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 山 行
旅游大巴从长沙出发,飞驰在通往韶山的路上。沿途的村镇掩映在美丽的凤尾竹中,青瓦,白墙,小桥,流水,赶着鸭子的小丫,木槿花下洗衣的少女,抽着竹筒烟袋的老翁,采莲的村姑……这些迷人的水乡画面一幅幅从远处走近,又一幅幅迅速消失在车后。
同来的旅友都在指点着这湘楚美景,而我的心却早已飞向了前方——韶山。
我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灵山秀水,孕育出这样一位伟人:他少年时期就立下改造中国的志气,果然扭转了乾坤;他诗词大气磅礴,书法龙飞凤舞;他用兵如神,让井冈山的一支赤卫队人马,变成横渡大江的百万雄兵,他住窑洞穿打补丁衣时就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理论,他就是毛泽东,从前边那个小村走出来,筚路褴褛,披荆斩棘,终于在举世瞩目,万众欢呼声里登上了天安门。
汽车在广场停稳后,我们跟着导游走进了那栋诞生了伟人的土屋,这几间屋里,一间摆着农具,一间吊着蚊帐,那些锹,耙,犁,耱,那张简单的硬式床,告诉你,这一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伟人也曾扶犁扬鞭,亿万农民中有过他的身影,正中一间挂着一幅双人照片,那个清瘦的老人是伟人的父亲——毛顺生,一百年前,他的一场本来有理的官司却胡里糊涂的输了,于是,他发誓要供出一个念书人,给他顶挡门户,真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哪知,他的儿子给中华大地所有受苦人作主撑腰翻了身,另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是他的母亲——文七妹,她信佛,食素,心地善良,帮男人打里照外,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可她真正是一位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女性,她的意义不是为丈夫一家提供了一日三餐,而是为那个曾经灾难深重的祖国奉献出一个大救星。
我漫步在清水塘边,仿佛听见他儿时戏水的笑声,我徜徉在滴水洞前,似乎听见他“三十二年还故乡”时对乡亲们的叮咛。
主席的铜像前数不尽的人流,白发苍苍的老人,眼里泪花闪闪,他们望着铜像,又想起了烽火硝烟的当年;穿着军装的战士,举手宣誓,紧贴在主席像前;捧着鲜花的少年,听老师讲着这位毛爷爷……
啊!毛主席,您虽已化为青山,永伴江河,可那滔滔的江水听来多象是走在新长征路上的人民对你的呼唤和眷恋……
车就要开了,我的目光仍在那尊铜像上留恋,主席手里拿着一卷稿纸,胸前飘着一条会标,那该是开国大典时的形象,稿纸的内容是要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丝绸会标上写着“主席”二字,那是历史选择了他,人民选择了他,“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个“出”字,真比泰山昆仑还要重,这个叫毛泽东的伟人,就出在这几间湘式的农舍里,是中国的奇迹,是历史的必然,韶山那是一个需要巨人就有巨人产生的地方。
车开了,我的心仍在韶山青山翠柏间徜徉……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