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和姜子牙到底谁治国更厉害?一个战略导致结果不同

周公和姜子牙到底谁治国更厉害?一个战略导致结果不同

原创2021-06-30 18:26·空山何处

周公和姜子牙在帮助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之后,都得到了分封。周公封在鲁国(周公的儿子代周公治理封地),姜子牙封在齐国。

而这两位能臣治国战略却大相径庭,正是他们两个对立国理念的不同理解,导致了齐国和鲁国几百年后不同的命运,也让我们对治国的各种理念有了启示和思考。

姜子牙

姜太公与周公的对话

姜子牙和周公旦受封见面了,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周公说:“尊尊亲亲。”太公曰:“鲁国从此要衰弱了!”

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太公说:“举贤而上功。”周公说:“后世必然有劫杀君主之人!”

从此之后齐国日益强大,乃至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经过二十四世,姜齐被田氏取代。而鲁国日益衰弱,至三十二世而亡。(故事出自《淮南子齐俗训》)

姜太公钓鱼

到底谁的战略是对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两个人谁的战略是对的?

到底应该崇尚有功之人还是维系尊卑秩序?从结果看,这两个战略都没有使齐鲁两国摆脱灭亡的命运,甚至姜子牙和周公也各自预见了对方国家的命运,但好像都没能阻挡最后的结果。

因为他们只在最初制定了一个模糊的战略方向,而没有随着事态的变化而改变政策。当国家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的时候,国家的战略也应该随之调整。如果不能够随着国家所处发展阶段进行防范和调整,任何战略最后都会变成僵化的枷锁。

齐国之路

齐国之路

齐国在举贤尚功之后,国家日益强大。这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避免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权臣专权,这一点跟后世秦国相似。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突飞猛进,但在秦二世前,并没有出现权臣割据的局面,所谓的吕不韦专权,仿佛吕不韦权倾朝野,在消灭吕不韦时候也没有什么大动乱。这就是秦国对权臣的严格防范和近乎猜忌式怀疑。

王翦灭赵前大量索要田地就是先让秦始皇放心,自己想的就是田地发财,没啥大野心,这样才能顺利出征,可见在秦国为将的如履薄冰。

正是如此,秦国在灭六国之时,自身强大的同时没有出现割据,只有到了秦二世胡亥之时,由于各种斗争和博弈,赵高专权,秦灭亡。

春秋齐鲁

鲁国之路

鲁国在尊尊亲亲之后,日益弱小。

这跟后来明王朝中后期景象很类似。都是按照长幼尊卑和亲疏远近联络亲友,形成权力网络以求治理。这种在后世也证明了只适合苟延残喘或者寄希望于天降猛人,大刀阔斧改革。但这种往往掣肘太多,需要机遇和技巧。

结尾的话

齐国和鲁国的故事其实在几千年来不断上演,人们总是选择一条战略,慢慢的战略成为阻碍的时候,就必须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避免这个战略成为枷锁,消除负面影响。

而周公和姜子牙,选择了不同的战略,也就选择了不同的治国之路,可惜他们的后人再也没有能力对战略进行调整,也就只能看着战略失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