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大结局,贺太师和皇帝周喆是最大败笔
在许多古装影视剧中,太师这个角色大部分都是反派,《赘婿》中的贺太师也是如此,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三侠五义》中的庞太师庞吉,《水浒传》中的蔡京,字元长,而贺太师就是叫贺元常,所以才有贺太师原型就是蔡京这种说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太师到底是个什么职位,这个官名是始于商朝,在周武王时期,太公也成为太师,后来以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并无实际的职权,用现在的话来讲都只是虚名,就好像浮云一样。
那为什么许多古装影视剧中,都是太师在“兴风作浪”呢?因为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统治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宋徽宗废除了原有的三公,以太尉、太傅和太保为三公,这次可就不是浮云了,担任太师的蔡京权力“总治三省”,号称“公相”,比当时的左相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结合电视剧《赘婿》来理解,就是贺太师比秦嗣源地位更高,权力更大。
所以在电视剧《赘婿》中,皇帝周喆器重贺太师是高于秦嗣源的,毕竟是从小陪太子读书的老师,两人之间的亲密度也是理所当然的高于秦嗣源,所以每次秦嗣源要出兵,周喆都是等太师来了才做决定。
之前《赘婿》的评分一直都是7.1分,自从28集之后一路下跌,目前已经到了6.7分,我觉得跌的这分数,部分原因就在于皇帝周喆和太师贺元常身上,这两个角色太过于鸡肋,一直以为周喆器重太师,只是为了平衡秦嗣源的势力,背后一定有自己的权谋,谁知道他就是真的怂。
钱波饰演的贺太师,这个角色也是非常失败的,从第一次出场开始,就给人一种最后大BOSS的感觉,特别是给了好几次钓鱼的刻画,一副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样子,误让观众们以为他是真的在“钓鱼”,背后一定有着一个“惊天大阴谋”,谁知,其实他就是一个跳梁小丑,仅此而已。
贺太师作为两国之间的“谈判专家”,硬是还把秦嗣源给搭了进去,特别是两人在轿子里面那一段对峙,还在继续给人一种贺太师有阴谋的感觉,结果到了靖国之后,他就一脸奴才相,在武朝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严彻底全无。
面见靖国皇帝之后,继续一脸奴才笑,结果却被告知武朝二十万大军已经在门口了,你还过来议什么和?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以为贺太师是收了靖国的好处,借议和之名来除掉秦嗣源,自从贺太师这一刻变脸开始,就发现原来他只是想两国不交战,每年向靖国进贡,他可以从中捞些油水,一个权倾朝野的贺太师只是为了多卖些布匹而已,就这?
接着直接被靖国皇帝的护卫在后面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了,还要被挂在行谷关城门上面示众,爱好钓鱼的贺太师就这么仓促的下线了,搞了半天他就是真心想要议和。
然后是宁毅、陆红提、周喆进来了,周喆还特地回头看了贺太师的尸体一眼,并且一直很淡定,按照他的人设,看见自己最器重的贺太师,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砍头了,不是应该表现出惊恐害怕的样子吗?可是他就回头只看了一眼而已,什么都没有说。
周喆跟宁毅前来靖国的营地,也是被许多观众吐槽,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周喆居然还敢过来这里,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属于剧情硬伤。其实《赘婿》自从进入家国线之后,剧情就没有在江宁好看了,有剪辑方面的问题,也有导演把控节奏的缺失问题,在许多方面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儿戏。
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后期评分下降的原因,现在只能超前点播,估计到了下个星期正常播出之后,评分还会降低。前期严重脱离原著小说剧情,后期又想方设法向原著靠拢,导致前后部分割裂感十分严重。
我觉得如果把片尾的BOSS设定在贺太师身上,或许会比现在的观感要强许多,毕竟前期都铺垫那么多了,一般影视剧的工具人至少还能带领剧集发展吧,可贺太师这个角色,几乎连工具人的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江宁收布匹那一段,也都是他的手下在操控。
并且这次钱波饰演的贺太师,被弹幕经常吐槽:看上去像个太监,看见他出场就直接快进。钱波是一名戏剧系出身的演员,这一类演员的演技功底是非常强的,但是往往就存在一些用力过猛的表演方式,在有一些剧集里面角色跟演员自身形象比较贴切,看着就没毛病,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水伯,还有《非常目击》里面的白卫军,这两个角色有些类似,都是为了孩子。
最关键还是贺太师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更加没有任何意义可有可无,总之《赘婿》这部剧的败笔就是权谋线剧情崩塌了,很多人觉得这个编剧只会写言情,不会写朝堂故事线,所以朝堂线的几个重要人物,皇帝周喆和贺太师都没有刻画好,那个李相也是遇事只会大吼大叫,把所有朝堂线的人物跟江宁的配角人物作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记得当时《赘婿》刚开播的时候,许多人都预测这将会是开年第一部爆款剧,确实这部剧一直比较火,但是还是重复了一些剧集高开低走的老路,最后几集收尾有些过于潦草,很多剧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导演编剧们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相信才会带来更多的高分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