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9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里仁第四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位”和“立”是同源字,“位”是“所'立’之处”。这个“立”就是“三十而立”的立,你有了立身的本领,你才会有处世的位置。

孔子相信,自求多福,天助自助之人,越努力越幸运。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禄位,担心的是如何获得(和禄位相应的)本领。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首先得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价值。”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参,shen,1声,是曾子的名,曾子的字是“子舆”。

忠恕:忠是尽心诚意,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对方,为待人之德。

恕,不等于“宽恕”,如今所谓宽恕,强调的是“宽”。

“恕”和“仁”,恕是如其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道、明白的意思。

一事当前,君子必先辨其是非,小人必先计其利害。君子崇道德而浅功利,小人则唯利是图。

既然知道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观取向,那么我们在跟君子交流沟通的时候就可以在“义”上做文章,跟小人谈判的时候则直接抛出“利”来就行。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对讲情、讲理的人管用,“唯利是图”的小人则会把你说的话全当作玩笑。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别人做得比自己好,就要想着向对方学习;见到别人做得不对,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缺点和不足?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几,是轻微、委婉之义。简本作“儆”。

不违,是绝对服从。

君不如亲,孝大于忠。君臣关系不好,可以不以君臣相待;君以不义加诸臣,臣可拒而不受。臣不悦君,可离而去之。君可去,亲不可去。对国君可以毫无保留,犯颜直谏;三谏不从,就哭;哭也不行,开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对父母,只能曲里拐弯,委婉劝说。

劳,是操心。

父母做错事,孝子要劝,但言辞要恳切而委婉,绝对不能直戳戳,不留情面。父母即使不接受,也要恭敬如初,绝对服从。父母错了,但是又不接受劝,孝子这心里呀,替父母担心,还得为父母操心,即使这样也丝毫不能有怨言。

做孝子,太难了。唯其难也,所以是很高的标准,得到了上上下下普遍的推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能出远门。出去得远了,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也许,此一别,再无相见日。出去得远了,音信难通,瞎让父母担心。

即使在近处游,也要告知父母自己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与《学而》1.11重。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o,4声),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怎么算“孝”?可以考察三个方面: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儿子)的行为;如果(儿子)能做到在三年服丧期间谨守父亲的“道”(教诲),就可以算是“孝”了。

父亲在,当然要听父亲的,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儿子说了不算。想干的可能不让干,不想干的可能不得不干。说了不算,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志向、态度就是要考察的重点。

父亲死了,你当家作主了,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了。这时候,你怎么干就是考察的重点了。

父亲的道是父亲的道,你当家作主了就可以有自己的道了。但是服丧其间,父亲未远,要“无改于父道”才算孝。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龄,一定要放在心上。父母高寿,是可喜之事,说明子女照顾得周到;也是可惧之事,因为越高寿离生命终点越近,随时都可能离去,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迎接最悲痛的结局。

知道谁都会有那么一天,知道早早晚晚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既欢喜父母高寿,又总是担心、害怕。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躬”是身,代表自己。

孔子讲:“古人慎言,不轻易许诺,说了却做不到会感到耻辱。”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有“约定”的意思。

承上文,古之君子慎言重诺,唯恐说了自己却做不到。可是一旦做出了承诺那就必须做到,失约的事很少见。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ne,4声。

“讷于言”是指言语迟钝,不善表达。

“敏于行”是指手脚勤快,反应迅速。

4.22、4.23、4.24应该合在一起理解,前两段是陈述,这一段是总结。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跟你一样有道德的人。”

孔子是有道德的人,这是他安慰自己的话。但是终其一生他有没有找到这个“邻”呢?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跟领导走动太多,领导会烦你,自讨没趣;跟朋友天天往一块儿凑,关系反而会疏远。

子游讲的是大实话,很对中国的国情。谚曰:马见马亲,人见人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多是非就多。

你往领导跟前凑,你是想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但是人有失言,马有失蹄,你想留好印象就能留好印象了?不能不凑,但要适可而止。还是干好本职工作是最主要的。

亲朋好友不能不走动,但也别太勤。谁都有谁的事儿,你去了人家还得招待你,你知道人家得空不得空呀?

都有意,就多凑几次。单方有意,那是一厢情愿,不能拉别人陪绑。

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是你,我是我,我们是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