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一部分: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雄,守其雌,雄是阳性,代表的是开发、光明,放射四方,雌是阴性,代表的是黑暗、宁静、收敛,雄是动的,雌是静的,所以修道的人,工夫做的是静态,但要懂得阳的一面,才能开发无穷尽的智慧,修道的人静坐时,如果心性不晓得参究这个道理,只跟着静态呆呆地打坐,把智慧都困在里头,这样就会越坐越笨,永远不会悟道
为天下溪,溪水是从高处向下流的,才能汇归于最低的大海,佛家也经常用大海作比喻,来说明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广阔谦下,懂得了这个道理,心量就扩大,如果修养达到了为天下溪的境界,自然就能做到常德不离,也就是不离动静之间,一动一静,都有道的作用,其状态就如刚出生的婴儿,一身骨节都是软的,没有喜、怒、哀、乐,没有主观成见,没有做假,没有意识的固定作用,一切都表现的自然而然,前面章节也有讲到过婴儿,如第十一章的志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都是为了更加形象的描述修道成功的人的状态
第二部分: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上一段是用雌雄做解释,是讲生理上的阴阳调配,只有把自身修养的阴阳调配好,才可以到达如婴儿般的柔软境界;这一段用黑白来做解释,是讲心念上的善恶,善业善行叫做白业,恶业恶行叫做黑业,如能能做到无妄想,无分别,就是至善之念,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就不会在动丝毫恶业的念头
为天下式是心理行为的标准,是至善无恶,心理的修养达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界时,起心动念上不会有错,念念起来都是善念,与天心相吻合,最后恶念净尽,善念亦不动,就是所谓的无极
第三部分: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这一段用荣辱做解释,是讲行为上的修养,每个人都晓得胜利是光荣的,都想光荣归于自己,但不要忘了有成功,就会有失败;知其荣,守其辱就是为了告诉每个人,凡事都要留一步,要知道自己的本来,保持自己的本色,如果能这样做人处世,则为天下谷,谷就是山谷,空灵阔大,能包容许多东西,这个空灵就如六祖惠能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像山谷那样豁达大度,包容一切,就能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回归到最原始朴素的本色了
第四部分: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是最为重要的,不管是心理、生理,或者是行为上,都要修养到朴实,人性本来就很朴实,不朴实的人,是被后天环境污染的结果,能够把这些污染去掉,回归到本来的朴实,那就是道,因此才得出本章的结论: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朴是指一块原始的木头,没有经过雕凿,没有经过人的加工,在原始的社会我们上古的先人们,就生长在道的世界,根本不需要修道,因为个个有道
而现在人们所处的社会,就物质文明而言,社会的确是有进步的,但是道德的文明,不但没有进步,而且是在退化中,朴实无华散解了以后,就变成物质文明的兴起,人类原始的本来就是道,根本不需要有道德仁义,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就逐渐退化,物质文明就逐渐发达起来,但如果希望人类思想、精神文明复古,则是错误的,就如江水东流去不回,世事是没有办法复古的,即使不能够复古,人类是也不会永远的坏下去,因为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当前进到极点后,就会再次回转到本位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创建了一种政治制度,如《礼记》所记的周礼,保持了上古道德的政治制度,但是真正讲原始道德的上古社会,则是《礼运·大同篇》的思想,那是真正一个伟大的制度,就是没有制度,没有法律,没有道德,而人人都自然合于法律的标准,都自然合于道德的标准,是谓道法自然,是谓大制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