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毁灭该怪谁?(2)
其中,依附于皇权的中书校事吕壹检举揭发臣下不轨行径,东吴内部人人自危,而这正有利于孙权展现自己身为皇帝的威严。
此一时期,东吴外部环境趋于稳定,西边的蜀汉在经历夷陵之战的惨败后,主动向孙权示好,其势力被限制在三峡以西,尚无法对东吴构成威胁。
至于北边盘踞中原的曹魏,虽数次以重兵出击淮河流域,甚至在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15 年)逍遥津之战差点儿俘获孙权本人,给东吴造成不小的威胁,但是,吴黄武七年(228 年) 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假意投降,将魏将曹休的精锐诱骗到石亭重创,有效缓解了北部防线的压力,使得江东迎来一个难得的安定期。
颓势初现:各打五十大板,匆匆了结储位之争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时外部环境的安定没有激发 孙权的发展雄心,反而把他引到了整肃内部、排斥异己的歧路上来。原来,此一时期,身为东吴重臣的陆逊卷入了东吴的储位之争。
孙权称帝后,长子早逝。不得已,他只能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第二子早亡),但是,从内心深处讲,他又更喜爱第四子孙霸,所以孙权封孙霸为鲁王,待遇上同太子几乎没有差异。很明显,如果不是舆论所迫,他将选择孙霸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
东吴群臣眼看孙权在立皇储的事情上举棋不定,纷纷提前站队。作为朝中重臣、江东士族出身,又曾为捍卫孙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早把“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忘得一干二净,他对孙权偏爱孙霸的做法不以为然,于是联合大将军诸葛恪等支持太子孙和,而骠骑将军步骘和中书令孙弘等则以孙权喜好为指向,无论何时都力挺鲁王孙霸。
双方围绕皇储与“可能的”皇储各自站队,东吴内部政治斗争无比激烈,开国之初团结一心的景象,早已消失了踪影。
常言道,无利不起早。陆逊等认可太子孙和的地位,不仅仅是维护宗法制度伦理,还与其借助干预储位之争,以扩张江东士族势力的目的有关。孙权何等的精明,他不可能察觉不出陆逊的意图, 所以在涉及储位之争的事情上,孙权批评起陆逊来毫不留情。
随着孙权与孙和关系的恶化,孙权产生废立之念。孙和为了自保,便让其亲信陆胤、吾粲、杨竺等人联系陆逊为其说情。陆逊虽上疏直言,但不被孙权采纳。杨竺、陆胤、吾粲等人先后被下狱治罪。
孙权虽未惩罚陆逊,但仍“遣中使责让逊”。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也因“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在这种微妙的政治环 境和饱受主公猜忌的情况下,陆逊不堪受辱,于赤乌八年(245 年) “愤恚致卒”。
陆逊死后,东吴的储位之争未见降温,反而愈演愈烈,其激烈程度,简直同清朝时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不相上下。
眼看局面逐渐脱离自己的控制,孙权后悔不已,连忙废掉太子孙和,又赐死 鲁王霸,以平息这场内斗。至于皇位继承者,则改为小儿子孙亮。幼小的太子怎能理解復杂的宫廷政治,当孙权病逝之时,他才只有十岁。
谁种下的内斗恶果?
主上年幼,正给了宫廷内部有野心者上位的良机。孙权生前光注意防备文武百官,却忘记提防宗室势力。结果,身为皇亲的武卫将军孙峻调动军队,大杀朝臣中的异己势力,以诸葛恪为首的江西旧人剩余力量和江东士族因此遭遇重创。
到了孙峻堂弟孙接盘的时候,掌握权柄的宗室势力更是膨胀到公然废立皇帝的地步,年轻的孙亮被赶下皇位,而继承者则是孙权的第六子孙休。
孙峻、孙的倒行逆施,终于惹来了报应。孙休成人后,暗中联络反对者,将孙解除权柄处死,暂时结束了宗室篡权的危机。
孙休可能受此影响,心中也留下了无穷的阴影,那就是不择手段以确保帝位的稳定。在他任内,江东士族未能翻身,而孙休的继承人孙晧,更是把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推向了高峰。
孙晧为集权而在朝中展开残酷的杀戮,让东吴政权离心离德,曾经对孙家寄予厚望的江东士族也寒了心,主动同其保持距离。
当完成篡魏自立的晋武帝挥动六路大军征伐东吴时,孙晧竟然无法组织起像样的反击,而西晋灭吴的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曾经凭借长江天堑数次挫败曹魏南下的江东猛虎,如今却成了纸老虎。
回顾东吴兴衰的历程,作为整个政权统治架构的设计者,孙权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继承父兄事业,促成三分天下之局,这是他的功业和成就,曹操曾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诚非虚语。
可是,在外部环境趋于安定后,孙权逐渐退去了开国之初的进取之心,而以维护手中帝位为统治重点。
为了一己私欲,他不惜为群臣内斗推波助澜,结果不得不以“各打五十大板”草草收场,而最终折损的,是东吴的智库和精英,还有让当初江东猛虎能够立足的士人之心。陈寿评价他“性多嫌忌,果于杀戮”,可谓是一语中的。
孙权晚年对宗室的刻意扶植和纵容,不但没能换得皇权的稳定,反而更加激化了内部的种种矛盾。而日后西晋重蹈覆辙,不知是巧合,还是司马炎与孙权的措施有相似性。
不过无论如何,孙权亲手铸就了东吴的霸业,也在无意中亲手种下了毁灭它的种子。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 楼塌了,且一干二净。(来源:历史研习社)