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联系思维,孩子十分需要的语文思维
意义一般在联系中呈现出来,语言的意义自然也会在语言场景的联系中彰显出来,尤其是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些语词,往往可以从上下语境的联系中获得理解。从语境联系中理解陌生词语的意思,这是孩子非常需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统编版教材从二年级开始便提出了训练孩子语境思维的要求,它主要是通过在文本中设置泡泡的形式呈现的。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黄山奇石》,编者便在第三自然段设置了一个泡泡:“我能猜出'陡峭’的意思。”
很显然,孩子不可能从“陡峭”的字形上猜出意思,或许“陡峭”这个词的声音有一种“直削”的感觉,但要真正理解“陡峭”,还是需要结合语境的。而事实上,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是可以训练孩子这样的语境思维的。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我们如何来猜“陡峭”的意思呢?
然后作这样的提示:能够看到翻滚的云海,说明什么?(高)
再作这样的提示:“猴子”抱着腿就能望见翻滚的云海,又说明什么?(离云海很近),再追问:让你处在这样的位置,你会是什么感觉?(害怕)
这样孩子或许就能大致猜出“陡峭”的意思了:“高得令人害怕。”这个时候,教者再出示图片,孩子们一定会恍然大悟,最后教者别忘了好好表扬一下孩子们,并且告诉大家:一些陌生词语的意思往往就藏在它前后左右的语句当中。
是的,这就是训练孩子语境思维的过程。
在本单元中,还有一篇课文叫作《葡萄沟》,也设置了一个小泡泡:“联系上下文,我能猜出'五光十色’的意思。”这个时候,教者便可以鼓励孩子用第一篇课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这个词前后左右的句子中寻找意思了。当然,什么叫“五光”,则又要教师提醒孩子仔细想象那在阳光下的一串串葡萄了。教师可以再告诉孩子们,有时候联系上下文,还要注意发挥想象。这样,词语的意思会更加鲜明起来。
当然,语境思维不仅仅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陌生词语的意思,它还是一种对文本的整体性思维,比如,教孩子在文本中找出一个特别重要的语词或者句子,然后联系整篇课文的内容,说说为什么这个词语或者句子是最重要的。比如《黄山奇石》中的“奇”字,再比如《葡萄沟》中的“好地方”。
其实,语境思维包含很多重要的能力,比如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发挥想象的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融入语境的能力。笔者曾写过一篇《细读,训练孩子语文思维的有效途径》,专门论述了融入语境的思维,它实际上是一种“关注”的思维,一种“再现”的思维,一种“互纳”的思维,一种“反思”的思维。
从小培养孩子的语境思维,对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