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不要“随大溜”
刘向权
十余年前,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代课,成为一名学历不合格的初中教师。由于这所中学曾是我的母校,自然有不少我熟悉的老师,赵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赵老师是我初二时的语文老师,时至今日,我已全然记不起当初他是如何教我们遣词造句、赏析课文的了,只是模糊记得,他为人处事十分讲究,喜欢独来独往,不苟言笑。当我有幸成为赵老师的同事后才发现,学校里很多老教师虽与其年龄相差无几,却常将其视为“另类”,甚至“异类”。但在之后与赵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发现,赵老师的“独来独往”其实是特立独行;赵老师的“另类”,只是不愿“随大溜”。
刚入职那会儿,学校没有电铃,仅靠手敲铜铃“发号施令”,老师们两人一组轮流值周。第一次履行值周职责,单纯幼稚的我因按时敲打上课铃而被几名“老教师”痛批了一顿。他们说:“校长不在办公室时不要太较真儿,让大家多休息一会儿不行吗?”我虽不以为然,却也只能装作充分理解。在场的赵老师没有作声,只是在此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旁敲侧击地告诉我:“当教师要想做点儿像模像样的事情,就不能'随大溜’。”此言一出,便调动了我骨子里隐形的积极因子,使我意识到做人做事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2010年9月,县教育局举办初中数学优质课大赛。作为村级中学的教师,通常是没有“资格”参加此类活动的。时任校长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参赛名额,却在推荐人选上犯了愁。由于几名数学教师均缺乏相关参赛经验,大家便相互推诿起来。坐在一旁的赵老师看不惯了,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学校老师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机会,年轻教师没有,老教师更没有!”他分明是在暗示年轻教师应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然而其他几名同事却全然不觉。我下意识地回望赵老师,只见他那充满期待的目光。于是,我便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起了这次比赛“任务”。不曾想,凭借着一股“闯劲”,我竟“侥幸”捧回了一个县级一等奖。但是在短暂兴奋之余,我又迅速回归了平静。因为赵老师曾向我诠释过“慢教育”的理念,那么,教师自然也该“慢成长”吧!
赵老师虽没正式发表过一篇文章,但他却酷爱读书。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近几年,我常结合自己的点滴积累和思考,记录下教育生活每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与孩子们共同编织着一串串精彩的教育故事。虽说自己的文笔尚还很拙劣、思想也略显浅陋了些,但也时常会有些娓娓道来的朴实文字被编辑采用刊发。一次次倍受鼓舞的瞬间,更坚定了我追求成长的勇气和信心。
2012年,赵老师站完了最后一班岗,光荣退休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职称评得不够高而怨声载道,也没有因为某些“老教师”提前退休而心生嫉妒。在得知我连续两年被授予亳州市“教坛新星”和“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后,赵老师特意来向我“祝贺”。当他问及我凭借什么“获得成功”时,我说:“与其说是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不如说是铭记了您的教导——做教育不要'随大溜’!”听罢,赵老师会心地笑了。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