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八佾篇(05)

一原文八佾第三3.0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试解】孔老师说:“边远的夷狄之国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乐文明;还不如中国虽无君主,而能一秉周礼的礼乐文明好呢。” 二释字夷《说文》:夷: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玉篇》:夷:明也,平也,敬也,灭也,易也,蛮夷也,或𡰥字。甲骨文“夷”夷字从大从己或弓,“己”或“弓”表示“大”(人)束胸的装束,义为与中原人不同的东夷民族。从束胸引申出平坦,平安,铲平,削平,消灭等义。狄《类篇》:狄:远也。《说文》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韵》:狄:北狄,又姓,春秋时狄国之后,汉有博士狄山。“狄”字最初之义为人带着猎犬行猎。引申指北方的游猎民族。三素说前面老师对季氏等三家的僭越礼制的行为进行了评说,告诉人们礼乐制度的核心是仁德,根本是真诚。这一章继续承接前章对君主和礼制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老师说:“边远的夷狄之国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乐文明;还不如中国虽无君主,而能一秉周礼的礼乐文明好呢。”孔子强调了单单拥有君主虚名,而无周礼之文明实质的君主,还不如有礼而无君呢。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君臣亦仅礼中之一端,社会可以无君,终不可以无礼。孔子撇开无君一节,谓夷狄终不如诸夏……再就古今通义论之,可谓此社会即无君,亦不可以无道。但不可谓此社会虽有道,必不可以无君。既能有道,则有君无君可不论。《论语》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尊君亦所以尊道,断无视君位高出于道之意,故知后说为胜”。本章需要注意的是:本章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是说:“当今之人动辄就出言不逊,蔑称边远地区的民族为夷狄,可是在这些被人们蔑视的夷狄之邦,却依然有君主在领导着人民,依然存在着君主之道。与在今的中国诸侯,其臣子僭越作乱,已经丢失了君臣秩序,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了王道,没有了礼制,这同没有君主是一样的。而夷狄却不是这样的。”在这种解读当中,包含着孔子对强臣僭上作乱、颠倒名分的叹息。二是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诸夏无君,因为他们尚未启蒙开化,不明礼仪背后的仁德之道,这样的有君无礼,还不如有礼无君。这两种解读在文本上都有可通之处,单从文本上确实无法确定谁对谁优。但是如果结合前后文,以及孔子的言教特点,第一种解读似有不妥,因为孔子没有愤青的激情,即便在本篇的第一章中,我们都没有看到孔子的拍案而起,在林放问礼之本以后一章理应对礼的实质再次进行教导,而不是象愤青一样的发表自己的感叹。故我采用了钱穆、杨伯峻等学者的解读,而没有采用朱熹、程树德、杨树达等学者的解读。本章需要注意辨析的是“夷狄”中否有对四周未开化民族的蔑视的含义。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夷狄是中原人对周边民族的蔑称,其实这两个汉字的字形之中没有蔑视义。首先,夷字中是从大从弓的,大是正面的人形,因此夷字当中没有下等的、下贱的、蔑视的含义,同时,夷是指在中原东方的民族,这些族群生活地点当在孔子时代的齐鲁等地区。同样狄字是从犬火,表示的是北方民族的游猎方式,应该也没有蔑视的含义。这些名称之中只有未开化、文明尚未启蒙的含义而没有蔑视之义。夷狄的蔑视之义是后代才有的。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