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首《大学》:人在大学必须领悟的10条纲领,读完顿悟
最近呀,突然对古人,前辈,中国的先哲们的智慧尤为佩服与崇尚,自己也特么热爱学习,去吸纳他们的思想,我突然发现自己大学好像白读了,读他们高尚的品德,领略他们高维的智慧,我才发现自己就特么是一个井底之蛙。
我发现我要学习得太多,要弥补的智慧太多,真的是与他们思想交谈,胜岂止读十年书啊。所以,我最近开始要分享中国文化智慧了,发扬国学智慧,跟我一起精进起来呀。
1
人为什么要上学?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估计很多人非常模糊,包括正在上大学的,没上大学的,已经毕业了的人都可能如此。
为什么呢?很正常,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都被人们遗忘了,大多数人都在谋利益,那还管得上什么文化教育啊?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都早已不在搞教育了,都在做着表演,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发言与踊跃表现,开班,开展各种各样活动比赛,都与自身利益相挂钩,很多老师他们连自己的孩子都管理或教育不好,哪里还有心思在学校教书育人,为别人的孩子着想,打着教育的旗号,把教育当做自己谋生获取利益的手段,哪里称的上为人师。
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人生发展影响是潜移默化,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要么也就不会被流传至今。
倘若,一个人没有经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ta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与发展,也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格局以及个人修养上的提升。
为什么呢?
做人谋事,做人永远在前,谋事永远在后,人的人格格局都没有形成也就无法做事,也谋不好事情,也成不了事。
所以,毛主席就曾提到,他在童年,少年时期,学习与接触的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就是四书五经这些,以至于他后来回忆道,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化教育对他后来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让他慢慢形成了自己健全的人格格局。
曾国藩也是,他们童年,少年时期接受的都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塑造,必修的都是“四书五经”,也就是说他们在少年时期就学好并领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以,至此以后他们在人生生活与事业上的痛苦磨炼中,大彻大悟,将这些精髓融入了自身血肉中。因此,他们不管学什么,学哪个领域,学哪个学科的知识,内化与吸收的效率非常高,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快、稳、准、狠”。
就像魔教教主电影中张无忌打败玄冥二老一样,张三丰临时教张无忌学习武当太极拳,并说了一句话:无忌,你有九阳神功护体,学什么武功都特别快。结果呢,即使张无忌不用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仅仅用临时学的武当太极拳就把玄冥二老打残废了。
因此,当你把文化学好了,领悟了,你就有九阳神功护体,学什么都特别快,而且还能融会贯通,不管你要学什么,哪个学科,哪个领域,都是如此。
因此,毛主席也曾在《毛选》中指出,人学习,一定要学习文化,只有把文化学好,你就能学习任何领域或任何学科的知识,不仅可以学的更好并且还可以融会贯通,甚至培养人创造创新思想。
思想是一切创造,创新的基石,而文化却是人思想的内核,如果缺少内核,那人的思想就是不纯的,空洞的,言之无物的。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甚至包括很多年轻人都进入了倦怠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学不进去呢?
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教育上摧残,那些孩子像豆苗地里刚长出来的豆苗一样,被家长,老师们拔高,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小小的年纪都已经成了小大人,学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是在这样的摧残下,孩子的心灵,智慧早就被扼杀,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尊心。这不是教育,这是拔苗助长。
而真正的教育,也就是最高境界的教育是一种“无为而育”的教育。就是给孩子一个他们自己私人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去探索,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探索人生的意义,答案与真谛。家长老师不要干预,孩子就像一颗幼苗,让他们该经历风雨的洗礼时也不要拦着,让他们自己向上生长,而家长老师要做好的角色就是引导,教化与开导孩子,给他们养料与养分,不要让孩子这颗树苗长歪。
第二:社会不良的风气。如今互联网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联系感普遍下降,社会道德的普遍缺失,成功学,金钱主义的宣扬,各种各样的八卦娱乐污秽信息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第三:孩子自身方面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较少,文化都没有学好。因为现代的人不在像古代的那些小孩一样,少年时期必修的课就是四书五经,现在读四书五经的孩子,甚至年轻人,大学生都寥寥无几,一方面学校不教了,就不要说小孩了去主动学习了。所以,孩子的文化教育方面是缺失的,有很大漏洞的。
基于此,不管是对孩子,成年人,他们不是学不进去,没有任何兴趣,感到倦怠,精神萎靡,而是摧残式教育,社会不良风气,人类普遍道德与文化的缺失,毒害着未成年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心灵,他们的身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彻底丢失,这才是他们内卷化,进入倦怠期,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的真正原因。
以上三点如果不加以改变,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格格局健全,身心灵健康的孩子的。
2
那为什么人的人格塑造,身心灵的健康、智慧脑的培养、修炼如此重要呢?
因为人的心是世界,宇宙的一面镜子,人是通过自身的内心折射出的心力与思维这面镜子来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与宇宙的。
就是尼采说:我们的心是世界的一部分,心从内部反映这个世界。
什么意思呢?
就是人类从诞生开始,从爬行,再到直立行走,再到使用工具,从原始社会进化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就是人类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人所吸收外界的知识,智慧也在增多,不断学习,探索,进步,那人对于宇宙,世界的理解就会越接近真实与全面。
就像过去人遇到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而现在我们可以做到科学的预防,来减少损失,也就是说明,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学习更加深刻,接近真实,那人类就会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人内心的潜意识让人可以自然的认知这个世界,宇宙,乃至万物,一句话总结就是:人的心是人认识与解释宇宙,世界,乃至万物的镜子,也就是“万物之眼”,能通过心把世界,宇宙,乃之万物看的更加清楚,更加通透。
心是人对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的投射,也是人通过内心的潜意识,形成的思维与心力来认知自己,认识与看清自己的一种内观与反映。
这种人心连续的对宇宙,世界,乃至万物的投射,以及人对自我认知的内观与反映就是尼采提到的“内世界”。
它就像你将一个话筒连上一个扩音器,再将扩音器和演讲者放在话筒前,任何一个背景噪音都会被反馈所放大直至成为一种扭曲的嚎叫,如果一个电视荧屏放大镜头所摄的光线,而且如果这个镜头指向这个荧屏,从而使被放大的光线又输入镜头,于是经过每一个反馈循环圈,光线都变得更亮、更强。荧屏中套荧屏的自我反映系列将被终结为一个像太阳一样亮的点。
而人的心对于自我的内观与反映就是像上面所说的“反馈循环圈”,人的心不断的放大自身的光与内在自我的反馈。
人为什么要持续进化,不断学习?就是为了保持心的纯净,心就像一个平静的海平面,而平面更有深度,所以,人不断迭代,让这面镜子始终保持光亮,蓬勃生辉,那人才会把这个宇宙,世界看的更清楚,更真实。让这面镜子更加有深度,在不断的投射与内观反映到下一个投射与内观反映,并且每一内观与反映都要比上一个内观反映与投射要更有深度。
其实,这跟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讲的人的认识形成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是一个逻辑。人对宇宙,世界,乃至万物是如何认识,解释再到接近真实与全面的呢?就是人先从内心的潜意识对外界事物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践,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实践,由理性认识上升到科学,哲科思维上的认识,再实践,上升到人类最高智慧,空灵思维的认识。
也就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并且每认识,实践一次,每一个认识,实践都要比上一个认识,实践有深度……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循环一个周期,人的认识与实践,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性质与特点的解释与理解就更加真实,更加全面。
所以,人要强大都是向内求,从内部去认知这个世界,宇宙的,人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所以人的心所内观与反映后的形态就是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是人从内观世界。也就是人的心是什么样子,那ta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人现在所看到的世界,宇宙就是人的心给世界,宇宙做的一个绘图与描摹,人通过这个绘图来认识,理解,解释,内观世界与宇宙,乃至万物。
反过来,那宇宙,世界的内部包括万事万物,当然还有人,宇宙,世界又通过内部人的心去内观与反映出整个世界与宇宙的概念图,被尼采称为对世界的解释,概念图的形式的关系被尼采称为透视。
而尼采的透视主义是这样的一种理论:人心在努力地达到对世界的实在的内在的概念绘图。它被美国20世纪著名思想家普特南称为“内部实在主义”。
3
再回到刚开始的话题,人为什么要上学,读大学,大学的大道到底在哪里?
其中,在《札记》中的一篇《大学》中有记载与说明,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为“四书”。而且《大学》一书被朱熹列为四书之首。
今天就为你解读一下,第一条:三纲八目的追求。
《大学》中指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其中的“道”指的就是规律,原则,在中国古代哲学,也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动词,使显现。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指光明正大的。
那上面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燥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考虑周到,考虑周到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思想才能端正;心思,思想端正后才能修养品行;品行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而三纲八目中的三纲指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解了这三纲八目,说明你已经拿到打开儒家大门的钥匙。
第二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盘铭》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把这句话刻在器皿上用来警醒自己。
意思是人要不断迭代,每一天都要有新的样子,有新的变化,新的收获,还应该保持天天更新,更新后还要更新。这是从人动态,变化的发展角度来强调人要持续的进化。就是说品德上的提升,精神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都要天天抓,天天新。
第三条:找准自身的位置。
《诗》云:邦畿(ji)千里,惟民所止;缗(min)蛮黄鸟,止 于丘隅;“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如切 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什么意思呢?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岗上。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严谨。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仁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真令人难忘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所以,孔子说: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吗?
孔子的这句话的精髓在于“知其所止”,即是说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也就是完善修炼自己的问题。而人要修炼完善自己,那不同的人因有不同的身份,也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走向不一样的道路。最后要实现,人就要像打磨瓷器一样,反复琢磨,研究才能做到。
因此,知其所止,就是人一定要清楚自己止在哪里,在什么地方停止,找准自身的位置,认识自己,看清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一生都不明白自己“止”在何方?尤其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机会太多,有些机会是来成就你的,有些机会是个大大的坑。
所以,人最关键的是寻找到自身最适合自身条件与因素,最能扬长避短,凸显你价值的位置与角色,这是最重要的。
第四条:凡事抓根本。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之本。
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告诉人们要明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明白事物的先与后,不要本末倒置,果因颠倒。事事抓果因,物物抓本末。从哲学命题的视角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是果因论。
教育的发展观是:以育人为终,以教化为始;人的根本(本质)是:修身为本,齐家,置业、为国为末(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而人做事的发展观是:以终为始,以果导因。因为,有终必有始,有始不一定有终;同样,有果必有因,有因不一定有果。
宇宙,世界、人生极其复杂多变,永远是未知的,很少事情产生的结果,人类是无法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的,或者确切地说存在原因但是人类还未探索与发现其中的奥秘,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事情产生的结果是有原因存在的,这是有终必有始。
相反,好人,做好事就一定有好报?坏人,做坏事就一定有恶报吗?都不一定,因此,你的善良才要有点锋芒。对坏人善良与仁慈,做好事,那就是《农夫与蛇》自讨苦吃。这是有因不一定有果,有本不一定有末。
因此,不要当一个烂好人,逢人就献殷勤,掏心掏肺,献善良;同样,不要好为人师,逢人就想要证明自己很厉害,就想教别人做事。
所以,时刻牢记,万物有本性,本质、原理,万事有果因,有终始。抓住万物的本质、本性(性质)、原理,抓住万事的果因、终始。你就抓住了事物规律。
第五条:获得知识途径。
《大学》中指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末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什么意思呢?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是知识显得已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开朗,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内表、现象与本质,性质与特点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堵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最后记得毛主席在《实践论》中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格物致知就是告诉人们不但要研究万事万物,还要大量去实践。
第六条:不要自欺欺人。
《大学》指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什么意思呢?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诚实,真诚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谨慎、慎独。人要学会独处,独立思考,给自己空间,也给别人空间,当然,独处时也要谨慎行事,尤其是面对巨大诱惑与利益时,对待人事物都要发自内心的,发动你全身感官一样,自然,平和,不要随便接受外界别人强加于你的思想,清规戒律,也不要把你的思想,清规戒律强加给别人。
第七条:修身先正心。
《大学》指出: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什么意思呢?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与思想,是因为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修炼。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
但是,光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恐惧等情感支配奴役,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人在有了诚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思想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中庸,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与提升自我。
人是感情的动物,有着七情六欲很正常,但人就要学会克制,做到无欲无为就会接近道德法则,这样当你不再计较得失与成败,也许你做事更有动力,专注,会少很多烦恼,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为情所困,来个你死我活,做事时也不要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要有耐心,要克制,不要麻木不仁,执迷不悟。
第八条:齐家先修身。
《大学》中指出: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什么意思呢?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
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因此,人要先内观自己,修炼自己,才能与别人更好的相处,与家人相处,处理好家庭人之间的关系,与家族更好的相处。
先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对待别人也要一视同仁,看到别人的优点要赞美,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加以包容,理解,以合理的方式引导也让别人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
修炼自己,去克制与纠正自身情感上的偏私与私利。成就自己是为了更好的成就别人。
第九条:治国先齐家。
《大学》中指出: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什么意思呢?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 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治理民众。
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如同治理家庭一样的,国与家骨肉相连,没有国也就没有家,所以,人要爱自己的家,也要爱自己的国。而爱国的前提是先爱家,爱自己,爱别人。治国和治家的道理是一样的,先治好家,才能治好国。
第十条:平天下先治国。
《大学》中指出: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jie)矩之道。
什么意思呢?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所以,以身作则,推己及人,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也不要去强加给别人,去要求别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但不要奢望对别人也是如此,不要把这种要求的行为强加给别人。
同时,你所厌恶,讨厌的行为也不要用同一种方式与行为去强加于别人。
最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先辈,先哲们太智慧了,我们要学习,提升的,要修炼的也太多了,人一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太重要了,希望这10条《大学》中的纲领,对你人生有帮助,祝你成事,成大事,我们一起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