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生之六

远大抱负

人生于世,必须有远大抱负,决不能庸庸碌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饱食而无所事事。在同样的条件下,具有远大抱负的人,比庸碌平凡、一事无成的人要长寿。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早已有所体会。

远大抱负,就是要有志于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方才不负此生。这是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在社会里,社会的历史总不会倒退、总得不断前进。你为社会做些贡献,才有益于社会,推动历史前进,尽管因为人的力量有大小这种贡献也就因人而异。这也正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但这种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只有有远大抱负的人,才能达到“重于泰山”的境界。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有个诸葛亮,他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抱负高远,欲用自己的才智协助刘备一统天下的人。他曾说过:“夫志当存高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命矣!”这是多么中肯的名言啊!人的确需要高远的志向。短视,患得患失,斤斤于个人得失,就不可能有远大抱负。我们的先民重高远志,轻视藐视碌滞之徒,这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胜枚举。古人常以物喻意。在乌类中,大雁飞得又高又远,所以把鸿鹤(就是大雁)志做为伟大抱负者,终有所成。《史记·陈涉世家》就有这样一段:“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是秦末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鄙视只在房前屋后,忙于度日之燕雀。这些豪言壮语都是远大抱负的典型。

那么,远大抱负与养生又怎样联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古人把远大抱负称为志高远。志又是什么呢?人们认为,“心主神志”,也就是说,志与人的心有关系。把“志”与心联系在一起,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的。应当指出的是:古代我们祖先所说的“心”,与我们今天在解剖学上看到的心脏,并不完全等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古代的“心”包括了我们现代所说的高级神经精神活动。因此,古代说的心,其包括的范围就比现在的“心脏”要广泛得多,它既包括主血、主血脉这些与血液循环有关的功能,也囊括了精神活动,与“神志”、“神明”正好相对应。

  就中医的认识而言,人们认为:心是一身之主,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也就是说,它是全身的最高主宰,全身的一切,从精神到物质,都与它密切相关,这与现代生理学所说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全身的主宰是同一个意思。

中医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又说:“(心)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这里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一旦神志之主(“心”)出了问题,则全身各部分也乱了方寸,这对养生是一个大忌,是促人夭寿的。

所谓十二官,也就是人的脏腑器官。十二官,指的是六脏六腑(心、肝、肺、脾、肾谓之五脏,如再加上心包,就称为六脏;小肠、大肠、胃、胆、膀胱和三焦谓之六腑)。这么些脏腑器官,各有各的功能职责,但它们却不能各自为政,而要互相密切配合,要有一个调节机制,这就是心。中医认为,全身的器官,由心来主宰,心通过遍布全身的管线——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连成一个整体。一身的主宰一心的功能,如果能正常运行,则脏腑之间协调运行,身体当然会健壮,人当然会长寿。

一个有积极进取心、高尚情操、崇高理想的人,必然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志向将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这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史学家、汉代的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西汉太初元年(前 104),汉王朝派往北方反击匈奴侵扰的将领李陵兵败被俘。当时汉武帝要把李陵全家抄斩,司马迁从大局出发,奋力为李陵辩护,从而获罪下狱,不仅如此,司马迁还被处以重罪,受到腐刑,也即被割去外生殖器。一个堂堂男子汉,受此奇耻大辱,真是痛不欲生,心如刀绞,一度试图自缢,以了结此生。但他想到自己身负纂修史书的大任,终于打消了寻短见的念头,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以纪传体写成的史书《太史公书》,也就是《史记》,他也就成为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史学家。

  司马迁的伟大抱负是他修身养性、战胜种种困难的主要动力和措施,如果没有这样的崇高目标,就不可能修身养性,最终完成他的伟业。尽管我们现在不清楚司马迁何时去世,享寿多长,但从他的生动事迹中完全可以看到他那种忍辱求生的动力,完全是出自远大的抱负,没有这种抱负,他早就受不了这种奇耻大辱了。

  远大抱负、积极进取具有健身防病的养生的作用。这一点有些读者或许还有疑问。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工作,能长寿吗?符合养生要求吗?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这里面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人的进取心理是在制定自己所要实现的目标时,其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虔诚的信念,通过神经活动,会刺激体内激素分泌适当,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适量的分泌,使人心胸坦荡,情绪高涨,免疫机能旺盛,抵抗力提高,这当然有利于健康养生。相反,心胸狭隘,患得患失,这种情绪对神经系统产生的是一种消极的影响。心理上的矛盾状态会导致人体内皮质类固醇的分泌增加,造成精神心理及生理体力的紧张状态、体力过度耗损,最后导致肌体的免疫力降低。科学已经证明,人体不少疾病,包括癌症、溃疡病、高血压病等等,都具有与此同样的发病基础。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学者、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所说的“行道以利世”、“修身以求进”,正符合这个道理。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充分说明古人那种“志当高远”才不免于坠入“下流”的思想完全正确,这里只举一个统计数字来说明。国外有人对患乳腺癌的病人,做手术后跟踪检查观察,发现:57 个病人中,10 名患者思想乐观,积极进取,并与疾病进行斗争,有 7 个人在手术 10 年后仍然活着;而 5 名思想沮丧情绪抑制的病人,此时已有 4 人死亡。这种现象,在我们新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其例,这在报刊上已有不少事例介绍出来。

  其实,即便所执著追求的目标,并不一定可取,但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去追求自认为是“崇高理想”的目标,对身体养生也并非无益。这比起那种消极悲观、沉闷而无大志的人,从养生学的角度看,总是稍胜一筹的。例如:佛教徒虔诚地修行,执著追求来生幸福,他们排除一切杂念,以求最后达到涅槃境界的结果,其中也存在一些合理的具体内容,否则,山林古刹里的和尚道士们,多是那样健康长寿,就很难解释了。事实上,在佛教教义中,也曾经提出这种修身养性的具体措施,作为追求的目标。南北朝时由印度来的高僧,后来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祖师的达摩就曾说过“廓然无圣”。又说“净智妙明,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这大意是说:不要把佛教说得那么神秘,根本的功德是要内修身心,有所追求;心胸要坦荡开阔,无有拘束,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一点也足以说明古人从修身养性,追求远大抱负和理想,获得长寿的一些道理。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最精彩的例证,这就是唐代初期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孙思邈生长在封建社会,他的哲学思想集道家、儒家和释家之大成。他炼丹以求得到仙丹,获得“长生”;他虔诚信佛;甚至连治病时所需要的小虫,也要到市肆上买已经先死者……诸如此类。但这些哲学教义使他萌生“救人一命”的崇高理想。他认为人的生命极为宝贵,医生如能救人一命,治好病人,则其价值重于千两黄金。抱着这样的目标,他穷搜博采,把历代宝贵的医疗经验和方剂,集成一帙,著成《备急千金要方》。这时候他已经 70岁高龄。这部方书包罗了唐以前主要的医学内容,人们誉之为古代医学百科全书。当时统治者要礼聘他入朝为官,他皆坚辞不就,没有去追逐荣华富贵,而是专心一意为人类健康造福。

  《千金要方》著成之后,他并未就此罢休。他知道,这部书还未臻完善,还有些重要遗漏,也有错误。为此决定再修一部医书作为补充。他以 30 年的时间全力以赴,为此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终以一位百岁老人完成了这一目标,著成另一部书《千金翼方》。书名本身就道明他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他在书中要求希望养生长寿的人,摒弃名利、喜怒、声色、神虑精散,这样就能“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旨也!”(《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