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论机动车检测行业的未来
公安部出台机动车检验检测“放管服”政策是大数据结果所致,也就是说是检测站自己“作死”所致,虚假检测结果误导政府判断和政策走向,为了赚点小钱非把不合格车辆非弄成合格,最终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行业自律和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非常关键,检测站弄虚作假等于间接制造道路交通事故,是间接肇事者!坑了车主、坑了行业,最后也坑了自己!
一个行业长期存在一定需要有存在价值。检测行业的价值是通过检测客观公正体现车辆技术状况,车辆技术状况的判断为政府及车主预防交通风险起到阻拦作用。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到今天进步是很大的,但不排除部分检测机构只考虑短期效益的行为扰乱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比较发达国家的检测政策周期,例如德国(第4、6、8、10年)检测四次;
法国(第3、5、7、9年)检测四次;
我国(第6、8、10年)检测三次。
难道我们的车辆技术状况好于发达国家吗?
目前政策的一步步调整为什么老百姓的呼声起到最大影响作用,而不能依据深入的科学分析。值得我们检测参与者深思。机动车检测的冬天来了,接下来怎么走更加考验我们。大体有两个方向:
1.恶性竞争胡作非为,检测行业的核心社会价值不能体现,老百姓更加不认同,倒逼政府完全取消机动车检测行业;
2.从业者理性长远考虑,做好区域内协作监督,规范发展,让我们检测数据发挥真正的价值,百姓接受程度提高,政府在用科学数据分析论证我们的检测周期到底是需要放宽还是收紧,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规范检验检测和行业自律的问题,其次要切实强化政府监管,坚决惩治检验检测机构的虚假检测行为,实施黑名单制度,第三就是要建立立体全方位监督体系,实现阳光下数字公开。
通过大数据对机动车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车型的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服务车主、服务车辆生产企业、服务汽车维修业、服务教学科研活动,让老百姓知道每年有多少车辆是制动检验不合格,多少车辆是转向操作系统检验不合格,多少车辆是尾气排放检验不合格,多少因为车辆是非法改装检验不合格,但是车辆是因为灯光检验不合格,让检验结果数据说明车辆检验检测的必要性。
私家车尤其单位时间运行里程少的特点,仅仅作为代步工具而已,但是营运车辆检测频次应该依据车辆使用规律和摩擦理论、可靠性理论加以科学论证,适当缩短检验检测周期,根据使用年限和总运行里程适当增加检测频次,尤其对“两客一危”车辆应该强化检测管理。
目前,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缺乏的是企业之间的融合度,包容度,向心力。行业走到现在,残酷的现状,仅仅只是开始。解决路径无非是坚决落实CMA准则,严格市场准入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和退出机制,严控检验检测结果质量,规范检测行为,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在依靠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理顺市场关系的同时,政府必须强化监控,加大执法力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巨大成本,逐渐使其不敢作假、不能作假。一定要从行业建设和有序发展的角度思考目前机动车检验检测行业的问题,寻求解决路径。
机动车检测行业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样的结果?是民意和大数据。
这是因为数据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均显示在用车辆检测合格率都很高,尤其是小型汽车合格率非常高,表明无需如此频繁地检测。
车辆检测来检测去就是为了一张检测合格贴,不管是否合格,都千方百计让它合格,那这样的检测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检测原本应实事求是,而且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都一再强调,检测站设报告解释人,对不合格车辆说明为什么不合格,不合格车辆应该如何维修。但是有几个检测站认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呢?
这次“放管服”全口径统计计算,检测总量下降接近50%,经济欠发达区域因为大型运输车辆相对少,整体下降比例还会大,因此所受到的冲击会比道路运输相对发达省份重。
今天是因为“民意”和“大数据”使得小型汽车延长检验周期,降低检验频次,那么在大型车辆,尤其是重中型载货汽车、大中型载客汽车上检测站再重蹈覆辙,政府是否还得降低其检测频次呢?机动车检验检测原本就是第三方机构,应该实事求是地真实出具检验检测结果,对检验不合格车辆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不合格及应该如何正确选择消除不合格的途径和方法,引导车辆正确使用、正确维护与修理,确保检验检测通过的车辆都是真的合格。
公安部此次延长小型汽车检验周期、降低检验频次说的非常清楚、明确,是顺应民意.是”优化群众办事体验,运用交管大数据服务民生、赋能经济、保障安全,不断提升`互联网+交管政务'服务水平”
因此,应该冷静思考如何规范检测,确保检测质量和服务质量。
接下来全国范围内将要推进I/M制度,这个制度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还是如何扼制检验检测和维修治理过程中的弄虚作假。
检验检测弄虚作假最后伤害的是检测站自己,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和鼠目寸光行为,应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