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汉字 第十三课 而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而”字。

ér象形,甲骨文字形:一横表示下巴,四条下垂的曲线表示垂在下巴的长须。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颊毛。
“而”字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初的表示胡子与两腮相连演变出表示事物相互关联的本质意义。在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
作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修饰、偏正等多种关系。
作动词:如同。
作介词:到、往;用、拿。
作助词:作形容词、副词的后缀;作能愿动词后缀;句中表示语句的舒缓;用在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句末表语气。
作代词:你、你的、这样、如此等。
“而”在古文中常常被借作代词,后来被假借为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
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人际关系距离感:脸部的正中央——鼻子“自”作为(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颌须“而”作为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脚板“之”作为第三人称。
“而”字相互关联的智慧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有特别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二年,社会高速发展,原本缓慢的生活节奏被打破。
从步行到自行车,到汽车,再到高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节奏就像交通工具一样飞速发展。在这些年里,人们不断地见到前所未有的高科技产物。
计算机、手机不停地更新换代,网络资讯越来越发达。
和以前人工徒步送书信不同,现在只要连接上网络,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我们的眼前,热点事件每一分钟都在刷新。
信息的“地球村”已经形成了。人们们天所接受的信息远大于需要。
而现代的通讯技术让海量的信息传播成为事实。
人们面临的不再是信息的匮乏,而是无力处理海量信息的疲乏。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个人无法处理过载信息时,采取的方式就是选择性接触和理解,也就是专注特定的信息,长期下来就会形成“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主要是指由于人们以兴趣和利益为导向选择性接触信息,以及媒体分众化发布信息而阻碍了多元化信息的吸收;使得个人被同质化信息层层包裹,就好像蚕被蚕房围困着一样。
“信息茧房”随着现代媒介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而产生。
随着网络大数据、5G技术、精准推荐算法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
问题越来越严重。
网络媒体按照个人喜好高速度地生产和推送消息。
一切都在追求着“快”。信息产生得快,传播得快,更新得快。
我们的大脑不停地被新的信息冲击着。
一个个事件、一篇篇文章闪过,在流量的引导下,我们接收信息,然后迅速遗忘,开始关注下一个事件,如此循环往复。
人们在不经意间放弃了思考,对事情的看法越来越受媒体影响,不知不觉地变得人云亦云。
思维很容易就陷入自己不思考,却有很强成见的困境。
面对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困惑,我们可以回到“而”字上,寻求应对新时代信息风暴的方法:以联系的眼光看事物,提高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
进而学习古人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原始见终的智慧。
建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为什么在我们的春秋时期,中外不同地域同时诞生那么多“圣人”?
因为这个时期“表象”信息不多,媒体不发达。没有到混淆视听,颠倒是非的程度。不会对人的认知造成困惑。信息就是有价值的知识。
那时候,社会摆脱了野蛮,文明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同时,社会上的信息虽然很匮乏,但比较单纯。书本,传说等等媒体信息虽然不多,但质量高,真实性强。这对当时的人非常有利——不会被过多的表象信息迷惑。可以很容易抓住本质,所以他们思考的效率特别高。在后人看来,就特别有智慧。
越往后,社会越发展,积累下来的社会文化信息就越丰富。其中有价值的经典到底是少数。而没有实际价值,甚至是非不分的信息却越来越多。这样,人们在求知和成长过程中吸收到的信息大部分是迷惑人的'表象’。人们思考问题时更多的精力要花在分辨这些表象信息上。真正有效率的思考反而远没有古代圣贤多。这也是社会越发展圣人、贤人、大师越少的一个客观原因。并非人变差了,是迷惑变多了。
把信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了解真相。古代的智者在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可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通过有限的信息了解纷繁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变化。
其根源在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联系起来看事物的视角。
从这个视角,人们可以通过细微的信息看到宏大的事物发展规律,进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现代人面对零碎化信息大爆炸。最需要的,正是古人这种联系看问题,穿透众多信息抓住真相和本质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个能力,才能让我们的思想不被现代媒体制造的强大“信息茧房”所束缚。
可以从社会发展,特别是媒体和信息传播发展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是我们讲解汉字的一个目的:通过分析讲解汉字,展现古人深邃的智慧,帮助大家建立联系地看世界的思维模式。
通常的讲解都只是将汉字每个意义分别列出,各个阐述。尽管有个别联系,但没有系统地关联起来。
我们的讲解不止将汉字具体意义、文化内涵一一介绍给大家。更重要的是发掘所有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给我们的启迪。以系统的眼光发掘每个汉字深层的本质含义。
用这种方式去理解汉字,学习汉字。一方面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其实就是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习了课程的朋友能穿透文字理解文章或话语背后深层意义,透过信息把握真相。

另外一方面,也培养大家用联系的眼光看零散的世界,找到事情之间的联系,建立系统、整体的思维观。

把每个汉字零散的意义联系起来,其实就把我们接收到的零散信息联系起来,把世界上零散的事情联系起来。
这是从最基础的语言元素(也是思维元素)去培养。
这样锻炼虽然很难立竿见影,快速见效。
但是,一旦开启了这种思维模式,对思维的锻炼和提升是长久而且深刻的
——因为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语言:或者在交流,或者在思考。
一旦建立了这种思维模式,我们使用语言的时候思维就能得到深层的锻炼。
这是我们课程和其他汉字讲解课程最最最根本的区别,也是我们学习这个课程最终的目的。
我们并不是单纯了解汉字的解释,增加多点文化知识。
而是要建立一种更高格局,更有智慧的思维模式。
学习一种全新的锻炼思维方法。
好,这一节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0)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开哲学课?因为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孩子们能听懂哲学吗? 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相当枯燥,别说是儿童,就连大学生也未必能搞明白.从这个角度说,幼儿园开设哲学课给学前儿童教哲学,确实容易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甚至还显得有点荒唐. ...

  • “汉字的字义”之第四篇:假借义

    假借是一种造字的方法,指借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另一个与它音同音近的字.同时,借用的字与原字的意义毫无关系.由文字假借产生的意义就是假借义. 假借是从语音角度弥补汉字造字方法不足而产生的.因为有些抽象的意义 ...

  • 问渠那得清如许,那的读音与字形

    阅读本文之前,请先投个票. 收到一位小伙伴的信息,说家里娃娃的老师,要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那"读作nà,要求我写写这个字.遵嘱执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池塘 ...

  • 什么是生的本意?大医精诚夏令营之汉字慧画课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所生化出来的,而"有&q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三课 以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以"字. 以yǐ象形兼会意.以(㠯 yǐ )与"巳&qu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七课 吾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吾"字. 吾wú形声,从口,五声.金文"吾"由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一课 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愠"字. 愠yùn形声,从心,昷(wēn)声.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课 来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来"字. 来lái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 本义:麦.小麦叫&q ...

  • 正解汉字 第三课 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习"字. "习"甲骨文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 ...

  • 正解汉字 第四课 说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说"字. 说shuō形声,从言,兑(duì)声.在使用中有:解说. ...

  • 正解汉字 第五课 朋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朋"字. 让我们先看看"朋"字的字形发展:&q ...

  • 正解汉字 第六课 自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自". 自zì象形,甲骨文和小篆的字形都象人的鼻子."自 ...

  • 正解汉字 第七课 方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方"字. 方fāng象形,象两船并行,方的本义:并行的两船.竹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