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采撷】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或不联合SBRT治疗早期NSCLC: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II期研...

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或不联合SBRT治疗早期NSCLC:

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II期研究

【背景】

鉴于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数项研究探索了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价值。在一项小样本的探索性研究中,2个周期的纳武单抗新辅助治疗在22例早期NSCLC中取得了45%的大体病理缓解(MPR)率。然后,后续研究报道的MPR率并没有那么乐观。例如,突变肺癌联合会(Lung CancerMutational Consortium)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新辅助阿特珠单抗治疗在101例IB-IIIA期NSCLC中的MPR率为18%;Neostar研究显示3周期新辅助纳武单抗治疗的MPR率为22%;PRINCEPS研究中,新辅助阿特珠单抗在30例患者中取得了14%的MPR率;IONESCO研究的新辅助治疗药物为度伐利尤单抗(I药),MPR率为18%。以上数据与既往报道的新辅助化疗的MPR率相当。即使如此,联合治疗有望提高MPR率。2项研究显示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的MPR率高达57%和73%。此外,一系列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显示,8Gy*3f的SBRT能够增强ICI的免疫治疗效应。

该项研究对比了8Gy*3f的SBRT联合I药新辅助治疗与I药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

1.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非盲II期研究。

2.   主要入组标准

①    ≥18岁;

②    ECOG0-1分;

③    活检证实为NSCLC;

④    cI-IIIA期(AJCC 7th);

⑤    可手术切除(专业胸科医师评估);

3.   主要排除标准:

①    同时性多原发癌;

②    3年内患其他恶性肿瘤;

③    活动性免疫性疾病;

④    免疫抑制;

⑤    影像学证实的肺纤维化。

4.   流程:

5.   终点:

主要终点为MPR率(原发灶)。次要终点包括全组2年的DFS(与历史数据对比)和两组的治疗反应率及安全性。

【结果】

1.   入组情况及患者特征

2017-1-25至2020-9-15,共筛选了96例患者,60例符合入排标准,各有30例随机到SBRT I药组和I药组。除PD-L1表达外,两组的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均衡。SBRT I药组PD-L1阳性者占77%,而I药组只占43%。全组人群中,EGFR突变阴性者占80%, IIIA期约占45%,腺癌约占55%,鳞癌约占40%,吸烟者占大多数。

2.   治疗完成情况和MPR率

所有患者接受了至少1周期的新辅助I药治疗,SBRT I药组均完成了处方剂量的放疗。两组各有26例(87%)患者接受了手术。SBRT I药组R0切除率为83%(25/30),I药组R0切除率为77%(23/30)。ITT人群的病理缓解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设为未能达到MPR。SBRT I药组的MPR率为53.3%(95% CI 34.3–71.7),I药组的MPR率为6.7%(95% CI0∙8–22∙1),两组差异显著([OR] 16∙0,95%CI 3∙2–79∙6;p<0∙0001)。SBRT I药组的PCR率达50%。SBRT I药组腺癌和鳞癌的MPR率分别为44%和66%。所有18例达到MPR的患者均有吸烟史。各临床分期MPR率如表2所示。

3.   治疗反应与MPR关系

SBRT I药组16例达MPR的患者中,11例(69%)达临床PR,5例(31%)达临床SD;I药组2例达MPR的患者中,1例(50%)达临床PR,1例(50%)达临床SD。

4.   毒性

SBRT I药组和I药组的3-4级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0%和17%。最常见3-4级毒性为高脂血症(SBRT I药组3例)和低钠血症(I药组3例)。SBRT组1例心肺毒性死亡(术前)。I药组1例卒中死亡(术前)。

5.   事后探索性分析

1)    EGFR突变与MPR的关系

52例手术切除的患者中,两组各有5例EGFR突变患者。去除这10例患者,SBRT I药组和I药组的MPR率分别为71%和10%。其中,SBRT I药组的PCR率为38%。

2)纵隔淋巴结降期至N0与MPR的关系

SBRT I药组66%(4/6)患者由N2降期至N0;I药组14%(1/7)患者由N2降期至N0。

3)PD-L1阳性患者MPR对比

在已知PD-L1表达状态的患者中,SBRT I药组和I药组各有79%(23/29)和46%(13/28)患者PD-L1表达阳性。在PD-L1阳性患者中,SBRT I药组和I药组的MPR分别为64% [95% CI,42∙9–80∙3]和8% [95% CI,0∙43–35∙4](p=0.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准后,SBRT I药与MPR显著相关(校准OR=12∙6,95% CI,2∙5–64∙7;;p=0∙0024)。

4)治疗前后的免疫表型变化

SBRT I药组肿瘤组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免疫表型变化,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M1和M2巨噬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在疗后显著增加。而I药组治疗前后的免疫表型无显著改变。与I药组相比,SBRT I药组的MHC-II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此外,在SBRT I药组中,达到MPR患者的MHC-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

【结论】

本研究显示,原发灶8Gy*3f的SBRT联合I药新辅助治疗耐受性良好、安全,并能够取得更高的MPR率。这种放免联合模式的抗肿瘤效应可能得益于抗原提成细胞和MHC分子表达的增加。目前正在开展类似设计的更大样本的研究。

【参考文献】

Nasser K Altorki, Timothy E McGraw, AlainC Borczuk, et al. Neoadjuvant durvalumab with or without stereotactic body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ingle-centre,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 2021 May17;S1470-2045(21)00149-2. doi: 10.1016/S1470-2045(21)00149-2. Online ahead ofprint.

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动手指,关注放疗青咖汇

(责任编辑:包永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