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禁止出境文物(三)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如果要为陕历博只选一件镇馆之宝,那一定是下面这件了。镶金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由一整块世间罕有的带条纹状的红玛瑙雕琢而成,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或者说中国古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公元783年10月的长安城出大事了。没有得到封赏的士兵发动了兵变,他们冲进长安城,吓跑了皇帝,洗劫了国库。面对危机,掌管着大唐税收和国库的尚书租庸使刘震却很兴奋,他干脆利落地把国库里的金银和珍宝都搬到自己家里,精心挑选了上千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打算逃出城做个隐姓埋名的富家翁。可惜当他想出城时城门却被封闭了,只好返回位于兴化坊的家中,用两个大陶瓮和一个银罐把珍宝装起来,浅浅地埋入家中花园里。兵变平息后,刘震夫妇被当作乱贼处死,从此再无人知道那些泥土之中珍宝的下落了。时间过了一千多年,当年的长安城兴化坊已经变成了西安市何家村。公元1970年10月5日和11日,在这里发现了两个大陶瓮和一个银罐,一千多件唐代的珍宝就此重现人间。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大的一次唐代窖藏遗宝,被称为何家村遗宝。
何家村遗宝中,有数十件文物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两件在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一件就是镶金兽首玛瑙杯。镶金兽首玛瑙杯由一整块难得的玛瑙雕成,玛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为浅红色,里面是略呈红润的乳白色夹心,色彩层次分明,鲜艳欲滴,本身就已是极为罕见的玉材,由它为材雕成的玛瑙杯,更是海内孤品。事实上,在何家村文物中,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单独装在大银罐中的,可见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兽首玛瑙杯就已经被视为举世无双的珍宝了,现在更是因为它体现出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而成为了国宝中的国宝。
雕镌此杯的工匠根据玛瑙的天然形状和色彩,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将其模仿兽首形状雕琢,玛瑙上两条凸起的弦纹延贯全身,直至杯口外沿,正好成为一道天然的装饰线。兽首作牛首形,圆睁双目,眼部刻划得维妙维肖,炯炯有神,长长的双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双耳硕大,高高竖起。
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双唇闭合,两鼻鼓起,就连唇边的毛孔、胡髭也刻划得细微精确,显得十分生动。古人应该手握玛瑙杯,把酒从大口中灌入,再把兽嘴的金塞子拿下来,直接放到口中就可以喝了。这么珍贵的酒器,大概也只有皇帝能实用了,要是一般人恐怕手抖的能把酒晃出来了。
镶金兽首玛瑙杯实际上源于一种被西方称为“来通”的酒器,这种造型的酒器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也就是现在伊朗的工艺美术中是十分常见的。在《旧唐书》中有“开元十六年大康国献兽首玛瑙杯”的记载,因此这件珍贵的玛瑙杯很可能是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西域来到中国的,但也不排除这是出自居住在长安的中亚或西亚的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的杰作。总之,它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前几年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特展,专门借展此杯作为丝路文明见证,这也是似乎是此杯自入驻陕历博后唯一一次离馆外展。
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因为它太珍贵了,材质也很易受损,所以陕历博曾想做复制品,可以替换展览,或是将复制品出馆展示。但再也找不到这么浑得天成的玛瑙原料了,而且也没有哪个工匠有把握一次成型。如果用合成材料,却做不出玛瑙的这种天然华贵,所以只能放弃了。这样也挺好,起码保证我们能在展厅里看到真品。
镶金兽首玛瑙杯和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与其他数百件何家村出土的文物,一起在陕历博的何家村遗宝特展中展出。曾经三次来陕历博,前两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何家村遗宝,终于第三次进到陕历博,终于见到了熟悉而又未曾亲见的宝贝,在昏暗的灯光下和拥挤的人群中与国宝留下满意的自拍吧。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