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的文化:严格有序,中规中矩!

中堂插屏前置有一插屏、一贡案,意为“平平安安”。 在传统家居的布局中,厅堂布局是最为讲究,最为严格的。

从很多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户人家的厅堂里,常常出现一种由四仙桌或八仙桌、扶手椅或太师椅成对,加上长条案和花架等组合而来的家具。但凡有点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家具叫中堂。

然而,恐怕没几个人注意到,传统家具的应用中,组合型家具仅中堂一例,别无二类。中堂家具形成的布局,由多组合的结构、结合室内的空间环境而来,因此上,与其他客厅类家具相比,中堂的形式感更强,陈设功能更加明显,所以,中堂家具在古典家具大家族中,显得有些特殊。

如果说:书房类家具是红木古典家具的最高表现形式,那么中堂家具则应该属于“最能从触感上影响感情的家具”。

中式家具的起源及其功能

如杨耀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示例,距今两、三千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已经有早期家具的形象痕迹,我们能从中看到人类从事祭祀活动的肢体语言与类似家具的物品之间二者组合而成的画面。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提到:“俎”和“禁”两种祭器,是家具最早的原型,是后期箱形(带门、带盖)家具和条案式(带腿足)家具的雏形在祖先的祭祀活动中,它们当时起着着桌、案的功能。

在“禁”类形制上,随之产生橱柜类家具,多用于卧房、书房;在“俎”类形制上,则产生案几类家具,出现在从古至今几乎所用的家居场合。

家具尺度的演变和家具的组合布局,实现了家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功能:实用性、装饰性及陈设性。

中堂家具的使用

中堂家具的独特地位,跟中堂的特殊来历是分不开的。据载,中堂之说起于唐。因唐、宋两代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随称宰相为中堂。中堂,居宰相名臣之位,处宅府显耀之地。中堂由国务政事而来,中堂家具在传统家居中的地位之尊,由此可窥一斑。

在传统家居的布局中,厅堂布局是最为讲究,最为严格的,中堂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居中的必备,它以厅的中轴线为基准,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家具整体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

中堂的功能一般分为会客、行礼仪和佛堂三类。有别于书房的私密和封闭,堂屋是主人会客,家族行礼仪的重要且唯一的场所,会客和行礼仪讲究的是主宾、尊卑、上下、长幼关系,这种关系严谨地传达着中国人“孝悌忠义”的伦理观。中堂家具根据堂屋的用途,功能自然有所侧重。依照传统习惯,扶手椅或太师椅的座序以右主、左宾或左为上、右为下为序,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序”来入座,这叫坐有坐“相”,这个相,既是形式,又是内涵。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仪式之时,平时也只在右边落座,一是表示谦恭,二是虚位以待,因此上,中堂的座椅不经常同时使用。当堂屋兼做佛堂时,则翘头案正中有设佛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或供奉已故亲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用于祈福和感念。

中堂家具消费现状及原因

我国传统家居中的家具造型、摆设及厅堂的座位是严格有序的,明清两代的富贵阶层住宅中的家具布置也和建筑格局一样严格,因此上,中堂家具在中式家居的文化体系中,显然拥有核心要素:不可复制且具唯一性。这一核心要素,就是从中堂出现在传统家居的特定场合,以及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得以形成的。

中堂家具在诸多红木古典家具消费中,极少成批生产,门店销售达成率偏低,多通过询价和订制完成。这是因为堂屋会客、行礼仪和佛堂的功能,决定着中堂家具日常的使用效率实际并不高,陈设其中的中堂家具跟“王谢堂前燕”一般,无法成为普通人家的必用品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是另一方面,作为从古至今大户人家的必需品,登堂入室的中堂家具,并不因使用者稀少,而降低它自身作为家具重器的要求。

因为中堂家具属家居系列的高配置,构件多,体裁大,导致中堂家具选材用料的要求特别全面。耗材用料多,用料大,各构件纹理色泽的搭配极其讲究,组合后即要符合整体体量的外观要求,还能满足各构件单独使用的功能诉求,简而言之就是:既协调又统一。

讲到这里顺带讲一个问题。常常有人问询:有没有明式风格的中堂?很多买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能看到的明式中堂不能说没有,至少是很有限。

中堂家具的概念是组合构件,气场要求大,这与明式家具光素、巧雅的风格冲突,只有清式家具的繁复和沉穆风格,方能富有效率地满足这一需求。

中堂家具的文化隐喻

关于建筑与家具的关系,业内有句行话,说“家具是屋肚肠”。

家具实用性多体现在日常的使用和适用方面,比如最常见的椅凳类家具。实用阶段的家具,仅仅是作为单纯的器物使用,然而随着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家具的使用方面,人们必定有一个由简入繁,由少及多的过程。

在家具作为器物使用的目的实现之后,使用者会渐序要求家具的配置,对空间布局能起到良好的陪衬和烘托,增强身临其境者的环境体验感,比如对屏类家具和架几类家具的应用,这个阶段我们理解为求知阶段,在这一阶段,使用者对家具实用功能的要求,会上升到对装饰功能的认知及运用。

随着家具和家居二者的艺术交融,使用者在熟谙家具装饰功能和家居人文诉求的基础上,对于家具文化的体悟,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最后达到对家具意境的审美阶段,在这一阶段,其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家具的风格追求将合二为一,高度融合。

中式家具的文化隐喻,我们很容易从明清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流派上,去做出自己的判断,通过实物表现进行有效的验证。

集案、桌、椅、架于一体的中堂家具,涵盖了大部分家具类型的原点,完整地保留了家具的各项功能,中堂家具作为中式家具的代表品种,从形式到仪式,反映着普通劳动人民对富庶生活的追求,反映着传统文化语境下,我们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对礼教的遵循。

中堂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正是我们探究红木文化,珍赏古典家具的初衷所惟吗?

家具文化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又复归于日常生活。从远古时期,“俎”和“禁”两类原始家具的雏形作为祭器,出现在祭祀活动中,可以想见后世衍化而来的各式家具,均是由庙堂走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艺术载体。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文化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中堂家具一直不是简单的家具制器,人们以中堂家具为“礼器”的方式,将外在的规范和内心的真诚,含蓄而深刻地进行着诠释,执守着每个人都藉以诉诸的良心,中堂家具是如此之美,美在它内蕴的道德精神,中式文化是如此之美,当我们沉吟其中,所感受的是扑面而来的——生命的礼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