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5)

本篇要目:

***********************************

241甘熙宅第        

清             江苏省南京市

242宁波天宁寺       

唐             浙江省宁波市

243独松关和古驿道     

宋至清           浙江省安吉县

244新河闸桥群       

宋至清           浙江省温岭市

245松阳延庆寺塔      

宋             浙江省松阳县

246寿昌桥         

宋             浙江省德清县

247赤溪五洞桥       

宋             浙江省苍南县

248阿育王寺        

元至清           浙江省宁波市

249普陀山多宝塔      

元             浙江省舟山市

250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明至民国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奉化市  

*************************************             

241.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又甘熙故居,甘家大院,始建于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俗称“九十九间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甘熙宅第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古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2] 。宅第建筑群中建筑均坐南朝北。甘熙宅第建筑特色南北交融,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跑马楼”的浑厚大气。熙宅第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


甘熙宅第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古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宅第建筑群建筑均坐南朝北。甘熙宅第规模宏大,历经甘家几代人建设完成,因此在院落组合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南北纵向空间组织较为严谨,而东西横向空间组织便稍显散漫,使得建筑群内空间丰富多变。但其在意中央轴线,在此讲究对称布局,主次分明、中高边低、前低后高。

宅第整体为多进穿堂式建筑,由多重院落组成,院落为典型的南方“四水归堂”形制,体现了甘氏家族“以聚为本”的家族经商理念。院落轴线上依次有门厅、轿厅、大厅、响厅、内厅等建筑,还有主人房、佣人房、厨房、备弄及其他服务用房等建筑。建筑群内虽有房间“九十九间半”,但却只设一个主入口,想进入宅内,必须通过该入口,体现了中国封建家庭不另立门户的传统观念。几组房屋最终均通向宅第东南角落所营建的花园。园中理水叠山,架桥辟径,种植花木,体现了“前实后虚”的大府邸建造理念 。

甘熙宅第每组建筑之间由马头墙相隔,庭院及天井内铺地均以石板、砖、瓦或卵石等拼成图案,空间较大的庭院内点缀有山石花木。建筑的门窗、梁枋、天花、栏杆、隔断、铺地等处均有木雕或砖雕装饰,其上所饰题材丰富,有人物、花鸟、走兽、文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精美、寓意吉祥

2006年5月25日,甘熙宅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2.宁波天宁寺


天宁寺旧址旁位于宁波海曙区中山西路206号的“咸通塔”,因塔砖上“咸通四年(863年)造此砖记”铭文,故又称咸通塔,俗称乌龟塔,建于唐朝,原旧址靠近咸通塔。根据“勒修浙江通志”记载,天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原名叫“国宁寺”;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改名为“崇宁万寿”;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改名为“天宁万寿”;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改名“报恩广孝”同年又改名“报恩光孝”而后又改名“天宁报恩”;寺名数易,至民国初改称天宁寺。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宁波天宁寺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3.独松关和古驿道 

独松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御北方敌兵的重要关隘。同治版《安吉县志·古迹》载:“独松关,宋建炎间(1127-1130)兵起,垒石为关,名曰独松关。”“独松关,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梦玺建讯兵房六间,咸丰九年(1859)奉抚宪重修,十一年(1861)毁。”

古驿道,实为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存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至余杭区百丈镇独松村段约1200余米。《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宝历二年(826)余杭县令珧筑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元和郡县图志》载,杭宣驿道从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设有驿站。


独松关即为宋、元时期的驿站之一。清光绪版《孝丰县志》记载:“独松关在独松岭上,自天目而北,重岗结涧,回环数百里,独松岭杰峙其中。岭路险狭,东南侧直走临安,西北则道安吉趋广德,为江浙境步骑争逐之交”。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独松关和古驿道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4.新河闸桥群

新河闸桥群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新河闸桥初建于宋代,后历代都有修建。现存四座闸桥,分别为中闸、糍闸、北闸、下卢闸,由中闸、糍闸、北闸、下卢闸等四座闸桥组成。麻糍闸,两孔梁式闸桥,制度精良,桥墩中间两侧做出两道竖向闸槽,以安放木闸板;与此对应,桥面中心不施梁板,留出空隙开启闸门,其做法古拙。桥墩两端均做出分水尖,其上部做成类似普柏枋的线脚,之上的桥墩部位隐出柱础、立柱及重栱结构,其栱瓣、栱眼、齐心斗等做法具有宋元建筑的风格特征。其它如中闸、北闸、下卢闸等,均为两孔闸梁桥,建筑年代略晚,细部做法也较粗放。

新河闸桥群保留的历史风貌还清晰可见,而且建筑手法独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最为独特之处是引入了中国木结构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构件——斗拱。斗拱是屋顶与立柱之间的过渡构件,其中挽起如弓的短木称“拱”,“拱”之间如盛米之斗的小方木则称“斗”。斗拱的作用和意义,梁思成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斗拱是整栋建筑物重复得最多的构件,历来都被用作计算物料及工程体积的参考基数。到了宋代就正式成为建筑的基本模数,令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真正实施建筑模数的国家。”


虽说中国石建筑有强烈的亲木情结,但是作为闸桥来说,运用木结构体系中的斗拱,却是很少见的。新河闸桥群却明显运用了斗拱结构,非常有特色。其中,麻糍闸尤为突出,其桥墩两端均做出分水尖,之上的桥墩部位隐出柱础、立柱、齐心斗及重拱结构,斗拱结构非常明晰。在中国建筑的演变中,斗拱的变化极为显著,具有时代的标识性。唐宋之时,斗拱硕大简洁,具有结构作用。到了明清,日趋纤巧繁缛,结构作用减小,逐渐成为一种装饰性的构件。而麻糍闸的斗拱雄壮朴实,具有早期宋元建筑的风格特征。盎然的古意,呼之欲出。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新河闸桥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5.松阳延庆寺塔

延庆寺塔位于松阳县城西郊2公里处,西北靠上方山,东北依云龙山,东南面是开阔的田园。宋咸平二年(999)动工兴建,五年(1002)年建成,相传塔藏舍利。塔高38.32米,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中空,可登塔顶;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壁朱画飞天,依稀可认。额榜“延庆寺塔”为沙孟海先生手书。


延庆寺塔初名“云龙”,因塔址在云龙山下延庆寺前,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称延庆塔。步入塔院,一条鹅卵石大道延伸至塔底,两边树木葱郁,鲜花怒放。前面就是那座阁楼式砖木结构的斜塔,此高38.32米,六面七级,中空,每层设有平座回廊;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出檐舒展平缓,颇具唐风,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

延庆寺塔经历了一千余年的风雨洗礼,眼下,塔身出现倾斜,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古塔时,延庆寺塔塔身已倾斜2°12″,偏心距一米多,人们将其称为东方比萨斜塔。这样一来,古塔反而增添了另一种魅力,令人觉得不登此塔就枉为此行了。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延庆寺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6.寿昌桥

寿昌桥座落在浙江省湖州市二都村上渚河上,南北走向,为单孔弧边石拱桥,全长40余米,高8.10米,净跨17.4米,矢高7.16米。据文献记载,桥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该桥结构科学、造型优美、装饰古朴、保存较好,是浙北杭嘉湖乃至长三角地区迄今发现的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单孔石拱桥。整桥石材采自当地著名的“武康石”,紫褐色的桥身青藤缠绕如长虹饮涧,具有极高的文物古建筑价值。寿昌桥较好的保存了历史原貌。

从桥中现存三种不同时期、形式和风格的望柱不对称放置;桥南、北两岸的“如意石”(此石通常是桥面斜坡的第一踏步)现均低于桥面较大距离;长系石至如意石墙体立面上下的石质和砌筑手法有明显区别,至今还留有弧形接缝等现象,可以判断出七百多年来,寿昌桥曾有过修葺或改动,尤其是对坡度陡峭行走不便的原桥面,曾用延长、抬高引桥桥面的方法减缓坡度。当然这种修葺或改动只是桥体表面或外围,桥的主体风格没有过度变更。因此寿昌桥南宋桥梁的风貌依然存在,故弥足珍贵。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寿昌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7.赤溪五洞桥


赤溪五洞桥位于浙江省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其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桥为南北走向,长25.0米,宽1.70米,属五孔梁式石桥。每孔并排直铺三组石板,构成桥面通道。该桥原筑于溪流入海口附近,桥下可通船只,后海涂淤积,舟楫不通,但仍是近旁村镇重要交通设施。

为五孔梁式石桥,每孔并排直铺石板三条,构成桥面通道。柱墩用块石、条石垒砌,上横帽梁石构筑。唯中孔两侧柱墩造型独特,每墩两向以块石规则砌筑,两端外伸筑成三角体,以便减弱河水冲击。中孔桥板外沿有“宋咸淳三年(1267)丁卯良月重建”楷书题刻,提供了重修的确切年月,该桥造型古朴、独特,是研究我市宋代水利设施及桥梁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赤溪五洞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8.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历经1700多年历史。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


阿育王寺始创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据明万历《明州阿育王寺山志》载:晋武帝太康三年,并州离石人刘萨诃病危时,梦见一梵僧示意超度。既苏,旋改业出家,法名慧达,并按梦示,寻求宝塔,至鄮山乌石岙时,河声铮铮响于地下,便竭诚膜拜诵经。三日三夜后,宝塔从地下涌出,光明腾耀。其状青色,似石非石,高1尺4寸,方广7寸,内悬宝謦,中缀舍利,五层四角。慧达即结茅于此,修持行道。此为阿育王寺开基之始。

阿育王寺现存殿、堂、楼、阁600余间,依山坡构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二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经楼。右侧有云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楼、祖师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阁、寮房等361间;左侧有松光斋、钟楼、舍利单、先觉堂、大悲阁等264间。


进二山门是照壁

天王殿重檐歇山黑瓦顶底层开间,上层五间,高约十四米,正脊上有(国基巩固)四个字,檐间横匾书(天王殿),大门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横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所书,殿内石壁,嵌有金刚经石刻十八块,前后石柱刻有六对楹联,殿供大肚弥勒、韦驮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面宽七间,重檐歇山黑瓦顶建筑,高约十四米,正脊上有风调雨顺及龙鱼戏珠彩塑,檐间有(大雄宝殿)方额,下层檐下横匾书(觉行俱圆)为乾隆皇帝御书。殿内横匾额题(善狮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殿之中塑释迦牟尼佛,东塑药师佛及阿难尊者,西为阿弥陀佛及迦叶尊者。两旁十八罗汉,后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图》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殿前之两株樟树,高过殿顶。


舍利殿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建筑,高约十三米。殿前屏门,浮雕绮丽。檐间方形额,上书(妙胜之殿)为宋孝宗御制,下檐黄匾上书(舍利殿),殿后壁外有四幅护法神雕,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殿内正中粱上悬竖额(佛顶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书,横匾(光明庄严)挂于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内放置七宝镶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龛,塔下列利宾及阿育王像,石塔后面供置释迦牟尼卧佛像,长约4米。殿前月台两侧壁上立有四块珍贵的碑记,其中有唐朝万斋融撰文、处士范重书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为寺内(宸奎阁)落成书写的记事文章和张九成撰并书的《妙喜泉铭》碑。殿后有(母乳泉),泉上方刻有(散曼陀华)为清朝书法家高振霄所书。

藏经楼在舍利殿后之左侧,二层五间,高约12.5米。楼下法堂,左右两壁嵌有释贯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楼上为藏经楼,有徐世昌所书《天龙共护》匾。楼内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钦赐龙藏》计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商务印书影印的日本《续藏》和清雍正版本《龙藏》7247卷、《碛砂版大藏经》等其它一些珍贵文物。

塔始建年代未详,明代时日本画圣雪舟所绘的《育王山图》,曾画有此塔。现塔为1995年重建,阿育王寺东塔1992年开始,方丈通一法师住持以来,励志弘法,恢复寺院旧制。在陆续修葺古殿下塔、扩建殿宇及重修上塔后,仍认为尚不够功德圆满,又得寺藏明成化年间日僧雪舟所绘'育王三塔图’启发,便在寺院东侧新募一塔,集善款550余万元,用工两万以上,历经四年方于1995年如愿达成。由于建于寺院之东,几乎与下塔建于寺院以西对称,故称之为东塔。


上塔


2006年05月25日,阿育王寺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249.普陀山多宝塔

普陀山多宝塔也称太子塔,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的普济寺东南,海印池附近,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它与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宫惟一存世的宫殿建筑九龙殿、杨枝庵中根据初唐著名大画家阎立本绘的观音画像刻成的杨枝观音碑和佛顶山上稀世物种鹅耳枥树,合称为“普陀四宝”。

宝佛塔为五层方塔,高18米,双层塔座,三层塔身,有台无檐,全由太湖石砌成。1919年,印光法师与住持了余、了清等请无为居士陈性良募捐补修,形成的造型。上三层四面均凿龛雕佛,造型别致,气韵古雅,尤其是第三层四周的观音三十二应身小像,神态温和凝重,给人以亲切端庄之感,其独特的宝箧印式造型为全国罕见。佛像的背景为十八罗汉,每个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层石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莲花等图案。石塔底层基座平台较宽,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四周栏下雕有四个龙头,张口作吐水状,雨天水从龙口流溢,如龙垂涎。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普陀山多宝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0.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白云庄,是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祠庄,万斯同也曾居住于此,黄宗羲等人曾在此讲学,将此地作为书院,从而成为“浙东学派”的重要聚集地。白云庄的后面是万斯同祖父万邦孚之墓以及万斯选之墓,现在保存尚好,白云庄的现存建筑,基本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按明清建筑式样重建的,当代又做了翻新,其中的明清遗迹所存已经甚少了。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黄宗羲纪念馆是黄梨洲当年讲学处,上痒庙遗迹犹存。纪念馆于2003年盛夏落成,门口广场上的建筑标志,造型是黄梨洲撰写的《四明山志》,依照天一阁藏书中最早木刻本,用梅园石制作的。纪念馆马头墙高耸,青瓦粉墙,宛如徽州民居。一进门看到的是黄梨洲先生古铜色的半身雕像。

黄宗羲纪念馆是黄梨洲当年讲学处,上痒庙遗迹犹存。纪念馆于2003年盛夏落成,门口广场上的建筑标志,造型是黄梨洲撰写的《四明山志》,依照天一阁藏书中最早木刻本,用梅园石制作的。纪念馆马头墙高耸,青瓦粉墙,宛如徽州民居。一进门看到的是黄梨洲先生古铜色的半身雕像。


明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1638年3月9日)戌时,万斯同出生于浙江鄞县,生而异敏,读书过目不忘。8岁时,在客人面前能背诵《扬子法言》,终篇不失一字;到14、15岁读遍了家藏书籍,以后专攻二十一史,并受业于浙东著名史学家黄宗羲,后又博览天一阁藏书,学识锐进,博通诸史,尤熟明代掌故。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乾隆元年(1736年)会试中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援继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从者云集,后又应邀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对南粤学风影响颇深,在学术上,他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万斯同影响,专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乡帮文献,尤好搜罗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


该墓地原为全氏墓地,是祖关山墓葬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墓坐东偏北,朝西偏南,坐落于一片绿草丛中。墓平面呈长方形,面阔730厘米,进深420厘米,四周用条形石块堆砌,高122厘米,墓碑系原物,高122厘米,长厘米,上书“谢山全太史之墓”,祭台两侧竖有两方“全祖望先生传”的碑刻和两根方形石柱,柱上刻有两只形态可掬的狮子。此为镇墓兽。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余姚——阳明古镇

            阳明古镇,位于余姚老城核心区,由古镇核心区.老余姚中学区块.剑江区块以及田螺山区块组成.         阳明古镇古镇核心区总投资60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529亩,由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 ...

  • 四川古建筑泸州报恩塔——800多年历史重现宋时风貌

    泸州,古称江阳,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西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泸州拥有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古蔺郎酒传 ...

  • 「重游运河图」——山东临清篇

    编者按: 运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进了人类进步.繁荣与交流. 2011年初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有关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翰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台州温岭新河闸桥群——麻糍闸

         台州温岭新河闸桥群--麻糍闸位于浙江台州温岭市新河镇南监(鉴)村新河闸桥群文化主题公园.距瑞隆感应塔东南32.7公里.第六批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岭新河闸桥群--麻糍闸占地面积两亩,由麻糍 ...

  • 一个城市的背影——三坊七巷

    福州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精髓. 去福州一定要去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并非单纯的文物建筑遗迹,而是一个沉淀着城市人文.城市性格的文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