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以多胜少
每当我们讨论战争的时候,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起那些以少胜多的案例,淝水之战、赤壁之战、井陉之战......
人们在津津乐道谈论这些战例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多胜少不算本事,以弱胜强才是真英雄,好像以少胜多的案例经常发生。
创业也是一样,经常被人们夸耀的是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蛇吞象的案例,这种错误理念导致很多创业者,明明很小,而且自己又没有过人的优势,却要挑战这个行业里的老大,其结果自然是被人家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其实所谓的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事情是没有的,即使是有,也是在总量上虽然不及对方,但在局部一个点上优于对手,本质上仍然还是以多胜少。
毛泽东用兵算得上是以少胜多的典范了。他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是文人拿起了枪杆子,但他的军事天赋,却在几十年的战火硝烟中表现得尽致淋漓。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即使这样用兵如神的伟人,也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在他的军事著作中提到,要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
其实做企业也是一样,和大企业比小企业肯定是劣势,但是大企业覆盖不到的地方,小企业去做,在这个局部,它是以多打少有优势的。
在其它领域也是一样,从表面上看劣势战胜优势,其实在这种所谓劣势的后面,有你根本看不见的优势所在,或者有时候环境变了,表面上的优势变成了累赘或劣势,小企业上去再给他致命一击,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向外宣传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这么说,自己是压死骆驼的那根草的。
所以,不要相信什么蛇吞象,四两拨千斤这样带有欺骗煽动性的观点,我们从来看见都是象踩死蛇,强战胜弱,更不要用个性化的东西和偶然的因素来代替一般的规律。
以少胜多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以多胜少,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每一个独特的人在这个时代都有机会。因为你独特,就有机会制造出局部的以多胜少。如果你能创造出个第一,那你连对手都没有,自然是不战而胜了。
都是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电影《赤壁》的主题曲《大江东去》,保持一份好心情是成本很高的,经风祝你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