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13)
中华诗词导刊编辑部成员
总顾问
武立胜 宋彩霞
导师:邓世广 王国钦
总策划
夏 皓
赵立吉 顾东升
总 编
张正清
夏.皓 周牧游
主编:夏 皓
编审:段文华 萧宇亮
诗词副主编(笔划序)
吴廷平 高建林
评析副主编(笔划序)
王小惠 李茂发 陶沔
萧凤菊 曾昭成 戴冰
楹联顾问
何伟毅 寻权丰
楹联副主编(笔划序)
陈绪太
编委(笔划序)
邓满英 庄娟 刘红军
肖恩阳 吴诗鑫
栾心联 傅翠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诗导刊》编辑成员 请向上滑查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与吟长同瞻曾文正公故居富厚堂
邵阳 张正清
代守清芬志不移,堂名富厚见根基。
七星伴月辉吞影,万树摇风叶染曦。
心若动时皆有节,道当行处自无疑。
雷鸣寒夜催先觉,云里征鸿仰帅旗。
【曾昭成评析】( 湖南 )
富厚堂,乃曾国藩(谥号:曾文正)侯府。取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八本'家训之意,后由长子曾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之”而改名。
“代守清芬志不移,堂名富厚见根基 。”首联紧扣主题,点笔恰意,引入佳境。回想曾公文正,一生传奇经历,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与统帅。诚信廉劳,修身律已。倡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灭太平天国(后人褒贬不一),兴办学堂洋务,为清王朝可谓鞠躬尽瘁,何等辉煌,根基何等'富厚'!他一生恪守高洁的德行,矢志不渝,后人从他的堂名 “富厚' 中就略知底细。
颔联,“七星伴月辉吞影,万树摇风叶染曦”。作者把对曾公文正的瞻仰融入了自己所见到 的景象里,从而用 “比' 的手法更加突显了曾公堂的富厚、宏宇!“七星伴月',喻富厚堂对面的七个小山头,富厚堂背依半月形的小山,门前荷池亦呈半月形,恰好呼应,形成壮丽景观。而富厚堂后面树木葱郁,古木参天,这里自然风景前照后靠,万树摇风,叶沐晨曦,景色迷人!作者用 “比” 生动贴切,将静态景物与曾公一生风风雨雨有机地结合起来,活灵活现,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汉·郑玄注解《史记·孔子世家》)。' 颈联 “心若动时皆有节,道当行处自无疑” 句。作者转铺直叙,赞美了曾公文正朴实无华的言行表率和厚德载物的高尚贞操,都毫无疑虑地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和推崇。它与颔联,一虚一实,相映生辉,使一个真真切切举世瞩目的曾公文正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赞!
“雷鸣寒夜催先觉,云里征鸿仰帅旗” 声声震雷惊撼世界,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觉悟早于常人的人(曾文正等先觉)被催醒。被称为 “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位先觉,就像富厚堂门前月台上飘扬的湘军帅旗,引领着远飞的大雁,翱翔云天,他的精神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这里也巧设比喻,用词精准(如“催',“仰')。
作者全诗润笔独到,客观。把读者引入一个时代历史,又从中悟出来,江山代代有人才,未来将有新人去探索,谱写时代赞歌。而 “富厚堂” 却留给后人多少精神食粮,不得而知,“云里征鸿仰帅旗”。历史更不会掩饰曾公昔日的功绩,他恪守清芬,'富厚'、“文正”,为人处世的卓识,值得后世永远学习传扬!
【评者简介】
曾昭成,网名:一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邵阳诗联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副主编。好小说散文诗词联对,曾'在'知音','金田'等杂志发表小说,在'心潮'等诗刊发过诗作,对联收录2O14'中国对联大全',等多篇。写诗交友,以娱上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七律 榆钱
文/霍庆来(沧州)
昔年饥饿佐三餐,今日思来珠泪弹。
莫道身微轻似纸,何辞舍命护贫寒。
【戴冰赏析】湖南
《榆钱》是一首咏物诗,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也是一首以咏物见情、咏物言理的咏物诗。
咏物,当然离不开物的特征、特性、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诗友霍庆来的《榆钱》重在榆钱的价值,重在它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拯救饥民。有史为证:“《尔雅》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嘉佑年中,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榆皮)。” 所以,诗人的 “昔年饥饿佐三餐,今日思来珠泪弹” 是有据可查的,不是对榆钱评价的不实之词。诗人至所以 “思来珠泪弹”,是他不忍心想起那样一段痛苦的往事。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在往事的痛心疾首中停止,而是进一步想到一个能让人深思的哲理一一“莫道身微轻似纸,何辞舍命护贫寒。” 这才是诗的主题,这才是诗人要写这首诗的目的。从写作手法上来看,可称之为“移情”。移情,为什么要移情?因为物本无情,作者却又要借“物”的这个载体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移,这个目的就达不到了!
移情,在诗词的写作中比较普遍。但要做到不生硬、不呆板、不浅露,还是需要“认真”二字的。《榆钱》一诗中“身微”和“舍命”二词用得比较好。身微,人微言轻,可正因为不能一言九鼎,就只能舍命了。所以,榆钱的“护贫寒”是用生命换来的。正因为如此,榆钱的精神才更值得敬慕。移情的手法往往离不开拟人,它可以使情景更加逼真,使情节更加生动。如陆游《落梅》诗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其凛然正气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中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写作探讨:微,轻。意重。可提炼。
【评者简介】
戴冰,毕业于湖南文艺学院导演系。文艺编辑(记者)职称。中国广电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副主编,武冈市诗联协会理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描一幅田园画
一一浅谈齐领先生之《夏日漫步》
夏日漫步
齐领(宁乡)
楼墅成鳞次,油衢达院场。
亭池鱼戏芰,廊岸柳牵杨。
雨后山增秀,露间花送香。
农村除旧貌,僻壤胜城厢。
【萧凤菊赏析】湖南
“诗中有画” 是诗词创作者追求的诗艺境界,赏学齐领先生这首五律《夏日漫步》后,给我有这种 “浓情笔墨诗中画” 的感觉,从意境上来说,应当是一首比较成功的田园诗。
题目《夏日漫步》,直接引入画面,漫步在乡村,通过视觉,自然引出首联 “楼墅成鳞次,油衢达院场” 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柏油公路已是村村通,可以想象,一派繁荣乡村景象。
中间对仗两联 “亭池鱼戏芰,廊岸柳牵杨”;“雨后山增秀,露间花送香” 这样的景物描写,使诗情和画面融合在一起,增强了田园诗意。
尾联 “农村除旧貌,僻壤胜城厢” 是作者要表达的明朗主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农村出现的新风貌,消灭了城乡差别。
这首诗最成功之处是,对家乡景象的感觉非常敏锐,观察十分仔细,捕捉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色彩、声息和动态,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让人觉得真切如画,正能量满满。
写法上的探究:这首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工稳。如果“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几个平头是要注意的,节奏感八句也一样,都是212结构,如果再调一下,应该效果会更好。以上个见,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评者简介】
萧凤菊 ,网名柔光,湖南武冈人,中学教师,曾荣获”全国创新实验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曾荣登”当代知名诗人”榜。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版主,中国诗词研究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潇湘散曲雪峰分社副社长,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武冈市诗联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导刊》副主编。《中国当代诗词》副主编,《邵阳对联》编辑,市诗联《云山逸韵》副主编,《翰林女子诗词》主编。诗观:来源生活,诗言心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