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七弦欲断魂(10.2)
后世之正一道,是在天师道与龙虎宗(龙虎山正一宗坛)长期发展之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演变而成。而龙虎宗以符箓见长,为道教“三山符箓”(茅山之上清箓,阁皂山之灵宝箓,龙虎山之正一箓)之一,江南民间信奉者颇众。龙虎宗亦以斋醮仪式著称,至宋元时期,多代天师都不时奉命为皇室设醮,或与其他道派首领共同主领醮典,以为皇室祈福禳灾。正一道之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西元1304年)敕封道教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该年元成宗在已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之基础上,加授其为“正一教主”,并主领三山符箓。此后,三山符箓统称为正一符箓。
自天师道与龙虎宗合二为一以来,至唐玄宗时代,历代天师不但完善了符箓系统,而且潜心修炼道、法、术。但因龙虎山地处江西,乃文化昌盛之地,因此也影响了龙虎山正一道之处世风格。自张天师以下,道徒们深自韬光养晦,很少在江湖上显露,是以世人大多在正一道之前冠以符箓派。张天师本身并不在乎,且时时告诫门下弟子,在外勿做无谓之争。
因黄纸准备不多,楚、叶二人先在心里默想,待有所体会后,再对着虚空用手指书画。无涯发现错误后,随时更正。后来无涯用笔墨在黄纸上分别写了一道辟邪符、一道消灾符,贴在一株树干上,命楚、叶二人认真观摩。两人以前虽在龙虎山上清宫看过很多,但一经亲手书写,才发现十分难以掌握。
两人花了十余日,才将常用之符箓学完,但要书写得形神俱似且具有效用,还需时日。师徒三人有时进入山林,意欲找猛兽来试验。楚、叶二人有时写得好,便可镇住猛兽,令其摇头摆尾,服服帖帖;有时写得不好,那猛兽就咆哮起来,却也不攻击他们。
楚、叶二人有时诧异符箓之神奇,不免问起因由。无涯解释道:“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者也。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符者,通取云物星辰之势;书者,别析音句铨量之旨;图者,画取灵变之状。然符中有书,参似图象;书中有图,形声并用。故有八体六文,更相发显。”
两人听罢,叶青道:“师父,记得小时曾听祖先生说过,八书分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王莽时,司徒甄丰校定文字,复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二曰奇字,古文异书;三曰篆书;四曰佐书,即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六曰鸟篆,翻言也。而六文分别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不知是否与我道家教说法相同?”
无涯道:“不错。八体、六书,皆有妙用。大篆乃西周时期普遍采用之字体,刻于青铜石鼓之上;小篆乃秦始皇统一华夏后‘书同文’所致,用于官方印章;刻符乃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之篆书体,用于符信;虫书亦称鸟篆,乃美术字体;摹印就小篆稍加变化;用于玺印文字;署书亦称榜书,用于封检、题字、题榜;殳书结构不脱小篆,刻在兵器之上;隶书亦称汉隶,用于庄重场合。”楚天墀问道:“然则正一符箓属于何体何文?”无涯笑道:“或书或画,很难说尽数属于某一体文,兼而有之吧。”
符箓告一段落后,无涯道:“符箓之学,博大精深,短时间内只怕难以精通,你俩此后要多加练习。从今天开始,为师教你们剑术。”叶青诧异道:“师父,剑术不是早就学过了吗?难道是……”无涯呵呵一笑,道:“此剑非彼剑也!”楚天墀喜道:“师父,就是仙剑之术吗?”无涯点点头,缓缓道:“为师在十二年前开始练习仙剑之术,如今正好一纪。本来你俩未正式受箓,限于身份,不能传授飞剑之术。但前番天师来此驯服罗浮山麻衣长老,见你俩参与其中,大为称道,以为你俩修积了一次不小之外功,所以决定传授你俩仙剑之术,以备你俩后用。本来能在龙虎山修炼最好,但也不知你俩什么时候能回去,天师怕耽搁日久,因此命为师趁终南山观礼之便,前来授艺。”夫妻俩听罢,又朝龙虎山方向跪下叩头,九拜后道:“多谢天师!”又回转身向无涯磕了三个头,道:“多谢师父。”
无涯受礼后,又取出香炉举行仪式:跪地望北,焚香礼拜;然后朝着龙虎山方向,仍旧跪地礼拜,唱道:“龙虎山正一道弟子无涯,奉第十五代天师讳高之命,传授俗家弟子楚天墀、叶青仙剑之术。若楚、叶二人以后仗此术为非作歹、为祸人间,弟子无涯当追回飞剑,并愿与其一并接受天师之任意惩罚。”然后楚、叶二人跟着立誓。师徒三人虽不在本派山中,但一板一眼,不敢废礼。
此后两个多月,无涯先从起剑、飞剑、收剑之三个剑诀咒语开始,而至飞剑攻守与御剑飞行之道,一一悉心传授。楚、叶二人虽用心修炼,但苦于没有自己的飞剑,原有的那正一剑乃未经锻炼之凡铁之器。无涯见状,道:“要想御剑,首先得有自己之飞剑。大凡修炼,必须心剑合一,因此飞剑要自己锻炼,方能随心所欲。神兵利器,一来不可轻易获得,二来难以控制,三来易召魔祟。所以为师并无神兵相赠,而是希望你们从零开始,锻炼属于自己之正一飞剑。”两人听罢,道:“谨遵师父教诲。”无涯然后念动咒语,先将二人之正一剑赋以锻炼灵气。
约一刻钟后,无涯将剑分别交付二人,随之传授锻炼诀。传毕,无涯道:“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师如今将剑赋以灵气,也传授了锻炼诀,就看你们以后如何喂养了。”叶青道:“师父,不是锻炼吗?如何又叫喂养?”无涯笑道:“魔道中人锻炼飞剑,除注入灵气、内力外,还会喂养人血;而我们正道中人,只注入灵气与内力。这些都统称喂养。凡铁经日久喂养,灵气与内力便会发生效用。”两人明白过来后,反而更喜欢喂养这个词。
三个多月后,无涯将规划好要传授之法术尽数传授完毕,如今楚、叶二人只差火候未到,而飞剑因锻炼日期不足,还尚未完成。无涯见他俩符箓与飞剑诀都可发挥自如,便要回龙虎山去。楚、叶二人极力挽留,无涯道:“为师不惯久居于此,向日也曾跟你们说起,为师有志于畅游山水,在此久留无益,不如且去。”
楚天墀道:“师父且多留数日,弟子们心中尚有不少疑惑。”无涯道:“但问无妨。”楚天墀道:“弟子夫妻俩在来时之途中,经过湖北山阳时,得一老前辈垂青,传授了一夜道法。此后虽时常求证,但仍有很多不明之处。是以不敢擅自修炼。”叶青道:“正是如此,有时两人互相印证,却发现见解甚是不同。那老前辈自己也曾告诫我俩,说此时尚不宜炼之。”
无涯问道:“是哪位前辈?”楚天墀道:“那前辈自称罗公远,曾多次蒙当今圣上宣召,擅长隐身之术。”无涯早在鹤鸣山之时便听说过此人,道:“久仰其大名,为当世之高人。”叶青道:“但他所教,甚与平常所学不同。”无涯道:“且说来听听。”于是楚叶二人说起罗公远的元神、识神、尸神这三神学说。
无涯笑道:“罗老前辈此论倒也清奇,但说明白了却也简单。元神之为物,相当于先天精,此乃与生俱来,此后一生中,有减无增,若减至无有,则人将死去。此外,先天精决定了人以后能做些什么,因此极为重要。而识神,就相当于道家三宝‘精、气、神’中之神,《易经·说卦传》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之为物,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不知,故神无方。一生之中,神可增可减,随修行而变。此外,神决定了人在后天能将事情做到何种程度。”
楚天墀与叶青听后,都念道:“先天精决定了人以后能做些什么,而神决定了人在后天能把事情做到何种程度。”无涯点点头,接着道:“正是如此,因此人必须养精、存神。有精无神者,只是无脑、无心之蠢货一个;有神无精者,那也是聪慧、灵动之早夭病夫而已。”
两人若有所悟,问道:“若如此,则尸神可是相当于道家三宝中的‘气’?”无涯道:“正是。气之为物,可变可化,可大可小,可厚可薄,可增可减,可形而上乃为道,可形而下乃为器,乃最难捉摸之物。气可化而为心,亦可化而为境。化而为心,则属修心,不萦于外物,不滞于旁人,心如明月,念若止水,明心见性,抓坎填离,练就龙虎,以内证为实验,以数理为法门。若化而为境,则属修境,需依靠外物,或借助于旁人,心随念转,念随物起,物适于己则可练,不适于己则难练,以外观为实验,以环境为条件。气不可养,不可存,必须时刻修炼;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又分化为三魂七魄,然后重新练而为气,往复不绝。”
楚天墀与叶青谛听良久,然后道:“师父,曾听你和祖先生都说过,我们道家修炼者重修心,然则修心与修境,跟性命双修有何关系?”无涯道:“修心则不需要借助外物,不因有所得而沾沾自喜,不因有所损而患得患失;修境者则不然,非有相关条件则不能修行。尝闻大唐西域更西之处,有国名‘白衣大食’,其信奉伊斯兰教,并强制要求国土内之所有人都成为教徒,且从一出生便被注定,似乎无有选择自由;又闻更西处,有国名为‘大秦’,又名‘拂菻’或‘海西国’(即拜占庭,乃东罗马别号),该国信奉基督教,也人人都为教徒,但凡犯错,则找教职人员忏悔,便可求得尊神上帝之宽恕,此后便可无事。是以该国国民屡屡犯错,然后去忏悔,然后仍旧犯错,仍旧忏悔。此外,西方还有一教派,名大公会教,做法与基督教如出一辙。想这些教派,行为颇为激进,占有欲强,且都是单一神宗教,为修境之典型。”(作者按:大公会教即后世之天主教,该教于明朝末年该教由罗马教会传入中国,当时信仰的神根据中国古籍中“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之语句译作“天主”,取意为“宇宙真主,主神主人亦主宇宙”。)
楚、叶二人听说,不禁想起斯巴达与伊斯兰教。楚天墀道:“尝闻我中土教派,人但凡犯错,不管以后如何补救,总是曾经造下恶业,神明历历在目,记在心里,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何他们西方教派只要忏悔,便当无事?”无涯道:“我却也难回答,但想来终究是修心与修境之区别所致。”有间,无涯又道:“西方的这些宗教,很奇怪,据为师所知,他们有统一的尊神,称为‘古德’,名为耶和华。只不过,古德在基督教、大公会教与伊斯兰教等教派中的代言人不同,分别为耶稣、玛利亚与穆罕默德。”
叶青听罢,笑道:“师父,你刚才说他们是单一神宗教,如今更有甚者,几个教派就一个至尊,你也来忏悔,我也来忏悔,人多口杂,至尊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前因后果呢,只好糊里糊涂原谅了就是。”一句话说得三人都笑了起来。无涯道:“青青,这话说得有点刻薄,我们私下闲聊无事,但以后切不可在外乱说,以免冒犯其他教门之人。”叶青忙答应道:“是,师父。”
无涯道:“性命双修问题,实乃修炼之最根本问题,也是最终极之目标。‘心无欲念则空,心有主宰则诚。’人要虚心,火要空心,人心属火,心火同源。心性一词合用,可见性乃由火炼成。不经一番烈火,怎能百炼成钢?由心而性,由性而命。好比儒家至尊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即心性。可见,性乃凌驾于命之上者,故命从性而修。就这一点,儒家与我道家是相通的。若心性开朗,心胸开阔,则福泽深厚,命可久长;反之,睚眦必报,脾气暴躁,则因脾属土,肺属金,脾累而伤肺,肺乃呼吸之器,所有多有一口气上不来,被气死者。其实并非被别人气死,而是被自己气死罢了。如此世人,可怜可笑。”
楚天墀道:“师父,俗话说,‘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想来就是这个道理。”无涯点头赞同。夫妻俩又问道:“然则三魂七魄到底有无?”无涯道:“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魂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之精神,魄却指依附形体而显现之精神。人身之三魂,一名胎光,乃太清阳和之气也;一名爽灵,乃阴气之变也;一名幽精,乃阴气之杂也。若阴气制阳,则人心不清净;阴杂之气,则人心昏暗,神气阙少,肾气不续,脾胃五脉不通,四大疾病系体,死亡大期将至焉。旦夕常为,尸卧之形将奄忽而谢,得不伤哉?夫人常欲得清阳气,不为三魂所制,则神气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萦,长生可学。且每月初三日、十三日、廿三日之夕,是此时也,三魂不定,爽灵浮游,胎光放形,幽精扰唤。养生修道务在制御幽精,保养阳和之气。如在黎明时分或夜间入睡前,叩齿并呼三魂,反复三次,即可神气常坚,精华不散,疾病不侵,鬼神畏惧。而每月之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此时也,七魄流荡,游走秽浊。其第一魄名尸狗,其第二魄名伏矢,其第三魄名雀阴,其第四魄名吞贼,其第五魄名非毒,其第六魄名除秽,其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名也,身中之浊鬼也。制检之法为正卧、去枕、伸足,两手搓掌心,次掩两耳,指端相接,交于顶中,闭息七通。魂属阳,掌七情,可归为记忆、情感、思想三类;魄属阴,掌六欲,更通俗来说,魄指的是人之能力,所以我们有时形容某人会说‘有魄力’。”
两人又问道:“请问师父,魄力有哪几种?”无涯道:“魄力共有七种,第一为武力,乃一次行为所产生之破坏力;第二为耐力,乃持续行为所体现之体能力;第三为变力,乃异常境况下所显现出之反应能力;第四为魅力,乃同一物种之间交流时所散发之吸引力,比如我们会说‘此人有魅力’,而不会说‘某狗有魅力’;第五为灵力,指与不同物种交流之能力,比如公冶长能与鸟沟通;第六为智力,指解决问题之综合能力;第七为潜力,乃危急关头所爆发之隐藏能力。”
两人又问道:“如此说,三魂七魄确实有的?”无涯点点头,接着道:“此两物分属阳阴,可变可化,若能阴阳相济,则可长生。罗老前辈所言,并非都有道理,你等此后当静心潜修,思考当中的区别,久后自会有所感悟,切不可误入歧途。”两人都应道:“是,师父。”又问道:“然则罗老前辈所言,还能修行否?”无涯道:“且不忙否定他人,罗老前辈自有其切身体会,才会有此见解。你等当先修正道,打下基础,再触类旁通可也。罗老前辈之法,不算正道,不可用于道浅者身上,你们切记。”两人点头答应。
楚、叶二人已渐渐悟道。楚天墀道:“《黄帝内经》云:‘阴静阳燥。’若能将燥化于静,则阴阳可济。”叶青道:“太极图确实是至理。太极图黑白二色域代表阴阳或天地两部,黑白两方之界限就是划分地天阴阳界之人部,由此暗合“天地人”三才。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太极图实乃形象之真理,更乃真理之形象。”无涯点头以示赞许,道:“确实,太极图之简单明了造就了其博大精深。‘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负阴抱阳乃是万物运动之象征,可揭示出阴阳在时空中发展变化之普遍规律。阴消阳长,阴长阳消,互抱互回。在时空上,表现为阴阳交错分合,上下起伏波动,互生互化,此消彼长,互相补充。由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循环不己,在否定之否定的全息运动过程中,保持着万物整体和谐地发展。”
楚天墀道:“难怪说自来物极必反,极阴之中,必伏有真阳;极阳之中,亦必伏有真阴。”叶青道:“诚然如此!如人参这一类果实,据说都生长于东北苦寒之地,乃冰雪精英所结,那炎热的地方,根本不可能生长。但偏偏人参阴极阳生,内里多蕴奇热。祖先生曾说,我们南方人不可随便食用。”无涯笑道:“你们却不知道,在我大唐以南,有岛国名羯荼、狼牙修,此地天气炎热,全年只有夏季,但盛产一种水果,名曰‘榴莲’。如此炎热之地,‘榴莲’却为寒性。另外,在我大唐南部,生姜种植比较普及。但那姜要想长得好,必须种在阴湿之地。而姜之为物,辛辣热气。可见,天地之造化,实为神奇。”(作者按:羯荼、狼牙修今都属于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