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聪明的投资者》第六章: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主动的方法
积极的投资者:愿意花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来获得比普通股投资更好的结果。
首先积极的投资者对防御型投资者的一些证券也是一样有兴趣,如政府担保的免税债券等。在防御型投资者的债券那章有介绍,但是不适用于中国的公众投资者,中国普通公众投资者只能投资国债券、政府债以及3A级企业债。所以公众投资者可以自己买国债,或者购买3A级的债券基金。
其次,积极的投资者可以购买价格非常低的低级债券,但这样的债券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
接下来作者探讨了积极投资者普通股投资的一般方法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购买仔细挑选的“成长股”
购买各种廉价证券
购买“特殊”股票
1、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作者留待下一章讨论,但是已经给出结论:过去20年的市场行为并没有使这种业务建立在某种数学规律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并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支撑这种方法。
2、购买仔细挑选的“成长股”
成长股是过去的业绩超过了平均水平,而且预计将来也是如此。
过去的业绩超过平均水平这个很容易找到,毕竟只是一个数据,但是未来的业绩是否也能超过平均水平?就变得复杂起来。
在之前也说过,首先如果大家都能看出来发展好公司那么他的股价则会相应也高,也就是预期的未来盈利也包含在当期的股价中。其次是对未来的判断是有可能错误的,一个企业的快速增长一般是不可能永久持续的,你不知道当前的公司是否是增长的拐点。
如果对单个公司不好把握是否可以类似于指数基金一样,做一个成长股指数呢?历史上的成长股基金基本上没有跑赢标准普尔指数。
虽然如上结果说明成长股并不适合大多数投资者,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买入成长股最终获得巨大的收益,确实如此。作者认为,这些获得巨大收益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和该公司有密切的联系(雇佣或者亲属),从而让他们投入自己大部分资金进去,且各种情况下都始终保持这部分投资,不过他们长时间的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投入的资金是否过多,每一次的价格下跌都会加重这一问题。这个问题和重仓买入某一只股票类似,每当下跌或者上涨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极大波动。
3、购买各种廉价证券
这个是作者比较提倡的方法,并给出了三个策略
3.1 不太受欢迎的大公司
简而言之是一些被低估的蓝筹股,选择大公司的原因是,即使出现问题,大公司应对危机的能力也超过小公司,其次大公司如果做出一些策略的调整会引起投资者的重视进而引起股价上涨。历史上很多大公司都有这样的情况,苹果的iPod的出现、微软从系统到企业到云服务等等。
作者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低估(市盈率最低的6-10只)股票做测试,一年做一次调整,发现在53年的结果大幅跑赢指数,但是部分年份是跑输的。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建议低市盈率和其他指标一起组合使用。
3.2 购买廉价证券
所谓廉价是指,根据分析所确立的事实,这种证券的价值似乎要大大高于其售价,即包含债券和优先股,也包含普通股。
什么样的证券属于廉价证券?作者给出了两个方法
评估法:对未来利润做出估计之后,再乘以与特定证券相适应的系数,如果得出的价值足以高出证券的市场价,那么他就可以将这只股票称为廉价股。
第二项标准是私人所有者从企业中获得的价值,这种价值通常也主要由未来的预期利润决定,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果可能和第一个标准是一样的,但是第二个标准中,更关注的可能是资产的可实现价值,尤其强调的是净流动资产或运营成本。
未来的预期利润应该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这个已经是业界比较肯定的方法,只是预期的不确定性太大,所以很难有实际应用。
在我看来可以把这个基本理解为市盈率即可,即你以当下的利润认为是之后的企业利润,而所谓的系数,则看着该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这样得出的估值价格,再打个折扣作为廉价的价格即可。
第一个标准我有点拿不住,所以在网上查了一下,绝大多数的读书笔记只是原文写下来的,不过找到雪球上@北极之巅 中的解释我觉得比较靠谱: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的情况下,根据事实对未来几年(三年或者五年,关键是能看懂企业大致几年后的情况)的利润做出可靠而保守的估计。然后乘以一个系数,其实这个系数就是市盈率,格老在这里没有明说而已。然后拿评估出的价值与当前的价格比较,做出决策。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
注意,这里说的三年五年乘以市盈率说的是三年或者五年平均,并不是三年或者五年之和,但我认为这样的估值对普通人很难,其次是比较的的结果也不一定足够廉价。
第二种方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估值中的破产清算法,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公司挂了,东西卖卖,债还还,最后还剩多少钱?基本上这样的估算中,固定资产的折价都比较高,基本上5折甚至更多,但是流动资产是不用折价的。所以这样的估值更多受到净流动资产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用市净率这个指标代替,廉价可以在市净率上再打一个折扣即可。
普通股低估的因素:
当期结果令人失望
长期被忽视或不受欢迎
市场没有了解公司的实际利润情况(财报可能掩盖部分情况)
4、一些“特殊”情况的股票和证券
这个需要有深厚的功力才能操作,常见的“特殊”情况比如企业的并购、重组、拆分、破产等。比如A股“基金一哥”王亚伟就精通重组投资;美国的乔尔·格林布拉特就对企业分拆有深入研究;美国的塞斯卡拉曼则精通破产债权领域。
对于“特殊”情况的投资技巧,它所要求的智力和操作都有些不寻常。或许只有少部分积极投资者才愿意从事这项业务,所以不是本书要深入分析的投资方法。
本章最后总结
在4、5、6、7章中,分别探讨了防御型投资者和积极性投资者的策略。所有的投资策略依赖于投资者所作出的选择:是防御型投资者还是积极型投资者。
积极型投资者需要大量的证券股价知识,才能把自己的证券业务看成一种事业。被动和主动地位不存在中间概念,大多数投资者应该选择防御型投资策略。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和决断力,来像经营企业那样从事投资活动。
防御型投资者三个要求:基本安全性、选择方法简单、有望获得满意的结果。基于此要求,防御型投资者应该不选择:外国债券、一般的优先股、二类普通股。而积极型投资者只会按低廉(不超过评估价值的2/3,即66折)的价格购买他们。
至此,关于防御型和积极型投资策略基本上已经说完,总结一下就是防御型和积极型投资者策略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风险工具上已经部分情况作出区分。防御型投资者不碰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工具,而积极型投资者在仔细评估过后才会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他们。
由此看来,我是一个标准的防御型投资者。
讨论:你是哪种类型的投资者?是否遵守该类型投资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