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案

草木中医

洗空泛之浮论,专务实效,弘扬经方

王某,女,47岁

初诊

就诊时间:2015.05.20

起病于不和。欲卧、欲行不得;昼而安静不眠;夜而反复颠倒、屡迁其屋仍不寐;困至极,稍寐即惊醒,遂辗转反侧至黎明;口渴甚;目无神、不愿言、避见人;手小颤不止。已求治西医精神专科两月余,虽耗费却无效,且起轻生念。舌如覆冰,两脉俱无,宜茯苓四逆汤。

患者系环卫工,服务多年,于冬日不得已常冷饮。虽起病于不和,然舌如覆冰,寒深重。三进重剂而渐寐,十剂脉起而愈。

二诊

就诊时间:2016.12.20

起病于风寒外感而输液,渐次失眠,晨则鬼哭狼嚎不自知,昼则念亡母旧事,夜则赤脚游走不知冬寒,意识全无,不知进食。求于巫医而有效,晨、昼、夜之病情一时消失,然仍有反复,且终不能眠。趁其病情暂歇、苏醒、欲进食之机,进重剂真武汤,七剂而愈,继以附子理中丸调理两月,至今仍无异常。

进汤前

三剂

七剂

药力强弱来源于量,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祛除顽疾会力不从心。汤药疗程虽短,却发生两个怪事。其一,第一剂全身持续一个小时出汗,脚底部发痒。第二剂,口舌、面部发麻,继而全身。腹泻(多为泡沫),屎气多。其二,病家见起效迅速,遂不尊医嘱,缩短熬药时间(第四剂),出现手足指(趾)末端痒胀感,上下眼睑无法开合(左)、面部极为紧张(左),重剂炙甘草,喝药后半小时解。

再按

《尚书·说命》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瞑眩反应即疾病看似加重、实为好转的反应。病由静而动,是阴病转阳的征兆。《大论》中有多处谈到冥眩问题。如第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中“暴烦”即为瞑眩反应。当然,有反应是病情加重还是冥眩,仍需医家“察色按脉”、“别阴阳”。

(0)

相关推荐

  • 中医在疾病治疗中,容易产生瞑眩反应的疾病有哪些?

    以六经而言,六经病皆有暝眩反应. <伤寒论>开首即有发于阳.发于阴之说. 太阳病中,暝眩反应,在头部,包括颈椎病,太阳病中的麻黄汤证,五苓散证,茯苓四逆汤证等都或见有暝眩反应.这里一些是&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三)

    阴阳诊断的方式,不管是阴阳家写的,常常会读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阴阳气要流行,气体要流转,气体流转不顺畅,里面有任何的东西堵塞住.       阴中要有阳,阳中要有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赤白肉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九)

    伤寒论第二十四条辨: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这个条辨就是说,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症未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就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 ...

  • 李较利中医师--经方治疗高血压病案

    2021.03.05 黄某高血压多年来诊,忧郁,项部僵硬,头顶及两侧头晕疼痛.膝关节以下怕风怕冷,有痛风病史多年,吃降压药多年.口干想喝温水,胃口好,大便每天一次,小便色清,疲劳.早上8-9点和中午疲 ...

  • 李较利中医师治愈颅内肿瘤病案

    记得那时是2018年的春天,患者段某,湖南新化桑梓镇人.经熟人介绍于本人治疗.自述二月前因车祸住院治疗出院后不久发现视力下降,右眼视物模糊有重影.然后就是右眼的外展功能消失,声音沙哑,吞咽困难,饮食时 ...

  • 垂直媒体永远不会消亡,但需专注的精神

    巨型传媒集团争抢新媒体Vice,包括传媒界的大人物默多克(Rupert Murdoch).过去,热门的数字媒体公司与大型媒体集团进行的谈判,结局通常不怎么美妙.2005年新闻集团曾以5.8亿美元收购M ...

  • 从五代到宋元中国画的水墨精神

    北宋山水画的布局代表了社会次序.高山堂堂,主山巍峨,象征着强有力的皇权.但到了南宋,却逐渐向"边角之境"发展,画风变得清淡. "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确立典范风格.达到鼎盛 ...

  • 【病案分享】我的第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文章来源:甘草论坛 作者:张宝华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原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业医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治疗了数万个患者,很多病情被缓解或治愈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却了,但有一些特殊的患者和病例依然记忆 ...

  • 华人社会永恒不灭的精神图腾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有幅对联:"三教尽皈依,仰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下朗:九州隆享祀,祝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行." 这幅对联称颂关帝在华人社会所具有的崇高且广泛的影响力. 上联写关帝 ...

  • 【军旅抒怀】杨天吉||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杨天吉 梨花雨王倩作家说:"杨指导员真的让人佩服!他们那个时代,优秀的人基本上进了部队.能够在优秀的人堆里拼出来提干的人,更是优秀.通过与咱们团长接触,我得出一个结论:能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明代奇案:女儿身亡,父亲疑心鸣冤,一场翁媳精神之恋,酿出悲剧

    永乐四年(1405年)七月间,一男子骑着快马,行色匆匆地来到洛阳县城东李家坡的李秀才家,报来一不幸的消息.李秀才的女儿 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尸体不宜在家中存放,诗晴的丈夫李秀才本就非常生气,王家态度又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