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传统文人的文化逻辑

先来明确“传统文人”的指向:即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的另一身份便是“统治阶级”,同时他们也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拥有者与掌控者,负责着文化内容的确立与传播,所以也可以称其为“文化精英”。还有一个不太严谨的说法,叫“贵族”。
历史上这个群体此消彼长,兴衰更替而绵延不绝至今,本质上就是在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血脉。那么他们的取舍标准则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顶层构架,——最高级、最核心的那部分。那这个顶层构架又是遵循着哪些逻辑而建立的呢?又有哪些特征?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
所以,今天本来有一个很长的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之顶层构架解析及其逻辑特征与渊源”。怎么样,是不是有些头大?
那么我们开始……
感 知 为 本
华夏文明发源于农耕民族,虽然在漫长的历史更替中出现过与游牧民族、海洋民族的焦灼与融合,但最终结果往往是保持了农耕文化的主体而同化了外来者。
农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需要长期专注于一地的具体变化,或四时,或朝暮,或须臾,并据此应对之。这便培养出了先民细腻、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并基于对现象因果关系的观察与感知建立起了一套复杂的世界观。而这种“感知为本”的精神则一直贯穿于中华文化之中直至今日。用现代视角来看,无论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甚包括艺术领域,中华文明都在秉持着“感知为本”的思想,——虽然你可能认为她并不科学。
相反,游牧民族、海洋民族则较少有这种对一地长期专注的生活经验与需要,——他们大都要经历不断变更居住与狩猎地点。
那将带给农耕民族怎样的情感体验呢?——日久生情。
于是农耕民族便与那片朝夕相伴的土地产生了感情,并延伸至所有的山川事物,甚至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我们之所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景喻人、寄情山水,都是基于“山水有情”这个前提条件。这也使得我们有幸成为了一个“诗性的民族”,而这都拜那强大的感知力所赐。
感知力越强,就能感受得越充分、越细腻;而感知力不足,就有可能感受不到某些细节,却浑然不知。这就出现了“认知差异”,而本质上就是“感知差异”,但却成为了最初的“人的差异”,并最终导致“阶层差异”。于是一些人往往“讳莫如深”,而另一些人也总是“不解风情”
所以我们说那些历代的传统文人,不论是先天禀赋还是后天习得,他们的一大优势便是强大的感知力。
既然是感知力,就要求必须是直接感受,而非间接经验,两者的差异便是那只有切身之感才能捕获的大量隐性信息,而这是通过间接的语言、文字、图片、甚至视频都无法充分承载与传递的。所以很多足见高深的传统领域,若以为读一些书,看一些视频资料便能触达其精髓,我只能笑笑说:“你还太天真了……”
当你对一类公认的美的事物无感时,很大可能是你的感知力不够,抑或是这个感知经验不对。有鉴于困难重重,文人就更怠于去普及推广了。而当你一旦有幸拥有了这个能力,感受到了那种美,你会突然意识到——感知本身,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
内 向 性
既然是感知,那它就是内向性的。它首先要考虑的是感知主体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其他人。一个极端便是:只需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无需顾忌他人。再加之那些能呈现顶级体验的顶级事物本就稀缺,于是便有了“秘而不宣”、“私藏”、“秘玩”、“圈内”的观念于文人阶层流行开来。朱权、张旭也都在各自的茶、书领域里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此非凡夫外道者可共语焉……”而大体不可复制,或用之有损者,也皆在此怠于分享之列。
在这个大背景下,必然导致文人阶层与民众在认知与生活层面出现巨大的鸿沟——市井大众几乎不了解文人阶层之所赏所好,虽偶尔心向往之,但也只能是妄自猜度。从历史视角来看,文化于那时的百姓其实并非必要,反而学习过程还要白白浪费下地干活的时间,得不偿失,也就更不可能去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了。于是便出现了“两极分工”:文人负责精神文明,而百姓则负责物质生产。那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说辞,也大都是底层人民吃不着葡萄时所言的葡萄酸罢了,而身处白雪之中、独奏高曲的文人们则依然自顾自的沉浸其中,一点儿没有就就低的意思。
可见这个鸿沟,本质上是双方意志导向的结果。
所以真正好的东西,对的东西,大众百姓其实是很少接触到的,就算接触到了也大都缺乏那种欣赏能力与欣赏意愿。所以当文人言文化时,其实只是在指向他们自己所在的那个阶层。而这又加剧了文化于文人阶层的内向性。
实事求是的讲,大众对于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其实是抱有一种惰性的,因为他们大都无暇也无心于此一门深入,也正因如此,他们也就无法触及到那个文化的顶层构架。可见,所谓“文化普及,文化推广”,最终只会是个伪命题。能普及与推广的,至多也就是“市井文化”罢了。而那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因为它不高级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任何一个时代,阶层间流动的通路一旦关闭,便会出现阶层固化,那距离这个王朝的崩塌也就指日可待了。
所以中国的历代君王都会考虑如何将民间的人才充实于自己的精英阶层,实现阶层的正向流动与更替。隋唐之际开启的科举制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甚至得到了后世的认同并得以沿用千年之久。
参加科举,无论是求之于功名,还是一心报国,从阶层跃迁的角度来看,就是期待摆脱市井布衣的身份而一跃进入官僚体系。士大夫阶层除了掌控文化之外,还有权利与财富,这统统都是那些宏志野心者们所追逐的对象。
因为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价值观影响,于是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向往与追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化便这样实现了“被传播”。
这种影响与向往不单单局限在人这个层面,而是存在于所有与人相关的事物领域。一种技艺得到了精英阶层的认可,纳入其文化框架中来,也便拥有了这个文化体系的背景,如汝瓷;一门艺术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纳入其文化框架中来,也便开始得到这个文化体系的滋养,如书画;一种学术理论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纳入到其文化框架中来,也便获得了某种正统地位,如在朱熹死后才被皇权接纳的儒家理学。
至此,这些事物也便拥有了——归属感。
于 我 何 哉
一种基于“感性认知”为底蕴发展起来的文化系统,其优越性与局限性也都归咎于了这个感知体验。
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极强的普世性与亲切感,是基于感性认知;中华文化之所以难以借由语言、文字表述得通透明白,是基于感性认知;而要接续断裂了近两个世纪的文化传统,则还是要回归到“感性认知”上来。
时值当下,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声甚嚣尘上,不同领域,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也是争相占据着人们的视野。而你则可以用今天这个“文化逻辑”来作为一扇照妖镜,来辨辨他们的真伪。
首先,无法落实于感性认知、体验层面的统统算不得最正宗的传统文化。你的书法写来写去总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美;你的三字经读来读去总难以落实于体悟;你的汉服唐装穿了不少,却总感觉是Cosplay的神韵;一位国学大家能把你讲得云里雾里,不明觉厉,在你由衷钦佩的同时却也让你感觉似乎离国学越来越远了……
以上种种,便是未得其精髓者。
真正的中华文化是直接于体验上感受到的,而根本无需多言。笔法对了,你自然能感受到运笔挥毫的畅快;滋味对了,一口你便能吃出个山野幽静;一句诗词对了,你会痴呆呆神游于他处而久唤不回……
无法带给你如此体验的,都不能算是最高级的文化形式。但如上所述,这种机会实则非常难得并且往往代价高昂,所以别欣欣然于现在如此多的国学可供选择,而且还都很廉价。当了解了传统文人关于文化的思考逻辑,你便会明白这些大都是“伪国学”。
你说:“按这个逻辑,都以传统为归宿,那就不能有创新了么?”
当然不是。回归传统本质上不是简单的回归于形式,而是要回归于体验、回归于感知,以获得对于生命意义的觉悟。这其实很难,而创新的正途也恰恰是要于此知难而上。若修得正果,虽形式为新,但仍能意与古会。
想必你那时也很难轻易拿出来分享,而是会待价而沽,或珍享于同好。
没办法,谁让她最高级呢……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往    日    精    选

空山美社:“写意”钩沉

开汤美学:茶何以被纳入中国文化的顶层构架

(0)

相关推荐

  • 《天道》丁元英和智玄大师都谈了些什么?

    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46万字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来,因为书中对于文化属性的描述,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关系是论述备受争议,无非两点,市井文化不承认自己是弱势文化 ...

  • 休谟人性论

    ​<休谟与<人性论>>: <人性论> 被现代学者们视为 休谟最重要的著作 <人性论> 通过不同学科 分别对于人的 知性.情感和社会性 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 ...

  • 一个人必须有“气场”,否则怎么能影响人呢?气场形成的5个元素

    作者/无限坏 一旦掌握最基本的气场要领,就可以少废话,少说服,自带气场,影响人了. 影响的人,可以是:孩子.朋友.同事.观众.身旁人. 在了解了最本质的气场元素后,从集中.从凝聚,开始练习,使气场覆盖 ...

  • 大解密:常古大和尚评《废都》(三)

    编者按:据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与大和尚的评论有关,若真有其事,外国评委是如何看到大和尚的评论?或问是谁翻译了这篇评论?真相如何,待考.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加速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 ...

  • 由文人画的命运看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画是文化,有着自身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内涵.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其创作应该着力去探讨中国画的文化性,探讨其东方审美意趣和更深层的民族意识.的确,在中国画中,文化的追求很重要,它是关于精神归宿的问题. ...

  • 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文化自信

    时下创业圈儿里流行用"点-体"逻辑来分析你的职业是处于哪个产业链中的一环?权重比例?以及所在行业归属于哪个业态领域经济体?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进而评价你的职业前景. 就比如 ...

  • 开汤美学:茶何以被纳入中国文化的顶层构架?

    一种文明之所以成就为一种文明而非其他,是因其核心--文化,具有着某种独特性.而这种文化的顶层构架则具有着核心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开启那扇文明之门的钥匙-- "文化的顶层构架"大都凝练 ...

  • 开汤美学:从味觉到直觉

    味    觉 口器作为低等动物阶段便已拥有的器官,主要工作是摄取能量物质(即食物).用来判别摄入物质是否具有摄取价值的味觉系统也便随之产生并开始发挥作用. 很多低等生物,可以没有听觉,可以没有视觉,但 ...

  • 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品味自信

    唠叨之前,先问个问题:一个日日朝不保夕.三餐无着之人与一个世代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之人相比,谁对生活必需品的渴望最强烈?谁又更懂得这些日常之物的个中高下? 好了,我边讲着,您边想着 - - 话    说 ...

  • 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体验自信

    人们苦苦寻找的所谓"生命的意义",往往来自于某种深刻体验 - - -- 约瑟夫·坎贝尔 回到最初的那个"点体逻辑",如果把悠久而厚重的"中华文明&qu ...

  • “开汤美学”创业者交流群主题分享

    其中三次的题目分别为: 一.开汤--茶的重新思考与解读 · 中国茶与日本茶.英式茶的对比: · 制茶者与饮茶者: · 茶之为茶的核心: · "标准开汤"小白版. 二.茶 -- 回归 ...

  • 开汤美学:去整体感受 … …

    上次我们提到孔子的儒家思想比较看重"整体感受",而我们之前也讲到过"体验的完整性". 这次我们就"整体感受"进一步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要明确 ...

  • 开汤美学:说“意境”

    有人让我说说"意境",-- 那就说说 - - 意境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审美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不论书法中常常提及的"点如高山坠石,横若千里阵云",还是诗词 ...

  • 开汤美学:说“意境”(补音频)

    有人让我说说"意境",-- 那就说说 - - 意境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审美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不论书法中常常提及的"点如高山坠石,横若千里阵云",还是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