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肠痈治验
医案—肠痈治验
来源:《一得集》
作者:心禅僧
朝代:清
年份:刊于1890年。
叙
:唐时有西域治疾方一卷。乃西域仙人取传见艺文志。余小蓬莱谣有云。炼就金丹一粟黄。不堪大众共分尝。待游西域仙人到。备说人间治疾方。即谓此也。
卷中医案
<篇名>肠痈治验:
属性:又静修庵一老尼。年五十许。患腹痛。自作痧治。刺刮不效。乃延余治。诊之右关脉洪大搏指。余部浮数。余问腹旁痛处。有无微肿。脚挛屈否。曰腹之右旁一块。坚硬拒按。右足屈不能伸。
余曰。此乃大肠生痈。非痧症也。彼大骇。余曰无妨。肠痈初起。医治不误。十可痊十。大忌外科开刀。腐肠穿膜。为不治耳。
乃用 银花、当归、大黄、桃仁、丹 皮、乳香、没药、穿山甲、焦楂肉、蒲公英等。
服两剂而脓血从大便下。臭秽难闻。肿消脚伸。腹亦不痛。但续续下痢 脓血。
复排脓消毒之品。如银花、生甘草、桃仁、归芍、丹参、丹皮、薏苡、乳香、没药、白芷、贝母等数剂而愈。
凡诊脉如一部独异。须当深究根源。痛处拒按。微肿。非损伤血瘀。定是内痈。须平日留心临症。方能知之。
散人注:
此症多由湿热,气滞,血瘀等留注肠中,气血郁阻所致。大肠痈相当于今天的急性阑尾炎,症见右下腹急痛,有明显的压痛或反跳痛,并可有寒热,自汗,恶心等症状。有的患者因右下腹剧痛,右腿屈曲,难以伸直,故又名“缩脚肠痈”;
有的局部溃脓穿破,形成包块,则腹痛增剧,腹皮挛急,患者常有高热,脉洪大而数,右下腹能摸到包块,是为阑尾脓肿。如向外溃破,可引起腹膜炎。小肠痈常见少腹击急,脐下关元穴附近胀痛拒按,小便涩滞或频数短赤。有的患者可见左下肢屈曲,直伸则小腹部疼痛加重,并有寒热,自汗等症状,临床较大肠痈为少见。
评:肠痈(阑尾炎,化脓性肠炎)即使在几天的医疗条件也颇为棘手,手术治疗是今天的首选。但是在古代中医对此病却有“十可痊十”的把握,仅两剂就可以“脓血从大便下。臭秽难闻。肿消脚伸。腹亦不痛。”不得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