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从《咖啡瘾史》说开去
早晨,听罗胖讲一本书 —— 《咖啡瘾史》。其实就是一个简略的咖啡发展史。
他讲到三千年前利比亚的黑人就有嚼食咖啡豆的习惯。虽然苦,虽然很硬嚼不烂,但它可以提神!让人兴奋!有愉悦感!于是它的这点功能便被人所用,直至今日。
伴随着奴隶贸易的兴起,咖啡也一同从也门的摩卡港流向欧洲、美洲。市面上所谓的“摩卡咖啡”也正是因此港而得名的。
一开始,单纯的咖啡口感不被欧洲人所接受,怎么办?好办!烘焙研磨,调控浓度!再不行就加奶、加糖!
咖啡在西方的流行推动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产生,那就是“咖啡馆”,—— 人们发现了可以平等交流与探讨的方式与场所,很多文人、政客、学者、交际达人汇集于此,抒发、表达、八卦着态度、思想,种种。并自此形成了西方的一种特色文化 —— 咖啡馆文化。
听到这儿,我心里想到更多的其实,还是茶 … …
在其早期适口性较差的阶段,人们也同样考虑过对茶进行某些处理,比如烘烤、加各种调料等等。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还是回归到了喝茶之本味的高度,就像一些高级玩家追求喝黑咖啡一样。但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中国茶保持得更纯粹些。
再说茶馆文化。当年它也承载了如同西方某个时期咖啡馆一样的社会功能,多少名仕绅贾来往其中,也传为一时佳话。
但,那毕竟是过去式了。在这个网络时代,交流与探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公开的交流与探讨,—— 已经不再成为一种主流需求了,因为你能方便的在各种聊天工具上去实现这个功能,远比在茶馆或咖啡馆中快捷廉价。
茶馆的社交功能似乎正在减弱,貌似只留下了部分私密性的社交与一些习惯了茶馆休闲方式的人群。作为私密社交,茶馆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而喝茶休闲的客群也被茶店以“免费喝茶”为名吸引走了部分客流。
出路还是要找的,于是茶馆想到了结合传统文化,弄一些琴、棋、书、画、茶的沙龙培训,但收效不大,似乎没有戳到点儿上。也有的学着苏杭巴蜀一带的茶馆弄一些相声、评书类的曲艺形式,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因为它太慢了,早与整个现代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不搭了。
茶店作为改革开放后茶行业的主力军发展壮大起来,但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因为它的客流主要就来自或等同于过去茶馆的消费者。
无论是茶馆还是茶店,其实更多的还是要深挖细化出各自所专擅而特有的应用场景,—— 只有你的无可替代,才有可能换来一线生机。
如果一定要让我给出一个大方向的话,那就是发挥实体店的物理优势,—— 打造体验价值。
茶馆与茶店都属于实体店,挖掘各自独特的体验价值,才是正道。
益申老师要把“泡茶、品茶”上升到艺术高度。那好,一场电影、一出戏剧,甚至于一段相声都是一种艺术形式。
那么欣赏艺术,又有哪些特点呢?
你要专注并投入其中,才可能收获审美享受。你不可能一边打着电话、聊着生意一边听着老郭的相声,等大家哄堂大笑,吓你一跳时,你都不知道这抖的是啥包袱。你不可能在欣赏艺术时去分心其他。
那么,又能否让你的茶客专注于你的开汤品饮过程,而不分心其他呢?且又当于此趋之若鹜时,你就算成了。
一个只有在你这里才能体验到的感受,一种只有在你的茶里才能体验到的汤感,那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就说这么多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往 日 精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