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剃自己的头,还是剃了那些王八蛋的头?
上卷 第七回 第四节:
原文:
一时间周瑞家的携花至王夫人正房后头来.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儿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倒不方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只见几个小丫头子都在抱厦内听呼唤呢.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待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都捧着茶钟,周瑞家的便知他们姊妹在一处坐着呢,遂进入内房,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缘故.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
周瑞家的答应了,因说:“四姑娘不在房里,只怕在老太太那边呢。”丫鬟们道:“那屋里不是四姑娘?"周瑞家的听了,便往这边屋里来.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耍呢,见周瑞家的进来,惜春便问他何事.周瑞家的便将花匣打开,说明原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入画来收了.
端木见解:
话说周瑞家的顺路先到“迎、探、惜”三个人这里来。这几个人本来住在贾母那里的,近日贾母却觉得孙女们太多,烦的慌。诸位要知道,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状态。贾母是不是重男轻女呢?这是必然的啊。这从她只留下宝玉和黛玉就能看出来了。一个是孙子,一个是外孙女。她心里怎么想的呢?孙女是要嫁出去的人,早晚是要泼出去的水。而孙子和外孙女将来才是要一起的,而且他们才是贾府的未来,不是吗?
所以,“迎、探、惜”三姐妹,抱不了大腿,只好到了“小抱厦内”居住。再温习一下,迎春是贾赦的庶出女;探春是贾政的庶出女,惜春是宁府贾珍的妹妹。虽然贵为荣宁二府的千金小姐,但终究还是差一个层级。别小看这一个点差别,就这一点差别,就足以让她们矮人一大截了。我只能说,此事儿“原应叹息”。
三个人的三个丫鬟很有意思,迎春的丫鬟是司棋,探春的丫鬟叫待书,惜春的丫鬟叫入画。我提前剧透一下,元春的丫鬟叫抱琴。正是“琴棋书画”四个字。是不是好记多了?
琴棋书画,抱司待入。啥意思?就是琴棋书画这些玩意儿,不过是供别人消遣的东西;学琴棋书画的这些人,不过是待送入有司罢了。你们说,是不是“原应叹息”?
富贵人家的女孩子,爱情和命运却由不得自己,你们说,这富贵,有什么好处呢?普通人家的孩子呢?爱情和命运就可以自己做主了吗?也是一样啊,由不得自己。怎么决定的?谁来决定的?婚姻大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此正所谓“三纲”。“君,父,夫”才是国与家之主啊!这TM的狗屎“三纲”,竟然实行了两三千年之久。你们说,是不是“原应叹息”呢?
解决的办法有没有呢?
其实惜春已经说出来了,那就是“,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这句话,我品味了好久。有脸有头的人,他就想着戴花。想戴花的人呢?就争着想着要出头。如果将他的头剃了,甚至头剁了,他还戴什么花?还怎么出头?道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不搞等级制,不搞人上人,不让他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让每个人都平等,独立,自由,那时候,“元、迎、探、惜”的命运就不需要叹息了,就真正的值得欢呼了。不是吗?
惜春那样,剃自己的头,通过自毁、自残、自伤来避免成为别人的“花儿”,可取吗?能称为一个“智能儿”吗?曹雪芹说她是,毕竟在那个时代,能自保的办法,真的不多。那些为了不参战而自伤自残的人,就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飞行大队里的人,他们算不算“智能儿”呢?
不做压迫人民的事情,不做剥削阶级的附庸,绝不服从不道德不正义的命令,哪怕为此自残或者逃避、逃跑,我觉得都应该算“智能儿”。
一切内心真正觉醒起来,拒绝从恶、作恶,并追求真善美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仰!不是吗?
由此而看,在“三纲”盛行的世纪里,修道求佛,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在生而贫穷,生而为奴的世纪里,少生,不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只不过,这种反抗的悲壮,就像日本的电影《楢山节考》里面讲述的故事,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这样的故事,无论谁,无论什么时候,看起来,总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诸位,你们说,此时播放一首《国际歌》怎么样?
前文回顾:
第七回 第一节:人生两副药,养荣丸和冷香丸,啥时候能断药?
第七回 第二节:王府人不要老脸,意图何在?
第七回 第三节:我几岁,你几岁?你我几岁,投身到这里?
号主没法说出来的话,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上下两册合辑,欲购买的,加我个人微信(duoleibei001)即可。全套售价:150,只有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