什么相交呢?是阴阳相交。《系辞》上说“道有变动,故曰爻”、“阴阳相交而生变化”,所以爻反映的是阴阳之动静状态。判断爻的内容不能只看这一个爻,需要整个卦来看,因为六爻有尊有卑,位置不同意义也不同。爻动则象变,根据卦辞爻辞就能判断吉凶祸福,所以《系辞》说:“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64别卦应该早于周文王,因为连山易、归藏易都有64别卦,只是卦名、顺序及使用方法和周易不一样,即使是周易,古代也不至一个版本,从马王堆古墓发掘出的帛书周易,和目前通行本就有许多不同之处。人们用于占卜算命的八卦并非是经卦,而是用的别卦。周公所整理的卦辞爻辞、孔子及学生所写的《十翼》也是针对这个64别卦而写的,因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周易的一些名词。
文王、周公所作的周易,只有卦象、卦辞、爻辞这三项,“卦名”是后人从卦辞中取第一个或前两个有意义的字所成,卦名前加上经卦的名称组成卦名全称是为了便于记忆。“卦序”是该卦在周易中的顺序号,“上下经卦”是组成该卦的上下经卦名,这也是后人所加的。“卦辞”解释该卦的意思;“爻辞”解释该爻阴阳转变时表示的含义。“彖辞”是解释卦辞的,是对该卦所下的断语。“象辞”有两部分,其中“卦象辞”是从象卦象的角度来解释卦辞、“爻象辞”是解释爻辞。和经文混排的还有“文言”但内容不多,只有乾坤二卦才有。
二、卦名及卦象
学习易经必须一开始就要将卦名读正确,否则将来很难改口,下面是按周易顺序的拼音和卦象。(为什么下面的卦象两个一组?这是后人研究时发现,每两个非覆即反,也就是说这两两之间不是综卦就是错卦):
上经:
下经:
三、爻象的理解
占卜时,一个卦的吉凶好坏,判断的依据是卦辞和爻辞,但卦辞和爻辞的吉凶与卦象有很大关系,当我们不明白卦辞和爻辞的意思时,断卦人往往根据卦象来作辅助判断。要了解爻辞和爻象,道德要了解“爻位”即爻所在的位置。自初而上的六个高低不等的爻位可比喻成:庶民、士人、大夫、公侯、天子、太庙。
卦象、爻象都是一种符号,而符号又被人赋与了一定的意义,我们用八经卦来代表天地水火泽山风雷,其特性又有健、顺、陷、丽、悦、止、入、动等,象征的物事则更多。六十四也同样被赋与了许多层意思,我们将介绍爻象的部分主要意义。
1. 天地人三才
经卦的三个爻分别代表天、人、地三才道,别卦在此基础之上,将三才有阴有阳被扩展到六爻中,初爻、二爻代表地德,三爻、四爻代表人德,五爻、上爻代表天德。这样三才分别有四种状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易之理在天为阴阳,在地为刚柔,在人为仁义。右图所示的例子中,天德处于少阴状态,说明由阳转阴的过程之中;人德处于太阳状态,表示君子、非常仁义。地德处于少阳状态,表示由柔转刚。
此一说法缺少有力的依据,但查阅了一些反对意见,也同样证据不足,因此只能说一些个人理解。易经仿效天地人三才之道,这一点不错,但未必是按顺序平均分配各二爻。别卦乃上下经卦所重,因此只有天道和地道,也就是说并不能分为上下三层,只能是两层,上卦代表天或君、下卦代表地或民,而人道寓意于六爻之中,也就是说,爻辞、卦辞其实都是在讲人道,都是在告诉人们如果按天地的法则来行事。从蓍草占筮方法(后面章节要介绍)来看,人道的象征也是从天道或地道中抽取出来,并不是一分为三。(以上是小雅个人见解)
2. 得中与当位
别卦是由上下两个经卦组成,上卦被赋与统治阶级的身份,相当于领导层,而下卦则相当于被统治阶级、平民百姓,所以上卦位尊而下卦位卑,这就是《系辞》上说的“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两个经卦各有一个中爻(即二爻和五爻),如果处在这个位置,则称为“得中”。阴爻得中为“柔中”,阳爻得中为“刚中”。易经将这个“得中”看得很重要,尤其是五爻为阳爻时被 称之为“九五之尊”。
当位是什么意思呢?在这六个爻中,易经认为初爻、三爻、五爻为奇数,奇数属阳,所以这三个位置是阳位。二爻、四爻、上爻为偶数,所以这三个位置属于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称之为“当位”;反之,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称之为“失位”。
判断卦的好坏,得中与否关系很大,而一爻之好坏,与当位与否关系较大。如果某一爻既得中又当位,那当然是最好的,而这样的爻只有两个,即九五爻和六二爻。六五爻和九二爻虽然得中却不当位,六爻全部当位的卦只有一个水火既济,而六爻全部不当位的卦也只有一个火水未济。一个卦得中与当位的解释,一般参照周易中的彖辞。
3. 承乘比应
在卦象中,爻位的次序与远近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交互作用,这就是“承”、“乘”、“比”、“应”的四种关系,从这种关系中可以反应社会生活中周边的环境,主要是人与从之间的关系,如朋友、兄弟、同事、同学、上下属之间的关系。不过这种关系要比“得中”与当位要弱很多,是一种辅助性的判断。
易经认为男尊女卑,相邻的两爻如果阴阳不同的场合,阳代表男性、君子,阴代表女性、小人。如果阳上阴下的状态称为“承刚”,符合男尊女卑,所以爻辞往往是好的一面,多个阳爻在一个阴爻之上也属于这一现象。反过来,如果阴上阳下则称之为“乘刚”,包括多个阴爻骑在一个阳爻之上,这就违反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爻辞多为不好的一面。因为这相当于女的骑在男人头上、小人欺负君子的意思了,当然还要根据是否当位和得中等因素综合考虑。
“比”就是相邻的两爻之间相比较之意,许多人认为这个“比”的关系列出来毫无意义,完全可以忽略。“应”上指上下两个经卦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六爻这三对爻相互为应。如果相应的两爻一阴一阳,则称为“有应”,因为异性相吸的意思。如果相应的两爻同为阴爻或同为阳爻,则称之为“无应”,有点同性相斥的意思。
由于上述关系,《系辞》上对六个爻作了总结:“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因为六爻的变化是事物时空的变化,初爻反映的是开始状态,所以初爻难知,处于这个位置不能锋芒太露。二爻居中下卦的中爻,是下层的核心,有所作为则被上层所誉,所以二爻多誉,处于这个位置可以崭露头角、适当进取。三爻居下卦之上爻,对下要把关,对上要交待,所以三爻多凶,处于这个位置易受上指责。四爻为上卦的低位,与帝位相邻,所以四爻多惧,处于这个位置做事必须谨小慎微。五爻是上卦的中爻,也是整个卦的主宰,其一举一动容易被人景仰而成为功劳,所以五爻多功。上爻是反映最后阶段,所以上爻易知,这时应注意穷极必反。
四、卦象的理解
在占卜过程中,卦象比爻象更重要,它是整个卦的基础,所有的卦辞和爻辞都是以卦象为中心。判断卦的吉凶时,上下两个经卦的关系是判断的首要内容,在《十翼》的卦象辞中多有描述。除了上下经卦外,还有三个内容可以参考,即错卦、综卦、交互卦。从前面的六十四卦的卦象图中可以看出,周易的卦序是“非覆即反”两两组合,这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1. 综卦
综卦又称为“覆卦”,一个卦与另外一个卦完全颠倒,则称这两个卦互为“综卦”。也就是说,第一个卦中的初爻与第二卦中的第六爻相同,第二爻与另一卦的第五爻相同,第三爻与另一卦的第四爻相同,以此类推,第六爻与另一卦的第一爻相同。
综卦的作用是让人考虑问题时要站在对方去考虑。六十四个卦中有8个卦的没有综卦(实际上综卦是其自身),即: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
2. 错卦
错卦又称之为“反卦”,也就是一个卦与另外一个卦的每一个相应的爻全都阴阳相反,这样的两个卦互为“错卦”。错卦的作用是让我们在判断的同时,也要参考一下完全相反的观点。
六十四个卦中,每一个卦都有错卦。其中有8个卦同时也是综卦,即:泰和否、随和蛊、渐和归妹、既济和未济。
3. 交互卦
一个卦的第5爻、第4爻、第3爻所构成的单卦称为“交卦”,第4爻、第3爻、第2爻所构成的单卦称为“互卦”,然后将交卦作为上卦、互卦作为下卦,这样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卦称为“交互卦”。但大家习惯上将交互卦也称为“互卦”。
交互卦的产生,是将这个卦的上爻和初爻不用,而第4爻和第3爻分别被使用了2次。交互卦的作用是判断一个卦在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在梅花易中广泛使用,并且要与“体”、“用”相结合。
任何一个卦交互之后再继续交互,这样反复交互之后最终只有四种可能的结果,这四种为乾为天、坤为地、水火既济、火水未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对于上卦来说,乾和兑、坤和艮、巽和坎、离和震所产生的一定结果一定相同,而对于下卦来说,乾和巽、坤和震、坎和兑、离和艮所产生的一定结果一定相同。
五、变爻和变卦
对于易经中的“易”的解释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容易”,易经将万物奥义用卦象显示,使人一目了然;一是指“日月”,因为“易”的篆体为“ ”,系辞中也有“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等句子,以日月代表阴阳;一是指“变化”,系辞中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等句子,没有“变”也就没有易经存在的必要。
没有变化就无须用易经来预测,因此占卜时队了通过卦象和卦辞来判断这个卦之外,还要通过变爻来观察变卦的吉凶好坏。那么什么是变爻?什么是变卦呢?要明白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占卜的过程。占卜分“起卦”和“断卦”两个过程。用三个硬币摇三次得到卦象,这个动作就是“起卦”。起卦就是开始产生一个卦的意思。
起卦的方法有很多,古代用蓍草通过18次随机分取的方法(每三次确定一爻)来起卦。但不管是硬币也好,蓍草也好,得到的每一个爻有四种情况:老阳(即太阳)、老阴(即太阴)、少阳、少阴,老阳和少阳都为阳爻,老阴和少阴都为阴爻,但不同的是,老阳爻和老阴爻将发生变化,老阳变为少阴、老阴变为少阳,这样变得到了另外一个卦象。我们称老阴、老阳为“变爻”,也叫“动爻”(不变的爻称之这为“静爻”),变了之后的卦称之为“变卦”,也叫“之卦”。注意:“爻变”和“卦变”是另外的概念,不要混淆起来。
具体地说,如果用三个硬币来起卦,则三个硬币全为正面为老阳,全为背面为老阴,二背一正为少阳,二正一背为少阴,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用蓍草法很复杂,但三次分取蓍草所得结果一定为6、7、8、9四种情况,其中6为老阴、9为老阳、7为少阳、8为少阴,这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因。通常大家在占卜时记录老阳、老阴、少阳、少阴时分别用这样的四种符号来表示:“○、×、-、=”,而如果画成卦的话,则需要画为2个卦才行。
例如起卦结果为“-、=、×、=、○、-”,写成数字则为“7、8、6、8、9、7”,翻译成文字就是“少阳、少阴、老阴、少阴、老阳、少阳”,画卦时请注意,是从下往上画,这样就得到“风雷益”卦。因为三爻和五爻为老阴老阳,这就需要老阴变少阳、老阳变少阴,变了之后就成了“少阳、少阴、少阳、少阴、少阴、少阳”,卦象为“山火贲”,古人为了节省文字,一般简写为:“益”之“贲”。
有变爻就一定有变卦,对变卦的判断是占卜中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大于前面所说的错综卦、得中与当位等 内容。但并不是每一次起卦必有变卦,也可能六个爻中没有变爻的情况发生,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六个爻全部为变爻的情况也有可能,也是机率很少。史书上有文字记载的占卜中,一个卦中极个别有二个变爻的情况(《左传》中只有一例),基本上都是一个变爻。
古代以周易来占卜的方法有多种,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一种:蓍草法,变爻的断卦方法是利用爻辞进行的。梅花易是宋朝邵子对蓍草法的一种改进,基本上与蓍草法相通,但断卦可以用卦辞和爻辞,但更多的是用五行生克来判断。六爻法是蓍草法与归藏易相结合的产物,断卦时已经完全抛开了卦辞和爻辞。其它如四柱、六壬、奇门等都不属于周易的方法,与卦辞爻辞毫无关系,可以称它们为易经但不能称之为周易。
六、本章学习重点
1. 本章为重点章节新概念也较多,请读准每一个卦名并开始分批背诵卦的全名(例如火风鼎)。
2. 参阅《彖辞》,检查一下有哪些卦中有与“得中”有关的内容。
3. 参阅《卦象辞》看一下各卦的上下经卦组合在一起之后的表象。
4. 参阅《爻象辞》检查一下有哪些卦讲到“当位”与“失位”。
5. 任选一卦,然后写出其错卦、综卦、交互卦。
七、常见问题
问:64个卦的全名都要背吗?
答:这是必须的,但并不需要一二天就背会,可以分多次来背,后面章节还有讲解不同的顺序,那时就要全部会背。有人认为不需要背,用的时候查一下就可以。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学习易经一定要背熟这些基础知识,所谓“熟能生巧”,只有熟练了之后才会“心有灵犀”。
问:判断卦的吉凶,卦象、卦辞、彖辞、卦象辞哪个更重要?
答:卦辞最重要。但卦辞一般很简短,而且很难理解,即使是古人也是一样。因此许多人实际操作时根据卦象判断的人比较多,但这是小雅所不提倡的。卦象是初步判断,可以从中了解卦的大概意思,同时还要结合爻辞和变卦的卦辞。另外,得中、当位也是辅助性的,就以卦辞爻辞为主。
问:能否用一实例来表示一下错卦、综卦、交互卦和变卦?
答:谈到变卦必须起卦才行,现假定起卦结果为(8、6、7、7、8、9),这里面有两个爻(二爻和六爻)是变爻,卦为火山旅,错卦为水泽节、综卦为雷火丰、变卦为雷风恒。
问:上面所说的得中、当位等还不是很理解,能否用实际的卦来解说一下?
答:要说得很清楚比较难。可以大致说一下相关内容。
有关得中方面的卦很多,大概有一半以上。例如萃卦,上兑下坤,彖辞为“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看象先看上下经卦的中爻,二爻为阴,五爻为阳,一阴一阳,处于经卦的中爻,所以这二爻是集“有应”、“得中”、“当位”三个优点于一身,这就是“刚中而应”,必然为吉。
三爻、四爻虽不当位,但阳上阴下为“承刚”,符合男尊女卑的礼数,所以三爻的爻辞为“无咎,小吝”。初爻也不当位,不过初爻一般可以不计,因为刚开始,所以初爻爻辞为“往无咎”,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4章 卦序
一、文王卦序
上一章介绍到六十四卦时要求大家背诵卦名全称,但背诵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这一章内容是巩固大家对卦名、卦象的进一步理解。文王卦序也就是周易卦序,也称为后天卦序。这个卦序是需要背诵的,虽然在实际占卜时这个顺序作用并不大,但对于初学者理解卦的内容有很大好处。周易的经文非常难懂,所以即使是一个职业算卦人员,在琢磨卦爻辞时也要参考前后卦的内容,因此卦序背诵是必要的。
古人已经帮我们编制了口诀: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大家看了这个卦序,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要了解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的意思,这可是很大的学习任务,这个学习任务也是后面章节的重点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可以先采用简便方法来学习,这个简便方法就是一边参照《杂卦传》一边“啃”《序卦传》,《杂卦传》是专门讲述卦名的核心内容,《序卦传》就是讲这个文王卦序的。虽然初学者不可能全明白,但看一个大概对后面章节有很大好处。
《杂卦传》(杂卦传的顺序这儿稍作改动)、《序卦传》文字不多,建议学有余力的人背诵。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杂卦传》、《序卦传》、《卦辞》整合在一起,大家可以对比参照。下面的“大意”和“解释”二栏是小雅个人的解读,大家权当参考。下面是周易上经部分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天地之道。
卦名 | 大意 | 杂卦传 | 序卦传 | 解释 | 卦辞 |
乾坤 | 化生万物 | 乾刚 坤柔。 |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 乾:天道、君道、父道,刚健而动; 坤:地道、臣道、母道,健而柔顺。 |
乾:元亨,利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
屯蒙 | 成长开化 |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 |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 屯:万物初生而显现、屯积粮食吸取精华从而壮大自己,以便充盈天地之间; 蒙:万物成长期间必处于蒙昧状态,需要各种杂乱而有代表性的启蒙教育。 |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
需讼 | 需求争讼 | 需,不进也; 讼,不亲也。 |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 需:成长过程所需也增大,物质的不足才导致各种需求,才需要需要出去争夺来补充自己; 讼: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需要,这就引起纷争,有争夺就有诉讼评判,从而也推动了和睦。 |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
师比 | 聚众共处 | 师忧 比乐。 |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 师:争讼达不到一致必然诉诸武力,力有大小,聚众则力大,人多则管理也难,烦恼也多; 比:人多只要管理得当,便可产生亲善比和之力,大家安平乐善。 |
师:贞,丈人吉,无咎。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
小畜履 | 安而后礼 | 小畜,寡也; 履,不处也。 |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 小畜:大家和平共处必然兴旺发展而有所积畜,众皆有所得; 履:衣食足而后知礼节,有礼节就有了行为规范,处事就不会乱了。 |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
泰否 | 祸福相连 | 泰否,反其类也。 |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 泰:有了礼节则国泰民安,阴阳平衡通达,万物皆有好的发展; 否:通达安定往往忽视隐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安乐之后必然阻塞不通。 |
泰:小往大来,吉亨。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
同人 大有 |
共创辉煌 | 同人,亲也; 大有,众也。 |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 同人:事情受阻则必有内因,需要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众心一致; 大有: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则必能克服任何困难取得大丰收、大成绩、大进步。 |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大有:元亨。 |
谦豫 | 谦卑求稳 | 谦轻,而豫怠也。 |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 谦:成功之后就要谦卑、谨慎,轻看自己而归功于他人,这样才能保持成绩继续发扬光大; 豫:一味地谦虚谨慎、谨小慎微则必然徐缓、安逸、稳庄,从而巩固了现有的基业。 |
谦:亨,君子有终。 豫:利建侯行师。 |
随蛊 | 适时整顿 | 随,无故也; 蛊,则饬也。 |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
随:长期安逸稳庄则必然懈怠,这就要求按天道、地道、人道等自然的规律随机应变才能保证长期繁荣; 蛊:有成绩必然有松懈,有繁荣必然有腐败,就必须要反省、整顿、改革。 |
随:元亨利贞,无咎。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
临观 | 上行下效 |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 临:整顿、改革必然是自上而下,即高层亲临下层了解情况才能改善弊端,给下层带来好处; 观:上层来视察之后,必然有所承诺,下层则观其是否兑现。 |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
噬嗑 贲 |
文治武功 | 噬嗑,食也; 贲,无色也。 |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
噬嗑:改革措施出台以后,对中下层不执行者要强制、要法制,保证改革走上正轨; 贲:法治毕竟残酷,还必须搞一些形象工程、文明建设等精神领域的运动。 |
噬嗑:亨。 利用狱。 贲:亨。 小利有所往。 |
剥复 | 官逼民反 | 剥,烂也; 复,反也。 |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
剥:粉饰太平必不长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必然会激化,腐败由小到大,由内到外; 复:上层腐烂则下层必有反抗,虽是星星之火,必将引起上层的回应。 |
剥:不利有攸往。 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
无妄 大畜 |
乱世英才 | 无妄,灾也; 大畜,时也。 |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 无妄:要造反则必然引起镇压与反镇压,给大众带来无穷的莫名灾祸; 大畜:灾祸连连必然导致英雄辈出,双方也一定招贤纳士、笼络英才、屯集物资、积蓄力量。 |
无妄:元亨,利贞。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
颐 大过 |
温饱淫欲 | 颐,养正也; 大过,颠也; |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 颐:动乱的原因来自民生,让大家有饭吃,便可赢得民心,发展是硬道理。 大过: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奢侈和豪华,甚至是能力、行为的逾越。 |
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
坎离 | 哀兵必胜 | 坎下而离上也。 |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 坎:当逾越行为过多,便造成无人最终作出决定的状况,陷入重重困境。 离:有困难才有挑战,克服困难就能迎来胜利,取得辉煌。 |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离:利贞,亨。 畜牝牛,吉。 |
下面是周易下经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天地相交之后的人道。其中《杂卦传》部分的“夬”、“姤”二卦因太长而省略了部分文字,原文是“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序卦传》下经的开头也省略了以下文字:“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卦名 | 大意 | 杂卦传 | 序卦传 | 解释 | 卦辞 |
咸恒 | 家和事兴 | 咸,速也; 恒,久也。 |
男女之道,不能无感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 相感则为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
咸: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男女组成家庭的基础是感情,有了感情家庭才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恒:家庭并非孤立,会受到社会风浪的冲击,只有恒定的道德规范,才能保持相对家庭的长久和和睦; |
咸:亨,利贞,取女吉。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
遁 大壮 |
以退为进 | 遁则退大壮则止也。 |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 |
遁:天下太平是暂时的,而天下大乱是长久的,在大乱时适当隐退是最好的保护,即使是大功告成也要即时退让。 大壮:退只是让利,但遇到邪恶势力、以强凌弱之人要止退并痛击,该出手时就出手。 |
遁:亨,小利贞。 大壮:利贞。 |
晋 明夷 |
晋升受伤 | 晋,昼也; 明夷,诛也。 |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
晋:打击反对势力并建功立业之后,必然得到上层的赏赐、晋升,甚至权力,壮大了实力; 明夷:晋升之后必然遭到同僚的嫉妒和攻击,这时应保持低调。 |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明夷:利艰贞。 |
家人 睽 |
家内波及 | 家人,内也; 睽,外也。 |
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
家人:受攻击、官运不昌时,既不能同流合污,又不能屈服,最好是退居家中等待时机; 睽:在家时间一长,没有生活来源,必然引起家庭内部意见不一。 |
家人:利女贞。 睽:小事吉。 |
蹇解 | 休养生息 | 蹇,难也; 解,缓也。 |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 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
蹇:家庭不和则在外行动必然受阻有危险,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解:有危险就必须谨小慎微,一点一点地排除内在危机。 |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 有攸往,夙吉。 |
损益 | 内部肃反 | 损益,盛衰之始也。 |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
损:处理内部矛盾则必然伤及一方,需要克制下层的急躁欲望、不当过激行为,一切服从大局; 益:摆平了下层矛盾,还必须解决上层矛盾的根源,改正上层的过失,才能上下得益。 |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
夬姤 | 镇压潜伏 | 夬,决也; 姤,遇也。 |
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
夬:民众得益则必然得罪于奸臣小人,必须坚决应对,不能姑息; 姤:反对势力被打击之后,必然潜伏而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姤:女壮,勿用取女。 |
萃升 | 星火燎原 | 萃聚而升不来也。 |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
萃:各地潜伏的反抗势力相互串联、集会,使分散单独的小股力量联成一片; 升:串联的结果必然使力量大幅提升,各处核心人物也已就位 |
萃:亨。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
困井 | 潜藏密行 | 困相遇而井通也。 |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
困:反抗势力的上升必然引起官方的警觉,遭来官方的围剿,从而陷入困境; 井:在困境中必须从地上转入地下,并建立一个个根据地,进行游击斗争。 |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
革鼎 | 与时俱进 | 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
革:当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之后,就要相应地进行内部调整改革,以适应新形势; 鼎:内部改革之后,必将取得决定性的发展,奠定今后的新局面。 |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鼎:元吉,亨。 |
震艮 | 改朝换代 | 震,起也; 艮,止也。 |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
震:反抗势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推翻旧势力,建立新政权; 艮:一场大的洗礼之后,必然百废待举,各行各业举步维艰。 |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
渐 归妹 |
励精图治 | 渐,女归待男行也; 归妹,女之终也。 |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
渐:开创新事业之初,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善于家务、内务之人,善于治国、治家懂经济之人掌管,一点一滴地起步; 归妹:朝纲理顺、秩序正轨必然得到一些反对、观望势力的归附,要容纳团结而不是镇压。 |
渐:女归吉,利贞。 归妹:征凶,无攸利。 |
丰旅 | 扩大交流 | 丰多故也; 旅亲寡也。 |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 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
丰:团结各方力量包括原先的敌人,上下一心则必然国富民强,五谷丰登; 旅:人多物丰则必然导致资源不足,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必须向外扩张,建商旅或军旅用以开辟新局面。 |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旅:小亨,旅贞吉。 |
巽兑 | 奔向小康 | 巽伏而兑见也。 |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
巽:扩张、交流的结果必然是人员、物品、思想等传播进入所到之处并生根发芽。 兑:由于物质、文化的传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取得极大丰富,精神上也非常喜悦。 |
巽:小亨,利攸往,利见大人。 兑:亨,利贞。 |
涣节 | 淫溢节制 | 涣离而节止也。 |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
涣:物质生活的提高必然导致人们追求物欲享受,浮华奢侈,相互攀比,拼搏精神由此涣散 节:人心涣散则必然导致国运衰退、家道贫落,因此人们又转而处处节制。 |
涣:亨。 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节:亨。 苦节不可贞。 |
小过 中孚 |
信亦有过 | 中孚,信也; 小过,过也。 |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
中孚:要上下节制除了靠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道德信用,大家守信才是真有信用; 小过:守信是一时的,事情是复杂的,过越行为是肯定会有的,所以需要适时调整自己。 |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
既济 未济 |
理想王国 | 既济,定也; 未济,男之穷也。 |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
既济:社会的发展至此已经达到安稳的状态,也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未济:一旦未知因素的影响必然引起亲一轮的动荡,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周而得始。 |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
二、宫变卦序
六十四别卦中,有八个卦的上下经卦是相同的,它们是: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这八个别卦在六爻预测中又被称为八宫卦,其它卦都是由这八个宫卦深化而成,以乾宫为例,“乾为天”卦的初爻开始变化,本是阳爻则变为阴爻,就成了“天风姤”卦,这是第一变。紧接着“天风姤”的第二爻开始变化,就成了“天山遁”卦,这是第二变。然后顺次第三爻变成为“天地否”卦、第四爻变成为“风地观”卦、第五爻变成为“山地剥”卦。
第五爻变完之后,不能是第六爻改变,这个第六爻比喻为宗庙,是不能变的,因此只能再回到第四爻来变,也就是说第四爻发生第二次变化,这样“山地剥”卦就变成了“火地晋”卦,这一变化又形象地被称为“游魂卦”,这是第六变。第七变是在第六变的基础上,将一爻、二爻、三爻一起变,这样“火地晋”卦就成了“火天大有”卦,这一变化又形象地被称为“归魂卦”。
这个八宫变化方法是京房传出的,还有更复杂的京房十六变。这个变化对可以确定“世爻”、“应爻”(以后学习的内容),所以这个变化顺序要非常熟悉才行,任意指定一个卦,你要马上说出这是哪一宫的哪一卦。这其实并不难,只要记住其中的规律就行,那么规律是什么呢?我们看看下表的上下经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就明白了。
宫卦 | 第一变 | 第二变 | 第三变 | 第四变 | 第五变 | 游魂卦 | 归魂卦 |
完全相同 | 仅下爻不同 | 仅上爻相同 | 完全相错 | 仅下爻相同 | 仅上爻不同 | 仅中爻相同 | 仅中爻不同 |
三、方圆图(先天卦序)
方圆图是邵子传出的,外圆象征天道,内方象征地道,排列非常有序,是按照先天八卦数来排的。先天数为: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的顺序。记住这个先天顺序,就可以来分析方圆图,我们先看方图的最下面一横排,从右向左看分别为:乾、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从卦象上可以看出,这八个卦的下经卦全为“乾”,上经卦依次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下面再看下起倒数第二横排,也是八个卦,这八个卦的上经卦与刚才一样,而下经卦全部为“兑”。以此类推可以看出,第一横排的八个上经卦都是一样的规律,而下经卦的规律是从下往上按先天数排列。
下面我们再看圆图,圆图也分为八个组,第一组是从上面的“乾”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的八个卦,与方图的最下面一横排相同,紧接着第二组从“履”到“临”与方图的倒数第二横排相同。第三组从“同人”到“明夷”,第四组从“无妄”到“复”。请注意,第五组要回到“乾”的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数,即从“姤”到“升”,第六组为从“讼”到“师”,第七组从“遁”到“谦”,第八级从“否”到“坤”。
大家只要记住方图就可以了,完整的方图如下:
四、太乙卦序
太乙数中将六十四别卦按人伦的顺序排列出十二大运。乾坤代表父母,震、坎、艮分别代表长男、中男、少男;巽、离、兑分别代表长女、中女、少女。他们之间相互组合同样构成了六十四卦。
第一组、天地否泰
这一组共四个别卦,“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否”、“地天泰”,是其它卦的父母卦,天地未交之时为“天地否”,天地既交之后为“地天泰”。
第二组、男女交亲
天地交泰之后,便有男女相亲,长男配长女,中男配中女,少男配少女,自然之顺序。男女未交之前分别为“雷风恒”、“水火既济”、“山泽损”,男女相交之后分别为“风雷益”、“火水未济”、“泽山咸”。
第三组、阳晶守政
夫妇交亲而生男女,男子从父之道而治世于前,所以这一组为三男与父相从,共六卦,从父前为“天雷无妄”、“天水讼”、“天山遁”,从父之后为“雷天大壮”、“水天需”、“山天大畜”。
第四组、阳毳权衡
夫妇交亲而生男女,女子从母之道而理事于后,所以这一组为三女与母相从,共六卦,从母前为“地风升”、“地火明夷”、“地泽临”,从母之后为“风地观”、“火地晋”、“泽地萃”。
第五组、资育还原
坤为纯阴,得一阳而成男,男归于母为资育还原之意,这一组也是六卦,为三男从母。从母之前为“地雷复”、“地水师”、“地山谦”,从母之后为“雷地豫”、“水地比”、“山地剥”。
第六组、造化行天
乾为纯阳,得一阴而成女,女归于父为造化行天之意,这一组也是六卦,为三女从父。从父之前为“天风姤 ”、“天火同人”、“天泽履”,从父之后为“风天小畜”、“火天大有”、“泽天夬”。
第七组、刚中健至
乾为父道,长男继父之道为刚中健至之意,这一组为共四卦,为中男、少男从长男,相从之前“雷水解”、“雷山小过”,相从之后为“水雷屯”、“山雷颐”,内外皆以阳刚为治。
第八组、群愚位贤
坤为母道,长女继母之道为群是,群愚位贤之意,这一组为四卦,为中女、少女从长女,相从之前为“风火家人”、“风泽中孚”,相从之后为“火风鼎”、“泽风大过”,内外皆以阴柔为治。
第九组、德义顺命
这一组共六个卦,为中女、少女从长男,以及少女从中男,是阴随于阳,阳为君,阴为臣,德义顺命之意。相从之前为“雷火丰”、“雷泽归妹”、“水泽节”,相从之后为“火雷噬嗑”、“泽雷随”、“泽水困”。
第十组、姤惑留天
这一组共六个卦,为中男、少男从长女,以及少男从中女,是阳随阴,阳为君,阴为小人,姤惑留天之意。相从前为“风水涣”、“风山渐”、“火山旅”,相从之后为“水风井”、“山风蛊”、“山火贲”。
第十一组、寡阳相搏
长男既息,少男从中男,两男相搏,为寡阳相争之意。这一组有两卦,相争前为“水山蹇”,相争后为“山水蒙”。
第十二组、物极元终
长女既息,少女从中女,始于天地,终于物级,为物极元终之意,这一组两卦,相争前为“火泽睽”,相争后为“泽火革”。
五、本章学习重点
1.本章要掌握的内容较多,以文王卦序的理解为主。
2.先天六十四卦(即方图)顺序要背。
3.八宫变换要会背,任指定一卦,要能迅速写出是哪一宫的哪一变。
4.太乙卦序以理解为主,找出第一组和第二组在方图中的位置并标记出来。
六、常见问题
问:文王卦序和许多书上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答:关于卦的解释各书说法不一,正是由于这一现象导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周易经文来断卦,实在是没有人能正确理解。这篇文章中的解释,也是小雅个人的解读,大家权当参考。
我在解读时将《杂卦传》和《序卦传》的内容相结合,针对卦辞也要能合理解释,这样三方面因素所作出的结果,后面章节中将详细解释其中的道理。
问:本章介绍了四种卦序,在将来的预测中究竟以哪一个为主?
答:不同的卦序有不同的用处,事实上还有许多其它顺序,例如《帛书周易》的顺序和当前流行周易顺序就不一样。如果我们用蓍草的方法来占卜,则文王卦序必须了解。如果使用六爻方法来预测,则宫变顺序必须记住。如果用太乙数来测大运,则太乙卦序当然要会。至于方圆图顺序,这是先天顺序,其用途说法不一,小雅自己尚在研究之中。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5章 周易占卜
一、什么是占卜
占卜文雅一点称为预测,通俗一点就是算命。“卜”字的本意是用火烧灼老龟,由此而得到龟壳上的裂纹,并以此来判断吉凶。“占”字的本意是观察裂纹来得出事情的结论,也就是断卦。这种方法是古代最正规的占卜方法,当有国家大事发生时,都是用这种方式来预测吉凶,所以王宫或权臣家里都养有这种老龟以备用,用完一次后龟甲就弃之不再使用。
这种方法手续繁多,而且这个龟甲所显示的预兆只有专门的巫官才能看得懂,更何况捕捉数百年的老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小一点的诸侯国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春秋时连秦国都还没有),于是就采用民间的一种简便方法“筮”,也就是用郊外很容易取到的着草来代替龟甲,所以占卜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卜筮”。
为什么一定要用龟甲、蓍草呢,用其它如竹签行不行?答案是可以,但古人认为其灵性远不如龟甲、蓍草。龟因其长寿,感受天地之气最久,所以又被称为“灵龟”,现在的人都认为吃龟对身体大补,其实这东西真不能吃,或尽量少吃,小时候吃了很多龟的人,即使十几年不吃,看手相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龟肉这种有灵性的东西可以作药引,不可多吃。
关于蓍草的解释,网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文王囚羑里,而蓍草只有那地方有,因而被用来卜筮;另一说法是蓍草是魔鬼的化身,剖开茎干之后能显示未来配偶的姓。这两种说法毫无根据信口开河,百度百科居然还审核通过,一点也不严肃。“筮”法的早期用的就是竹签,使用时需要五十根,且一定要取材于同一颗植物上,因竹子生命年数有限,后来才使用蓍草。一根蓍草一年后就有二十多根茎,五十根茎以上的蓍草很常见,而蓍草的生命至少可活百年或数百年。
探本究源,无论是龟法还是筮法,都是从“巫”而来。在古代祭祀仪式中,一边跳舞一边祷告,跳舞的人被称为“巫”,一般为女性,祷告者被称为“祝”,基本上是男性。因为都是效法天地的行为,因此从中得到许多灵感,或称之为上天的启示。这些古老的仪式至今仍流传于民间,被官方称之为迷信,所以有许多方法逐渐失传,后人再想研究就困难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我们现在的人,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求证这些灵感类的事情,科学本身是很不科学的,以前哥白尼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经久日心说被当作科学的化身,还有牛顿三大定律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一个地被证明其存在是有局限的。灵感类的事情终有一天会被人类破译,事实上这些被贴上“迷信”标签的仪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接受,当然不可否认,有许多人以此来骗财骗物,所以我们要区别对待。
灵感是一定存在的,鬼魂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并不是神化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我们不能说弗洛依德研究的灵感是科学的,而我们古老的方法就是伪科学、迷信。这样评价是很不公正的,包括将宗教称之为迷信。那既然是迷信,为什么国家又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这一条?占卜靠的就是这么一点灵感,没有灵感就无所谓占卜。这个灵感西方人称之为“潜意识”。
那么这个“潜意识”或“灵感”有没有世人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呢?答案是没有。天地之道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可以避凶化吉,但世界以变化为主,这是阴阳消长的大规律。即使是古人也未必就那么准确,史记中就记载:“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辩讼不决。”
由此可见,占卜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手段,是一种预测而不是必然。诸葛亮等军事家也看天相来辅助决策,但决不迷信天相,如果由此而彻底否定占卜,则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所以,“迷信”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占卜事情本身。当今之人占卜多为不准确,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没有一颗虔诚的心。占卜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没有大事或没有疑问是不能随便占的,而当今之人,多数抱有一种好奇之心,这肯定是不准确的,更不用说,古人占卜大事必戒斋、沐浴等。占卜方法的改变、手续的一再简化也是灵感不能再现的另一原因。
古代最高级别的灼龟法,从《左传》、《史记》中虽然能看到一些描述,也知道原本是有文字说明,很遗憾这个方法已经失传,幸运的是筮法还保留一部分,即起卦的方法保留了下来,但如何取象,以及如何断卦的方法已经失传。有人说断卦方法属于心法,不着于文字。
占卜的步骤有问卦、起卦、排卦、断卦四个步骤。问卦是指想要算命的人因某件事而前来询问占卜的结果。起卦是问卦之人按一定的方法来得到一个卦象或卦数,这个方法有很多种,也是紧接着要介绍的内容。排卦是将起好的卦数排列出卦象出来,当然,根据起卦先用方法不同而异,一般由占卜师来完成。断卦是占卜师根据卦象的卦辞或爻辞等说出最终的结果。
现今算命的方法很多,从大分类来说,以周易为主的有“揲蓍”、“梅花易”、“六爻”,以天干地支为主的有“四柱”、“六壬”、“奇门”等,此外还有抽签、看相、风水等。本章我们介绍周易类的起卦方法,以后在天干地支讲完以后,再介绍四柱、六壬、奇门、太乙等方法。以周易为主的三种方法之中,揲蓍法是正统的古代占上方法,断卦是以周易卦辞和爻辞为依据;梅花易是既可以用周易卦辞和爻辞,也可以用五行生克来断卦;六爻法则完全抛开了周易经文,全部使用五行生克来判断。
综观后世占卜的各种方法,其着书者总要在书中列举很多实例,张某于某年月日测某事最终应验,李某于某年月日测某事结果怎样怎样,似乎无有不中,我们看书的人可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这些例子中没有一个是你所能考证的。唯一让小雅相信的只有“揲蓍”,因为无论是看史记、汉书,还是左传,都有大量的记载证明这些占卜是应验的,绝对不是事后编造的故事。所以,小雅认为目前最好的占卜方法既不是六爻、更不是四柱、奇门等,而应该是揲蓍,虽然这种方法比其它方法要繁琐一点。
二、揲蓍起卦方法
揲蓍(dié shī)的方法又称为“筮(shì)法”。开始之前先要做准备工作,首先选一清洁安静大门朝南的屋子,屋子中央放一张五尺长三尺宽的床且不能太靠近墙壁,然后50根蓍草的茎用纁过的布包起来,放在竹筒或坚木的精致盒子里以防止潮湿虫蛀,这些蓍草茎还要放在有三个格子的床头柜中,其中放置香炉、清洁卫生用的工具、纸笔文具等。占卜时需净手、焚香、祷告等一系列仪式。当今之人为了图方便,一简再简,只要一桌二椅五十根竹签便可。
揲蓍的原理在是根据《系辞》中“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撝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撝而后挂。”这样一个总原则来效法天地之德。这个所谓的“大衍之数”就是“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天数加起来二十五(1+3+5+7+9=25),地数加起来三十(2+4+6+8+10=30),天地之数合起来为五十五,所以有人怀疑“大衍之数五十”后面有缺字,应该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在讲河图洛书时详细说明过的。
不管是五十也好,五十五也好,方法是一样的。因为实际只用四十九根,如果是五十根,则抽出一根不用,这一根代表太极的意思。如果是五十五根,则抽出六根不用。然后将四十九根一分为二分别握于左右手,左手象征天,右手象征地,这就是太极生两仪的意思。再从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用以象征人,人是出生于地所以从右手取,这就是三才之道的意思。将左手的的根数每四个一组地放在桌上,象征四季往复(不包括代表人的那一根),最后一次剩下的根数(只可能为1、2、3、4)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用同样方法取右手的剩余数,并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象征于闰月,且五年之间有两个闰月。
这时左右手已空,只剩下左手指缝之间的天地人三组剩余数,合起来只有两种可能5或9,这就是第一变,而这时桌上的根数则为44或40,这个数开始用第一变同样的方法来做,这样得到第二变。再将第二变剩余的数目做第三变,第三变剩下的根数只可能是四种情况:24、28、32、36。将这个数除以四,象征四象,所得商数即为第一爻。第二爻又需要将五十根蓍草合起来按刚才的步骤从第一变到第三变来执行。这样,六爻一共需要18变才能完成。
这样讲大家很难记住,不过没有关系,下面我们用例子来详细解说一下。一个卦共6个爻,6个爻的操作步骤相同,每个爻需要三变之后才能得出,所以6×3=18,一共是18变才能得出六个爻。只要学会第一变到第三变就可以了,后面的15变完全是重复操作。下面我们开始来操作这三变。为了方便说明,我们设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的数为x(天数),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数为y(地数),夹在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数为z(人数)。第一变得出的剩余数为A1,第二变得出的剩余数为A2,第三变得出的剩余数为A3。
第一变:
将49根草一分为二,假设左手=10,右手=39,从右手抽出1根,这样,右手=38。左手÷4余2,右手÷4余2,这样得出:x=2,y=2,z=1,x+y+z=2+2+1=5。A1=49-5,所以A1=44。
分析:总数49抽掉一根后为48,不管怎样分,左右手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因48是4的倍数,所以当同为偶数时,求余之后左右手同为2或4;当同为奇数时,求余之后左右手一个为1,另一个一定为3。这样左右手加起来只有2种可能,即4或8,再加上象征人的一根,结果为5或9,所以桌上只可能为40或44。
第二变:
将44根草一分为二,假设左手=19,右手=25,从右手抽出1根,这样,右手=24。左手÷4余3,右手÷4余4,这样得出:x=3,y=4,z=1,x+y+z =3+4+1=8。A2=44-8,所以A2=36。
分析:由于开始为40或44,为4的倍数,抽掉一根为39或43,为奇数,一分为二,则左右手一为奇一为偶。其余数之和只可能为3或7,加上象征人的一根则为4或8。当开始为40时,结果为36或32,开始为44时,结果为40或36,所以桌上就有可能为三种情况32、36、40。
第三变:
将36根草一分为二,假设左手=5,右手=31,从右手抽出1根,这样,右手=30。左手÷4余3,右手÷4余1,这样得出:x=3,y=1,z=1,x+y+z =3+1+1=5。A3=36-5,所以A3=31。初爻结果:A3÷4=7,初爻=7。
分析:由于开始数据可能为32、36、40三种情况,而这三个数皆为4的倍数,这就和上面一样,余数之和为3或7,加上象征人的一根为4和8,对于32来说最终为28或24,对于36来说最终结果为32或28,对于40来说最终结果为36或32。这样最终为四种情况:24、28、32、36。将这个结果除以4所得商数为6、7、8、9,其中6为老阴,9为老阳,这是变爻。
通过这样的十八变,我们就得到了卦数,然后就可以画出卦象来。我们假设18变得出的6个数为7、8、6、8、7、7,其中只有一个变爻,卦象如右图并记为:“益”之“家人”,注意,画卦时是从下往上画。如何来判断这个卦所测的事情吉凶呢?因为这个卦只有一个变爻,我们就可以通过“益”卦的六三爻辞来判断。关于卦辞、爻辞如何解读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详细介绍,所以你还需要继续学习后面章节。
刚才这个假设只有一个变爻,如果没有变爻,或有多个变爻,应该怎样断卦呢?这个问题周易上并没有说,朱子虽然说了方法,不过还有有许多人提出怀疑,其中南怀瑾先生就提出了改进意见,小雅没有判断谁对谁错的能力,于是将两种方法列出供大家参考。
五
变爻 | 朱子解释 | 南怀瑾解释 |
没有变爻 | 以本卦卦辞断 | 以本卦卦辞断 |
一个变爻 | 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 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
两个变爻 | 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 二变爻同为阴爻或同为阳爻,则以上面的变爻为断;若一阴一阳,则以阴爻爻辞断,因为“阳主过去,阴主未来” |
三个变爻 | 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 以中间的那个变爻的爻辞断 |
四个变爻 | 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 以两个不变之爻(静爻)中的下面一个爻辞断 |
五个变爻 | 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 以不变之爻(静爻)的爻辞断 |
六个变爻 | 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 以变卦之彖辞断。若是乾坤二卦则以用爻爻辞断 |
大家完全没有必要为两种判断方法而感到迷惘,因为六爻皆变、五个爻变、四个爻变、三个爻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没有爻变以及两个爻变的可能性存在但非常少。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两点可以证明,一是史料记载,左传、史记等有几十处卜签记载,这其中三个以上的变爻从来没有,二个变爻的记载只有一次,没有变爻的记载2次,其它全部是一个变爻的情况。
另一个可以证明的是概率,我们看一下揲蓍过程中的第一变到第三变,然后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一下概率就明白了。第一变中将49根一分为二,抽出一根后两手共48根,分别除以4所得余数的可能性有4种:(2,2)、(4、4)、(1、3)、(3、1),其中(3、1)等同于(1,3),所以,(2,2)、(4,4)的概率各为25%,(1,3)的概率为50%,(4,4)这种情况导致A1=40,其概率为25%,(2,2)和(1,3)将导致结果A1=44,其概率为75%。
用同样的方法推理,当40根一分为二,最后A2的可能性为32或36,其概率各占50%,当44一分为二时,A2的可能性为36和40,其概率也是各占50%,这样A2总共为三种情况:32、36、40,再由这三种情况推理下去,其概率结果如下图:
从上可以看出,就一个爻来说,其为“6”的概率为6.25%,“7”的概率为31.25%,“8”的概率为43.75%,“9”的概率为18.75%。静爻的概率远大于变爻,阳爻为变爻的可能性大于阴爻的可能性。如果6个爻一起来看的话,全部静爻的可能性比二个变爻可能性略大,但这二种可能性都小于百分之一,三个变爻的情况则小于几千分之一,四个以上的变爻几乎不太可能。这和下面要讲的三个硬币来摇卦的概率完全不同,这可能是京房所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三、梅花易起卦方法
本文前面讲到,占卜的实质就是心灵感应,梅花易最能体现这一点。这一占卜方法是邵雍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心动而占最终应验而得名。据说这个方法与更早期的麻衣、陈抟等 人的心易是一脉相承的。梅花易数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心动卦成,关键在断卦时如何取象释卦。
梅花易数的起卦,需要得到三个数,即上经卦和下经卦的先天八卦数、变爻的爻位数,举例来说,你让求卦之人任意报三个数,假定为(43、82、56),这时卦就起好了,你就可以利用这三个数将卦画出来。具体方法是,将第一个数除以8所得余数作为上经卦,43÷8余3,先天数3代表的是“离”;然后将第二个数除以8所得余数作为下经卦,82÷8余2,先天数2代表“兑”,这样就得到“火泽睽”卦;最后将第三个数除以6所得余数作为变爻,56÷6余2,所以二爻为变爻,变卦为“火雷噬嗑”。
卦画完了,因梅花易断卦时需要用到交互卦,所以你可以顺便将交互卦也画出来,以便看得清楚一些。对于熟练人员,不画也可以。也有人断卦时用到错卦和综卦,那么你也可以一起画出来。一般是只画本卦、互卦、变卦三个就可以了。
如果求卦之人只报了2个数出来,这时可以将这2个数的和充当第三个数。刚才的例子(43,82)假设没有第三个数,这样你可以自己将43+82=125作为第三个数,这样就成了(43,82,125),125÷6余5,这时变卦就不是“火雷噬嗑”,而是“天泽履”。
如果只有一个数的情况下,则将这个数平分为两个数,若这个数是偶数,则平分后两数相同,若是奇数,则第二数比第一数大一,赐教的例子(43),平分后就成了(21,22),第三个数仍为两数之和,这样就成了(21,22,43),前2数除以8取余数,后一数除以6取余数,这样就得到(5,6,1),所以本卦为“风水涣”,变卦为“风泽中孚”。
如果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正好是8的倍数,除以8后为0的情况,余数应当算为8,第三个数若为6的倍数时,其余数算作6。当只有一个数并且这个数很小,譬如为1时,一般的书上说加上时辰数来算,小雅认为这样的情况当作无效的数,必须重新起卦。
随意报数的方法过于简单,容易受干扰从而使潜意识发挥不出,因此一般很少使用,取而代之使用测字法,即让求卦人随意写字,然后将前一半字的笔画数作上卦,后一半字的笔画数作下卦,笔画数总和作变爻。当字数为奇数个时,后一半多一个字。例如求卦人写“劝学网”三字,则“劝”为4画,“学网”为14画,所以得出(4,14,18),分别取8和6的余数后得到(4,6,6),最后得出“解”之“未济”。
如果只写一个字的情况下,有两种办法,一是按前面所说单个数的方法来平分,还有一个办法是按字的结构来分,如果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则按左右或上下部分的笔画数来决定上下卦数。当你不在计算笔画时,如果看错了笔画,请不要更正,梅花易数有一句名言“错卦错算”,这样结果反而正确。也就是说,以你的第一感觉为准,错就错了,不必改正,因为这是心灵感应的事情,不能改变神灵的启示。
还有许多其它的起卦方法,但大致原理和刚才都是一样的。例如用问卦时间来起卦,将年月日的数字之和作为上卦,年月日时的数字之和作为下卦,时作为变爻。如果对方是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时间的,则只要将地支换算成相应的数字即可,因天干地支的内容安排在后面章节,这儿暂且不提。
梅花易数起卦的最大特点就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以什么为占,讲究的是第一感觉。譬如你一眼看见马并有了感应,你就不能犹豫,再去找一找还有没有更好的东西来起卦。这样马就作为上卦,马的取象为“乾”,下卦没有东西时,一般用时辰来搭配,也可以用马的方位来搭配,总之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最重要的。注意用方位时一定要用文王八卦的方位图,这一点前面章节已经说明过,先天图是没有方位的。
梅花易数的断卦,可以粗略地用五行生克来判断,八卦与五行的关系:乾、兑:金;艮、坤:土;震、巽:木;坎:水;离:火。但要癣一件事情精确判断出来,这需要经验和娴熟的取象本领,本章不讲断卦方法,因为天干地支的内容还没有讲过,另外这也是很专业的内容。
四、金钱起卦方法
关于金钱卦有太多的名称如“六爻”、“火珠琳”、“周易预测”等,总之这是京房的那一套方法。这套方法的起卦非常单一简单,只要准备三个钱币,当然越古老越好,将这三枚钱币置于罐子里,由求卦之人来摇,摇完后看钱币的正反面状况来决定爻的阴阳。摇一次得出一爻,一共摇六次,画卦时仍然是从初爻到上爻。现在的人什么都可以马虎,罐子也不用了,两手一捂朝桌上一丢,这样是很不庄重的。
我们习惯上喜欢将钱币有字的一面称为“正面”,另一面则称为“背面”,请注意,这个“正面”代表的是“阴”,而“背面”才代表的是“阳”,这是第一个容易搞错的地方。第二个容易搞错的地方,2个阴1个阳(即2 个正面一背面)时,记为“阳爻”而不是“阴爻”(有人也称之为“少阳”),2 个阳1个阴时记为“阴爻”而不是“阳爻”(有人也称之为“少阴”),但是,三个钱币皆为阳时,应记为“老阳”,三个钱币都为阴时记为“老阴”。
少阳、老阳都是阳爻,少阴、老阴都是阴爻,但老阳、老阴为变爻,少阳少阴为静爻。老阳、老阴、少阳、少阴习惯上为了方便记录为“○、×、-、=”,画卦时,“○、×”符号为变爻而得到变卦。关于金钱卦的断卦方法比较复杂,我们后面将专门安排章节来介绍,大致原理还是根据五行生克,此外还有六亲、六神、世应、冲合等内容。
金钱卦习惯将变爻称之为动爻,动爻对于六个爻来说,出两年概率完全相同,因此这种方法起卦往往会有多个动爻出现,这和揲蓍方法相比概率是不相同的。现举一例,假定我们摇卦之后得到:“-、-、=、×、=、○”,这个卦为“山泽损”,四爻和六爻为动爻,变卦为“雷泽归妹”
五、本章学习重点
1.占卜分哪几个步骤。
2.揲蓍的起卦方法。
3.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
4.金钱爻的起卦方法。
六、常见问题
问:揲蓍一定要用甘草吗?蓍草的茎哪儿可以买到?
答:这种草大部分地区都有,并非稀有植物,如果你是职业从事这类工作,应该选用蓍草而不是任意竹签来代替,如果是学习为目的,可以用普通小棒就可以,用围棋子也行,或一次性筷子加工一下。
问:现在这个时代,占卜时还需要象古人一样净手、祈祷等一系列动作吗?
答:形式完全可以省略,但如果不庄重,人与人之间的感应就不强,潜意识就发挥不出来,算出来的结果,其准确性就要打折扣。所以古人说“心诚则灵”,这决不是糊弄人而说的。
问:用揲蓍方法占卜,可我对卦辞和爻辞一句也看不懂怎么办?
答:如何看懂卦辞和爻辞,是本教材下面几章的重点,学习卦爻辞并不仅仅是为了占卜,更有意义的是能够让我们了解天地之道。
不明白卦辞和爻辞,也可以通过上下经卦的象来判断,大致的吉凶是可以得到的,事实上,在文王写卦爻辞之前,占卜师主要还是靠看卦象,当然那时可能也有少量的卦爻辞。另外还可以通过前面讲过的是否“当位”,是否“得中”,相乘和相承等方法来判断。
问:既然揲蓍方法是最正统的,为什么书店里没有这类书,而社会上也没有人用这个方法呢?
答:这种方法与其它占卜方法相比要麻烦很多,更主要的是,即使是行家,对卦辞和爻辞的解释都不一致,也就是说不单单是你不明白卦爻辞,专家们也很吃力,仍有许多不明白之处。
问:梅花易数和金钱卦能不能用周易卦爻辞来判断吉凶?
答:梅花易数是可以的,因为梅花易数主要是取象,而这种取象正是周易的老祖宗,金钱卦用卦爻辞来判断却没有听说过。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6章 彖辞
一、彖辞的特点
周易的“经”指的是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四个部分。“传”指的是《十翼》部分。目前浒的周易版本,十翼中的《彖辞》、《象辞》、《文言》是与经文的爻辞混排在一起,《系辞》、《说卦传》、《杂卦传》、《序卦传》单列了出来,《象辞》分为《大象》和《小象》,大象是说明整个卦的象辞,也称“卦象辞”,小象是说明爻的象辞,也称“爻象辞”。易经是先有“经”后有“传”,而我们学习易经则可以先从“传”入手,逐步深入到经文的内容。
No | 经传名称 | 作用 | 作者 |
1 | 卦辞 | 单个卦象的占卜辞 | 文王 |
2 | 爻辞 | 单个变爻的占卜辞 | 周公 |
3 | 彖辞 | 对上下经卦的卦象说明 | 孔子及门人 |
4 | 象辞 | 从卦象入手对卦辞和爻辞分别说明 | 孔子及门人 |
5 | 文言 | 对众卦之父母:乾坤二卦的特别说明 | 孔子及门人 |
6 | 系辞 | 对整体64个卦进行系统地概括解释,分析其哲理,以及如何运用。 | 孔子及门人 |
7 | 说卦传 | 对八个经卦的取象、意义等详细描述 | 孔子及门人 |
8 | 杂卦传 | 对卦名的简要说明 | 孔子及门人 |
9 | 序卦传 | 对卦序的简要说明 | 孔子及门人 |
关于《说卦传》已经在第二章作了粗略说明、《杂卦传》、《序卦传》第四章作了很多概要讲解,这一章我们要讲解《彖辞》,《彖辞》是从上下经卦的卦象所表示的意义着手从而分析全卦的阴阳规律,了解《彖辞》就可以从大方向入手明白卦的大致涵义,明白《卦辞》的依据,从而抓住卦象的要领。从《左传》中记录的实例分析,这也是文王创作《卦辞》前断卦的主要方法,因此,八个经卦的意思取象及其主要特性尤为重要。
把握住大的特性是快速理解的关键,这其中“阳主动、阴主静”尤为重要,阳气轻而上扬,阴气浊而下沉。因此天地为否而地天为泰,“否”是不通之意,“泰”是通达之意,乾上坤下则阳气向上而阴气向下,二者背道而驰,表现为不通之象;坤上乾下则阴阳交融相互通达安泰。同样道理,山泽为损而泽山为咸、火水未济而水火既济、雷风为恒而风雷为益,这些阳卦在上阴卦在下的情况则表现为不好的一面多,那些阳卦在下阴卦在上的情况则表现为好的一面多。
前面章节讲过,八经卦的最大特点,即乾:君、刚、健;坤:顺、藏;震:动;巽:入、木;坎:陷、险;离:丽、明、文明、大明;艮:止;兑:说、悦。另外,八经卦的基本现象:天地水火泽山风雷,在《彖辞》中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下表将这些关键的词标注出来,大家参照比较一下:
No | 卦名 | 彖辞 |
1 | 乾为天 |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
2 | 坤为地 |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
3 | 水雷屯 |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
4 | 山水蒙 |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
5 | 水天需 | 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
6 | 天水讼 |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
7 | 地水师 |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
8 | 水地比 |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
9 | 风天小畜 | 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
10 | 天泽履 | 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
11 | 地天泰 |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
12 | 天地否 |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
13 | 天火同人 |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
14 | 火天大有 |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
15 | 地山谦 |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
16 | 雷地豫 | 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
17 | 泽雷随 | 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
18 | 山风蛊 | 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
19 | 地泽临 | 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
20 | 风地观 |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
21 | 火雷噬嗑 | 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
22 | 山火贲 | 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23 | 山地剥 | 剥,剥也,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
24 | 地雷复 | 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
25 | 天雷无妄 | 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 天命不佑,行矣哉? |
26 | 山天大畜 |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 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
27 | 山雷颐 | 颐贞吉,养正则吉也。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
28 | 泽风大过 | 大过,大者过也。 栋桡,本末弱也。 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 大过之时义大矣哉! |
29 | 坎为水 | 习坎,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
30 | 离为火 |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
31 | 泽山咸 |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
32 | 雷风恒 | 恒,久也。 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恒亨无咎,利贞; 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
33 | 天山遁 | 遁亨,遁而亨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
34 | 雷天大壮 | 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
35 | 火地晋 | 晋,进也。 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
36 | 地火明夷 | 明入地中,明夷。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
37 | 风火家人 |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
38 | 火泽睽 | 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
39 | 水山蹇 | 蹇,难也,险在前也。 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 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当位贞吉,以正邦也。 蹇之时用大矣哉! |
40 | 雷水解 |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 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
41 | 山泽损 | 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 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
42 | 风雷益 | 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43 | 泽天夬 | 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
44 | 天风姤 | 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姤之时义大矣哉! |
45 | 泽地萃 | 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
46 | 地风升 | 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南征吉,志行也。 |
47 | 泽水困 | 困,刚掩也。 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
48 | 水风井 | 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 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 |
49 | 泽火革 | 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
50 | 火风鼎 | 鼎,象也。 以木巽火,亨饪也。 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
51 | 震为雷 | 震,亨。 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 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
52 | 艮为山 | 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
53 | 风山渐 | 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 止而巽,动不穷也。 |
54 | 雷泽归妹 |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 征凶,位不当也。 无攸利,柔乘刚也。 |
55 | 雷火丰 | 丰,大也。 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 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
56 | 火山旅 | 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 旅之时义大矣哉! |
57 | 巽为风 | 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
58 | 兑为泽 | 兑,说也。 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
59 | 风水涣 | 涣,亨。 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
60 | 水泽节 | 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
61 | 风泽中孚 | 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 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
62 | 雷山小过 | 小过,小者过而亨也。 过以利贞,与时行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 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有飞鸟之象焉,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
63 | 水火未济 | 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
64 | 火水既济 | 未济,亨;柔得中也。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 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 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
二、爻位对全卦的作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仅仅以八经卦的表象和表意还不能完全解破《彖辞》,还需要看“得位”和“时中”、“承乘”,这两点基础在第三章中已经介绍过。每个卦有六个爻,64卦共384爻(用爻不计),究竟什么样的爻对全卦有重要作用呢?从上表我们可以统计一下,所有有关“位”的彖辞共有16个,我们结合卦象来分析一下。
从下表可以看出,彖辞中提到“位”的卦(所涉及的爻以亮色标出),大部分是阴爻少,通常是一个阴爻的情况。阴爻少,阴爻反而对全卦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风天小畜、天火同人、火天大有三卦皆有“柔得位”三字。有“当位”二字的共6个卦:火雷噬嗑、天山遁、水山蹇、水泽节、水火既济、火水未济,这是针对上下经卦的中爻来说的,也就是二爻和五爻,其中既济和未济是对所有六外爻而言全部当位或全部不当位。
对于阴爻、阳爻数目相同时(初爻和上爻可以不看,中间四爻为二阴二阳)则看两个中爻。两中爻有三种情况:同为阴爻、同为阳爻、一阴一阳。如果是一阴一阳,则二爻全当位(如风火家人、风山渐、水山蹇)或全不当位(如雷泽归妹)。当二中爻同为阳爻(如风水涣、水泽节)或同为阴爻(如雷山小过)时,一般看上中爻(即五爻),因为五爻为君位或尊位。
从这儿可以看出只有一个阴爻时,该阴爻的地位较为显着,其次是中爻(即二爻、五爻),再其次是三爻、四爻,初爻、上爻最不重要,一般忽略不看。《彖辞》中所说“阴得位”是指阴多得位,“刚当位”是指阳多得位。每个爻不是得位就是失位,这是最平常的事,之所以在《彖辞》中指出来,是因为这个爻在卦中有突出作用。
三、中爻对全卦的作用
中爻是《彖辞》中讲得最多的内容,所提到的词有:“刚中”、“得中”、“中正”等,其中“正”和“应”二字与中爻关系很大,我们要详细分析。上下经卦共有2个中爻,共有四种情况:二五爻皆为阴爻、二五爻皆为阳爻、二爻为阴爻五爻为阳爻、二爻为阳爻五爻为阴爻。中爻主要是针对阳爻来说的,因为阴爻主“静”而阳爻主“动”,“动”才有变化,才需要关注和分析。
1. 中爻全部为阴爻
二爻、五爻为阴爻,且《彖辞》中描述到中爻的卦共有4个:火雷噬嗑、离为火、火山旅、雷山小过。“柔得中”就是阴爻居中爻,阴爻居中本没有特别需要描述的意义,为什么这四卦要特出“柔得位”呢?原来 是因为“离”经卦为上卦的原因。大家注意,这四个卦中前3个的上卦为“离”,“离”表示太阳,上卦为君下卦为民,说明太阳在上普照万民,下卦因得到阳气而上行。
“离”卦虽属于阴卦,却表现出强烈的阳卦特性,这一点在前面章节曾特别指出。阴卦一般自然下行,而火却是“炎上”的特性,同理,“坎”为阳卦,却表现出强烈的阴卦特性,阳卦通常上行,而水却却是“润下”的特性。“离”卦中爻为阴而上下爻皆为阳,所以其中心也有柔顺的一面,所以能“顺乎刚”。“中正”是针对整个卦来说,其阴阳分布均匀。
“小过”卦虽然上下卦皆为阳卦,皆好动,但因“柔得中”,所以相性还具有“静”的因素,所以“小事吉”。又因五爻“失位而阳不得中”,所以“不可大事”。从这儿大家可以看出,分析卦象的关键在于对八个经卦是否彻底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后还有许多类似的分析。
2. 中爻全部为阳爻
二爻、五爻为阴爻,且《彖辞》中描述到中爻的卦共有9个,因两个核心为阳爻主动,所以表现为阳刚,大家注意,刚柔不是“阳”和“阴”,也不是“动”和“静”,而是在“动”的过程中不被改变、不受大的影响,这样的特性称为“刚”。如果在“动”的过程中轻易地被改变,容易顺承他物他事,这种特性就是“柔”。所以《系辞》上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符合这个条件的经卦共有四个:乾、坎、巽、兑,二个阳卦二个阴卦,对于乾卦来说,其本身就是刚健,而对于其它坎卦来说特别要注意,坎本身为“陷、险”之意,具有阴卦的所有特性而且凶险,因中爻为阳爻,所以对使凶险有所平淡。巽卦本为长女,继承坤卦,因其中爻为阳因而好动而入。兑卦也因中爻为阳爻从而冲淡其文静的特性。
3. 中爻为一阴一阳
两个中爻一阴一阳,相互为“应”,阴阳谐和,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如果是五爻为阳爻,则处于九五之尊就更亨通了。再凶险的卦,如“天雷无妄”,因其中爻“刚中而应”,既当位又得中,所以有“大享以正”这样的好结果。因这类卦数目较多,现列举四例以供参考。
四、常见彖辞解析
1. 应、承、乘
“应”在《彖辞》中极为常见,一般指上下经卦中相同位置的阴阳配合,如上表中三个“刚中而应”就是这类用法。但也有一此不分上下经卦,而指紧挨着的爻,如上表中的“大有”卦中“大中而上下应之”,这是指六五爻得尊位而九四爻和上九爻上下应之,其下面一句“应乎天而时行”,则是指下面的乾卦也来相应。
“承”这一词在《彖辞》中没有,是后人根据《象辞》中演化出来的,很勉强,其实和“乘”是同一意思。《彖辞》中有关“乘”的卦共有2个,即“泽天夬”、“雷泽归妹”,皆是阴爻在阳爻或多个阳多之上,有压制下面的阳爻“动”的意思。在“涣”、“中孚”二卦中也有“乘木”之说,只是字面“乘坐浮木”的意思。
2. 进、上行
“进”是指阴爻从下向上进展,“上行”则是指经卦从下向上发展。这两个词经常结合在一起,如“柔进而上行”或“柔得中而上行”,这样的卦一定是“离”为上经卦,共有4个这样的卦:“火雷噬嗑”、“火地晋”、“火泽睽”、“火风鼎”。这样的卦一般都会有所“行动”。与“进”类似的词还有“前”,如“水天需”和“水山蹇”的彖辞中有“险在前也”,这就是上经卦在下经卦的“前面”。
单独使用“上行”的卦有2个,其中“地山谦”有“地道卑而上行”,指的是上经卦坤;“山泽损”中“其道上行”指的是上经卦艮。单独使用“进”的还有2 个,“风雷益”的彖辞有“益动而巽,日进无疆”,“风山渐”的彖辞有“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两处都是指的九五爻。
3. 大人、君子、小人
这是很容易和目前的意思混淆的概念,在经文创作之时“大人”和“小人”是一对概念,有地位、身份的人为“大人”,而没有身份的平民为“小人”位高者尊而位低者卑,所以《系辞》中有“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君子”则是指品德高尚的人,原本是与地位没有关系,大人小人都有可能是君子,但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所以君子大多数出现在“大人”的社会里,“小人”社会里少之又少。因此“大人”和“君子”在周易中又有许多共同点,写成“大人”时特出的是其“权势”,写成“君子”时特出其“品德”,因此“君子”与“小人”也有相对的意思,但决不是现在所讲的“坏人”。
“君子”和“小人”成为相对概念,这是到了春秋时期才有的,因为这时,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没落的贵族及新发达的平民,还而有“士”这一特殊阶层,这样“君子”与“小人”、贵族与贱民等就有了明显的称呼。包含“大人”的卦共有6个:“讼”、“蹇”、“萃”、“升”、“困”、“巽”;有“君子”的卦共7个:“坤”、“泰”、“否”、“同人”、“谦”、“ 剥”、“困”;有“小人”的卦共有3个:“泰”、“否”、“剥”。此外还有6个卦中有“圣人”,意思和当今没变;有一个卦辞中有“丈人”,本意是拄拐杖之人,意指国或家族里年长位高有权势之人。
五、本章学习重点
1.结合彖辞,进一步理解八经卦的象征意义。
2.得中和当位的深入理解。
3.忽略卦辞时如何理解卦象。
4.什么样的爻在卦中起决定性因素。
六、常见问题
问:上面内容看完后就能正确理解彖辞意思吗?
答:不能。本章抽讲述内容,只是彖辞中最常见的内容,以及理解彖辞的方法。彖辞中解释卦辞部分的内容并没有介绍,所以,初学者目前还不能解释一个卦的整个彖辞。
问:能否举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如何理解彖辞?
答:例如“山水蒙”的彖辞为“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在第四章讲过,“蒙”卦是新生事物处于蒙昧状态,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再来分析彖辞。
1. 经卦取象分析:艮上坎下,艮为“山”为“止”,而坎为“水”为“险”,现象为“山下一片雾茫茫,沟坎坑井到处藏”。
2. 发展趋势分析:因卦象由下卦而上卦,由初爻到上爻。下卦为坎,所以一开始有险,上卦为艮,所以发展到后面危险就止住了。
3. 爻位分析:抛开初爻和上爻,二爻多到五爻只有一个阳爻,所以以此九二爻为主加以分析。该爻虽不当位却得中,且五爻为阴爻,一阳一阴相互为应,即刚中而应,不会有什么大的凶险。因多个阴爻压在九二爻上,所以此卦不利于出行做事而利于求知。
4. 其它:剩下没有解释的彖辞,都是与卦辞有关,这部分内容的解析将在后面章节里介绍,这儿暂且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