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三)
人,大抵都是一样的:在回忆里寻找方向,在向往里寻找力量。我的思绪就一直徘徊在记忆里,我的目光却努力地投向前面最远处。我把自己的将来,紧紧地嵌在了自己的记忆里,那里有我远行的力量,还有方向。
我的思绪,很多时候一直围绕着故乡的那一片山山水水。那里的欢乐,那里的清苦,现在回味起来,全都是一股甜丝丝的味道。我知道,这就叫作故乡的味道!
立秋后第二天的早晨,竟有了许多的凉意。应该是立秋那天的一场大雨扫荡后留下的余韵吧。
响晴的南山,轮廓清晰得你忍不住想要伸出手去抚摸它起起伏伏葱绿的边缘。山那么近,近的如同被拉近了焦距的镜头中的实景,来到了你的眼前。
天空亮的很通彻,阳光亮的很纯粹。通往回家的环山旅游路,如在画中起伏延伸的丝带,裹在山脚跟儿向前方抛去,扯开。
雨后老家的山村秀媚了许多,正是水果成熟季节,绿叶茂盛。空气如同洗过一般,掺杂着果香,我张大了口使劲儿呼吸。蝉鸣塞满了密林树丛间,一片至纯至净的乡间景象。
童年时候,老家这个小山村的水很足,半山坡的地方,居然都可以看到不少的水域。房前屋后的一道水渠,清澈的水流都可以漫到小孩子们的肚脐。我们常常夏天晚上在里面玩水洗澡,大人们也常常可以在河渠的清水里洗去一天的劳累。
我跟父亲说,现在咱家屋后的这一片地,原来都是一层一层梯田模样的水稻,我们常常在稻田边的水渠里玩水仗,洗脚洗脸。父亲有点诧异,“这,你都还能记得?”
人很怪,对于苦难的记忆,远比幸福更清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苦难演幻成清晰的画面,愈久愈细致,愈毫末毕现。
我童年里故乡的记忆,时常如电影回映一般,清晰,深刻。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现在的乡村,这个时节没有多少农活。村里人很悠闲,聚在场院的一树阴凉下看下棋,一片热闹。
那天事情不多,我用车载了父亲,沿环山路一路向西,往周至县田峪口。听说那里正在建设,风景不错。
车过殿镇,那里现在已经是陕西植物园所在地,施工场面一眼望不到头。
透过车窗,看着外面正在紧张施工的热闹场面,父亲很是感慨:“二十多里路远,现在坐车才二十分钟,那时候用架子车拉着送桌子,得走五六个小时。”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口,父亲好像什么都做过,也什么都会做。我们兄妹读到初中的时候,父亲跟村里一个老把式木匠,一起承包了一个学校的桌凳——今天我才知道,居然是为二十多里远的殿镇的一个学校做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很聪明,也很勤快,学什么很快就会。以前很少见他动木匠手艺,突然一天居然发现他用起了刨子,凿子和墨斗等等这些东西,竟是一板一眼,蛮熟练老到的。
我跟哥哥放学后和周末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跟父亲一起扯大锯。
父亲把一丈多高滚圆的木头竖起来,牢牢地固定在前院的一棵大树上,以每两三公分宽为尺度,用墨斗打出了密密麻麻的线。
这样的活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必须得一个人坐在对面,稳着大锯,随着他的节奏,一来一回,直至把一页板成功地扯下来。
这活儿放到现在,在木器厂里的电锯上,也就分分钟的事儿。但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偏远农村,只能靠笨体力来完成。
那活儿不重,通常我们不用发力,只要负责不跑偏走向,导致木板厚薄不一就可以。但一丈多高的木板,我们要先站在高凳子上才够得着上面顶端部分,然后是站着,再然后是弓着腰或者半蹲着,最后是直接坐在地上。
实话说,这一块木板的大锯扯下来,我们的胳膊完全都失去了知觉,我试着摔一下,全然没有感觉,就像是别人的胳膊长在了自己身上一样。
但,这是我们中午放学,晚上放学和夜里要帮忙的必须课。木头变不成木板,后面的活就无法进行。所以,尽管我们以学校作业多为由头推脱,最终都没能逃脱。
这样的拉大锯活儿,我们加班加点地赶了半个多月。再后来,等我们晚上上晚自习回到家里时,家里堂屋几百瓦的灯泡照得家里灯火通明。父亲在忙着刨平,凿铆,熬胶,上钉,部分桌凳已经成品,摆在了院子里。
之后,我们不曾留意过这些桌凳最后送到了那里,只知道上好了油漆的桌凳,我们像耍杂技一样,一个桌子套一个桌子,一条凳子套一条凳子,把所有的空间都充分利用,装满两个架子车,然后用粗壮的麻绳前后左右固定牢实。
这样的活一定得忙到半夜时分,直到我们眼皮打架,走路歪斜的时候,家里人才放我们去睡觉。至于桌凳的去向,我们都没有费过心思问过。
在我读初中的日子里,拉大锯这样的农活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远比打猪草更让我们感到恐怖。对于学校课堂上的记忆,现在着实不是很多,但零星的几个其实也蛮有意思。
那时候的课本,还有老师,现在想起来感觉真是逗死人了。
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就记住了“Long live Chairman Mao”,其他的印象不深。
最搞笑的是代数课堂,简直就是生活的副本。不是计算粮食,就是计算土粪。今天是牛粪的一元一次方程,明天是猪粪的一元二次方程,天天如此,搞得满教室里满校园里都是粪味儿弥漫。又遇着我从来找不到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就愈加的感到悲催。见到工程问题和追及问题,我就在那里发呆。
现在想来,都是穷困惹的祸!
对于童年的回忆,我已经写了好几篇文章,但总有记忆的点滴渗透出来。那不只是回忆,那是一种启示:唯苦过,方觉甜;唯累过,方知闲。
经历是一种财富,尤其是有过很多苦难的经历,它能给你莫大的力量,也让你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摆脱苦难,寻求幸福。
正是这些经年不腐的童年的艰难和不易,让我时时告诉自己:我所能做的,只有与人不同。——因为没有人有过我这样的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