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向至善

我们(世界)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终将往哪里去?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人类的千古长问?也是很多人的百年之问?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世间万物源于至高至善的“道(天道、天理)”。《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道”。从万物及其规律中体会至善之“道”,在言语、行为上“行道”,以至“天人合一”。天道论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根本和几千年道德伦理的依据。“造物主”也出现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只是没有系统化。

西方的一些哲学家认为“理念”才是“本原的、完美的、永恒的”,物质世界是“理念”的“摹本或者外化”,“至善”是世界万物的原因和目的。哲学家们创造了大量的术语,构建了复杂的逻辑去论述证明他们的理论。这些证明虽然不能像科学证明一样严密,但其“逻辑自洽”仍然支撑着其“可接受性”。

犹太人则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世界的来源。在犹太-基督宗教中,“至高至善的造物主”被描述为和人一样性情的“神”,并把人的喜怒哀乐、福祸生死与其紧紧相连,为信仰者提供了确切的道德指引和坚固的心灵依靠,及超越物质世界的深厚喜悦,也是忧伤者的安慰。除了公平、正义、宽恕,耶稣的主要教导还有平等(为首的作仆人),和真正的爱人如己。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家残酷地压榨劳动阶层,西方统治者中挂名的基督徒很多,“爱人如己”的人却很少,以致马克思写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人民的鸦片。”凭着自己的才华完全可以吃饱穿暖的马克思却忍受着穷困潦倒,另辟蹊径,用如椽之笔创立了唯物版本的“归向至善”学说。直到现在西方的“伪基督徒”还在攻击马克思,他们本应该身体力行地去“爱人如己”,可是他们只是胡说,做的太少。

现代科学所揭示宇宙的完美、和谐、奇妙以及生物体结构的精巧让人惊叹不已,难道这一切真的是“碰巧发生”、“偶然演化”吗?科学家们面对完美宇宙规律和生物结构时,情感是十分复杂的。这些理性知识让认识、归向“至善”几乎无可推诿。建议“偶然论者”、“虚无论者”多研究一些现代物理和生物结构,也许能感受到什么。

虽然有众多的理由引导人们归向“至善”,然而人的身体这一宇宙中最复杂最精密的物质体却深受物质世界的局限,用“至善”的标准衡量,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达标的。历史和现实中,“归向至善”的思想经常被一些人用作牟利的工具,尤其是基督宗教组织太多的时候违背耶稣的教导,甚至作恶至极,直到科学和唯物论的兴起,宗教的罪恶才被慢慢地削弱。怎样才能让人“归善”呢?“人这个最为复杂精密物质体为什么要死亡?”从“至善”角度看,这个千古之问除了生物学意义以外,还有另一个答案。如果没有死亡,人类世界中“善”无法存在。世界毫无疑问地被“精致的恶人”所占据。身体死亡让人因作恶所得到的东西毫无意义,恶人终将无任何希望。死亡,让会思考的人类有了“归善”的可能。这样宇宙从“无生命的物”到“有生命的物”,再到“可以思考的人”,以致认识、归向“至善”,宇宙演化有了真正的意义,死亡实在必不可缺。

思想家的理论、科学家的探索虽然让人模模糊糊感觉到什么,但“至高至善”的存在却无法被感知,或者严密合理的证明。宗教经典中描述的“人格神”也没有当众显现。相反否定宗教的理由却越来越多。我们再来看一下基督教《圣经》中耶稣的一个教导,“行善不可期待人的赞誉和报答,而是期待神的报答。”如果把这条教义再延伸一点,就是行善不需要任何(包括神的)赞誉和报答,也就是“行善,不含有任何交易成分”。因为“不含有任何交易成分”,宗教中的“神”也就不应该显现或者被证明,“神”必须是自隐的,甚至要否定自己存在,“行善”中所有交易成分都必须被去除。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神论者真正地行善比有神论者希望神赞许去行善更符合“至善”的标准。产生“没有交易成分的至善的人”似乎是宇宙亿万年演化的核心方向。

宇宙万物如此完美,宇宙中又演化出会思考的人类,以欣赏宇宙的和谐与美丽。就终极而言,归向至善是我们生命的唯一希望之路,不管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

(0)

相关推荐

  • ​再谈“过节”——随感录127

    再谈"过节"--随感录127 江山一 20191230 有人认为"节日"就是"玩日",过节放假好好玩玩!于是,别有用心之人就乘虚而入,让中国 ...

  • 名利场-论道释

    所有宗教源自人类剩余智慧所带来的内在不平衡,而宗教的意义正在于能帮助人实现其内在的平衡.基督教的"原罪"说.佛教的"恶魔"说.道教的"妖怪" ...

  • 紫薇圣人与数字5

    "大道易数,宇宙玄机.始象生数,数衍成理.正所谓,易学象数理.河图洛书,五居中央.上下左右,唯吾(五)独尊." 注释:自然的易数奥理,充满着宇宙玄机.易,始于象(图像)产生数(术数 ...

  •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范立舟:张载 “太虚即气”的界说与价值意蕴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 摘要:张载将世界之本源归结为"气","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是"气之本体",太虚 ...

  • 选择素食,广结善缘

    编者按:这是我们"选择素食"系列的第四篇,虽然我们平日里经常会提到素食,但距离上次的主题分享,也已时隔半年了.如同以往,我们想以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度,去试着阐述"吃素&qu ...

  • 中华养血“始祖方”!补血、生血、行血,善治手麻、手抖,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 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 ...

  • 人生,择善而处,择君子而交

    最好的朋友,是无用的. 作者:洞见Starry 作家李月亮曾感慨:中年人交朋友特别难. 第一,防备心变重,心很难打开:第二,但凡看出笑脸背后的心机,就主动远离. 仅存的几个朋友,也开始明确分档: 能说 ...

  • 清代奇案:悍妾善妒陷害丫环,收买判官定罪,白兔现衙门巧助破案

    大家好,我们的十日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道光年间,徽州府知府钱志业,在任期间,公正廉明,治理有方.所管之地,法度严明,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道 ...

  • 古训:说话宜慢,慢则平和周到;居心宜善,善则厚重久远

    说话宜慢,慢则平和周到 说话是一门艺术,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言为心声,智者慎言,该说话时才说话,"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还没轮到他讲话,若抢着说,这是"急躁" ...

  • 世界读书日丨10位名家的读书方法:爱读书,更要善读书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提起读书,不禁想到黟县西递古民居"履福堂"的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人为什么读书,每个人其世界观不同,或许动机.目的就不一样. ...

  • 善治黄疸之茵陈

    原创 曹俣 曹俣的岐黄之术 善治黄疸之茵陈 茵陈又名因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秋后叶枯,茎梗不凋,经寒冬不死,因旧苗陈根至春即勃然生发,春三月谓发陈致新,故名. <神农本草经>谓茵陈主风湿 ...

  • #每日推文 仁不当政,善不为官#国学智慧 #感悟 #书单

    #每日推文 仁不当政,善不为官#国学智慧 #感悟 #书单

  • 善,可积福;德,能聚财

    善良,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福气:品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善不积,不足以得福:德不立,不足以聚财. - 1 - 善,可积福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天不会偏袒任何人,却从 ...

  • 中药白蒺藜——善治肝郁阳痿白蒺藜,又名刺...

    中药白蒺藜--善治肝郁阳痿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性微温,味苦辛,入肝经.功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至于用以治阳痿,始见<慎斋遗书·阳痿门>.其曰:"阳痿,少年贫贱人犯之,多属于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