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师-个税计算证书试点实施工作方案及保障措施(参考)v3.0-20210429-jb

1+X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试点实施工作方案

(一)院校情况

1、院校介绍(包括在校生情况,连续三年招生情况)

2、师资情况

3、实训室介绍

(二)拟申报的证书种类及要求

拟申报的证书为: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三)试点主要任务

1、融入专业人才培养

统筹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群资源,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2、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参与试点证书书证融通探究和配套资源开发等工作,为实施试点工作奠定基础。规划与设计学校与企业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安排企业技术主管进学校教学,安排学校专业教师进企业工作,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优化教师团队结构,依托“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3、建设并用好实训场地

根据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通过完善设备、改造升级实现专业教学资源配套设施。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共享高技能1+X人才实训基地、区域性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为区域输送高质量财税技能人才提供实训场地。

4、实施高质量职业培训

整合学校职业培训资源,盘活教学资源,提高培训能力。校企精准对接、协同育人,针对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不同层次需求,为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服务,增强学习者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

5、规范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我校将首先做好学习成果的认定,将通过社会化机制择优遴选的“X证书”在学校网站上公布,供学习者自主选择;其次,做好学习成果的积累。要把学员所获证书的个数与等级进行登记与积累,把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登陆入“学分银行”相关信息系统,以便于用人单位识别和受训者就业;最后,做好学习成果的转换。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对于本校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与培训评价组织商定将相关重叠课程计入可免试部分。

6、拓宽社会服务“新”面向,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做好培训

育训并举,在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学历教育与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职业培训。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在试点宣传、组织渠道、专项经费等方面获取支持,提升社会培训质量。

(四)试点进度安排

学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共分为筹备规划、培训实施、考核颁证、总结复盘、推广提升等五个阶段。

1、筹备规划阶段(试点申报开始前)

(1)参加证书试点说明会,了解1+X制度相关政策及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涵,选定并申报证书试点,确定参与试点的专业。

(2)学校层面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按有关规定加大资源统筹调配力度,成立校院两级“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机构。

(3)根据试点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全年1+X证书试点工作安排,着手制定对应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

(4)选派优秀教师参加有关师资培训,获得“1+X培训讲师证书”认证资质,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在已培训教师中筛选“种子”教师,组织团队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5)组织试点专业培训教师深入研究试点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培训评价组织提供的书证融通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训组织形式,将1+X个税计算证书纳入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职业能力证书选项中。

(6)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培训评价组织合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1+X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和培训资料开发,并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相结合,打造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库。

(7)根据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合作企业展开全方位人才培养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实训基地条件满足证书培训要求。

2、培训实施阶段(试点申报批复后或拟开始试点前)

(1)组织学生证书培训

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试行基于1+X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做好适合新变化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地运用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创新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利用培训评价组织提供在线培训资源及服务,有序开展学生培训。

(2)采取校企联合授课模式

引进优秀的企业兼职教师,优化专业教师团队的组成结构,有效保证课证融合教学体系的的实施。

(3)适时开展社会职业培训

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依托地方政府及合作企业资源,适时面向社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提高社会效益。

3、考核颁证阶段(学生培训结束后,根据培训评价组织安排)

根据个税计算证书全年考试计划和学校期末考试时间,结合培训评价组织的要求统筹安排考试,在每一批次考试前,依次完成考生宣传动员、提交考试计划、组织学生报名、考务相关人员安排、考试平台安装、考试环境布置与设备调试、考试组织实施及考后证书分发等工作。

2021年考试时间安排:计划于  月下旬组织一次,具体时间在每次考试前约20天发布通知安排。

4、总结复盘阶段(首批学生培训考核周期后)

认真分析首批1+X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培训教学与考核组织实施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经验成效,为下一批次培训考核奠定基础。

基于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成果,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和评价体系,新增、删除或调整试点证书对应专业及人数,修订第二年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下一阶段工作实施计划。

5、推广阶段(第二批次或第二年度培训考核)

(1)全面推行基于1+X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做好教学组织,全面实施基于1+X的培训教学与评价方式。

(2)选派教师到“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联合工作室,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整合,使1+X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更加有利的师资保障。

(3)面向学校相关专业积极宣传和推广试点证书,组织有意向的专业学生开展证书培训与考试,鼓励有实力的学生报考更高级别的证书,提高1+X试点证书学校覆盖面。

(4)学校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举办形式丰富的专业交流会和研讨会,同时加强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交流互动,积极参加省级层面1+X课证融通模式与人培方案修订研讨会、信息化教学座谈会、学术科研交流等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和推广。

(五)学校保障措施

1、建立校院两级“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机构

(1)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为保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为教务、财务等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试点二级学院院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组成。领导小组下设试点工作办公室、质量监督小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办公室(设教务处)具体协调与管理试点工作,质量监督小组(设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负责监督和反馈,确保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

(2)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小组

二级学院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小组。小组由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务办、教研室主任相关成员组成,负责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制定、组织与实施等,明确职责任务,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和正常运行;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将试点建设任务纳入学院及个人目标考核范围,实行每月通报、每学期报告制度,及时检查、督导、反馈、整改。

2、完善试点工作制度体系、监督和服务机制

(1)制度体系

学校制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管理办法》《“1+X”证书制度绩效评估实施办法》《“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建设方案》等一系列“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相关管理制度;制订《“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方案》《“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校企合作方案》等一系列人事制度、师资培养相关管理制度;制订了《“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管理及经费资助的规定》《“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科研成果和科研先进奖励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科研相关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项目信息的透明、公开,将各个项目组的建设工作置于学校师生及社会的监督之下,为“1+X”证书制度建设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2)监督机制

学校和二级学院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质量监督小组,负责试点证书的方案制定与实施,保证项目实施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科学性。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绩效和保障体系进行监控,加强项目运行过程管理,为“1+X”证书制度试点提供监控保障。“1+X”证书制度试点质量监督小组组织试点专业建立项目信息采集和绩效监控体系,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实施全面跟踪和监控。形成一套“建立标准—细化要素—过程检查—效果评估—反馈改进”的师资团队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团队信息化管理,加强团队成果共享,采取专家评估、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绩效评价。

(3)服务机制

经费保障:学校将按照《“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校设立试点专业运行专项基金,用于设备更新费和教师发展、管理、材料消耗、日常维护维修、等项费用。专业运行专项基金主要来源是:学校财政支持、政府提供的配套运行经费支持;社会和企业的赞助、服务费用(包括面向社会提供的培训、鉴定、服务和承接项目等);并明确要求建设经费由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做到账目清楚,专款专用,并加强审计,确保公开廉洁。

信息化保障:学校依托智慧校园三年规划建设方案,整合“1+X”制度试点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确保有线+无线高速免费网覆所有试点场地,提供数据接入保障;建立“1+X”制度试点专题工作网站,负责试点培训、考评、制度、过程监管等信息透明公开,确保信息留痕,试点过程数据可追溯。

开展学分银行建设:开展技能证书和课程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将建立“1+X”职业技能证书学习电子档案,将个人信息、培训过程、学习成绩及考证等信息归一化存档,实行一人一档,提供用人单位、教育机构查询功能。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建立职业技能证书与课程学分的互认机制和兑换标准,将技能证书培训、考证结果与主管部门学分银行系统实时对接管理,将技能证书获得情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

3.强化试点专业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

组建由学校教师、“一带一路”国际教师、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业务骨干等组成的“讲师团”。学校对专任教师实施分层分类的下企业实践,企业人力资源部制定企业教师的管理、考核制度,切实保障企业师傅对人才共育的教学参与。

建立“1+X”证书制度试点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实行“双向挂职、双方培养、双种身份、双重保障”,制定《“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企业方专业带头人,通过“一对一”指导,提升校方试点专业带头人专业开发能力;通过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并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践,形成专兼职教师“双向流动、双向访问”的互动机制。

同等条件下,“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在出国进修、访学交流及教师培养等方面,优先考虑团队成员;在教学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