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柳浪闻莺
南宋时的西湖十景有: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其中,已经完成任务的有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三潭印月5个;基本已经介绍的有曲苑风荷,但自己感到在写曲院风荷的时候不负责任,没有什么介绍,只是把曲院风荷冬夏春秋的图片一贴了事,没有一个全盘的概念。不知看官作如何感想,但作为我本人,我感到这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虽然在杭州呆了20年,但对很多景点也是一知半解。通过写博客,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杭州,也为自己积累一些资料。
还有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四个景点没写,但我不知道如何写双峰插云,那两个劳什子的北高峰、南高峰相距那么远,又不高,为什么会列为西湖十景之一,也许南宋的时候西湖边能看到的景点确实不多,也就强扯着拉进来了。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钟我稍后写,其实南屏晚钟也算不上什么景点的,但名气还是比较大的。
下面我写写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南起清波门,北至涌金门,西临西湖水面。宋末元初,其南侧一带被辟为随蒙元铁骑南下迁居杭州的回民墓地回族,又俗称回回坟;其中段之地,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其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到明代中叶,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只剩下柳浪桥、华光亭两处破旧陈迹。清初,更是一派凄凉景象。紫珊老人(钱塘诗人徐逢吉)《少年游》词的上半阙专写此地盛况不再的情景;“蛇蟠眢井,狐窜破冢,辇路已全荒。燕子飞来,桃花不语,阅过几沧桑。”清中期逐步恢复柳浪闻莺旧景。到1949年,柳浪闻莺仅存景名碑、石碑坊、石亭子和沙朴老树各一,表忠观(钱王祠)旧屋一区以及祠前方塘两口。附近居民干脆称那里为坟山窠。
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曲院风荷由南宋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它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特色柳树。
从老年公园处远眺柳浪闻莺
从老年公园处远眺柳浪闻莺
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特色柳树
西湖的垂柳品种来源于天津北仓苗木基地,属于稀有品种节节垂,现在在北方都几乎绝迹。低垂青丝、如少女想着心事的,叫“垂柳”;柳丝纤细风中飘动、似贵妃醉酒的,称“醉柳”;枝叶繁茂、树头若如狮头的,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湖水旁浣纱漂丝的,称“浣纱柳”等。百柳成行,千柳成烟,黄莺飞舞,竞相啼鸣,形成了真正具有神韵的“柳浪闻莺”。
你知道西湖边的这个柳树应该属于什么“柳”吗?
柳浪闻莺北起涌金门。涌金门原是古代杭州西城门,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吴越时期。传说这里是西湖涌现金牛的地方,故将此城门命名为涌金门。南宋改称丰豫门。明初,仍复旧名。据记载,清代城楼上曾有一副楹联,“长堞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楼连闹市绕烟火万家”,形象地概括了涌金门在当时杭州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涌金门城门于1912年修筑南山路和湖滨路时被拆除。
民间传说,在这湖底住着一头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会出现,老远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这样,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的了。有一年夏天直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象石头,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有金牛出现。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边盼望,突然传来“哞”的一声,果然看见金牛从湖底破水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大口吐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又见那头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的一声,慢慢地,又没入湖中去了。从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没有干涸过。人们忘不了金牛,就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天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涌金门”。
涌金门经过改造后,现成为涌金广场。沿涌金广场港湾的湖面上那头金牛在湖水的浸泡下显得那么的显眼,不远处水池里有一座雕像,是纪念打方腊时阵亡在涌金门水里的水浒将领张顺的。看官在《水浒传》里可以看到这一内容。
涌金池里的金牛,对岸是涌金广场
涌金池上的这座桥,将老年公园和柳浪闻莺连接了起来
过去,柳浪闻莺公园是一个收费公园。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的“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如今,西湖边的环湖公园全部免费开放了,柳浪闻莺也进行了整改,更适宜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和旅游,各种展会活动也已基本销声匿迹。
在柳浪闻莺空地上锻炼身体的市民们
柳浪闻莺园区过去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鸟儿被困在笼中,失去了自由,就象囚禁在监狱里的囚犯,思念着冲出牢笼,飞向自由。如今,柳浪闻莺免费开放后,原先的巨型网笼“百鸟天堂”已不复存在,但在柳浪闻莺公园仍能不时地看到那些我叫不出名儿的鸟儿,在树上享受着自己的自由天地。
你知道桃树上的这只鸟是什么鸟吗?反正我不知道
柳浪闻莺,以“柳”闻名,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然而现在到了阳春三月,柳浪闻莺上的桃花似乎更是抢尽了柳树的风头,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芳菲烂漫、妩媚鲜丽,含笑迷人,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风舞花飞柳依依,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一阵清风袭来,阵阵桃花香四溢,摇曳着花容月貌,窃窃私语着谁是最美丽的,将花瓣纷纷地飘落在草地上,争奇斗艳,惹得路人不敢靠近,生恐搅乱了这场艳会。
柳浪闻莺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
柳浪闻莺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
柳浪闻莺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
柳浪闻莺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
阳春三月,杭州西湖周边的公园到处是百花盛开的景象,带着各种色彩的染料,染红了桃花的腮,染白了樱花的脸,染黄了迎春的发辫儿,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色。柳浪闻莺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再西湖边算不上最美,但它依托于西湖的一路伴随,却是另有一番情调。
阳春三月,杭州西湖周边的公园到处是百花盛开的景象
在西湖众多流传的人物中,其中有一位不得不让杭州人经常想起提起的,他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国王钱镠。公元923年吴越国建立。钱镠的保境安民国策,为江浙地区的安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座反映钱氏三世五王历史功绩的钱王祠,经过精心建设,如今又重新矗立在西子湖畔的柳浪闻莺公园内。
因为今天的内容是柳浪闻莺,所以先让大家看看钱王祠的外围,有时间我再介绍钱王祠。
钱王祠前的功德坊
从钱王祠大门前看功德坊,正面是西湖,两旁是放生池
钱王祠旁的五座牌坊
钱王祠殿旁的石牌坊
钱王祠殿旁的石牌坊
过了钱王祠,就是御码头。自五代以来,历代帝王游览西湖,大多是从涌金门外埠头下湖。据记载,宋室南迁后,高宗、孝宗、理宗皇帝都是在涌金门外翠光亭登船游西湖。清康熙、乾隆皇帝的母后也曾在此登船游湖。2002年在柳浪闻莺公园重建御码头和翠光亭,为西湖南线增添了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也是西湖南线观赏西湖的最佳去处,外地游客游经此处都会在此驻足拍照留念。
建于柳浪闻莺公园内的御码头和翠光亭
御码头旁,就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今年的9月4日,一幅大型的世遗标志图案出现在柳浪闻莺的大草坪上。据了解,这幅世遗标志直径28米、面积600余平方米,由园林工人经数十天用心设计并制作完成。我就不特意去拍了,用上一张网上的照片供大家分享。
柳浪闻莺的大草坪
柳浪闻莺的大草坪
柳浪闻莺的大草坪
柳浪闻莺大草坪上的大型世遗标志图案,
大草坪上柳树旁的那个小动物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清楚。对了,那是小松鼠。
大草坪上柳树旁的小松鼠
西湖周边环境改善了,鸟儿多了,松鼠也多了,很是讨游客尤其是小朋友的喜欢。西湖边的松鼠胆大,不是很怕人,特别是在西湖的湖滨那一带,一些松鼠会定时从树上下来,向游客讨要东西吃,很是招游客的喜爱。杭州的媒体也曾多次进行了报道。先送上我今年8月10日在湖滨拍到的松鼠向游客索要食物的照片一张,和柳浪闻莺不搭界,纯为看客饱一下眼福。跑题了。
湖滨的松鼠向游客索要食物(注:本图片与柳浪闻莺不搭界)
沿着柳浪闻莺的岸边走,沿途的风景都差不多,一边是西湖风光,一边是垂柳成荫。可能外地游客都喜欢在湖滨和西湖南线一带看西湖的外湖。作为我个人的感受,湖大了,看到的景色其实并不是最美的,就好像你在太湖边看太湖,茫茫湖水一望无际,天与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陶冶心情,但看风景则未必。所以,看西湖的景色我认为首推是苏堤,其次是杨公堤。
再往前走,经过的一座不起眼的桥是肖公桥。
肖公桥又名报恩桥,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为单孔石拱桥。桥拱呈多边形,在江南现存石拱桥中这类孔桥并不多见。桥通长21米,宽4.5米;拱净矢高3.6米,净拱跨6.38米。桥身有石刻题记。肖公桥原位于秋涛路小学内,在迁移前桥体多半陷于土中,栏板、望柱等皆已破损。后因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建设,同时为保护古桥,恢复桥的历史原貌,使之不被淹没于城市建设中,特采取移地搬迁、原状修缮的手法,使之成为西湖南线景区一处古朴优美的人文景观。
柳浪闻莺里的肖公桥
柳浪闻莺里的肖公桥
沿着西湖湖滨的一公园走西湖南线,经过柳浪闻莺,再过去就是长桥公园、雷峰塔、净慈寺、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公园。现我将柳浪闻莺肖公桥过去后的一些景色照片给大家贴几张,也就不再介绍了,反正都是新开发的。有兴趣的也可以在游览柳浪闻莺的时候去走走。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柳浪闻莺里的景色
由北向南从柳浪闻莺出来,看见的就是罗马广场。
2000年前后建成的罗马广场,可能主要是用于市民休憩的场所。但我对这些巨大的罗马柱矗立起来感觉就非常的不好。这么小的一块地方,要立这么多巨大的柱子,而且是罗马建筑风格的,你说我辈是什么感觉。西湖边建立一个罗马广场,美吗?与西湖的整体环境协调吗?如果是你,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西湖南线的罗马广场
西湖南线的罗马广场
西湖南线的罗马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