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也谈一与多,试问老子究竟有没有宇宙生成学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上面引用的是老子在经文第三十九章中讲的一段话,在这一段话中老子七次提到了“一”,我们不仅要问,老子所讲的“一”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老子在经文第十四章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眼睛不能观察的事物,我们称之为“夷”;耳朵不能听闻的事物,我们称之为“希”;用我们的触觉不能知觉到的物体,称之为“微”。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感知觉官能的知觉范围,无法找到有效手段对它们究诘。由于它们一样的无法为我们所认知,所以干脆就将它们视为混然为一的事物。
通过这一段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的“一”是指同质而不可分。在哲学中,一与多相对,都是很重要的哲学概念。一代表同质与不可分,多就代表差异与多样。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描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寂兮寥兮”,讲道没有颜色、形状可见,没有声音可以听闻,“独立而不改”,讲道质地纯粹单一,也就是同质而不可分。所以在老子的观念里道就是一,或者道以一的形式存在。相对的,天地万物,不同质而多样,是多。所以,老子的学说中,也有一与多观念的对立。在我们先秦文献中,《道德经》是能读出西方思辨哲学那种味道来的著作。
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文章开头引用的那段话:“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六个“一”其实都能以“道”字来置换,所以,一是道的另一种称谓,另一个名称。
有了以上的分析做基础,我们可以讨论老子的另一个著名的命题,它出自经文第四十二章,命题内容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命题常常被学者们称作老子的宇宙论,并大加赞扬。只是我不知道大家读过这一命题后,是否真的能对宇宙演化的过程有所了解。说一句给大家泼冷水的话,这一命题对于宇宙演化规律的贡献为零。
别说老子的经文中的一句话,就是现代科学对于宇宙演化规律的贡献也是有限的。而且,老子这一命题也并不涉及宇宙演化规律的问题。命题的第一段,道生一其实就是道是一。在老子的定义里道就是一,或者以一的形式存在。所以,道生一的“生”字与“是”字可以互相置换。
一生二,有人说二是阴阳。我不赞同这一观点,由道分化出阴阳,就将道为一演变为多了,与道是一的定义矛盾。我认为,这个二是指天地,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天地是万物的父母。经文第五章中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一命题中就隐含着天地为万物父母的假设。所以,二生三可以置换为道生天地。这个“生”字就不能与“是”相互置换了,这个“生”字就是生养的意思了。道生天地,就是道生养天地。
所以,一生二就是道生养天地,这个意思在经文第六章中给出过说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这段经文的意义与一生二的意义是一致的。
二生三,就是天地生万物。因为“三”代表多,多与一相对,是万物的另一个称谓。这里“生”字也是生养的意思。所以二生三就是天地生养万物。
三生万物,就是三是万物。三是多,是多样与差异。而万物就是以多样与差异的形式存在,所以,三生万物的“生”字也可以与“是”字相互置换。
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命题的意义可以改写为道生养天地,天地生养万物。道生万物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老子所有立论的基础,因为道生养万物就是玄德,也是无为概念的具体内容。
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这就是无为概念的具体内涵。道生万物,确立了天道无为的基础。从而使老子政治学说上升到天地万物最高原理的高度上。
道生万物是一个静态的画面,并不是描写宇宙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所以,在老子思想中并没有宇宙生成演化的内容。经文中没有一处论及宇宙演化的过程,单单有这样一句是宇宙生成论,也是不合理的。
读古人书,不能随意将古今观念置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命题,只有在老子学说的语境下成立,脱离了老子特有的道的概念,孤立的命题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无原则地拔高古人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学习古人思想不能迷信古人。今人研究古人思想,始终要坚持中立的位置,既要学进去,也要能学出来。
我看我们国家一些学者,研究孔子的就把孔子思想说成世界上最高的东西,研究老子就把老子思想说成世界上最高的东西。这种研究方式态度无助于学术进化。两千年的历史已经说明儒家思想改变不了王朝兴衰循环的宿命,这已经证明它治世功用的局限,怎么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反成了治世良药了呢?
从古至今,老子的治世思想从未被实践,有人可能会以汉初的政治来证明老子思想已被实践。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萧何,曹参的不作为。将无为理解为不作为的是道家思想,而不是老子思想。而且历史证明,汉初的不作为也给大汉的政治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如果道家思想是治世良法,为什么汉武帝还要改弦易辙呢?
古人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非虚语啊。有志于国学复兴者,请事此语。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