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忠义之北伐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国力对比,自刘备伐吴失利、彻底丢失荆州后,蜀国已是最弱的一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公元220年到263年,短短40多年,诸葛亮、姜维两代人无休止的发动对魏国的北伐,累计多达18次之多。贫弱的蜀国主动讨伐综合国力最强的魏国,这是找虐呢还是作死呢?

近两千年以来,无数史家学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各种推理和猜测应运而生。其中最主流的说法是,蜀汉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转移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之间的内部矛盾,延缓蜀汉政权的灭亡。不过这种说法有悖常理,颇为牵强。本人在这里浅谈个人看法。

自古以来川人最大的特点,便是勤劳坚韧、忠直重义,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打仗不怕死,对朋友赤诚以待。刘备入主西川后迅速获得了川人的认同和信服,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其为人宽仁重义,感召能力极强;更重要的是,他一贯以大汉正统自居,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当然他数十年戎马生涯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没有太大的私心。

川人重义,乱世中仍坚信自己是大汉子民,而当时的益州牧刘璋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觉得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做个富家翁就满足了。川人常思报国而无门。这时候刘备来了,他是大汉皇叔,无论实力、名头、政声均强过软弱的刘璋,更重要,的他以光复汉室为自己人生最大理想和目标,与西川民意相合。于是就有了蜀国的频繁北伐。

想象一些场景吧。病榻上的赵云,高呼三声“北伐、北伐、北伐!”呕血而死。五丈原军帐中的诸葛亮,虚弱得坐也坐不稳了,仰天长叹,涕泪交流。诈降钟会的姜维,看着向他冲来的魏兵,没有畏惧,只有遗憾:“吾计不成,乃天意也”。绵竹城前、鹿头关下,未经训练就仓促应战的蜀国新兵,放弃死守险地(其实就是一个稍高一点的土石坡而已),直面久经战阵、如狼似虎的魏兵,成排倒下,静默赴死。

频频伐魏的结局是什么,即使在当时的蜀国,也是有明白人的,诸葛亮就是最清醒的一个。刘禅曾问他,身后谁可胜任宰相,他推荐的是蒋琬和费玮,皆守成之才,也是对伐魏认识正确、头脑清醒的人,希望通过他们执政延缓蜀国的灭亡。姜维伐魏,碍于民意,他们不能反对,于是就对北伐规模进行限制,每次在粮草筹备方面只提供万人层次的给养,不让战争陷入胶着,耗尽国力。

但为什么对形势有清醒认识的诸葛亮,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主导七次北伐,并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是理想、信念、忠义!讨伐曹魏、光复汉室,上为扶大汉正统,下为酬三顾之谊。失败、身死早在意料之中,那又怎样?唯死而已,心,必可昭日月!

最后说说当时的蜀国百姓,说他们支持北伐,形成民意,裹挟政治决策的证据是什么?当然没有实据,但有很具说服力的旁证。

1、        诸葛亮力主北伐,并为北伐而死,川人以头围白巾的方式纪念他,迤逦千载,形成风俗。其受拥戴程度古来有几人?

2、        蜀国北伐每两三年一个周期,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交通极端不便利的情况下,没有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节省下军粮;无私无畏地送自己的儿子们上战场,如何能完成如此多的战争筹备。进而可以知道,蜀国上下,得有多么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完成如此多的大型战争准备啊。

3、        蜀国灭亡,归于魏晋。但看看成都各地,广为立庙、建祀的是刘备、诸葛亮等蜀国高层,鲜有曹操、曹睿、司马昭等魏晋统治者,亲疏之别鲜明无比。

对比时下的抗疫战争,不禁心生感慨。从西方国家与我国抗疫成效的巨大差距,就知道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多么强大。

(0)

相关推荐

  • 为何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

    王平正儿八经的文盲一枚,还是曹魏的降将,却改变了蜀汉的命运,也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看一看王平是怎样力挽狂澜的.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为巴西郡七姓夷王举巴夷等地民众依附曹操,王平也 ...

  • 同样是打仗,为何刘备打仗很少缺粮,诸葛亮打仗却总缺粮?

    我们知道,刘备与曹操.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枭雄,也是胜利者.东汉末年,宦官勾结.民众生活疾苦,为了利益,各地军阀混战,到处是战火纷纷.大大小小,数百的势力,能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刘备,一介编鞋的草民, ...

  • 诸葛亮不北伐蜀国就不会灭亡?

    诸葛亮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从228年正月诸葛亮汉中开始第一次北伐算起,七年间,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曹魏,另有一次是对魏军进攻的反击,直至234年病逝五丈原. 诸 ...

  • 三国忠义之抑曹尊刘

    三国正史如三国志,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是中庸的:都是枭雄,无明显正邪之分.然而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刘备的态度则是善恶分明.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正史是史官所著,代表当时统治阶层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同时基 ...

  • 三国忠义之衣带诏

           汉献帝衣带诏事件,正史与演义的描述在过程上差别不大,当然演义中的情节更惊心动魄一些.衣带诏上署名的人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当时的国之重臣如董承.王子服等,他们是不得不死:另一类是刘备.吉平 ...

  • 输入标题三国忠义之姜维篇

    三国忠义之姜维篇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受诸葛亮感召,投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     姜维自幼丧父,好郑氏学,才 ...

  • 随便﹙偶尔﹚翻翻之夜读三国--忠义之叹

    忠义之叹 关羽大忠大义,这咱论不了,<三国演义>中还记载着两个小故事,独立成章,又很感人: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中突然插入了一段小故事,说他小,在回目中 ...

  • 高翔: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北伐中大破司马懿,为“五虎上将”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高翔: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北伐中大破司马懿,为"五虎上将"之一 余大中 高翔(又作高详.高祥),生卒年不详,南郡公安(今属湖北荆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随刘备攻 ...

  • 三国历史科普系列四——蜀汉为什么执意北伐,为何不南下发展,比如占领西藏,有可行性吗

    昨天发现后台有人留言问我:诸葛亮为什么不占领西藏? 吓得我呛了一口烟,竟还有这么吊炸天的问题! 我赶紧查了下西藏的历史地图,没错就是下面这幅. 好吧,我原谅提问者的好奇心. 因为从这幅图来看,西藏确实 ...

  • 654期B || 妥妥读《三国》(五十七)用计谋陆逊石亭败曹魏 谋北伐诸葛二次出陈仓/轩诚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诸葛亮带领的五千军队都用于搬运粮草了.忽然听到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到来.就让人大开城门,十几个人洒扫街道,两名书童伺立, ...

  • 663期B || 妥妥读《三国》(六十四)承师志姜维北伐 趁国丧魏吴用兵/轩诚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曹爽说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城里,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被害.还说,司马懿来信只是要解除我的兵权罢了.于是考虑了一夜的曹爽选择了投降 ...

  • 三国赵云传2,赵云北伐,关兴张苞居然被夏侯懋吊打

    一直以来,都觉得赵云传难度比较大,但如果掌握了方法,那难度就非常小了,只是会让游戏稍微有那么一点乏味,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赵云在游戏中总是被追得满地图乱跑,就没有那种可以硬刚的战役,除非背包背满了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