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者》的烦恼全球都一样:老大的青春期还没整明白,谁敢要三胎?
精英说
一个讲故事的公众号8小时前
最近有读者在后台留言,强烈推荐《养育者2》这部英剧,说自己被成功种草。
剧情其实很简单,讲的是育有2个孩子的恩爱夫妇一家人的日常,只是当青春期的子女遇上中年危机的父母,其中的精(混)彩(乱)程度,各位家长一定心领神会。
说姐在豆瓣扒了扒,难怪目前标记评分已高达8.6分。
不过,不同于国内探讨升学、焦虑的同题材亲子剧,这部英伦家庭轻喜剧中许多生活细节,让不少爸妈感到真实又共鸣,不激情也不狗血,在关于教育的叙述中让人看得相当舒心。
还有网友评论,这是一部让中国父母和英国父母打通异国文化差异,产生高度灵魂共振的好剧~
巧的是剧中的妈妈Ally,也正在那跟三胎较劲,起初身体各种不适,验孕棒都显示怀上了,后来上医院详细查验,却被告知是因为要提前绝经,激素紊乱引起的假象。
绝经?她还无法接受自己即将成为一具不会排卵的空壳,爸爸Paul也想弥补过往当爹的一些遗憾,两口子于是合谋放手一搏,做个试管婴儿!拼三胎!
然而当游戏真正开始,Ally才发现要多生一个孩子真的不是去厨房多拿个叉子那么简单,要忍受打促排卵针的疼痛,要换更大的房子,要结束现状。
当迷茫的中年夫妻站在没有指向标的路口,不由得让人发出深深的诘问:“养儿育女的教学手册,到底在哪里?”
“所有人都错过了彼此的生活”
电视剧第一集,大儿子Luke正值13岁生日,爸爸买了他喜欢的手机作为礼物,但表面的和气生财却无法掩盖一家人内心的愁绪。
爸爸Paul和妈妈Ally发现,从小看到大的儿子已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发现内向听话的Luke,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秘密。
生日那天,全家人挖空心思点了哥哥Luke喜欢的外卖,本以为寿星会心满意足的和家人分享成长的喜悦,没想到他却说想出去和朋友一起过。
当爸爸的既失落又担心,悄悄跟着哥哥出门,竟发现他只是独自一人坐在湖心的小船上发呆。此时,最令夫妻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孩子早已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父母禁止入内的新世界。
原来Luke并不是去找朋友玩,他一直以来就“没有朋友”,“连最好的朋友都没有”,“尤其没有最好的朋友”。
很长时间以来,Luke都会在放学后一个人来湖边坐着,因为“这是我一天中唯一能什么都不做的时刻,没有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或需要去哪里,只有我一个人在外面,这让我可以喘息”。
听完这番话,说姐也被猛的扎了一激灵,但感同身受的画面,却不是青春年少的岁月,而是成年后某个独自待在车里放空的瞬间。
在青春期儿子之外,中年父母的孤独,在电视剧里有更具冲突感的表达。
剧中Luke的父亲是个非常有家庭观念的家长,秉持着“一家人要在同一个时间看同一个屏幕”的执念,招呼家人过来看曾经乐此不疲的合家欢综艺节目《花样冰舞》,但如今妹妹有作业要做,哥哥有更刺激的线上游戏要玩,连妈妈都认为节目太老套。
孩子们已经长大,妈妈也跟着在进化,独留爸爸在原地。
这场面像极了现实生活中,奶奶们谦逊的跟着儿孙学习刷抖音逛淘宝,爷爷们倔强又落寞地守着电视机看手撕日本鬼子剧的场景。
在养育这件事上,妈妈Ally的确更与时俱进一点,能容许精神欠佳的Luke不去上学,能发自内心理解孩子很多离经叛道的行为。
Ally的痛苦很多时候恰恰来源于,用女人强大的共情能力去要求枕边人,就算无法亲身体会到打排卵针的辛酸,那种担心自己即将成为一具空壳——对老去的恐惧,以及对生活失控的担心,男人女人总该一样吧。
但Paul确实都没有体会到,更没有给妻子机会表达,只是自顾自在那憧憬未来,还兴冲冲想去海边买栋大房子。
孩子与父母,一个想往前走却无人引领,一个要留在原地却无人等待;男人与女人,一个想有人陪他说说话,一个盼着她的话有人听。
同样的孤独,不同的立场,让所有人都错过了彼此生活。
我最亲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Luke误以为孤独是青春特有的疼痛,所以恣意放浪形骸,他这样形容自己因极度孤独导致的失眠体验:
就好像我无法关闭大脑,仿佛它在喃喃自语,但我听不清楚它在说什么,就算是我睡着了,醒来时,我的心脏跳的依然很厉害,好像我跑了几英里。而且我能感到血液从我的耳旁呼啸流过,想要喷涌而出......
每个人都曾在中二时期犯过这样的意识流,在当时也的确是天大的事,只是后来历经人世沧桑,再回首,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剧中的父母其实特别nice,他们并不认为儿子小题大作,还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得知其患上了障碍性焦虑症。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夫妻俩决定把儿子的病情通报给学校,因为这样一来有个好处:
可以得到更多的考试时间,因此可以部分缓解孩子的学业焦虑。
这考试制度,说姐在此实名羡慕!
Luke后来在妹妹的牵线搭桥之下,有了好朋友雅各布,和同龄人一起聊音乐、聊文学、聊人生,成长路上终于不那么孤独,病情也随之得到缓解。
但,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好奇心与冲动 ,让Luke后来在线上和雅各布相约去买大麻,幸好被爸爸及时发现,大错才得以避免,问他为何想以身试法,人的解释是是:
我们想抽大麻是因为垮掉的一代诗人经常抽!我只想让雅各布佩服,我知道从哪搞到这些东西!
我们细品这段话,不过是孩子心灵的成长得不到亲人的支撑后,转而跑到同伴那去寻求认同罢了,奈何青春期孩子的脑回路,大部分家长理解不了,Paul断定那是他给撒谎找的一个蹩脚的借口。
当然,大部分青春期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有多担心孩子误入歧途的心情,面对爸爸的误解,Luke是这样正面刚的:
我的整个童年,我都很难过,而且是你让我难过的,你让我觉得我做什么都不够好,还有你的臭脾气,你那疯狂,不可控的臭脾气。
儿子这般“推心置腹“,你让爸爸情何以堪?他亦只能口不择言:
我把你养这么大,就这点贡献,我让你难过了,我把一个小男孩,养成了难过的小男孩,现在又是难过的青少年。
对话最后以Luke给父亲一记重拳后,离家出走而告终。对,你没看错,是儿子给父亲一记重拳。
而Ally在感觉自己像“坐在一列失控的火车上,不停地按紧急按钮,大喊大叫,但没有任何作用”后,身体比脑袋更诚实,选择用冷不丁亲别的男人一嘴,然后明明白白告诉老公的方式,给这失控的生活按下暂停键。
被身边两个最亲密的人如此伤害,爸爸该如何自处?电视剧里的Paul和现实中所有有担当的中年男人一样,选择不哭不闹,负重前行,继续为儿子的焦虑症殚精竭虑,为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忙东忙西。
男人通常的确是更刻板的那个,Paul在剧中对这种刻板做了教科书般的描述:
”那是一种秩序感和公平性,以及我们该有的礼貌,和我们都需要的自律,所以,我不打算放弃。”
叛逆和刻板,看起来像战争的双方,一方在进攻,一方在防守。他们都贪婪的想获得对方的理解,自己却不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到底谁更在理?或者谁更羸弱?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唯一明了的是战争的后果:
我最亲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你的中年,我的中年,好像都一样
好在,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让Paul率先在这场零和游戏中选择让步,一点点学会让步。
电视剧开场,爸爸在客厅工作,孩子们在房间旁若无人的大声追剧,万分烦躁的父亲本想推开门一通狂吼了事的,但真正推开门之后,却只柔声细雨道:“把声音调小一点好吗”?
如此伏低做小,是不是像极了中国父母们在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错题时,想发作又尽力忍耐的样子?
故事讲到一半,Luke不想去上学,爸爸曾经撂过狠话“我很抱歉,生活艰难“,意思是儿砸你别跟这矫情了,咱上学去吧,但后来在妻子的劝解下,还是容许他在家里蹲着一天又一天。
如此委曲求全,与中国父母对孩子考试成绩不抱任何期待后,只求他不跳楼的心态有什么两样?
被同学家长告发抽烟,Luke的解释,别人吸的,他之所以出现在那个地方,是因为焦虑症发作,需要一点新鲜空气。
一听焦虑症,爸爸的心理防线瞬间奔溃,甚至为自己刚才武断的质问表示抱歉:“我刚害你游戏输掉了吗”?
但不久之后,爸爸无意中又在Luke的书包里发现香烟,他承认自己的确抽了15支,这回该原地爆炸了吧,不,还是那几个字,儿子一说自己焦虑症发作,误以为抽烟能让人冷静,Paul只好再一次收起脾气,语重心长的警告他不要再骗人。
最让人心疼的还是电视剧的结尾,爸爸低三下四的求着因之前的大麻问题负气出走、现暂住在外婆家的Luke回来,可孩子毅然决然的表示,那个家有我没你,有你没我,最后你猜怎么着?
爸爸为了把儿子换回来,竟然决定自己搬出去暂住父母家!
如此低三下四,与其说是西方社会极尽亲子之间“自由“、“平等”之能事,不如说面对青春期的熊孩子,中年人的情绪是如此相似!
看到此,估计很多父母都不自觉被代入角色想象自己:对青春期孩子的谎言与信任,妥协与抗争,它们的边界在哪里?
这些都没有写在婴儿手册里,我们该从哪里去习得?
“你试过,你也想改,但你做不到”
相比之下,成年人的心智水平因为同在一个level上,所以问题解决起来容易的多:养育艰难,我们自己就别跟这添乱了,既然还相爱,就谅解过往的不堪,重新回到同一个战壕吧:
“我们做朋友吧!拜托!”
看到这里,说姐忍不住噗嗤一声,不厚道的笑了,这架势,如果嫁接到中国夫妻身上,立马有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去鸡娃的既视感!
可是笑完后,心底又泛起阵阵酸楚,合着全世界的夫妻,到中年后都只有做队友、做朋友的份,年轻时说好的爱情呢?
父母们如此放弃了自己曾经的坚持,也顾不上为逝去的爱情悲伤,小孩们对此怎么想的呢?
Luke在最后,在外婆家的车库与爸爸谈判的时候,这样总结陈词道:你试过,你也想改变,但你做不到。
他看到了你的努力,但否定了你的成绩。
评价一个考试落榜的学生,说他“尽管很努力但的确不是读书的料”比”很聪明但就是不好好学“更加诛心,因为前者让人看不到一点点希望。
可,话说回来,养育者身上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印记,不正是他们在理解下一代时,差的最重要的那一点点天赋么?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属于父母的时代终究会结束,属于孩子的时代迟早会到来,这是客观规律,没人能够逆转。
所以说,养育者常常努力到感动自己,但是仍然毫无用处,何苦呢,不如,躺平吧。虽然无法“直接把孩子送领养,然后去葡萄牙生活”。
但至少可以学着像剧中爷爷那样看开点:“我从没像你担心你的孩子那样担心你,看看我现在有多好”!学着像奶奶那样接纳这种渐行渐远:
“他不是你,他有自己的想法”。
电视剧的结局,不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团圆,而是以爸爸躺在儿时自己的床上跟女儿讲电话戛然而止。
有点遗憾,但这种不刻意博取感动,不正好反映了养娃的人间真实么?
毕竟,你我谁不是成为父母以后才理解父母的?你我谁不是成为父母以后就忘了曾经是个孩子的?
既然没那么容易互相理解,轻易妥协,倒成了爱的累赘,那倒不如,以生命的名义尊重。尊重孩子青春的狂躁,也尊重自己中年的无奈,不过度养育,亦不过分苛责自己。
活下去,已是胜利!
作者: 鸢尾花花儿,精英说作者。认真带娃,认真写字,拥有两件军大衣的80后宝妈。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