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

◆◆

01

明朝洪武年间,苏州人范文从在朝为御史,因敢言直谏得罪朱元璋而下狱,问成死罪。

后,朱元璋翻阅案卷,看到其姓名和籍贯,心中一动,召其问之:

你该不会是范仲淹之后吧?

范文从回曰:

我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孙。

朱元璋听罢,默然无语,于锦帛上手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赐予范文从,并御口承诺,免其五次死罪。

同样是明代,有个叫范希荣的商人,贩货途中,遇强盗劫财。强人头目见其处乱不惊,举止不俗,随口发问:

你是读书人?

范希荣答:

是,我乃范仲淹后人。

强盗叹曰:

原来是忠良之后,不可害之。

于是呼啸退去,不伤范希荣分毫。

这两个故事,都载于明代古籍中。故事的主角,都因是范仲淹之后,而免灾去祸。

那么,宋人范仲淹究竟取得了何等经天纬地之功业道德,以至在故去300多年后,尚能庇佑子孙后代至如此?

欲答此问,得从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说起。

这一年,一位名叫朱说(悦)、时年29岁的地方节度推官上表朝廷,申请改名换姓、认祖归宗。

自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朱说的普通人,多了一个名垂青史、百世流芳的赫赫大名——范仲淹。

至于范仲淹人生的前半场为何姓朱名说,则又要从公元989年说起。

这年的某个灿烂秋日,范仲淹呱呱坠地,降生于一个祖籍苏州的基层官宦之家。可惜,时运不济,方至两岁,其父便撒手西去。其母因身为妾侍,不为正室与家族所容,两年后,贫无所依,遂携四岁的范仲淹改嫁时任苏州平江府推官的山东人氏朱文翰。

因此,范仲淹直到29岁,都随继父之姓,名为朱说。

以此观之,童年的范仲淹是不幸的,襁褓之中即丧却生身之父。同时,他又是幸运的,继父朱文翰为人宽厚,待其视如己出,“既加养育,复勤训导”,为其成长提供了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

而范仲淹也不负继父所望,早早便立下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人生志向,自幼勤学苦读。

02

据北宋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记载,范仲淹年少时,曾寄宿在继父老家山东长山县的醴泉寺读书,当时其求学条件是这样的: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意思是说,在校期间,范仲淹每日煮粥一份,待粥冷却凝固后,以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撒点齑(捣碎的姜、蒜、韭菜等)和盐调味,即为一天之饮食。

这便是“划粥断齑[jī]”之典故,与“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夜读”一样,都是贫而好学的代名词。

成年之后,知晓身世的范仲淹决意自立门户,远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苦读更甚。

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 馕粥不充,日昃[zè]始食。同舍生或馈珍膳,皆拒不授。——楼钥《范文正公年谱》

无数先贤的故事告诉我们,优秀的人往往从小就不一般。

范仲淹也不例外,青年时期即频显过人之处。

例如,在应天府读书时,某个官二代同学,见其生活拮据,顿顿吃粥,便以珍馐美馔相赠。不几日,却发现饭菜丝毫未动,已然发霉,顿时大为不解:

好意给你改善伙食,咋还不领情,几个意思啊兄弟?

范仲淹听罢,先行致歉,而后解释如下:

同窗美意,不胜感激。可我一向艰苦惯了,今日若吃了这丰餐佳肴,往后还如何忍受得了顿顿白粥?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同学听罢,感佩不已。

又如在应天府求学的第四年,当地发生了一件千载难逢、锣鼓喧天的大事件——宋真宗亲临应天府,拜谒赵家祖庙。

整个应天府沸腾了。大家扶老携幼,倾城而出,争睹天子风采。

此时此刻,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范仲淹。但见其波澜不惊,独守书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同学们纷纷表示不解:

天了噜。能亲眼见到当今圣上,这是什么神仙福气,大哥你是怎么坐得住的?

对此,范仲淹头也不抬,淡然回曰:

如学无所成,见到皇帝又如何,书念好了,将来自有机会常见。

啧啧,你看,年纪轻轻,便有此等见识,此等定力,也难怪其与一众同学共访回应天府探亲的朝廷大员姜遵时,姜遵对其他人都不甚在意,惟独留下范仲淹,设宴款待,叙谈良久。更对其夫人断言道:

朱学究虽年少,奇士也。他日不唯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司马光《涑水记闻》

这话可谓完美预测了范仲淹日后出将入相的仕途成就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度。

不愧是老江湖。识货,太识货了!

就这样,五年南都求学,范仲淹昼夜诵读,自刻甚苦,终于大通六经之旨,于27岁进京赴考,一举登科。

名臣之路,就此开启。

03

步入仕途后,范仲淹在基层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39岁,才在晏殊举荐下入京为官,荣升秘阁校理。

人到中年才好不容易混进中央,换一般人肯定要如履薄冰,小心经营,以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可范仲淹却甫一上岗,就放出超级大招,做出一件把举荐人晏殊吓得心惊肉跳的生猛之事。

事情是这样的。

天圣七年(1029),20岁的宋仁宗(狸猫换太子的那位)打算在当年的十一月率领文武百官于会庆殿为其母刘太后祝寿。

此时,仁宗继位已有七八年,但朝政依然掌握在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手中,且其毫无放权之意。

皇帝都成年了,还不还政于帝,本身就很政治不正确,过个生日还要文武百官朝拜,那更是于理不合。

大臣们人人都知此事不妥,可太后大权在握,活动又是皇帝主动上赶着张罗,谁敢多言?!

嗨,你别说,还真就有人敢——得知此事后,人微言轻、且非谏官之职的范仲淹立即上疏抗议,言辞犀利:

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意思是皇帝想要为母祝寿、以尽孝道,这无可厚非,可安排在后宫内廷,那便纯属家事,爱咋搞咋搞,你们娘俩开心就好。可如果要带着文武百官朝堂跪拜,那就成了国事。天子乃天下至尊,岂可向他人行此“亏君体,损主威”之礼,这既不符合祖宗之法,又会给后世留下错误示范,坚决不能够!

这封奏疏一上,人人都为范仲淹捏一把汗,晏殊更是火急火燎将其拎到一边,急赤白脸一顿骂:

希文啊希文(范仲淹字希文),你又不是谏官,这事儿轮的到你开口吗?

谁都知道这事儿不合适,为啥人家都不说?因为说了也没用啊!结果就你逞能,平地一声惊雷,扬名立万,风头出尽。

可你为我想过吗?好意提拨你来京城,结果你上来就在太岁头上动土,这不是坑我害我吗?!

……

晏殊之所以如此受惊加火大,是因为按照宋朝律法,大臣举荐的人才如若犯了事儿,推荐人需负连带责任。

以此看来,晏殊同志在举荐范仲淹时,显然背景调查做的不到位,因为按照范仲淹此前在地方为官的一贯风格来看,他上这么一本奏疏实在不奇怪,不上才怪了呢。

不信,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范仲淹进京前的光荣履历。

04

进士及第后,范仲淹初入官场,任职广德参军,相当于地方上的基层司法官员,负责决狱断案,官小而任重。在职期间,他坚守原则,秉公执法,时常“引囚访问,贵得其情”,为当地民众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

可如此较真,导致诸多陈年旧案都要推倒重来,引得太守数次盛怒,对其大发雷霆(旧案翻新,可不就是打领导的脸嘛)。

这要换一般人,叹一句“胳膊拧不过大腿”后,估计也就屈服了,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呐!

可范仲淹不一样,不仅与太守据理力争、毫不退让,还将争辩内容记录在宿舍屏风上,待期满去职,屏风已被书写的密密麻麻。

此后,范仲淹又于江苏泰州任盐仓监官,发现当地始建于唐代的捍海大堤,年久失修,每逢海潮来袭,摧毁房田无数。久而久之,导致原野荒芜,民不聊生。

面对此番局面,一般的盐官或许会自叹倒霉,分到这么个受灾区,还怎么完成绩效KPI?稍有良心的,也不过摇头加叹息,来一句可惜可惜。不然,区区一个基层盐官,又能改变什么呢?

可我们先忧后乐的老范依然不一样。见此情景,他心忧如焚,苦思对策,最后直接跨级别、跨部门向省级大员提出了重修捍海堤的建议(其实这完全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获批后,又在经费极少、人工短缺、后勤不足的困境中拉开工程序幕,中间还因极端天气,发生了一场损失不小的工伤事故,引发流言蜚语无数。但范仲淹意志坚定,不为所动,最终克服千难万险,历时三年,建起一条长达一百五十多里的捍海堰,使得当地重现土地肥沃、物产丰绕的旧时风貌。

除却事功卓著,更为难得的是,范仲淹虽身在地方,却始终心系朝堂大局,从宏观角度考虑着整个大宋王朝的国计民生。

天圣三年(1025),任职兴化县令的范仲淹作《奏上时务书》,直接上书太后和皇帝两宫,提出富国强兵的改革策略。

啧啧,一般的基层官员日常所想,不外乎是怎么搞好手头工作,多挣点年终奖,给老婆再添几件首饰,给孩子加报几个补习班。可人家范仲淹呢,还只是个区区县令,就已经胸怀天下,操起了宰相的心呐!

由此可见,人和人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思想和格局上。

再后来,其母去世,范仲淹丁忧(去官守孝)在家,依然是“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以无官之身向当朝宰相上万言长文《上执政书》,提出“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六项治国安邦之策,轰动朝野。

后世粉丝苏东坡,曾评价此书曰:

(范公)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观大节必于细事,观立朝必于平日。

一个在地方为官时,就具备宰相的政治视野和战略高度,频频给皇帝和宰执上书呼吁国政改革的人,面对百官为太后祝寿这等违礼之事,他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05

话接前文。

因反对百官贺寿,被晏殊斥责为轻狂躁进、贪图虚名后,范仲淹不卑不亢,回家便给晏殊修信一封,剖心置腹,以明己志。其中几句正气浩然、掷地有声,颇可显露范公“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襟怀气度,特录如下:

某天拙之效,不以富贵屈其身,不以贫贱移其心。倘进用于时,必有甚于今者,庶几报公之清举。如求少言少过自全之士,则滔滔乎天下皆是,何必某之举也?!——《上资政晏侍郎书》

意思是说,我范仲淹自从蒙您提拔,一心想要为国尽忠,以不辜负您的知遇之恩。可万万没想到,今日竟因忠言直谏而取怒于您。如果您喜欢遇事缄默不语、只求自保的庸碌之士,这种人一抓一大把,又何必举荐我呢?!

啧啧,好一番“为国谏诤、舍我其谁”的忠勇之气,对比晏殊之明哲保身,高下立判。

正所谓“儒者报国,以言为先”。此后,范仲淹干脆再度上疏,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要求太后速速还政:

陛下拥扶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今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发,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乞太后还政奏》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您老人家掌权太久了,也该交接给皇帝了。以后跳跳广场舞、练练保健操,做个安享清福的退休老太太,它不香吗?

此篇猛奏一出,不仅晏殊吓趴下了,连仁宗皇帝都惊得合不拢嘴:

我去,这话连朕都特么不敢说哇!

那可不嘛,太后辅政近十年来,这是第一次有人敢于上疏言及还政。

后来,范仲淹因此事官转外地,依然上疏太后,要求还政、还政、还政!——此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看到这,部分老谋深算、精通官场厚黑学的读者,可能要犯嘀咕了:

范仲淹逮着太后这事儿死咬不放,不会是看准了仁宗想亲政,以此搞政治投机,间接献媚皇帝吧?

No, no, no,事情不是这样的。

后来太后去世,终于摆脱傀儡身份的仁宗计划反攻倒算,从前阿谀奉承太后者个个顺风倒,争相到皇帝面前爆太后黑料,以期站队博好感。

此时,又独有范仲淹,顶着人格高光逆向操作,语重心长劝诫皇帝:

太后辅政,是受先帝所托,并非师出无名。十多年里,对您也多有扶持保护之功,后虽有恋权不退之嫌,但也不能因此一处,就抹掉人家所有恩德。

再者,保全太后之声誉,就是保全圣上和朝廷的声誉,万望三思……

一番入情入理之话,引得仁宗幡然悔悟,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你看,对范仲淹来说,其于官场上的一切进退行止,考虑的均非个人得失,而是一心为公,志在报国。

列位看官要是还不信,那咱们就继续上论据。

06

在忠言直谏的路上,除了力劝太后还政,范仲淹还有另一项光荣战绩,那就是勇上“百官图”。

事情是这样的,在太后还政风波中,范仲淹的“胆大包天”给当时的宰相吕夷简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高居相位多年,见不得光的事儿没有一卡车,也有几箩筐。有范仲淹这么个啥都敢说的刺头在京城,可谓心腹大患。

嗯,必须得敲打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京官。

于是乎,吕夷简先托人暗示范仲淹:

范大人啊,您现在是侍从官,以后就不必操心谏官该做的那些事了。

言外之意:干好本职工作,管好你的嘴。

范仲淹听罢,朗朗一笑:

讨论朝廷事务,正是侍从官的分内之事,您放心,在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吕夷简:

呵呵,如此不上道,那就别怪我玩阴的了。

于是其转头就给范仲淹升职加薪,调任他为首都市长(开封知府)。

咦?这算什么阴谋?一不小心误操作了?

非也非也。

吕夷简此招,意图有三:

一、提拔于范仲淹,可博爱才重才之名,撇清打击异己之嫌疑。

二、首都市长事务繁巨,可令范仲淹焦头烂额、无暇他顾。

三、事多必乱,乱易生错,一旦范仲淹工作稍有差池,则可借机将其排挤出京。

啧啧,不愧是官场老油条,好个一石三鸟之计!

高,实在是太高了。

按理说,这计策可说是十拿九稳,最高收益可让老范滚出京城,最不济也能使他暂时闭嘴。

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

只可惜,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范仲淹——但见我们老范走马上任后,凭借过人的政务能力,短短几个月,就令京城面貌一新,政通人和,男女老少齐点赞:“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城无事有希文!”

而且,在此基础上,范仲淹还顺手把朝廷百官的底细摸了个底朝天,向仁宗上呈《百官图》,将哪些官员是正常升迁,哪些官员是走了吕夷简后门花钱买官、破格提拨,分门别类,一一标注。最后,居然连新宰相都替仁宗物色好了,建议以“素有仁心,宽怀大度”的韩亿取代吕夷简。

啧啧,绝了。如此风轻云淡地以一人之力华丽丽滴单挑了一个树大根深、羽翼众多的佞臣集团,气得吕夷简一口老血喷出三丈远。

这反杀力度,就问你服不服?

虽然此事的最终结果,是吕夷简以“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为由,将范仲淹贬官出京,但经此一役,老范取得的是人心和道义的胜利,不信来看当时朝中诸多有识之士的反应——

先是集贤校理余靖大步出列,上疏皇帝:范仲淹说的不对吗,为啥不听?不听也罢了,咋还贬人家的官,这算什么仁政?!

馆阁校勘尹洙紧随其后:既然说范仲淹“荐引朋党”,那我就是他的同党,要贬连我一起贬!

怼人小能手欧阳修,也高调加入范氏战队,以笔为刀,刀刀致命,将因附会吕夷简而对范仲淹遭贬冷嘲热讽的谏官高若纳骂到遗臭万年。

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也没闲着,写了首“四贤一不肖”诗,将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赞为大宋脊梁,斥高若纳为鼠辈小人,诗稿一出,登时广为传诵,洛阳纸贵,乃至被辽使带回北国,传之域外……

以上,诚如南宋朱熹所言:

宋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

《宋史》亦评价范仲淹曰: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而作为“先忧后乐”的一代名臣,我们老范同志对大宋王朝的贡献可远不止此,因为人家不仅文能提笔安天下,还可纵马边疆,沙场秋点兵!

07

先来交代一下背景。

公元1038年,西北边境党项族建立西夏国,从此频频与大宋找茬约架。

1040年,西夏再次大举侵宋。承平日久、兵不习战的宋军毫无招架之力,以致将亡地失,全军覆没,史称三川口之败。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

震惊之余,大家却齐齐把目光投向了范仲淹——因为15年前,他在《奏上时务书》中,就曾向太后和仁宗极力强调国家武备过于松弛,应居安思危,“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还借唐代安史之乱示警当下:

唐明皇之时,太平日久,人不知战,国不虑远,大寇犯关,势如瓦解。

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宋与边境少数民族的关系,必有变数:

古来和好,鲜克始终。

一年后,老范又在写给宰相的《上执政书》中,再次对边防问题做了深刻剖析。认为“沿边诸将,不谋方略,不练士卒,结援弭谤,故禄求宠”,以致“中原益困,四夷益骄”,并以拳拳之心,为朝廷献计献策:

备狄戎者,在乎育将才,实边郡,使夷不乱华也。

可惜,人性往往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当年老范这些先见之明,并未引起多大重视,等西夏打上门来,大家才蓦然发觉:

哎呀,都被老范说中了!

那还等啥,你这么有能耐,西北边境靠你了,快去给咱大伙儿打回来!

就这样,年逾50岁,身为一介文官,带兵经验值为零的范仲淹临危上阵,远赴边疆,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当时的西北边境,摊子烂到什么程度呢?

随便举个例子,大家感受下:

三川口之败后,军事重镇延州,曝露于两军前沿,被派去担任知州的官员吓得死活不敢上任,一会儿说自己体弱多病、素不知兵,一会儿说家中尚有八十岁老母需要赡养……总而言之一句话:

明摆是个坑,老子才不跳!

见此情景,又是我们老范同志知难而上,为国去忧,主动要求兼管延州!

啧啧,这境界,真可谓天壤之别。

然而想要退敌救国,仅靠境界高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硬实力。

当时关于对西夏的作战策略,朝中无外乎两种态度——

一是主战派,主张“必行进讨,以期平定”,一是防守派,认为应“来则御之,去则勿逐”。

而在范仲淹眼里,以上两种方案都是头脑简单、脱离实际的迂腐之见:

呵呵,战?说得容易,军备松弛几十年,战斗力低到负值,拿什么战?

呵呵,守?兵士不练,将领不勇,城池不修,你想守就能守得住?

看到这,群众们肯定要问了:

那究竟应该怎么搞?您老给个痛快话!

别急,对边境状况做了详细走访调查后,范仲淹给出的答案是:

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

具体操作方式为:

为今之计,莫若且严边城,使之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关中稍实,岂敢深入!既不得大战,又不能深入,二三年间,彼自困弱,此上策也。

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用守,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匮。

贼大至则守,小至则击,有间则攻,方可就近以扰之,出奇以讨之。

意思是说,表面要向西夏展现谈和诚意,背地则须抓紧时间选兵练将,严肃军纪,修建城寨,营田积谷……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后,再伺机而动,突袭浅攻,逐步抢占军事要点——如此以来,对方无机可乘,自会罢兵谈和。

啧啧,什么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啊!

而且,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范仲淹还在对敌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

锐则避之,困则扰之。夜则惊之,去则蹑之。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因为900年后,毛泽东同志于游击战中运用的 “十六字方针”,即取师于范公: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诚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就这样,在范仲淹“积极防御,攻守兼备”的对敌战略下,三年后,心力交瘁、国疲民乏的西夏主动求和,签订盟约。边疆危机,就此暂除。

看到这,你以为老范终于可以歇歇了?

天真了。

外患虽除,还有内忧等着呢——风云一时的庆历新政,即将登场。

08

彼时,赵宋开国已八十年,远看是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但骨子里,其实已百病潜生:

今四夷已动,百姓已困,仓库已虚,兵旅已骄,国家安危,实未可保。

于是,庆历三年,亲政十载的仁宗决意发起改革。而领导改革的最佳人选,则莫过于十几年前就上书呼吁国事更张,如今更以道德、文章、功绩成为人臣楷模的范仲淹!

就这样,风尘仆仆从边塞赶回京城的老范,还没来得及卸下一身的风霜,就在仁宗的殷殷目光中,上呈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改革宣言: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

所谓“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也就是说,范仲淹决意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上——即官僚队伍整顿。

老范这么做,是有充分原因的。北宋官员的升迁只论年资,不分愚贤、不计功过,其初衷是为了人事公平,防范任人唯亲。然久而久之,却导致各级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吃等死熬资历:

天下官吏,明贤者绝少,愚暗者至多。民讼不能辩,吏奸不能防。

才与不才,一途并进。故能政者十无二三,谬政者十有七八。

除以上外,宋朝的官员任用还有恩荫福利。即高级官员每逢皇帝生日、大礼祭祀或自身退休、去世时,均可荐举其家族子弟跳过科举选拔,直接担任官职。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20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者可多达20人,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宋朝冗官之弊,多由于此。

以上两项制度一合并,宋代官僚队伍的大致面貌,也就不难想象:人多,能力差,相当于国家花钱养着一群酒囊饭袋。

于是,改革伊始,老范就对症下药:

一曰明黜(chù)陟(zhì),以后官员升迁不再只论年资,还要看政绩;对有大功劳者,可破格提拔;

二曰抑侥幸,限制高官的恩荫特权,大幅缩减恩荫人数及频次;

三曰择官长,由朝廷特派员检查地方官员政绩,提拔能吏,罢免不才;

……

可惜,改革的目标是美好的,可实行起来,却是相当得罪人的,因为每一条政策都会砸掉无数庸才的饭碗。

于是,接下来的剧情,用脚趾头想,也能猜的到:

利益受到侵害的守旧官僚,迅速抱团,对革新派展开殊死反击。而面对毫无黑点的范仲淹,他们也只能把朋党的大帽子再次拿出来,死死摁在老范头上,污其“朋比为奸、结党营私”——因为这是封建皇权制度下,陷害忠臣最好使的办法,一打一个准。

对守旧派的险恶伎俩,革新派队员欧阳修洞若观火,瞅得是明明白白:

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识不远。欲广陷良善,则不过指为朋党;欲摇动大臣,则必须诬以专权。其何故也?善人少过,难为一二求瑕,惟指以朋党,则可一时尽逐。大臣不可以他事动摇,惟有专权是人主之所恶,故须此说方可倾之。

可惜仁宗管不了那么多,为防皇权有失,其宁可自毁改革,也不要所谓的“朋党”威胁,终将范仲淹贬官出京。

庆历新政,就此功亏一篑。

09

呕心沥血,为国改革,却被仁宗猜忌贬斥,范仲淹却依然不改其“先忧后乐”之志。在地方上,他每到一处,都多有善政。尤其杭州任上,其所展现出的超越时代的杰出经济才能,颇值一提。

皇祐元年,杭州大旱,米价暴涨,一些家庭甚至要靠卖儿卖女度日,灾情之重,受灾百姓之多,史所罕见。

而范仲淹就是在此番背景下,由邓州转任杭州——哎,我们老范真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啊!

边境退敌,朝堂改革,都难不倒我们老范,地方救灾当然更不在话下。

这不,走马上任后,范仲淹便火速出台三项救灾策略:

一是抬高粮食收购价。吸引江浙一带的粮商争先恐后贩米至杭,使城内米仓充实,价格回落。

第二是以工代赈,实现生产自救。以饥荒年月劳动力价格低廉为由,说服杭州积财甚厚的各大寺院广兴土木,扩建庙宇。政府亦招募民工修建粮仓、官舍,不少灾民因此实现就业,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三是刺激消费,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富商大贾西湖竞渡赛龙舟,还亲往观阵,呐喊助威。一时间吸引观者无数,民众们纷纷借此湖边摆摊,引车卖浆,一时间,摩肩擦踵,商贸繁荣……

啧啧,写到这里,十分怀疑,老范是不是从21世纪穿越回大宋的,这救灾思路,未免也太现代化了!

要知道,从理论上来讲,有目的地扩大消费、藉以刺激生产以及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的经济策略,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西方经济学家作为复苏市场的灵丹妙药。

而我们老范,在近千年前,就以此救灾且立奏奇效(因救灾效果太好,多数措施被立为朝廷政令,要求各地广而效之)——这在我国古代乃至世界救荒史上,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创举!

10

除了政务上干啥啥行,范仲淹一生还极为重视兴学育人,认为“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才之方,莫先劝学”,立志“得天下英材而教育之”。

为官37年,其每到一处为官,必关注当地教育事业:广德、泰州、睦州、苏州、润州、越州、饶州、延州、邓州、杭州……凡足迹所涉,没学校的办学校,有学校的扩大规模。每建一座新学舍,还都会尽己之诚邀请学问深厚的名士前往任教。

例如,任职广德参军时,范仲淹见当地无求学之风,遂利用废旧祠堂兴办学舍,并聘请三位名士任教。此前,自隋唐科举以来,广德无一人中榜。直至范仲淹兴学后,整个北宋,广德中进士22人,南宋时中进士30人。

任职祖籍苏州期间,范仲淹曾买地一块,欲建私宅,以供他日还乡终老之用。风水先生看后啧啧赞叹,称其选到了风水宝地,可保范家世代公卿。范仲淹一听,当即决定将地皮捐出,改建苏州府学:我一家出人才,哪比得上一个州出人才啊!

苏州府学建成后,成为苏州地区最早的官办学校(之前都是读私塾),也是北宋第一所州府级学校,生源之旺,规模之盛,甲于江南。

苏州历史上,除唐代出过7个状元外,自宋至清,另有43个状元(居全国之冠),其中一半出自苏州府学。如今,此校历千年而不衰,演变为苏州中学,仍是苏州最顶尖的高中院校,没有之一(真真是风水宝地啊)!

后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因仁宗之动摇,大部分政策都无果而终,惟大力兴办州学一项方兴未艾,仅江西一地,就兴学81所——“当是时,天下郡县皆置学也,而学校之遍天下自公始”。

可以说,庆历新政的州县兴学,奠定了我国900余年的地方教育体系。而范仲淹也是古代把兴学育才和振兴王朝、革新政治结合在一起的首位政治家。

除大力兴学外,范仲淹还善于在民间发现人才,荐举人才。

如宋初的三位饱学之士,胡瑗、孙复、李觏,均以布衣之身,由范仲淹一路荐举至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任教——说的通俗点,就是三个连高考都没通过的落魄千里马,因范仲淹慧眼识才,最后得以到清华北大当教授。

还有北宋著名的目录学家王洙,范仲淹曾向朝廷三荐其才,甚至不惜押上一生清名为其做担保。而王洙也无愧其三荐之恩,成为北宋校勘、编纂古代典籍的佼佼者,如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即由其发现并传之于后世,可谓功德无量。

边关名将狄青,为士卒时,作战勇猛,所向披靡。范仲淹断其为将佐之才,教导他读《春秋》《汉书》,并对其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狄青由是潜心苦读,遍历兵书,终成一代名将,垂之青史。

又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尚为落榜书生时,范仲淹既因赏爱其才,以宰辅之尊,与之交游。后二人相别多年,范仲淹还寄送绢匹书信给他,鼓励其求学应考,一展其才。

范仲淹为国揽才之举众矣,以上不过窥其一二。且其举才,皆出自公心,许多被举荐者甚至不知是由谁人所荐。而范仲淹之所以毕生以极大热忱兴学、荐才,在于其始终站在“天下治乱”的高度,来看待“人才兴衰”之得失:

天下治乱,系之于人,得人则治,失人则乱。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

得地千里,不如一贤。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致治天下,莫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文,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

……

说到底,还是为了国之兴盛,民之安乐啊!

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

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范公可谓名副其实矣!

11

与范仲淹交游甚深的北宋著名政治家富弼,曾评价范公曰:

人获一善,已谓其难。公实百之,如无有然。

的确,范仲淹以一身而举事功无数,终生却从无居功自傲、安享富贵之举。即使在高官厚禄的十年间,身边亦未增一名仆役;非有宾客,家中不置鱼肉,“既显,门中如贫贱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据宋人记载,其每日就寝前,会计算自己一家当日衣食住行所耗之资与所做之事能否相称,如两相得称,则酣然入睡;如若不然,则终夕难眠。

要知道,范仲淹有生之际,正乃宋代极盛之时,奢靡享乐之风,弥漫朝野,诸多名臣,亦不能免俗。如晏殊,史载其“喜集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还有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且家中从不点油灯,连厕所都是燃蜡的(古代蜡烛很贵哒)。

两相对比,老范律己之严,可见一斑。

看到这,大家可能疑惑了:

宋朝京官,待遇极为丰厚,范仲淹最高曾官至副宰相,如此清俭,俸禄万贯做何用?

答案是,都拿出来做慈善啦!

范仲淹天性乐善好施,人有急必济之。如“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早年落魄,无钱奉养老母,范仲淹曾多次予以资助,最后更介绍他进入应天书院工作。宋代还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范仲淹在睢阳时,曾遣次子范纯仁到苏州老家搬运一船粮食,后范纯仁空手而归,父子间有如下对话。

范仲淹:归途中是否遇到了新旧朋友?

范纯仁:碰到了石延年(写“月如无恨月长圆”的那位),因亲人新丧,无钱运送灵柩回乡,滞留丹阳。

范仲淹:那你怎么不把粮食送他,作还乡之费?

范纯仁:已经送了。

范仲淹:正该如此。

此事如今虽已真伪难辨,但在宋代就已口口相传,可见剧情与范公行事之风应是相当匹配。

不仅乐善好施,范仲淹还终生视利禄如浮云,认为“荣利无穷,千古困人”,追名逐利,实是自寻烦恼。其在边关为将时,因护国有功,朝廷屡有丰厚赏赐,他皆散发给部下将佐,自身不留分毫。

及至晚年,范仲淹将自己毕生所余俸禄,尽数捐献——于祖籍苏州购地一千二百亩,设立范氏义庄,所得营收均用以赈济族中之贫弱者,不分亲疏。另在河南置义田四百余亩,回报朱氏一族养育之恩。

要知道,范仲淹自小丧父、随母改嫁,成长历程中,未受范氏宗族纤毫之恩,考取功名后到苏州认祖归宗,族人还担心他来分讨家产,欲加阻挠。在范仲淹承诺只为寻根复姓、绝无他意后,方才接纳(差点就和整个族谱里最为光宗耀祖的人失之交臂,这范氏家族也是眼瞎的够可以)。而范仲淹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显达之后,对族人可谓帮扶之至。

文正公奋身孤邈,未尝赖族人毫发之力。既达,则阖族受解衣推食之恩。——南宋.楼钥

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官至宰相,也将所得俸禄绝大多数继续投入义庄事业,将义田增至三千亩。至明清两代,范氏后裔凡出人头地者,亦多有增置义田之举。清末宣统年间,范氏义庄仍有田五千三百亩,且运作良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实施,范氏义庄才宣告终结。

一项个人开创的慈善事业,能历经朝代更迭,战火离乱,绵延近千年而不衰,即使放大到世界慈善史上,也堪为奇迹。家风至此,实令人高山仰止。

范仲淹首创义庄之举,不仅惠及族人千年,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自其之后,江南士大夫争先仿而效之,一时间义庄迭起。至南宋,范氏义庄更成为全国之榜样,各地大族纷纷置地营之,帮贫扶弱。甚至催生了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的设立,开创了国家层面赈济、福利制度的先河;传承至今,则演化为近现代之扶贫事业。追本溯源,范仲淹实是功莫大焉!

由于家财散尽,范仲淹去世下葬时,无新衣可穿、无丧葬之费,靠众友人集资,丧礼才得以举办。其生前未置一房一屋,去世后,全家七十余口无处可居,只得借住官舍。

临终前,官员照例都有《遗表》上呈,可请朝廷为子孙赐官或照拂亲属,而范仲淹之《遗表》却通篇无一字一句言及家事……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

所谓“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公亦可谓名副其实矣!

12

除却政治领域的巨大成就,在文学创作上,范仲淹亦文备众体,词赋兼擅。

其诗文清新淳真,自然流畅,且往往立意超凡,文品与人品两相映衬。比如人人可诵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此诗用词精炼,出语平易,意在通过同情渔民劳作之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折射出范仲淹一以贯之的“先忧后乐”之情怀。

作词,范公则婉约、豪放兼擅,如婉约名作有描写羁旅乡愁的《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全词以沉雄清丽之笔抒写低回深婉的乡愁之思,一个正气塞天、时刻以家国为念的人,偶尔感性流露,颇有铁汉柔情之韵,动人至深。

西北御敌时,其笔下又有大气磅礴的边塞名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词将军旅生涯、边塞景象、家国情怀融为一炉,上阕勾勒出一幅千嶂落日、孤城深闭的边塞鸟瞰图,恢廓苍凉,气魄极大。下阕抒发边关将士防守危城、乡思无计的边关之愁,极显范仲淹忧国怜兵之情。当代词学家唐圭璋认为,范仲淹是唯一的边塞词人,此词不仅开宋代豪放词之先声,即使放到佳作丛生的唐代边塞诗中,亦毫不逊色。

论散文,范仲淹则有光芒万丈的《岳阳楼记》,此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字里行间,兼融范仲淹之才气、骨气、志气,见其人格、追求、情操,且文词简约,音律谐美,是其一生精神思想的高度凝炼与集中体现,特录如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文章开头即交代作记缘由:当时,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任官巴陵,重修岳阳楼,委托范仲淹作文一篇,传之后世。

第二段写洞庭之景,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水波壮阔、晦明变幻之大观。

三、四两段并行而下,文采飞扬,写景铺张,将自然界的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情绪反应两相结合,一明一暗,一悲一喜,描绘出“览物而悲”与“览物而喜”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最后一段则笔调慷慨,道出了比时悲时喜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均持“先忧后乐”的忧国念民之心。此系全文主旨之所在,既表达了范仲淹对古代圣贤的追随之心,又寄寓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勉励之情,更是其对自身人生信念与行事准则的夫子自道。

13

《岳阳楼记》虽是范仲淹于57岁时写就,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并非是其晚年才抵达的人生境界,其实自年少求学起,范公就已然有此不凡心胸。

比如,在醴泉寺读书时,因饮食艰苦,范仲淹曾有诗作如下:

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

措大口内,嚼出宫、商、角、徵。

你看,常人难以下咽的粗糙食物,范仲淹不仅不以为苦,还吃出了清新鲜亮、音韵铿锵的诗意。

是啊,以天下为己任者,岂会为此等小节悲戚自怜。

后,其一生仕宦四方,数遭贬谪,却每临大事有静气,从不见消沉怨愤之语,亦从不改报国以忠之诚。

例如,因阻止仁宗废后,贬官睦州,其在谢上表中依然铿锵有力地表示,自己日后还将“理或当言,死无所避”:

臣非不知逆龙鳞者,掇齑粉之患,忤天威者负雷霆之诛,理或当言,死无所避。忘雷霆之怒以报主,蹈汤火之急以救时。——《睦州谢上表》

赴睦州途中,江波险恶,他想到的却不是自身安危,而是将来有能力时,不可忘却在风浪中讨生活的劳苦大众: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

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其一》

后又因《百官图》贬官饶州,其在谢上表中依然表示“有犯无隐”“许国忘家”,说自己明知道“巧言者无犯而易进,直言者有犯而难立”,却立志“欲倾臣节,以报国恩”、“耻佞人之名,慕忠臣之节,感激而发,万死无恨” 。

晚年顶着巨大压力主持庆历新政,却忠而被谤,遭仁宗始信而终弃,落官邠州,谢上表中却仍是历九死而不悔,再次剖白自己“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的坚定信念。

此后,其官转青州,有诗作如下:

登表海楼

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

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此时的范仲淹,承受着仁宗的误解,新政流产的遗憾,保守集团的攻讦,青州灾情的重担(对,身为革命砖头的老范,又去救灾了),且病体沉疴,离谢世已不足一年。诗中却是一贯的豁达自若,无丝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消沉自怜之意。

苏轼于《留侯论》中,曾有如下高论: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话用在范仲淹身上,可谓再恰当不过。

生命的最后时刻,其于《遗表》中不言家事分毫,却以最后一丝气血劝诫仁宗,望其能励精图治,实现国泰民安之盛世:

调和六气,汇聚百祥,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治于未乱,纳民与大中。

这既是范仲淹对仁宗的拳拳期许,也是他对自己毕生政治理想的最后总结与展望。

但得葵心长向日,犹济疮痍十万民。

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谓“进亦忧,退亦忧”,范公再可谓名副其实矣!

14

皇佑四年五月,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消息一出,举国痛惜。甚至偏野乡村,也多有为之哭泣者。朝廷赐其谥号文正,停止上朝一天,以示哀悼。连曾与其对战的西夏,也辍朝三日,敬之以国葬之礼。

此后,历朝历代之名士,无一不将范仲淹视为儒家标杆兼人生楷模,纷纷提笔,表达追思、仰慕之情。

与其同朝为官、始终志同道合的欧阳修,赞其曰:

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年轻时曾受教于范仲淹,后领导熙丰变法、对庆历新政多有取师的王安石,评价其是:

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与范仲淹未见明显交集的司马光,亦对其极尽溢美之词:

雄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固有良史直书,海内公说,亘亿万世,不可磨灭。

大文豪兼万人迷苏轼,更以未能拜识范仲淹为平生之恨,评价其曰:

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爱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

苏轼弟子黄庭坚也紧跟恩师队形,对范仲淹敬仰之至:

当时文武第一人。

南宋朱熹,更对范仲淹佩服到五体投地:

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宋之后,范仲淹依然声誉不减:

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求之千百年间,盖不见一二。——金末.元好问

学际天人,量扩宇宙,操坚金石者。——元.张启岩

有宋名臣谁第一?公为国家真辅翼。丰功茂烈何煌煌?信与日月争辉赫。——明代.高启

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清.纪晓岚

……

可以说,论后世评价之高、风向之一致,纵观有宋一代,几乎无能出范仲淹之右者。

至于原因何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已经替我们总结好了,他说:

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之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办事(建功立业)和传教(思想品行影响后世)两者兼有者,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口口声声喊着为国家为理想而奋斗,其实不过为光宗耀祖,当官发财。而像范仲淹一样,真正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己任者,本就凤毛麟角,更为难得的是,其并非空有“先忧后乐”的理想主义,而是自身也完全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及素质——

一生材兼文武,出将入相,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教育家、慈善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史所罕见的全能式人物,接连创下种种传承千年的奇迹,事业功绩可与日月争辉,道德文章堪称无懈可击,人格魅力则足为万世师表!

最后,更将自己践行终生的理想与信念,凝结为一句格局高远、震古烁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一份绵延千年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民效力、为国奋斗。诚可谓“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15

最后,啰嗦一点个人感想。

其实,从去年就打算写范仲淹,可所有资料啃完,却发现下不了笔。

因为,诗词人物志写到现在,虽然我每次都是写一个就疯狂爱上一个,却从未觉得有哪个人物是百分百完美,甚至正因他们个个有优点有缺点,才更显有血有肉,真实可亲。

可范仲淹不一样,遍历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我发现自己竟找不出他任何缺点。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惶恐和不真实感,以至一度无法走近他、理解他:

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完人呢?

怎么可能一个人理想如此远大,而又偏偏拥有与之匹配的卓绝能力?

怎么可能会有人为国为民到家无余财、殓无新衣、妻儿无处可居?

怎么可能一个人的功绩堪与天地日月同辉,而私德又纤尘不染、完美无暇?

生而为人,都有喜怒哀乐,如何能有人一静如水,进退自若,宠辱不惊?

……

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将近一年,不断的思索、探求、质疑后,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世界上,就是有范仲淹这样,因极致崇高的理想与信仰而克服了人性弱点的完人——他们的名字,叫做“圣贤”。

此后,我终于能够拿起笔,怀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景仰之情,写下上面的一万六千字,望能展范公风范于万一。

功名富贵如流水,惟思想精神可永流传。

范仲淹任职睦州时,因仰慕东汉隐士严光的高洁之风,为其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结尾的十六字,在我看来,正是他自己一生精神风范的最佳写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终-

参考书目:

周公子爱读书

历史有趣,诗词很美,来吧,一起听故事~
6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