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快讯】春风诵读文学会 淮滨诗词学会第三届“新华杯”端午节有奖征文大赛颁奖活动暨参赛作品展

春风诵读文学会 淮滨诗词学会第三届“新华杯”端午节有奖征文大赛完美落幕!

   值2020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淮滨县春风诵读文学会、淮滨县诗词学会联合淮滨新华书店举办“新华杯”杯第三届端午节主题征文大赛。本次征文以老家淮河岸边的家乡端午节为创作基石,以“最美是老家,浓情过端午”为主体情怀,直抒胸意,写你所想,要求原创、思想健康、主题鲜明。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分和认真商榷,最终确定了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共 12 个。

一等奖:

韩永秀《端午节感怀》

王 飞《端午记忆》

二等奖:

孙久扩《江城子▪端午》

魏冠一《临江仙▪端午忆屈原》

林梦珠《艾▪情》

王铁艳《端午记忆》

三等奖:

刘伟《端午寄怀》

熊秋月《割不断的乡愁》

熊华明《端午寄思》

王娟《爱在端午》

孙广翔《粽子与屈原》

刘家友《端午节》

颁奖活动现场

7月3日下午3点整,颁奖活动在新华书店如期举行,县文史委主任吴昌炯、新华书店经理王树月、县文联主席郭文斌、新华书店副经理钮学峰、县作协主席张彦林、县作协秘书长杨帮立、县评论协会会长杨建平、诗词学会会长杨传熙、春风诵读文学会会长马增辉、春风诵读文学会理事长邬银彪、春风诵读文学会宣传部长刘春玲,以及部分文友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活动,春风诵读文学会特约主播,端庄娴雅的董冰担任活动主持人。

颁奖活动主持人董冰介绍参与颁奖活动的嘉宾

新华书店总经理——王树月致贺词

嘉宾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奖

获得一等奖的王飞女士作代表发言

县文联主席郭文斌作总结讲话

县作协主席张彦林、县作协秘书长杨帮立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颁奖嘉宾与获奖选手合影留念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倍加珍惜!植根淮河沃土,传承本土文化、发掘人文、风俗、传统特色,为淮滨的文学发展、文化繁荣做贡献!文学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广大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向新华书店的鼎力相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积极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为我县的文化繁荣,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赛选手作品·散文诗歌卷

1.端午记忆

文/王飞

忙碌的现代人,口口声声的“生活要有仪式感”,于是许多莫名其妙的节日便冒了出来。就拿5月份来说,“五一国际劳动节”平淡如常,反倒是什么520、521轰轰烈烈,接着又是527,这样的所谓的仪式感应接不暇。说起仪式感还是应该当数我们的祖辈们,就拿端午节来说,我儿时记忆的端午节真是充满了真正的仪式感。

端午的前几天母亲就开始为端午忙碌起来了,先是买来包粽子的毛竹叶、蜜枣、红豆和糯米,因为粽叶的处理还是比较讲究的。新买的粽叶要提前在清水里泡上一天,泡开后还要用刷子逐个的清洗,总是我用细细的胳膊吃力的压着压水井,姥姥用她那枯树般的手拿着毛刷在流水下一片片颤颤巍巍的仔细的刷,刷完一片便叠成四方块摞起来。刷好的毛竹叶还要和当天买回来的新鲜碧绿的芦苇叶一起放到锅里煮,煮的时候还要放上几滴食用油。煮好的粽叶清香扑鼻,便是可以用来包粽子了。

端午的前一天是最热闹的,姥姥和母亲包粽子,我们姐妹三人一边帮着择韭菜,一边叽叽喳喳讨论哪种馅的粽子好吃,哪个粽子包的最好看。眼见着毛竹叶里面衬着碧绿的苇叶在姥姥和母亲的手里瞬间变成了漏斗,放进泡好的晶莹饱满的糯米,和着红豆和蜜枣,一眨眼的功夫便在她们手里变成了三角的形状或者斧头的形状,姥姥擅长的元宝形状的粽子母亲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

端午节那天的清晨,我们香甜的睡梦总是被厨房里传出来的香气所“打扰”,睁开惺忪的睡眼便看见屋外桌子上已经摆放好四个碟子,供着炸好的菜油角和糖糕。还有煮好的粽子、咸鸭蛋、鸡蛋,还有煮熟的整颗的紫红的蒜瓣。姥姥虔诚的烧着香,口中念念有词。正当我们垂涎三尺的时候,母亲端来一盆黑乎乎的水,让我们从头到脚擦洗一遍,开始肯定是不情愿的,姥姥耐心的解释说这样的水洗澡整个夏天不长疮,于是半信半疑的配合。后来才知道这水是母亲端午清早在太阳升起之前打来池塘里的水,里面加上艾叶煮好了的。然后姥姥又拿来泡好的雄黄酒,把我们每个人的耳朵眼,鼻孔,甚至屁股眼都抹一遍,说道是这样虫子就不会爬进来了。那时的我最怕的就是各种虫子,自然积极的配合。最后姥姥还要在我们姐妹三人的辫子上扎上艾叶,整个仪式才算完成,才能享受端午特有的美味。

那时的端午没有超市里各种品牌的速冻粽子,没有微信朋友圈的各种祝福和炫耀,却是最真实,最有仪式感的节日。

2.端午,割不断的乡愁

作者/熊秋月

岸边的芦苇荡

童年缓缓流淌

时光钉在矮墙

挎过的香囊

艾草的馨香

挂在粗粝的木门上

毛尖催熟鸡蛋

淮上的江南笑容绽放

汗水浇灌收获

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阳光照射的臂膀

耕种着未来

灌溉的是希望

雏菊点缀的手抄报

忠魂在笔下肆意流淌

雄黄酒推杯换盏暖意洋洋

香粽包裹的离骚,九歌和九章

还有那五月的汨罗江,

跨过了洞庭,迈过了丘陵,

载着悠悠的中华魂

蜿蜒在华夏的河床上

3.端午,想起母亲

作者 /李健

端午,这个日子

最忙碌的是我的母亲

一大清早起来

采青艾、插艾草、打扫卫生

听说插艾可以驱灾

为了这个彩头

门头、窗边的艾草

母亲每年都插得特别齐整

煮鸡蛋、炸糕饼、包香粽

样样活头琐碎

都是母亲一个人默默操弄

为了过好一个端午

一连几天

母亲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这个端午,母亲走了

我学着动手操持过节的事情

按照母亲的程序忙活

我才知道每道工序那样累人

这一天下来是腰酸背疼

鸡蛋、糕饼、粽子好吃

可有谁能够体会这其中的艰辛

鸡蛋、糕饼、粽子熟了

我很想叫来离去的母亲

让她亲口尝尝

儿女为她奉上的一份孝心

让我向她道声感谢

为了这个家庭

你已经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粽子飘香的傍晚

我寻不到母亲的身影

母亲已经走远

我已经无法去回报母亲

面对眼前的粽子

一行热泪不禁流下

母亲、母亲,今生注定

我将永远亏欠您的一份深恩

4.礼物

作者 / 张君

五一过后,校长规定九年级班主任必须午后看班,到预备铃结束才能离开。林老师已经一个多月没在家好好吃过饭了。

明天是端午节,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放假。想到放假林老师竟显得比学生还激动。趁学生们埋头写作业,林老师临时决定去学校附近的超市买几斤糯米,明天吃妈妈包的粽子,好好享受一下妈妈的手艺。

装好的糯米还没称重,包里的手机铃声在吹口哨:“喂,你是林老师吗?“我是,请问你是哪位?”林老师再次看看没有备注的号码,“我是徐冉家长,我之前的手机给徐冉了,你不要没收徐冉的手机。这是我的新手机号……”林老师的听觉出了问题,家长的话她忽然听不到了,脑子陷入混乱状态,只记得一句要她别收徐冉的手机。糯米没称,手机也不知何时挂的。这几天和徐冉同寝室的学生全部课堂上睡觉的原因找到了。

这个电话像投入平静水面的一块石头,林老师的烦恼涟漪一般一圈圈荡漾开来。

徐冉是本街道上一个富二代,她妈妈的泼辣妇孺皆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了成绩,林老师给学生排位都是好、差生同桌。和谁同桌由学生自由组合,徐冉却被同学嫌弃。后来班长李萌看林老师为难自告奋勇的要求和徐冉同桌。

李萌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五十多岁,爸爸因病去世,是个精准扶贫户。她妈妈一边种地一边打小工供李萌上学。一米六的个头穿一身破旧的衣服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李萌总觉得矮人一等,初二时以帮妈妈干活为借口几次都想辍学。林老师舍不得这个可怜的女孩自毁前程就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两套校服送给李萌。有了合身的衣服这个平时忧郁的女孩一下子阳光起来。成绩更加优秀的同时,似乎连走路都带起风声。

李萌的好心却给自己和老师带了一次教训。课堂上李萌站起来回答问题徐冉趁机抽走板凳,李萌在栽倒的同时指甲无意间划到徐冉的脸,他妈妈知道后去学校大闹,一定要打李萌一顿给儿子报仇。林老师劝解,她竟指着林老师的脸大骂老师偏袒学习好的学生伤害她儿子,并扬言要去教育局告林老师。

如果用“嚣张”来形容徐冉的家长,那么董博文的家长是“卑微”的。两口子在外地打工,又怕年迈的父母管不了调皮的儿子,每年春节都试图给林老师发微信红包,被拒收后就打电话给林老师,安排了又安排,“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打骂随老师,成绩下降老师要能给孩子身上打破皮他来家后给学校送锦旗”。董博文聪明过人却因为体重过胖讨厌上体育课,尤其不爱跳绳,跳绳的动作就像怕给蚂蚁踩死一般。为了督促董博文跳绳锻炼林老师每次体育课都亲自到场监督,在董博文家长感激涕零的时候,董博文却对林老师厌烦透顶。前几天下课在走廊上看到林老师端杯柠檬水远远走来竟伺机推攘一个同学差点将林老师撞倒,一杯水全部洒在林老师洁白的连衣裙上。林老师在讲台上发火,别的同学都低头不言语,董博文却一直拿支笔在纸上忙碌,林老师走过去趁他不备夺下白纸差点没背过气去:董博文竟给她发怒的表情画下来拼在一条动漫狗头上。董博文的爸爸曾一次次的叮嘱林老师,孩子有啥过分的行为,一定要电话通知他,林老师噙着眼泪翻出号码想了想又把手机放进包里。

看似性格开朗的陈梓涵初一初二时成绩不错,但是她的家庭相信“不打不成才”教育,陈梓涵自上学以后一直生活在爸妈的拳脚之下。初三时成绩开始下滑,每星期的电脑QQ页面都会在妈妈的监视之下“忘记”关掉。她妈妈几乎每星期都会给林老师打电话,怀疑她女儿在给男同学网上谈恋爱,打电话说出几个男生的名字问是不是她们班的,说她女儿给这几个男生QQ分别备注“老公1,2,3”她气的都要吐血,陈梓涵的爸爸更是发誓要将女儿撵出去打工。林老师在电话里费尽口舌,几乎把她所学的心理学知识都用上才将这对家长的情绪稳定下来。

“累! 这届学生毕业后,此生再不当老师!”抬头望见二楼的教室时林老师还在暗下决心。

刚进教室,林老师的目光就被讲桌上的一堆东西所吸引:一方便兜粽子和一堆小糖果还有许多花花绿绿的祝福小便签。环视班里见几个学生在掩嘴偷笑。“这些东西是谁放的?请自觉给我拿回去!学校再三强调不许给老师送礼物,平时讲课你们不认真听也就算了,难道我再三强调的规定你们也记不住吗?”

在一片静谧中李萌慢慢的站起来:“老师,这不是给您送礼,就要毕业了,我妈和我都舍不得您,这粽子是我妈刚刚从家里送来的。我家门前的的水塘边有一大片芦苇每年端午我妈都是选苇叶包粽子,从来没花钱买过粽叶,米也是我家种的糯稻打的。不花钱的所以不能算给您买礼物”,“小糖果不值钱,也不能算礼物”,“林老师,教我们三年,明天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节日,我们舍不得离开您”, “老师,我们这不叫礼物您这三年给我们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礼物”……泪水刹那间模糊了林老师的双眼,考公务员的决心也开始动摇。平静下来之后,林老师把三种小礼物拍成照片发在朋友圈里,并配了两句感慨:“这个节日,不知不觉被小可爱们赚了我一波眼泪

愿你们翻过学校的围墙  可以看到更远的高山和海洋”

5.端午记忆

作者/ 王铁艳

栀子花开,端午节至。

今年润四月的缘故,恰好栀子花开的时候,端午节到了。菜市场满眼望去很多卖艾叶和菖蒲的小贩,传说艾叶和菖蒲可以辟邪,人们会在端午节时把它们挂在门边或窗旁。久在他乡的我已经没有过节的感觉了,但是因为喜欢艾草和菖蒲的特殊香气,往往也会买来两把置于门旁。

粽子的清香带来的是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在外婆家生活几年,端午节怎么过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印象深刻的是每到端午节就会煮各种蛋,鸡蛋、鸭蛋、鹅蛋都有,然后煮一些大蒜,说是吃了大蒜可以避免生疮。那时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鸡,鸭和鹅比较少一点,家家都有腌的咸蛋,能有煮的鹅蛋感觉就很稀奇,常常是拿在手中把玩半天,不舍得吃掉。

读初中时我一直住校,只有周末和放假才回到父母身边。每到端午节时好像都是收麦子的时候,尽管还要忙农活,但妈妈会提前泡上糯米和粽叶,和好面,待到糯米泡涨、粽叶泡软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往往会在旁边学着包,但是粽叶很容易裂开,包出来的粽子也是鼓着肚子咧着嘴,很是丑陋。北方的粽子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白米粽和红枣粽子,煮好粽子放凉后,干活的人回来随手拿着蘸着白糖就吃了。粽子煮好后,和的面也发酵成一大盆,接下来就开始炸油疙瘩和糖糕。我烧着柴火,看着妈妈把一团发面疙瘩扯薄,放在油锅里,面片在油锅里欢快地鼓起,变成金黄色,我盯着锅吞咽下口水,妈妈会笑着把炸好的先给我一块,让我尝尝好吃不好吃。糖糕里则是芝麻白糖馅,咬上一口,又酥又软又甜。爸爸会对粽子和糖糕做出评价,比如米粘不粘了、包得好看不好看了、糖糕甜不甜了诸如此类的话题。端午节的早晨,还在睡觉的我往往被身上一阵冰凉惊醒,看清身上的东西,我吓得哇哇大叫。那是妈妈用绳子拴一只蟾蜍让它在我身上爬来爬去,说是这样身上可以不再生疮。我大叫时,妈妈就会安慰我好了好了,这样就不会生疮了。虽然对蟾蜍心生恐惧,但是心里却是安定踏实。妈妈也会煮一些咸蛋,分给我们几个,我最小,往往会多分到一个不一样的蛋,比如鸭蛋或是鹅蛋。端午节当天吃着粽子、油疙瘩、糖糕、蛋、大蒜就算过节了。端午节过后,煮的粽子和咸蛋都会吃两天,等到粽子糖糕等食物吃完,好像端午节才算过去。

现在过端午节,儿子已经不稀罕煮的蛋了,煮的大蒜他也不肯吃,粽子不分时节都能买到,唯一不变的是门旁的艾叶和菖蒲。

如果我还在老家、还在妈妈身边,不知道她会不会还拿一只蟾蜍放在我的身上?不知道爸爸生前种的栀子花是不是还一样吐露芬芳?不知不觉中泪已湿眼眶。

6.记忆端午

作者/李轩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每当吟起苏轼的这首豪放且沧桑的“天中节”时,如诗如画的端午情形再现,记忆之门悄然打开。年年岁岁,记忆像细细的河流,缓缓的流淌,留下一个又一个深深浅浅的痕迹。

时光荏苒,端午又至,忆起前年端午,那天,记忆里永恒。

端午前夕,因头疼来郑州住院检查,端午节前一天焦急的等待磁共振出结果,算好时期,能赶上回家过端午节。

上午十一点,医生意外来到我的病房,正在屋外神采飞扬同病友聊天的我,被喊回了病床前,医生严肃而凝重的递给我一纸检查结果。我还在笑着的脸瞬间僵硬了,眼前的那一纸结果,突然像蝴蝶一样,飞舞空中,在我眼前一直飞舞,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麻木机械的扭动着头,打量四周,渴望能从别人的脸上看出什么。我看见病房里突然涌出的许多人,我看见医生的嘴一张一合,我看见亲人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那一瞬间我的大脑是短路的,甚至我还在虚伪的笑,天真的问医生,是不是搞错了?我不记得医生是怎么走的,只听见病房外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和深深的叹息。

亲人跟医生去签病危通知书去了,然后一波一波的白衣天使在我面前晃动,嘱咐和警告我不能再乱动,把我禁锢在病床上,活蹦乱跳的我在一瞬间接受了死亡的告知。我的意识是涣散的,思维努力的想集中到一起,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满脑子听见的都是唏嘘感叹声,太年轻了……可惜了......

思维僵硬的呆坐着,不知道去想什么,转科?手术?出院?医生的建议在脑海里播放,但都没能沉淀。我只想逃离其间。迷迷糊糊拿起手机,机械式的发了条朋友圈,“这个世界与我太过残酷”,然后我的泪水汹涌而至,我旁若无人的嚎啕大哭,哭命运的不公,哭这半生的际遇,哭这无法选择的人生,随着泪水,把所有的委屈与无奈都流了出来。手机一直在想,我不敢看不敢接,极其自强的我一下子跌入了谷底,瞬间极度自卑,我逃避说话,我害怕别人的眼神,我蜷缩着只想躲起来。这样的结果太过于残酷,我还有理想没有实现,我还有那么多的事要做,但现在医生却判了我死刑……

安静的医院,冰冷的病房,只有我的哭声陪伴着绝望的我。

就这么浑浑噩噩的熬过了一天,心情绝望而麻木,像一个垂死的羔羊,瞪着憎恨的目光,毫无气息的等待宰杀。

端午节早上,我被屋里的窸窸窣窣声音吵醒,我知道是同病房的病友在自制早餐,她是多年糖尿病患者,郑州市人,丈夫住在外间康复治疗,去年下班途中惨遭车祸,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夫妻俩住在一门之隔的病房,方便照料。妻子是一个安安静静,慢声细语的文雅女子,丈夫魁梧高大,纵使车祸使他脸上伤疤纵横,但仍掩不住昔日的英俊,据说这夫妻俩都是单位的中层领导,事业蒸蒸日上,却中年惨遭横祸。灾难往往没有声息,也没有预兆。

妻子倒不像个病号,每日里陀螺一样转动,除了打吊针躺在床上以外,就看她在一直忙碌,不是鼓捣着各种吃食,就是在协助丈夫锻炼。平日里我很感慨她的生活能力,因医院不能做饭,而她们夫妻饮食又受限,所以她只能自制一日三餐。每日里我看见她用简单的器具做各种花样的一日三餐,就让我敬佩不已。

但今日,不知为何,我听见病房里的声音,各外的烦躁,我重重的翻了个身,那边窸窸窣窣的声音小了下来,然后我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床那边的声音响起:“妹妹,吵醒你了?!”我又翻了一下身算是回答。

眼前浮现出以前的端午节,这个时候,我应该欢天喜地的在门头插艾草,屋里粽子鸡蛋糖糕菜角,摆满一桌,飘着清香,大人孩子热闹的声音响彻耳膜,提示佳节的快乐。每逢佳节倍思亲,开始想家了,想父母,想家中的一切,想到如今落到这般田地,不由凄凄惨惨戚戚,眼泪又落了下来.......

“妹妹,起床吃早餐吧,今天端午节,我多做了点,你别嫌弃”!病友的声音打断了我期期艾艾的回忆,她来到我的床前,拿东西放在桌上,我抬起头,看见桌上摆着一小碗银耳汤,二片面包,二片生菜,一个鸡蛋和一个手工粽子,简单但新鲜,我看着笑语盈盈的女子,心突然被触动了一下。

“妹妹,别悲观,病只是让我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去年我也遭遇了人生最悲痛的时刻,看见爱人在急诊室抢救的时候也曾痛哭过,绝望过,甚至愤怒命运的不公,但这都不能再改变了,日子还得往前走。这一年来,心才慢慢静下来,积极的治疗,积极的生活,你看我爱人他,都能站起来了,还能走上一步俩步。”女子的神情深情而又坚定,“以前忙于工作,放弃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出事后我们才明白健康的重要,现在我严格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饮食,把身体调整好,好更好的照顾爱人,他每走动一步,我的希望就大了一截,很快我们就能出院了,我现在每天动力满满,每日里醒来,看见眼前阳光明媚,感觉活着真好。”

我看着面前这个瘦小但又高大的女子,那一脸的坚毅和勇敢,满脸焕发出平和圣洁的光芒,像在五彩的祥云笼罩中,熠熠生辉。

“妹妹,你慢慢吃,我要陪爱人锻炼去了,端午安康!”

女子如一团圣洁的光芒飘过我的眼前,轻盈的声音在心头萦绕。恍惚间,我听见来自遥远的钟声一下一下在撞击着我的心灵,又像来自大山深处的回音,在我耳边回荡,震荡我的情绪,震撼我的心灵。我的泪再一次滑落下来......

看看她们的生活态度,再看看我,我是懦夫是胆小鬼。看看这医院里人来人往的,哪一个没有心酸苦楚的病情,身患绝症,四肢瘫痪,都尚能奋斗不息,何况我还能救治,又算的了什么。

人如蝼蚁,一生短暂,虽无法丈量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让生活更加的精彩。用心走过的路,岁月都不曾慢待,会记录下精彩或黯淡,不管,生活是苦还是甜,都同样值得我们回味。

端午这天,我如凤凰涅磐重生之后,内心澄澈豁达,挂着泪珠的目光再次坚定如昨,如往日一般扬起嘴角的微笑。嘴角扬起的笑容,会阅读沧桑的记忆,眼角晶莹的泪珠,不仅仅是疼痛与绝望,更是幸福的抒写,和对以后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我的眼前浮现来年的端午节,艾草暖暖,粽子飘香,阳光下快乐健康的我同孩子们唱着歌谣:“五月五,过端午。点艾叶,挂香包,香草荷包五彩绳,炸糖糕,包粽子......”

7.爱在端午

作者/王娟

夜晚,领着孩子们在淮河公园玩,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问我家里炸糖糕,油饼之类的东西没?挂了电话,那些尘封的往事,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那时候,离端午还有几天,妈妈就开始准备端午的吃食,糯米早早的泡上,箬叶也从塑料袋里拿出,用水煮一煮,留着备用。那被水泡过的糯米,颗粒饱满,像喝足了水的白胖娃娃,抓起一把放到箬叶里,再用绳子一捆,就包好了。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每每看到妈妈包粽子,我总是心痒痒,也想包上一个,结果那箬叶是看人下菜碟的家伙,在我手里总也不老实,你越是想用绳子捆住它,它越是上窜下跳,故意和你做对,每每把我气的恨不得咬它一口。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熟,满屋子都是粽子的清香,轻轻地剥开它的外衣,白胖的米粒服服帖帖地靠在一起,透亮的白里飘出粽叶独有的香味,馋得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时候吃上一口,软软的,糯糯的,吃到嘴里,像qq糖一样有弹性。似乎不用牙齿轻轻地咀嚼,它就顺着喉咙滑到了肚子里,只剩一嘴的甜香在齿间萦绕。三两个粽子下肚,打一个满足的饱嗝,这个端午才算真正的开始。

你闻,空气中弥漫着油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那月牙形的油角子,轻轻来一口,满嘴的油糊了一脸;圆圆的油饼子,中间薄薄的,几个葱花镶嵌,迎着阳光一照,好似太阳也成了馋嘴猫。

粽子的味道刺激着我的舌尖,油饼,糖糕,鸭蛋似乎是端午节的标配。于是,每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难得的记忆。

当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妈妈一起砍艾草。端午节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边,在山坡上,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青的外貌,翠绿如抹。柔柔的叶子,气味浓浓。我砍下一株,小心翼翼地插在门框的小孔里。过段时间,它就会被风吹干,妈妈会取下来给我们烧艾水洗澡。据说,每天用艾水洗澡,可以防蚊虫叮咬,直到现在,我还时常用艾水给孩子洗澡,这都是妈妈教给我的生活小经验。

端午节,那种风味,那种节日的气氛,是浓浓的家的味道。那时候,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只记得妈妈的身影映在厨房的玻璃上。那个背影,像烙印,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现在,超市里包装精美的粽子,有肉馅的,鸭蛋黄馅的,五花八门,但留在记忆里的,仍是那什么也没有的白糯米粽子。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固执,爱一样东西总是爱到骨子里,就像端午节,因为母亲笑吟吟的面貌,让我倍加想念。爱上端午节,更是思念爱意无边的母亲。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8.从采艾草想到李子柒

作者/段  鹏

去年冬天,东湖北岸平整土地,推机把一米来高的杂草一铲一铲推到纵深。由于一场“新冠”疫情原因,土地业主暂缓工程施工,寒来暑往,这片土地经过春风夏日的侵袭,最近去看,居然从原来推过的大片区域又冒出来青悠悠的杂草,百草碧连天,婆娑歌蝶舞。真正应了那首妇孺皆知的唐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这是一片没人播种没人打理自生自长的野草。有的似谷非谷,似稻非稻,一串串在阳光下泛着红晕。有的有点像猪娃儿草,有的分明是芦苇,也有许多说不上名字的草,在烈日炎炎下,只顾一个劲的疯长。但是有一种草,不显眼又很特别,混迹于野蒿、雀麦、荆棘、芦丛,绿不是特别的绿,淡绿色,与野菊相似,很容易被我们的眼睛忽略,它就是艾草!

冰雪初融,艾芽便开启生命的旅程,从不被人们注意角落里探出一簇嫩绿。春风吹过,春雨润过,艾芽裹一袭青衣和孤寂,望山而吟,临水而歌,仰天含笑,以扎根土壤的精神定力,默默地生长,默默地攒绿,默默地沉香,直至出落成二八芳龄,亭亭玉立。于是,才在这荒地上,原野里多了一片密林,多了一处葳蕤,多了一层药香。

外形不易识别,但从气味上还是容易区分的。站在它身旁,一股浓烈的草药香,迎面扑来。那是大自然萃取出来的清苦之香,入脑入心。《本草纲目》中记载,艾草是一剂草药,它不但具有理气血、逐湿寒的作用,还有祛病防疾,辟邪强身等奇效。

怪不得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端午节的清晨,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在门楣两侧插几只艾草的习俗。插艾,无外乎是具有“辟邪”、“驱瘴”、“防蚊虫”等功效。小伙伴们,原来这端午节不单单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是吃粽子那么简单,还有喝雄黄酒,吃茶叶蛋,给小孩绑五色线、耳朵眼抹雄黄等习俗,不一而足,当然还有流传数千年之久的插艾草这一重要“仪式”啊!

望着眼前一丛丛的艾草,闻着它散发的淡淡草药香,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株艾草,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清香。

其实,艾草才是乡野的隐士,不是吗?你看它远离花钵,远离盆景,远离市声喧嚣,只与山野亲近,与农庄亲近,与飞鸟亲近,与星光亲近。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隐在乡野的艾草,一心一意地汲取阳光雨露,把自己修炼成一味清苦的良药,香别人,也香自己。于是,端午前后的旷野,处处氤氲着浓郁的艾香。

发现了这片绿,我暗自欣喜,回去给爱人说,她说,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何尝不去用镰刀收割一些,拿回来晾干,用艾草的叶子泡脚可以活血、驱寒、助眠不好吗?

于是,在临近端午的一个周末,我骑上电瓶车,到东湖北岸那片野草地采摘了一大捆艾草。在采摘过程中,我脑海中竟鬼使神差般忽然想起李子柒来。

为什么会想起她呢?因为这位在自媒体的“江湖”拥有千万名粉丝的李子柒制作的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一种植物从它的留种、播种、发芽、成长到采摘,又到做成美食,奶俩品尝,她都是亲力亲为,画面感、代入感强烈。而且李子柒还可以把植物的叶子、根茎再利用,比方说小麦的秸秆,她会编织成草帽,奶奶一顶,自己一顶,动作之娴熟让人无不叹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国内好多模仿她风格和题材的自媒体小姐姐都难以望其项背,日本、越南等境外的模仿者更是纷纷败下阵来,让李子柒制作一期《艾草的一生》的视频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那么,是否我一厢情愿,不妨私信提示她一下也无妨,也算为这个自媒体“公主”提供一个素材,更是为这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艾草“隐士”找寻一个放飞梦想的机会吧......

9.艾  情

作者/林梦珠

又是一年艾香至,忽而角黍入梦来。忆及当年小无猜,只是当时已惘然。——题记 门后的风铃敲响这静谧的午后,平添几分撩人的清脆。夏风吹动枝丫,轻轻撩动窗帘,温热的气流在身旁升腾,还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粽香。这粽香随风而来,却未随风而逝,渐渐凝聚在身旁的,是越来越浓的家乡味。“吱呀——”一阵淮河的风随着房门的开启卷入房内,让人迷醉又让人清醒。重历淮河五月节 她听到,乡音在呼唤;她看到,淮河在流淌;她看见,那些早已逝去的时光。落日铺就金色的河滩,芦苇丛是水鸭的天堂,尘世不过是成年人编就的梦话,唯独这河岸是孩子们的伊甸园。像出逃的亚当和夏娃,男孩在前面奔跑,女孩在后面甜笑,顾不上世俗的喧闹,因为这里是属于他们的世界。夜幕的余晖开始笼罩大地,岸边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夹杂着艾草和粽叶的芳香,将人拉回现实,河岸重新被喧嚣和吵闹萦绕,妇人们点燃大堆艾叶,浓烈的香气夹杂着雄黄酒独特的香味,融入人群,落入河面,汇入夜风,和着幸福安康,幻化成他们对端午的共同记忆和憧憬。远处的树丫上,女孩对着河岸升腾的烟雾,许下了一个愿望,她希望每一年的这一天,都能在这里陪他庆贺生日。再诉五月端午情 她诉说,久别的思念;她回应,梦里的呢喃;她回忆,那些相知相守的岁月。晚霞散了又来,弯月圆了又缺,村落里的人来了又走,喧闹的不仅仅是人声,还有汽笛机械的轰鸣。艾草不再漫山遍野的疯长,转而成为橱窗里的摆设,封装在精致的盒子里,等待被主人带走。热气腾腾的粽子不在锅里,转而位于商品架上,藏在真空的袋子里,等候着一位饕餮吃货。

没有了雄黄和艾草的烟雾,树丫也承受不了两个少年的重量,女孩为男孩带来了心心念的生日礼物和即将去外地求学的消息。年幼的愿望,终究落空,所有的一切幻想化作泡影,唯有偶尔的梦里,还能忆起那些迷离的艾草烟雾、湿暖的树丫还有看进眼底的星星。 醒来  已是梦中人 她吟唱,五月的初声;她舞动,青春的烙印;她记录,那些聊以慰藉的梦境。 蝉音稀稀落落,风铃叮叮当当,日暮西斜的窗外斑驳的树影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指尖残存一丝聊胜于无的艾草烟气。“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已是梦中人”,起码在那些破碎的梦境里,还有七分艾香,两分情愫,一分祝福;起码在那破碎的梦境里,还有角黍,新月,星光;起码在那破碎的梦里,两人从未分离,她还在闹,他也一直在笑。佳节将至,但愿长梦不醒,惟念思绪绵绵。后记:五月初五,是日也,焚香草以避邪疫,食角黍而吊屈原。忽而入梦,非为何事,仅忆及故乡之味,总角之情,寥寥数笔,以抒思困罢。

10.端午节的礼物

作者/赵玉霞

今年端午节前10天女儿让我在信阳圣德医院体检,结果出来了:肺部有阴影,我立即赶往郑州大学附东医院,住到呼吸内科作加强Ct检查。

我和一位开封籍妇女黄女士住在一起,她比我早住院,年龄和我一样都是63年出生的,也是肺部有问题也是来检查的。也许是我的亲属在郑州开有一家花店吧!我的病房里很快就充满玫瑰花,康乃馨花甜甜的馨香

在第四次给我送来花束时,我却感到有些不安起来,因为和我住同屋的黄女士从来没有收到过一朵鲜花,她坐在床边,探身欣赏着刚刚送到的花束。她是一位美女,但她褐色的大眼睛中的某种神情使我感到:她似乎经历了过多人生的艰难和忧伤了!

“我现在这儿过的很愉快,我真有幸和你作伴”。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而想让我放心才这样说。

我依然觉得有些不自在。要是有那么一种神奇魔镜,我只要一照就能消除她眼中的忧郁,那该有多好啊!不过我至少还可以给她搞点花来。那天当医生查完房探视时间到了,我的一位亲属捧着鲜花进入病房。

“又给你送花来了”!她笑着说。

“不,这回可不是给我的,这是送给你的”!我指着卡片让她看。黄女士默默地长久凝视着鲜花。她的手指在花篮上抚摸着,又轻轻地触摸着每一朵香艳可爱的玫瑰花、康乃馨、百合花和绿叶,似乎想把这一切深深地铭刻在心上。

“我该怎么谢谢你你才好呢!”她终于柔声的问道。

对我来说,这一点点好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通过和她聊天得知她是肺癌晚期,她还说回去多买些安眠药集存起来,为不给家人带来麻烦,到痛苦时喝安眠药自杀......我当时傻了!感觉生与死就在眼前,想到自己检查结果还不知如何呢!我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对她说。

端午节前一天,当我拿到肺部是炎症结论来到病房,可黄女士转到肿瘤科化疗去了!我立马冲到肿瘤科见到了黄,她半躺病床上打着吊瓶,无精打采向我笑了笑。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她讲生命意义,举了很多战胜疾病的人,甚至把宋美玲是乳腺癌能活到106岁例子搬了出来,最后她答应我不在想到自杀,一定会配合医生好  好治疗,我还是不放心,把陪护她的儿子喊出来,告诉他妈妈要买安眠药自杀事说了,让他回去一定关注妈妈。我才如释重负,走出她的病房,长长出了一囗气!

端午节早上我散步回病房看到床头柜上有粽子、茶蛋、八宝粥、还有一篮鲜花,花篮卡片写的是:我今天上午要出院了。感谢有你!我会坚强的!下面落款是病友黄xx

我看还冒着热气粽子,象黄一样用手指抚摸每一朵花瓣,一边思索着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关爱、走到哪里就应该把爱心洒向哪里,无论生命长与短,我们都需要友谊和关爱安抚心灵。

病友黄女士这不正是友好的报答吗?也是我端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11.粽子

作者/李亚莉

庞大帝国的造型

裹着一个臣子的爱国之心

再缠住草木的封疆绷带

对一个物体可以这样描写

而人心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改写

泱泱江水一去不会回头

被流放的三闾大夫,他胸腔里的楚国

一场迟早要来的风暴和眼神里的绝望

把复国的梦想揉碎在它尖尖的细角

现在,请放下历史

打开这个小小的博物馆

慢慢咀嚼

一小截沉默的时光

END

参赛选手作品·古体诗词卷

1.淮河岸畔端午时节偶成

文/季长鸣

淮畔芦花醉夏宵,乌龙戏水跃平潮。

一年粽叶香风满,十里滨城艾草摇。

  2.临江仙  端午忆屈原          

文/魏冠一

荷色渐浓丛苇荡,闲来坐赏龙舟。年年米粽洒香丘。花开花落去,世事有春秋。

万古国殇清复醒,汨罗江水悠悠。离骚一曲诉忧愁。江边人似月,千载恨难休。

3.端午抒怀(绝句二首)

文/陈廓

激情孕育好时光,

舍静蝉鸣地换妆。

诗赋又吟端午至,

荷风吹带粽儿香。

五颜系腕又拴腰,

酒兑雄黄佩荷包。

苇叶竹衣褁黍糯,

楣头艾草顺风摇。

4.换巢鸾凤

端午寄怀

文/刘伟

蒲月多娇。正榴花似火,柳舞丝绦。恰逢端午日,子女乐陶陶。银绳香粽绕纤腰。艾悬户千邪魂可消。龙舟渡,万鼓动、满城喧闹。

烦恼。霜鬓扫。何似少年,常把雄心抱。果脯清茶,细斟浮世,犹恨廉颇堪老。时念悠悠汨罗情,憾无明月当头照。擎雄黄,满千盅,我意谁晓。

5.洛阳春.淮滨柳

文/老农夫

陈酿金谷美酒。乌龙港口。

拥河发展竞风流。春潮漾,

淮滨柳。

艾插屋檐楼首。香槟良友。

笑迎改革放歌喉。糯米粽,

还香否?

6.七律.端阳有感

文/韩敏

又是端阳佳节至,

新鲜糯米粽飘香。

龙舟楫舞欢言笑,

艾草门留淑景妆。

五彩包囊腰上系,

雄黄美酒腹中芳。

神州大地民间乐,

载唱高歌盛世昌。

7.无题

作者/刘春玲

昨日林中飞旧燕

今朝陌上赏新荷

三更酒醒依何处

树影婆娑月已挪

8.江城子《端午》

文/孙久扩

汨罗江畔泪如潮。

仰文豪。

踏惊涛。

岁月悠悠、今又话离骚。

屈子忠心天地鉴,

千层浪,

九重霄。

汉疆楚界雨潇潇。

干咆哮。

志难翱。

为助生民、宁死不弯腰。

欲解诗人心郁闷,

端午节,

艾香飘。

9.七绝、粽子与屈子

文/孙广翔

玉肌娇弱祭先贤,

与共屈原江底眠。

同梦离骚弘正气,

吟旌依旧挂云天。

10.曲式七排律.端午寄思

文/熊华明

时逢梅月迎端午,

角粽飘香熏万户。

悼念诗魂望汨江,

哀思梦泪吟长宇。

龙舟竞赛鼓声闻,

木桨争胜旗影睹。

一曲离骚报国难,

多篇雅颂知心苦。

雄黄煮酒祭灵君,

墨客论文歌善祖。

屈子佳名诵百年,

先贤美德传千古。

11.端午节感怀

文/韩永秀(蓝天)

门楣插艾过端阳,

招福驱邪保健康。

彩线搓绳拴手腕,

玉杯盛酒饮雄黄。

浪花涌动龙舟竞,

心海翻腾蜜粽尝。

屈子高风谁与共?

汨罗呜咽诉离殇。

12.端午节

文/刘家友

端午节前喜报传,

北斗组网盖蓝天。

敢问世界谁最强,

中国导航靓艳鲜。

13.千里同芳艾,天下共端阳

文/杨传熙

千里同芳艾,天下共端阳。

昂首沧浪小,气贯汨罗江。

粽线牵绵远,正气透洪荒。

离骚伴星辰,国胆日月光。

END

摄影:刘春玲

编辑:马增辉 

审核:李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