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察志仁无穷已——《论语》悟读【96】
天涯海角有尽处,省察志仁无穷已。
《论语》第五篇第七章:
【原文】
孟武伯(鲁国大夫)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冉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公西赤,孔子的学生)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
孟武伯问:“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一遍。孔子说:“仲由呵,一个具备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负责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求呢,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兵车百辆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的仁德,我弄不清。”孟武伯继续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赤呀,穿上礼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和宾客会谈。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悟读】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仁义居上诚信为本。
本章文字记载的是孔子与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对话。
对话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各有专长,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主持外交。
而对于此中关键问题“仁”,孔子却避而不谈,一律用“不知其仁也”来搪塞。
在孔子看来,最重要的标准——仁,他的学生们都没有达到,这也反映了为仁之难。在孔子心目中,仁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人格,故孔子不轻易以仁来许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仁道广大无边,不可轻达。在孔子看来,“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个人内心是否仁德,凭外在的东西是不能轻率判断的。所以孔子客观地评价这三个弟子的才能,对“仁不仁”却不妄下结论。他这样回答,暗含勉励弟子之意:有志于仁,须时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体现了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的话,告诉我们求仁得仁。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欲达仁德,须靠自己。其中,最重要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义。曾国藩曾建有“求阙斋”,克己求仁,不断用写日记的方式反省自己,终成一代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